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楼主: 温县司马懿

【笔记】《三国志武帝纪》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5-21 10:19 编辑

  夏四月,司徒王允与吕布共杀卓。卓将李傕、郭汜等杀允攻布,布败,东出武关。傕等擅朝政。
  青州黄巾众百万入兖州,杀任城相郑遂,转入东平。刘岱欲击之,鲍信谏曰:“今贼众百万,百姓皆震恐,士卒无斗志,不可敌也。观贼众群辈相随,军无辎重,唯以钞略为资,今不若畜士众之力,先为固守彼欲战不得,攻又不能,其势必离散,后选精锐,据其要害,击之可破也。”岱不从,遂与战,果为所杀。㈠信乃与州吏万潜等至东郡迎太祖领兖州牧。遂进兵击黄巾于寿张东。信力战斗死,仅而破之。㈡购求信丧不得,众乃刻木如信形状,祭而哭焉。追黄巾至济北。乞降。冬,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
  ㈠世语曰:岱既死,陈宫谓太祖曰:“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宫请说州中,明府寻往牧之,资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业也。”宫说别驾、治中曰:“今天下分裂而州无主;曹东郡,命世之才也,若迎以牧州,必宁生民。”鲍信等亦谓之然。
  ㈡魏书曰:太祖将步骑千余人,行视战地,卒抵贼营,战不利,死者数百人,引还。贼寻前进。黄巾为贼久,数乘胜,兵皆精悍。太祖旧兵少,新兵不习练,举军皆惧。太祖被甲婴冑,亲巡将士,明劝赏罚,众乃复奋,承闲讨击,贼稍折退。贼乃移书太祖曰:“昔在济南,毁坏神坛,其道乃与中黄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汉行已尽,黄家当立。天之大运,非君才力所能存也。”太祖见檄书,呵骂之,数开示降路;遂设奇伏,昼夜会战,战辄禽获,贼乃退走。



夏四月,司徒王允与吕布【毛本“吕”误作“李”。】共杀卓。

卓将李傕、郭汜等杀允,攻布。

布败,东出武关。 【武关,见前。允、布杀卓,傕、汜杀允事,俱详见后卓、布传。】

傕等擅朝政。

青州黄巾众百万入兖州,

◎赵幼文曰:《文选·册魏公九锡文》李善注引作“青州黄巾众有百余万人兖州”。《御览》卷九十三引作“青州黄巾众百余万”。卷二百九十引《通典》亦作“百余万”。疑此“百”下脱“余”字。下文“冬,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可证。


杀任城相郑遂,转入东平。

◎《郡国志》:兖州任城国,治任城。东平国,治无盐。

◎《一统志》:任城故城,今山东济宁州治。无盐故城,今山东泰安府东平州东二十里。

刘岱欲击之,鲍信谏曰:“今贼众百万,百姓皆震恐,士卒无斗志,不可敌也。观贼众群辈相随,军无辎重,唯以钞略为资,今不若畜士众之力,先为固守。

彼欲战不得,攻又不能,其势必离散。

后选精锐, 【◎赵幼文曰:《御览》卷二百九十引《通典》“后”上有“然”字。】据其要害,击之,可破也。”

岱不从,遂与战,果为所杀。 【◎赵幼文曰:《御览》卷九十三、《册府》卷五五引“为”下有“贼”字,似应据补。郝《书》作“为贼所杀”,亦有“贼”字。】

◎何焯曰:光武击铜马于鄡,贼数挑战,光武坚营自守,有出卤掠者,辄击取之,绝其粮道。积月余日,贼食尽,夜遁去。追至馆陶,大破之。此成败之可参质者也。明季与流贼相持者,皆不知此谋,督促出战,遂皆为刘岱之续。

【◎《世语》曰:岱既死,陈宫谓太祖曰: “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宫请说州中, 【◎《通鉴》作“宫请说州中纲纪”。【郝《书》同。】◎胡注:纲纪,谓州别驾及治中诸从事也。】明府寻往牧之, 【◎操为东郡太守,陈宫为东郡人,故称明府。◎胡三省曰:牧之,谓为州牧也。】资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业也。”宫说别驾、治中曰: 【◎《宋书·百官志》:刺史官属有别驾从事史一人,从刺史行部;治中从事史一人,主财谷簿书。◎杜佑曰:旧解以为别乘传车,故曰“别驾”。◎应劭《汉官》曰:功曹从事,即治中也。◎治中,注又见前。】 “天下分裂而州无主。一本“天下”上有“今”字。】曹东郡,命世之才也,若迎以牧州,必宁生民。”鲍信等亦谓之然。】



