- 积分
- 4658
UID2761
好友
记录
日志
相册
回帖0
主题
分享
精华
积分4658
阅读权限100
注册时间2013-5-23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卖家信用
买家信用
听众
收听
性别保密
|
八十二
【前情提要:面对长期混战,严重缺粮的困难,曹操采取了韩皓、枣祗的屯田建议,并交由妹夫任峻实施。从此之后,曹操军队和地盘的粮食物资终于丰实充裕起来,为以后吞并消灭敌人,攻取平定天下,打下了坚实基础。】
光有粮食有兵还不行,还得有人才来辅佐,特别是出类拔萃的人才!那么如何得到人才呢?只有两条途径:第一,吸引他们自己来归附和投奔。第二,自己主动去招揽和发现。
我们先说说第一条,如何吸引人才来归附和投奔自己。要想吸引普天下的人才,必须要有极大极大的声望,大得无与伦比,只要别人一提,全国上下没有不知道的。比如袁氏家族,世代公卿,门生遍地,再加上自己本身名满天下,因此,袁绍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但是袁绍名气再大,只能排第二,比起天子来,他只能靠边站!忠于自己的君长是大义,可是还有什么大义能比忠于天子、报效国家还大呢?世代高官是盛名,可是还有什么名望能比天下之主、皇极至尊还高呢?提起袁绍,可能山野村夫没听说过,如果提起天子,就是山野村夫也不得不承认是如雷贯耳!退一万步说,就算是天子失势,排名第二,也没谁敢说自己排第一!
综上所述,对于无主的人才极具吸引力的,要算袁绍占其一的话,那么天子更是当仁不让、理所应当地占其一。而天子的这其一,等于是给曹操占了,因为天子就在曹操手上!
自从曹操迎奉天子到颍川郡的许后,一些本来因乱客居外地的颍川本地人才都纷纷回来投奔,比如建安初年赶来投奔的赵俨,另外还有杜袭。
杜袭,字子绪,颍川定陵人。他曾祖父杜安,祖父杜根,在以前的时代都很著名。
杜安十岁时,就在同乡里很知名,他十三岁就进入太学,号称神童。杜安能鉴察别人的品行、才能,很有名气,而且他品德高尚,不沾染世俗之气。洛阳令周纡数次拜访杜安,杜安常常逃避不见。当时贵戚仰慕杜安高尚的品行,其中有很多人写给他书信,杜安总是不打开看,他考虑到日后也许会有麻烦,常凿开墙壁把书信藏入其中保存。后来那些给杜安信的人果然犯了大罪,官府要推究并逮捕所和他们交通的人,结果官吏也上了杜安的家门,于是杜安就打开墙壁拿出书信,书信上的印封和送来时一样,动都没动,说明杜安根本就没看过,当时大家都赞赏他考虑深远。后来三公府一起来召任他,公车特别征召,于是杜安被拜为宛令。先是宛有报仇的人,当时的宛令不忍心处置他,准备和他一起逃亡。县里的豪强中有人告发他们的藏身之处,导致他们被捕。所谓豪强就是指当地有权势而强横的人。新任宛令杜安是个疾恶如仇的人,他对那个豪强极其痛恨,到任后就把那个豪强治罪杀了,暴尸在街头示众。杜安做下了这种事,害怕关部门弹劾,便自请免职。后杜安又被征拜为巴郡太守,以自身为表率来端正下属,用礼教来改变世俗之风。最后杜安因病死在任上,死时就穿着平常的衣服简单地装殓了遗体,为了节俭,随葬的器皿就保持原来的素色,也不上漆,杜安的儿子自己充当车夫驾车送灵柩下葬。州郡里感念杜安贤良,也来他的坟墓吊祭。
后来杜安之子杜根被举荐为孝廉,任郎中。当时是和熹年间邓太后临朝听政,外戚横行,恣意妄为,汉安帝已经长大了,邓太后还没向他奉还大政。于是杜根就与同时郎上书直谏,邓太后被激怒,把杜根等人抓起来处死。被处死者都塞装在绢囊里,脸朝下扔倒在大殿的地上用杖活活打死。执法者认为杜根以高尚的德行为公效力,就暗中嘱咐行刑的人,让他不要用力。行刑完毕后,尸体被车载着送到了城外,杜根因杖击得轻而得以苏醒,于是就闭眼不动,过了三天,他才偷偷起来逃走,寄居在宜城山中的酒家,并在那里一待就是十五年,酒家也知道他是贤人,平常尊敬地厚待他。邓太后死后,汉安帝以为杜根等人死了很久了,就把他们的忠诚正直,宣扬天下,并录用当年被杀者的子孙,这时杜根才自己出来。于是公车征召他来见,拜他为符节令。有人问杜根:“以前你遭大难,天下间你那些和你一样的知交故人也不少,何必如此寄居在酒家,以致让自己吃了那么多年苦?”杜根回答说:“辗转盘桓在众人之间,不是能彻底隐灭自己踪迹的地方。万一被揭发,灾祸就会殃及亲友知交,因此我不会那么做。”后杜根升任济阴太守,为政仁德礼让,做了些移风易俗的好事。杜根在七十八岁时去世,棺木不上漆,也穿着平常的衣服装殓下葬。以后君长官吏到任时,常常会先到杜安、杜根墓前致祭。
