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楼主: 温县司马懿

《世说新语》翻译及杂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6-3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15)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翻译:

司马昭称赞阮籍谨慎,每次与他谈话,他的言辞都很奥妙深远,未曾评论过别人的短长。

注释:

阮嗣宗:阮籍,字嗣宗臧否:褒贬;评论(这个词应该不陌生,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就有“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杂谈:

对于阮籍,印象中就是狂士。他那句“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说得实在太放肆。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一句“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据《晋书》记载:(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阮籍有时自己驾车,想去哪就去哪,不走正路,车没法走了,便痛哭返回。

司马昭倒是很推崇阮籍,也很能容忍阮籍。只是难以想象,这样的狂生,也有不随意评论别人的时候。
 楼主| 发表于 2014-6-3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16)王戎云:“与稽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翻译:
王戎说:“和嵇康相处二十年,未曾看见过他有喜怒的表情。”

注释:
愠:愤怒

杂谈:

同为竹林七贤,嵇康和阮籍相比,就没有那么幸运,得到司马昭欣赏与诸多回护。
王戎也是竹林七贤之一。世说里还有其他关于他的故事,等他做主角的时候再多说。
看来古人认为喜怒不形于色也是一种德行。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17)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翻译:
王戎和和峤同时丧母,都因为孝得到称赞。王戎骨瘦如柴,和峤哀痛哭泣,礼仪周到。司马炎对刘仲雄说道:“你经常去探望王戎、和峤吗?听说和峤过于悲痛,超出了礼法常规,真令人担忧。”仲雄说:“和峤虽然礼仪周到,精神状态没有受到损伤;王戎虽然礼仪不周,可是哀痛伤了身体,骨瘦如柴。臣认为和峤是生孝,王戎是死孝。陛下不应为和峤担扰,而应该为王戎担忧。”

注释:
鸡骨支床:指骨瘦如柴,意同下文的哀毁骨立。
刘仲雄:刘毅,字仲雄,为人刚直,任司隶校尉、尚书左仆射。
哀毁骨立:形容悲哀过度,瘦弱不堪,剩个骨架立着。

杂谈:
魏晋时期对于父母丧守孝,倒是很宽容,有时候似乎更推崇从心所欲,不避饮酒作乐,悲痛时便大哭。感觉这倒是一个极端向另一个极端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18)梁王、赵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裴令公岁请二国租钱数百万,以恤中表之贫者。或讥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损有徐,补不足,天之道也。”

翻译:
梁王和赵王是皇帝的近亲,在那个时候非常显贵。中书令裴楷请求他们两个封国每年拨出赋税钱几百万,来周济皇族中那些贫穷的人。有人指责他说:“为什么向人讨钱来做好事?”裴楷说:“破费有馀的来补助欠缺的,这是天理。”

注释:

梁王:司马肜,司马懿的儿子。晋武帝即位后,封梁王,后任征西大将军,官至太宰。
赵王:司马伦,司马懿的儿子。晋武帝时封赵王,晋惠帝时起兵反,自为相国,又称皇帝,后败死。裴令公:裴楷,字叔则,官至中书令,尊称为裴令公

杂谈:

损有徐,补不足,天之道也。这个思想出自老子。
《老子》: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6-4 11:02 编辑

(19)王戎云:“太保居在正始中,不在能言之流。及与之言,理中清远。将无以德掩其言!”

翻译:
王戎说:“王祥在正始年代,不属于擅长清谈的那一类人。等到和他谈论起来,义理清新深远。恐怕是崇高的德行掩盖了他的善谈吧!”注释:
太保:指王祥。王祥曾任太保之职。

杂谈:

王戎是王祥的族孙。

如果说德行掩盖了善谈,那么不仅仅是喜怒不形于色是德,不发表议论也是德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6-5 00:58 编辑

(20)王安丰遭艰,至性过人。裴令往吊之,曰:“若使一恸果能伤人,濬冲必不免灭性乏讥。

翻译:
安丰侯王戎在服丧期间,哀毁之情超过一般人。中书令裴楷去吊唁后,说道:“如果一次极度的悲哀真能伤害人的身体,那么濬冲一定免不了会被指责为不要命。”

注释:
王安丰:王戎,字濬冲,封安丰县侯
灭性:指因为哀伤过度而毁灭性命。《孝经·丧亲章》“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所以哀伤过度而丧命,古人认为是不合圣人之教的。

杂谈:

王戎和裴楷相识很久,裴楷也非常欣赏他。
据《晋书》记载: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
王戎自幼聪颖,神彩秀美。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裴楷称赞他说:“戎眼灿灿,如岩下电。”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21)王戎父浑,有令名,官至凉州刺吏。浑薨,所历九郡义故,怀其德惠,相率致赙数百万,戎悉不受。

翻译:
王戎的父亲王浑,有好的名望,官职做到凉州刺史。王浑死后,他在州郡做官时的旧部下,怀念他的恩惠,相继拿了几百万钱送给王戎做丧葬费,王戎一概不收。

注释:
令名:好的名望
义故:以恩义相结的故旧。
赙: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

杂谈:

世说新语中关于王戎的故事不少,但大多不是什么好形象,而是记载王戎贪财而吝啬。
王戎此人的德行似乎确实不算很好。
据晋书记载:王戎及其堂弟王衍素与羊祜不睦。羊祜在荆州时曾欲以军法斩王戎,又谓王衍败俗伤化,故王戎、王衍兄弟衔怨,时常诋毁羊祜。时人语:“二王当国,羊公无德”。