信乃与州吏万潜【潜后以长史共署名劝进魏王,事见后。又据《文纪》引丁亥令,潜后为少府。】等至东郡迎太祖领兖州牧。 【◎易培基曰:牧,《通鉴》作“刺史”。】

◎《后汉术·袁绍传》:建安元年,绍上书云:“黄巾十万焚烧青、兖,黑山、张杨蹈藉冀域。臣辄承制以议郎曹操权领兖州牧。”是操之牧兖州,虽由陈宫、鲍信等之推戴,然亦假藉朝命也。

◎又按:○范《书·吕布传》注引《典略》云:金尚,金兆人,献帝初为兖州刺史,东之部,而太祖已临兖州,尚依袁术。○是此时群雄割据,虽有朝命,亦不承受也。又《绍传》云“黄巾十万”,与上文言“黄巾百万”不合,未知何以相悬若是。观下文“受降卒三十万余万”,则《绍传》误也。
遂进兵击黄巾于寿张东。

◎《郡国志》:东平国寿张。◎《一统志》:寿张故城,今东平州西南。

信力战斗死,
◎信力战,事见子勋传注。◎《水经·汶水注》:汶水又西至寿张故城东,潴为泽渚。初平三年,曹公击黄巾于寿张东,鲍信战死于此。

仅而破之。
【◎《魏书》曰:太祖将步骑千余人,行视战地,卒抵贼营,战不利,死者数百人,引还。贼寻前进。黄巾为贼久,数乘胜,兵皆精悍。太祖旧兵少,新兵不习练,举军皆惧。太祖被甲婴胄,亲巡将士,明劝赏罚,众乃复奋,承间讨击,贼稍折退。贼乃移书太祖曰:“昔在济南,毁坏神坛, 其道乃与中黄太乙同, 【◎宋本、冯本、监本“乙”作“一”。 【◎赵幼文曰:郝《书》“黄”字作“皇”,“乙”字亦作“一”。】◎潘眉曰:太乙者,天之贵神。黄巾张角自称黄天,此“中黄太乙”当既黄巾之美号。】似若知道,今更迷惑。 【◎吴金华曰:更,犹却也,反也,转折之词。】汉行已尽,黄家当立。 【◎姚范曰:黄巢后亦称黄家。】天之大运,非君才力所能存也。”太祖见檄书,呵骂之, 【◎赵幼文曰:绍兴本作“呵之罪”,郝《书》作“呵数其罪”。】数开示降路。遂设奇伏,昼夜会战,战辄禽获,贼乃退走。】

购求信丧不得,众乃刻木如信形状, 【冯本无“众”字,《通鉴》同。】

◎吴金华曰:《太平御览》卷四百八十七引《魏志》亦无“众”,而《册府元龟》卷四百二十四有“众”。据本志《鲍信传》注引《魏书》观之,令人“购求信丧”者,曹操也;令人“刻木如信形状”者,曹操也;“祭而哭焉”之主事者,亦曹操也。然则“刻木”之前忽有一“众”字,实属可疑。◎赵幼文曰:陈本、《白帖》卷五十二、《御览》卷三百九十六引俱无“众”字。又郝《书》、《御览》卷三百九十六引“形”下无“状”字,疑“形”、“状”二字当衍其一。


祭而哭焉。

追黄巾至济北。 乞降。

冬,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

◎胡三省曰:所降者,青州黄巾也,故号青州兵。


◎何焯曰:魏武之强,自此始。

◎弼按:初平二年,黄巾三十万人入渤海,公孙瓒破之于东光界,斩首三万,见范《书·瓒传》及《水经·淇水注》。



临兖州之际
满宠,从事       【太祖临兖州,辟为从事——《满宠传》
毕谌,别驾从事【初,公为兖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武帝纪》
毛玠,治中从事【太祖临兖州,辟为治中从事——《毛玠传》
吕虔,从事       【太祖在兖州,闻虔有胆策,以为从事,将家兵守湖陆。——《吕虔传》
程昱,守寿张令【太祖临兖州,辟昱。……太祖与语,说之,以昱守寿张令。——《程昱传》
魏种,未知何职【兖州叛,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武帝纪》

于禁:黄巾起,鲍信招合徒众,禁附从焉。及太祖领兗州,禁与其党俱诣为都伯,属将军王朗。朗异之,荐禁才任大将军。太祖召见与语,拜军司马,使将兵诣徐州,攻广威,拔之,拜陷陈都尉。