杜袭的曾祖和祖父就有名成这个样子。后来杜袭到荆州避乱,与繁钦、赵俨互通财物,一起计划着使用,合为一家。
赵俨,字伯然,颍川阳翟人。刘表待杜袭以宾客之礼,同郡繁钦数次向刘表称杜袭这个人很不一般,于是杜袭告知繁钦说:“我所以和您一起来的原因,只是想像龙那样盘伏在僻静的草泽,等待时机像凤凰那样腾空飞翔。难道说刘表会是那种平定祸乱的主公,而规劝长者依附他吗?你如果再不断地推荐能人,就不是我的同道了。吾将和你断绝交情!”繁钦感慨地说:“请让我敬受您的指教。”后杜袭就向南了到长沙。曹操才迎奉汉献帝迁都许的时候,赵俨就对繁钦说:“曹镇东(指镇东将军曹操)顺应时运,当世著名,必能匡救国家,我知道自己的归宿了。”
杜袭也在建安初年,天子到许后逃回乡里,曹操任他为西鄂长。西鄂县临南部边境,贼寇横行。当时当地官吏都集合百姓守保城郭,没法从事农业生产,弄得田野荒芜,人民贫困,仓库空虚。杜袭自己知道应该施加恩惠来结纳老百姓,就派送老弱百姓各自分散回家种田,留下强壮者守备城池,官吏百姓十分高兴。
建安二年,赵俨也带着一家老小来见曹操,当时他才二十七岁,曹操就让赵俨担任朗陵长。朗陵县强横狡猾而不守法纪的人很多,他们没有什么害怕和顾忌的。赵俨找出其中尤其恶劣的人,把他们抓起来审问,全部判成死罪。赵俨把这些人囚禁起来后,又上表郡府请求释放他们,从此赵俨在县里就树立了威信和恩德。
吸引人才来投奔,要求的先决条件太高,也比较被动。要想主动地把人家拉过来,就得靠前面所说的第二条:自己去招揽和发现。而发现人才又得依仗能真正识别人才的人才,荀彧不仅本身就是人才,更难得的是,他正是那种识人的人才!
荀彧常常在后方的朝廷里承担重任,能屈己接纳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同时也很节俭。他在尚书台,从不以个人的私欲而阻挠众意。
荀彧有个堂兄弟或子侄,才能和品行实在是不怎么样,有人对荀彧说:“您正主管事务,不能让他做个议郎吗?”荀彧笑着说:“做官的人所做的是要表显才能,如果按您说的做,众人会怎么说我呢!”荀彧就是这样在任用人才方面秉持公正的。因此,曹操平时虽然征伐在外,但军国大事全都要和荀彧谋划。
此前,荀彧谈到有谋略的人才时,就向曹操推荐了戏志才。戏志才,颍川人,是个足智多谋的人,曹操非常器重他。
曹操因荀彧善于知人,后来又问他:“谁能代替您为我谋划呢?”荀彧回答说:“荀攸、锺繇。”
这个荀攸就是当年刺董未遂,后来幸免于死的那位,论辈分他是荀彧的侄子,但论年龄他比荀彧还大六岁。具体来说荀彧和荀攸是一个宗族,而不是一个支系。这一帮荀家人,不仅人丁兴盛,而且成材率还高,前面已经系统地介绍了荀家三次,以后将再接着介绍,估计一直能介绍到晋武帝时期,还不一定能介绍完,因为他们荀家自东汉至魏晋的时期里,上史书的人实在太多了。
荀攸当年求取了蜀郡太守之职,只因道路不通,滞留在荆州。因此,早在曹操迎天子迁都许县后,就写信给荀攸说:
“现今天下大乱,正是智谋之士费心思的时候,而你却观望蜀汉的变化,不是太久了吗?”于是就征荀攸为汝南太守,入朝担任尚书。
曹操平时久闻荀攸大名,和他交谈后十分高兴,他对荀彧和锺繇说:“公达(指荀攸),不是一般的人,我能和他商议事情,天下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然后又任命荀攸为军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