《晋书》:(羊祜)祜贞悫无私,疾恶邪佞,荀勖、冯紞之徒甚忌之。从甥王衍尝诣祜陈事,辞甚俊辨,祜不然之,衍拂衣而起。祜顾谓宾客曰:“王夷甫方以盛名处大位,然败俗伤化,必此人也。”步阐之役,祜以军法将斩王戎,故戎、衍并憾之,每言论多毁祜。时人为之语曰:“二王当国,羊公无德。”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6-4 17:55 编辑

(22)刘道真尝为徒,扶风王骏以五百匹布赎之;既而用为从事中郎。当时以为美事。

翻译:
刘道真原来是个罚服劳役的罪犯,扶风王司马骏用五百匹布来替他赎罪;不久又任用他做从事中郎。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值得称颂的事。

注释:

颜师古《汉书叙例》注:“刘宝字道真,高平人,中书郎,河内太守,御史中丞,太子中庶子,吏部郎,安北将军。”
徒:服劳役的罪犯。
扶风王骏:扶风王司马骏,司马懿之子。
既而:不久之后

杂谈:

隋人侯白的《启颜录》中有关于刘道真的一则笑话:刘道真遭乱,于河侧为人牵船,见一老妪操橹,道真嘲之曰:“女子何不调机弄杼?因甚傍河操橹?”女答曰:“丈夫何不跨马挥鞭?因甚傍河牵船?”又尝与人共饭素盘草舍中,见一妪将两小儿过,并着青衣,嘲之曰:“青羊引双羔。”妇人曰:“两猪共一槽。”道真无语以对。

刘道真遭遇社会动乱,在河边给别人拉船,见一老妇在这里摇船,他嘲讽说:"女人怎么不织布?为什么到河上来摇船?"女人答道:"男人怎么不骑马挥鞭?为什么来到河上拉船?"又有一次,刘道真与人共用一个盘子在草房中吃饭,见一个老妇女领着两个孩子从门前走过,都穿的是黑衣裳,他便嘲讽人家道:"黑羊牵着两只小羊。"那妇人说道:"两头猪共用一个槽。"刘道真无言以对。


昔日百里奚被秦穆公以五张羊皮赎回拜为上大夫,号“五羖大夫”,后来成为辅佐秦穆公的重臣,也是一段佳话。显然,古人认为赎回沦为奴隶的贤人是一种美德。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23)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乐广笑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翻译:
王澄、胡毋辅之等人,都把任性放纵作为旷达,还有人赤裸身体。乐广笑着说:“名教中自有令人快意的境地,何必要这样做呢”

注释:
王平子:王澄,字平子,东晋名士。王衍之弟,王戎堂弟。勇力过人,好清谈。
胡毋彦国:胡毋辅之,字彦国,曾任湘州刺史。
乐广:字彦辅,西晋时期名士,早年即有重名,卫瓘、王衍、王戎、裴楷等都很欣赏他,乐广因而得入仕途。出身寒门,靠自身努力最终与王衍同为西晋清谈领袖,袁宏在《名士传》中以乐广等人为“中朝名士”。

杂谈:


王隐的《晋书》中说:“魏末阮籍,嗜酒荒放,露头散发,裸袒箕踞。其后贵游子弟阮瞻、王澄、谢鲲、胡毋辅之之徒,皆祖述于籍,谓得大道之本。故去巾帻,脱衣服,露丑恶,同禽兽。甚者名之为通,次者名之为达也。

这大概就是王右军在《兰亭集序》中所说的“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吧。
魏晋名士的表面旷达,其实内心迷茫而痛苦,因而才有那么多各种看起来荒诞超出常理的行为。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魏晋狂士们大概是最好的实践者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24)郗公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以公名德,传共饴之。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郗公亡,翼为剡县,解职归,席苫于公灵床头,心丧终三年。

翻译:

郗鉴在永嘉丧乱时期,住在家乡,生活很困难,经常挨饿。乡里因为他德高望重,轮流供他饭吃。郗鉴经常带着哥哥的儿子郗迈和外甥周翼这两个小孩去吃。乡里说:“各家自己也穷困挨饿,只是因为您的贤德,想合伙接济您就是了,恐怕不能兼顾两个小孩。”郗鉴于是便单独去吃,总是两个腮帮子含满了饭,回来后吐出给两个小孩吃。后来都活了下来,一起到了江南。郗鉴死时,周翼正任剡县县令,他辞职回去,在郗鉴灵床前尽孝子礼,寝苫枕块,守孝足足三年。

注释:

饴:通“饲”,喂养
席苫(shān):铺草垫子为席,坐、卧在上面。古时父母死了,就要在草垫子上枕着土块睡,叫做“寝苫枕块。”
心丧:好象哀悼父母一样的做法而没有孝子之服。古时父母死,服丧三年;外亲死,服丧五个月。郗鉴是舅父,是外亲,周翼却守孝三年,所以称心丧。

杂谈:

这个故事,真实性比较让人怀疑。然而乡人尊重郗鉴,以及郗鉴周济族人,确有其事。
《晋书》记载:鉴得归乡里。于时所在饥荒,州中之士素有感其恩义者,相与资赡。鉴复分所得,以恤宗族及乡曲孤老,赖而全济者甚多,咸相谓曰:“今天子播越,中原无伯,当归依仁德,可以后亡。”遂共推鉴为主,举千余家俱避难于鲁之峄山。
永嘉之乱,郗鉴回到故乡。当时正值饥荒,州中人士平素感于郗鉴恩义的,都来接济资助于他。郗鉴将所得到的馈赠,分别送给亲族和乡里孤贫老弱,靠他的接济得以幸存的人很多,大家相互商议说:“如今天子流亡在外,中原无主,我们应依靠仁德之人,才能够渡过难关,免得死于乱中。”大家就推举郗鉴为主,一千多户一起跟随郗鉴,到鲁地的峄山中避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4-12-22 11:52 , Processed in 0.16957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