徐翕、毛晖:太祖之在兖州,以徐翕、毛晖为将。兖州乱,翕、晖皆叛。
 楼主| 发表于 2014-3-1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5-22 15:18 编辑

  袁术与绍有隙,术求援于公孙瓒,瓒使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以逼绍。太祖与绍会击,皆破之。



袁术与绍有隙,术求援于公孙瓒,瓒使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以逼绍。

◎《郡国志》:青州平原郡平原、高唐。兖州东郡发干。

◎《一统志》:平原故城,今山东济南府平原县西南五十里。高唐故城,今济南府禹城县西南境。发干故城,今山东东昌府堂邑县西南。

◎刘备先后为高唐令、平原令、领平原相,见《蜀志·先主传》。

太祖与绍会击,皆破之。

◎何焯曰:外为绍用,实所以保据兖州也。


◎弼按:操是时纳毛玠之言,遣使至长安,董昭、钟繇皆为操道地,详玠、昭、繇传。

 楼主| 发表于 2014-3-1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5-22 15:53 编辑

  四年春,军鄄城。荆州牧刘表断术粮道,术引军入陈留,屯封丘,黑山余贼及于夫罗等佐之。术使将刘详屯匡亭。太祖击详,术救之,与战,大破之。术退保封丘,遂围之,未合,术走襄邑,追到太寿,决渠水灌城。走宁陵,又追之,走九江。夏,太祖还军定陶。




四年春,军鄄城。

◎《郡国志》:兖州济阴郡鄄城。◎《一统志》:鄄城故城,今山东曹州府濮州东二十里。◎《通鉴》作“甄城”。◎胡三省曰:甄音绢,蜀本作“鄄”,为是。◎《水经注》:沇州旧治,魏武创业始于此。河上之邑,最为峻固。◎《续汉志》:兖州刺史治昌邑。◎宋白曰:汉献帝于鄄城置兖州,盖曹操以刺史始治此。◎严衍曰:沇,即“兖”字。◎赵一清曰:东汉兖州刺史本治昌邑,魏武移治鄄城。◎惠栋曰:○鄄,卫邑,从邑,垔声。案《汉隶字源》,“鄄”亦作“甄”,古字通也。○《春秋》:庄十四年,单伯会齐侯于鄄。○杜预云:今甄城。

荆州牧刘表断术粮道,

◎《郡国志》:荆州武陵郡汉寿,刺史治。南郡襄阳。◎吴增僅曰:荆州故治汉寿,刘表领荆州,治襄阳。◎《一统志》:汉寿故城,今湖南常德府武陵县东北六十里。襄阳故城,今湖北襄阳府襄阳县治。

术引军入陈留, 屯封丘,

◎《郡国志》:兖州陈留郡封丘。◎《一统志》:封丘故城,今河南卫辉府封丘县治。◎胡三省曰:○宋白云:封丘,古封国之地,《左传》所谓“封父之繁弱”是也。汉为封丘县。

黑山余贼及於夫罗等佐之。术使将刘详屯匡亭。

◎《郡国志》:陈留郡平丘,有匡。注曰:匡人之亭,曹公破袁术处。◎《一统志》:平丘故城,今直隶大名府长垣县西南五十里。

太祖击详,术救之,与战,大破之。术退保封丘,遂围之,未合,术走襄邑,

◎《郡国志》:陈留郡襄邑。◎《一统志》:襄邑故城,今河南归德府睢州西一里。


追到太寿,

◎赵一清曰:太寿不见于两汉志,大约在宁陵、襄邑之间。◎详《夏侯惇传》。

决渠水灌城

◎谢鍾英曰:决睢阳渠水也,《夏侯惇传》“断太寿水作陂”,陂在今睢州东。


走宁陵,

◎《郡国志》:豫州梁国宁陵。◎《一统志》:宁陵故城,今归德府宁陵县南。◎胡三省曰:古宁城,汉高祖改为宁陵县。

又追之,走九江。  【何校改“走”作“至”。】

◎王先谦曰:据《淮水注》,秦立郡治寿春,兼得庐江、豫章之地,故以九江名郡。汉淮南王都寿春,郡治亦当在此。◎《续志》:后汉治阴陵。◎吴增僅曰:九江郡治寿春。◎谢鍾英曰:寿春,班《志》“九江郡治”,沈《志》“魏淮南郡治”。◎弼按:九江郡,西汉治寿春,东汉治阴陵,汉末治寿春,三国魏、吴分据,吴割入庐江,魏改曰淮南,仍治寿春。汉末扬州刺史亦治寿春。◎《一统志》:寿春故城,今安徽凤阳府寿州治。


夏,太祖还军定陶。

◎ 《郡国志》:兖州济阴郡治定陶。本曹国,古陶尧所居。◎《一统志》:定陶故城,今山东曹州府定陶县西北四里。
 楼主| 发表于 2014-3-1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5-9 21:34 编辑

  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与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城。秋,太祖征陶谦,下十余城,谦守城不敢出。
  是岁,孙策受袁术使渡江,数年间遂有江东。


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

◎《郡国志》:徐州下邳国,治下邳。◎《一统志》:下邳故城,今江苏徐州府邳州东三里。◎谢鍾英曰:今宿迁县西一百里,旧邳州是。◎李贤曰:○《风俗通》云:阙,姓也,承阙党童子之后,纵横家有阙子著书。◎顾炎武曰:谶文言“代汉者,当涂高”,当涂而高者,阙也。故阙宣自称天子。◎孙愐曰:阙姓出下邳,汉有荆州刺史阙翊。◎《通鉴考异》云:范《书·陶谦传》作“阎宣”。


徐州牧陶谦与共举兵,

◎《郡国志》:徐州东海郡郯,刺史治。◎吴增僅曰:汉末徙治下邳。◎《一统志》:故郯城,今山东沂州府郯城县西二十里。◎《城冢记》:郯城周十余里,西南
去邳州八十里,今与邳州接界。

取泰山华、费,略任城。

◎泰山、任城,俱见前。◎《汉书·地理志》:泰山郡华。◎王先谦曰:○《续志》:后汉省。◎吴卓信云:《后汉·光武十王传》“永平二年,以华县益琅邪”,是明帝时尚有华县。《三国志》称“臧霸,泰山华人”,郭班《世语》言“曹嵩在泰山华县”,《泰山尉孔宙碑阴》所列门生故吏,诸名亦有题“泰山华”者,然则东汉原有华县,殆省并旋复耳。◎《郡国志》:兖州泰山郡费。◎《一统志》:华县故城,今山东沂州府费县东北六十里。费县故城,今费县西北二十里。◎班《志》:费,故鲁季氏邑。◎华、费,互见《曹仁传》。华,又见《臧霸传》。

秋,太祖征陶谦,下十余城,谦守城不敢出。

◎《通鉴》:初平四年,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陶谦击杀之。◎《通鉴考异》云:《魏志·武纪》言谦“与宣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城”,《谦传》亦云“谦始与合从,后遂杀之,并其众”,按谦据有徐州,托义勤王,何借宣数千之众,而与之合从?盖谦别将与宣共袭曹嵩,故曹操以此为谦罪而伐之耳。◎牛运震《读史纠谬》卷四曰:谦亦州牧,安有与贼党举兵略城之理?据范《书》本传,乃知谦因贼势盛,以计取之,初与连和,而后遂并之也。

《先主传》:曹公征徐州,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於田楷,楷与先主俱救之。时先主自有兵千馀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既到,谦以丹杨兵四千益先主,先主遂去楷归谦。
陶谦传: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拔十余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谦退守郯。
是岁,孙策受袁术使渡江,数年间遂有江东。
◎胡三省曰:建业谓之江东。◎弼按:○《汉书·项籍传》:方今江西皆反。○顾炎武云:大江自历阳斜北下京口,故有东西之名,今所谓江北,昔之所谓江西也。故《晋地理志》以庐江、九江自合肥以北至寿春皆谓江西。又按《项籍传》:“召平谓项梁曰:‘江东已定,宜急引兵西击秦。’梁乃渡江而西。”谓渡江而北也。
 楼主| 发表于 2014-3-1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5-31 01:05 编辑

  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㈠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复征陶谦,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还过郯,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要太祖。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㈡
  ㈠世语曰:嵩在泰山华县。太祖令泰山太守应劭送家诣兖州,劭兵未至,陶谦密遣数千骑掩捕。嵩家以为劭迎,不设备。谦兵至,杀太祖弟德于门中。嵩惧,穿后垣,先出其妾,妾肥,不时得出;嵩逃于厕,与妾俱被害,阖门皆死。劭惧,弃官赴袁绍。后太祖定冀州,劭时已死。
  韦曜吴书曰:太祖迎嵩,辎重百余两。陶谦遣都尉张闿将骑二百卫送,闿于泰山华、费间杀嵩,取财物,因奔淮南。太祖归咎于陶谦,故伐之。
  ㈡孙盛曰:夫伐罪吊民,古之令轨;罪谦之由,而残其属部,过矣。





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 【◎易培基曰:后,《通志》作“复”。】
董卓之乱,避难琅邪,

◎《郡国志》:徐州琅邪国,治开阳。◎《一统志》:开阳故城,今山东沂州府兰山县北。◎余见《卞后传》。

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
◎曹嵩之死,在初平四年,陈《志》盖追言之,故曰“初”。本志《陶谦传》亦在初平四年,《通鉴》同。◎《水经·泗水注》:初平四年,曹操攻徐州,破之,拔取虑、睢陵、夏丘等县。以其父避难,被害于此,屠其男女十万,泗水为之不流。自是数县无人行迹,亦为暴矣。◎本志《荀彧传》注引《曹瞒传》所云亦同。◎本志《陶谦传》注引《吴书》云:曹公父于泰山被杀,归咎于谦,欲伐谦而畏其强,乃表令州郡一时罢兵。谦不奉诏,曹公得谦上事,知不罢兵,乃进攻彭城。◎是操虽报私雠,亦假借王命,遂诬谦与阙宣合谋,庶师出有名耳。然以所过残戮,故郡县皆叛应吕布,孟卓、公台反颜为敌,非有文若、仲德三城之固守,操几于不免矣。


◎《世语》曰:嵩在泰山华县。太祖令泰山太守应劭送家诣兖州,劭兵未至,陶谦密遣数千骑掩捕。 【◎赵幼文曰:《御览》卷三百七十八引“千”字作“十”。】嵩家以为劭迎,不设备。谦兵至,杀太祖弟德于门中。 【◎《后汉书·宦者传》:嵩子操起兵,不肯相随,与少子疾避乱琅邪,为徐州刺史陶谦所杀。◎赵一清曰:嵩少子名疾,或别为一人。】嵩惧,穿后垣,先出其妾,妾肥,不能得出; 【宋本、冯本、监本,“能”作“时”。 【◎吴金华曰:时,及时。不时,相当于“不即”,犹言不能及时。】 】嵩逃于厕,与妾俱被害,阖门皆死。劭惧,弃官赴袁绍。后太祖定冀州,劭时已死。

◎《后汉书·应奉传》:奉字世叔,汝南南顿人。子劭,字仲远。少笃学,博览多闻。灵帝时,举孝廉。中平三年,举高第, 再迁,六年,拜太山太守。初平二年,黄巾三十万众入郡界,劭连与贼战,贼皆退却。兴平元年,前太尉曹嵩及子德从琅邪入泰山,劭遣兵迎之。未到,而徐州牧陶谦素怨嵩子操数击之,乃使轻骑追嵩、德,并杀之于郡界。劭畏操诛,弃郡奔冀州牧袁绍。

◎韦曜《吴书》曰: 【◎曜字弘嗣,吴郡云阳人。曜本名昭,史为晋讳改之。《吴志》有传。◎《隋书·经籍志》:《吴书》二十五卷,韦昭撰。本五十五卷,梁有,今残阙。◎《唐经籍志·编年类》:《吴书》五十五卷,韦昭撰。◎《艺文志·正史类》:韦昭《吴书》五十五卷。◎《史通·正史篇》:吴大帝之季年,始命撰《吴书》。至少帝时,更勅韦曜、周昭、薛莹、梁广、华覈访求往事,相与记述并作之,中曜、莹为首。当归命侯时,昭、广先亡,曜、莹徙黜,史官久阙,书遂无闻。覈表请召曜、莹续成前史。其后曜独终其书,定为五十五卷。◎沈家本云:隋、唐志作“昭”,从其本名。迨唐出全本,至宋又亡。据《吴志》本传及《薛莹传》,韦书未成,华、薛续成之,《史通》云“曜终其书”,殊非事实。惟书非成于韦手,而体例皆韦所定,不为孙和作纪,乃其一端,故书成仍属韦耳。◎章宗源曰:昭书名吴,自以吴为主。然裴注所引,称魏为帝,坚、策、权、晧称名,窃疑称名之法,非昭原本。】太祖迎嵩,辎重百余两。 【◎胡三省曰:重,直用翻。两,音亮。◎弼按:此为招祸之媒。】陶谦遣都尉张闿将骑二百卫送,闿于泰山华、费间杀嵩,取财物,因奔淮南。◎余按:闿奔淮南,投袁术也。前袁术为曹操所败,走据淮南,闿新杀操父,惧操见伐,故往依之。范《书·孝明八王传》注引谢承《书》曰“袁术使部曲将张闿阳私行到陈,之骆俊所,俊往从饮酒,因诈杀俊”,即其人。太祖归咎于陶谦,故伐之。 【◎《后汉书·陶谦传》:初,曹操父嵩避难琅邪,时谦别将守阴平,士卒利嵩财宝,遂袭杀之。◎钱大昕曰:案《应劭传》谓“谦使轻骑追杀嵩”,二说互异,当以《谦传》为正。操欲吞并徐部,文致谦罪,以为出兵之名耳。韦曜《吴书》谓“归罪于谦”者,得之。◎沈家本曰:裴注引《世语》、《吴书》两说,当以《吴书》为是。】

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复征陶谦,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

还过郯, 【东海郡、郯,均见前。】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 【曹豹后为下邳相,为张飞所杀,见本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 要太祖。

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
◎《郡国志》:徐州东海郡襄贲。◎《一统志》:襄贲故城,今山东沂州府兰山县西南百二十里。

所过多所残戮。

◎康发祥曰:承祚《魏志》每多回护,此言“多所残戮”,直笔也。


◎孙盛曰:夫伐罪吊民,古之令轨;罪谦之由,而残其属部,过矣。

◎何焯曰:以报仇兴师,实志在并兼,所过杀戮,所以不能定徐。

◎韩菼曰:兖州甫定,遽行忿兵,几失根本,操之不危幸矣。

所过多所残戮,除了报仇泄愤之外,也许也是因为曹操知道此时没有能力也没有可能完全吞并徐州,所以攻下城池之后屠戮也是为了削弱敌人。
 楼主| 发表于 2014-3-1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5-23 16:23 编辑

  会张邈与陈宫叛迎吕布,郡县皆应。荀彧、程昱保鄄城,范、东阿二县固守,太祖乃引军还。布到,攻鄄城不能下,西屯濮阳。太祖曰:“布一旦得一州,不能据东平,断亢父、泰山之道乘险要我,而乃屯濮阳,吾知其无能为也。”遂进军攻之。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陈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司马楼异扶太祖上马,遂引去。㈠未至营止,诸将未与太祖相见,皆怖。太祖乃自力劳军,令军中促为攻具,进复攻之,与布相守百余日。蝗虫起,百姓大饿,布粮食亦尽,各引去。
  ㈠袁暐献帝春秋曰:太祖围濮阳,濮阳大姓田氏为反间,太祖得入城。烧其东门,示无反意。及战,军败。布骑得太祖而不知是,问曰:“曹操何在?”太祖曰:“乘黄马走者是也。”布骑乃释太祖而追黄马者。门火犹盛,太祖突火而出。

会张邈与陈宫叛迎吕布,郡县皆应。荀彧、程昱保鄄城,范、东阿二县固守,

◎《荀彧传》:初平三年,太祖领兖州牧,彧常以司马从。兴平元年,太祖征陶谦,任彧留事。

◎《程昱传》:太祖临兖州,以昱守寿张(今)[令]。太祖征徐州,使昱与荀彧留守鄄城。

◎《郡国志》:兖州东郡东阿、范。

◎《一统志》:东阿故城,今山东兖州府阳谷县东北五十里阿城镇。范县故城,今山东曹州府范县东南二十里。◎二县固守事,详见彧、昱传。昱本东阿人,黄巾之起,有全城之功,故东阿为之固守。

太祖乃引军还。布到,攻鄄城不能下,西屯濮阳。

太祖曰:“布一旦得一州,不能据东平,断亢父、泰山之道

◎胡三省曰:东平国当亢父、泰山之道。亢父本属东平,章帝元和元年分属任城。◎《一统志》:亢父故城,今山东济宁州南五十里。《战国策》苏秦所谓“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比行”是也。


◎弼按:此即阻操由徐州还兖州之道。

乘险要我,而乃屯濮阳,吾知其无能为也。”遂进军攻之。

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

◎何焯曰:所收黄巾精锐尚未习练,猝遇勍敌,则偏败众携。先犯之者,由宫、邈素知虚实也。

太祖阵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

◎姜宸英曰:不言烧东门,不知何缘突火。后民无椎冰,同此书法,是有意为简练。
◎沈家本曰:阵中何自有火,此语未明。注引袁暐言“烧东门”,足补史文之缺。

司马楼异扶太祖上马,遂引去。

◎《典韦传》:太祖讨吕布于濮阳,布自搏战,韦将应募者数十人当之。矢至如雨,韦手持十余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布众退。会日暮,太祖乃得引去。

太祖讨吕布於濮阳。布有别屯在濮阳西四五十里,太祖夜袭,比明破之。未及还,会布救兵至,三面掉战。时布身自搏战,自旦至日昳数十合,相持急。太祖募陷陈,韦先占,将应募者数十人,皆重衣两铠,弃楯,但持长矛撩戟。时西面又急,韦进当之,贼弓弩乱发,矢至如雨,韦不视,谓等人曰:“虏来十步,乃白之。”等人曰:“十步矣。”又曰:“五步乃白。”等人惧,疾言“虏至矣”!韦手持十馀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布众退。会日暮,太祖乃得引去。拜韦都尉,引置左右,将亲兵数百人,常绕大帐。
夏侯惇传:太祖自徐州还,惇从征吕布,为流矢所中,伤左目。


【◎袁暐《献帝春秋》曰: 太祖围濮阳,濮阳大姓田氏为反间,太祖得入城。烧其东门,示无反意。及战,军败。布骑得太祖而不知是,问曰:“曹操何在?”太祖曰:“乘黄马走者是也。” 【◎赵幼文曰:《御览》卷八百九十四引作“答曰骑黄马者是也”。《事类赋》卷二十一引作“缪曰骑黄马者是也”。疑此“乘”当作“骑”,“马”下衍“走”字。】布骑乃释太祖,而追黄马者。门火犹盛,太祖突火而出。 】
【◎沈家本曰:《隋志》“《献帝春秋》十卷,袁晔撰”,《唐志》同,惟“献”上多一“汉”字。《吴志·陆瑁传》“广陵袁迪”注“迪孙晔,字思光,作《献帝春秋》”,与隋、唐二志合。《续汉志》注、《后汉书》注、《文选》注、《御览》诸书并作“袁晔”,然裴氏他卷屡称“袁暐”,疑不能明也。〖◎弼按:高似孙《史略》作“袁晔”。〗◎侯康曰:裴注作“袁暐”,所引凡二十余条,深不满其书。如《袁绍传》注云:“乐资、袁暐之徒竟为何人,未能识别然否,而轻弄翰墨,妄生异端,以行其书。正足以诬罔视听,疑误后生。实史籍之罪人,达学之所不取。”《马超传》注云:“袁暐、乐资等诸所记载,秽杂虚谬,殆不可胜言。”《荀彧传》注斥其“虚罔”。《张纮传》注讥其“虚错”。皆毁诋之辞。◎姚振宗曰:晔祖迪与张纮过江,当在献帝初年,下至吴亡,凡九十余年。晔生长于吴,故所作多传闻异词,其人或未尝入晋。◎弼按:袁氏书虽不经,颇资异闻,《通鉴》亦采之。】



未至营止,诸将未与太祖相见,皆怖。太祖乃自力劳军,令军中促为攻具,进复攻之, 【◎赵幼文曰:《册府》引作“复进攻之”。】

◎胡三省曰:既自力劳军,又促军进攻者,恐既败之后,士气沮丧也。劳,力到翻。复,扶又翻

与布相守百余日。

◎吴金华曰:相守,双方对峙也。


蝗虫起,百姓大饿,布粮食亦尽,各引去。

◎赵一清曰:○《续五行志》:兴平元年夏,大蝗。是时天下大乱。秋,长安旱,是时李傕、郭汜专权纵肆。


夏侯惇:时大旱,蝗虫起,惇乃断太寿水作陂,身自负土,率将士劝种稻,民赖其利。

 楼主| 发表于 2014-3-1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5-23 15:57 编辑

  秋九月,太祖还鄄城。布到乘氏,为其县人李进所破,东屯山阳。于是绍使人说太祖,欲连和。太祖新失兖州,军食尽,将许之。程昱止太祖,太祖从之。冬十月,太祖至东阿。
  是岁谷一斛五十余万钱,人相食,乃罢吏兵新募者。陶谦死,刘备代之。


秋九月,太祖还鄄城。布到乘氏,

◎胡三省曰:乘氏县属济阴郡。◎应劭曰:《春秋》“鲁败宋师于乘丘”,即其地。◎宋白曰:今济州钜野县西南五十七里,乘氏故城是也。乘,
绳证翻。◎《一统志》:乘氏故城,今山东曹州府钜野县界。

为其县人李进所破,
◎官本《考证》曰:宋本作“季进”。◎弼按:○本志《李典传》:典从父乾,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吕布之乱,太祖遣乾还乘氏。○又云:典宗族部曲三千余家居乘氏,徙部曲宗族万三千余口居邺。○是李姓为乘氏大姓。弼所见宋、元本皆作“李”,不知官本何据也。宋本误字,不必从。

东屯山阳。于是绍使人说太祖,欲连和。

◎王鸣盛曰:绍,宋本误“同”,元修本作“为”,疑“伪”字。一云当作“紿”,亦通。◎卢文弨曰:绍,疑作“紿”。◎朱邦衡曰:“绍”上疑脱“袁”字。◎弼按:“绍”字不误。◎《程昱传》:袁绍使人说太祖连和,欲使太祖遣家居邺。〖《通鉴》同。〗◎姚范曰:绍是时盖欲招操而臣之也。云“连和”者,旧史讳之,而承祚仍其文耳。袁、曹是时未构兵,何连和之有?◎弼按:姚说是。《臧洪传》“众人以为袁、曹方睦”,自无连和之可言。《程昱传》昱谓操“虑之不深,自度不能为袁绍之下”,则绍之欲置操于邺,当日情势可见。

◎徐绍桢曰:绍即本初也。王氏以太祖方与吕布战,上文适云“布东屯山阳”,疑布欲与连和,故为此说,失之疏矣!然此志方叙太祖击刘详,征陶谦,攻吕布,忽及绍事,自宜明著其语曰“袁绍”,庶乎易明。意传写或夺失欤?观王氏所云宋本作“同”,元修本作“为”,则古刻多讹乱,读史者不可不详审也。


太祖新失兖州,军食尽,将许之。程昱止太祖,太祖从之。

◎赵幼文曰:○《文选·袁绍檄豫州文》李注引谢承《后汉书》:操围吕布于濮阳,为布所破,投绍,绍哀之,乃给兵五千人,还取兖州。


冬十月,太祖至东阿。

是岁谷一斛五十余万钱,人相食,乃罢吏兵新募者。

陶谦死,刘备代之。

先主传: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谦死,竺率州人迎先主,先主未敢当。下邳陈登谓先主曰:“今汉室陵迟,海内倾覆,立功立事,在於今日。彼州殷富,户口百万,欲屈使君抚临州事。”先主曰:“袁公路近在寿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内所归,君可以州与之。”登曰:“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於竹帛。若使君不见听许,登亦未敢听使君也。”北海相孔融谓先主曰:“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与能,天与不取,悔不可追。”先主遂领徐州。

陈群传:刘备临豫州,辟群为别驾。时陶谦病死,徐州迎备,备欲往,群说备曰:“袁术尚强,今东,必与之争。吕布若袭将军之后,将军虽得徐州,事必无成。”备遂东,与袁术战。布果袭下邳,遣兵助术,大破备军,备恨不用群言。
 楼主| 发表于 2014-3-1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5-11 20:20 编辑

  二年春,袭定陶。济阴太守吴资保南城,未拔。会吕布至,又击破之。夏,布将薛兰、李封屯钜野,太祖攻之,布救兰,兰败,布走,遂斩兰等。布复从东缗与陈宫将万余人来战,时太祖兵少,设伏,纵奇兵击,大破之。㈠布夜走,太祖复攻,拔定陶,分兵平诸县。布东奔刘备,张邈从布,使其弟超将家属保雍丘。秋八月,围雍丘。冬十月,天子拜太祖兖州牧。十二月,雍丘溃,超自杀。夷邈三族。邈诣袁术请救,为其众所杀,兖州平,遂东略陈地。
  ㈠魏书曰:于是兵皆出取麦,在者不能千人,屯营不固。太祖乃令妇人守陴,悉兵拒之。屯西有大堤,其南树木幽深。布疑有伏,乃相谓曰:“曹操多谲,勿入伏中。”引军屯南十余里。明日复来,太祖隐兵堤里,出半兵堤外。布益进,乃令轻兵挑战,既合,伏兵乃悉乘堤,步骑并进,大破之,获其鼓车,追至其营而还。


二年春,袭定陶。济阴太守吴资保南城,

◎济阴郡治定陶,注见前。◎顾祖禹曰:济 阴城本定陶县地。◎或曰:汉济阴郡亦治此,世谓之左城,以在左山南也。后魏谓之孝昌城。
◎沈钦韩曰:退保南城,或即此处。◎赵一清曰:南城,即定陶之南城。

未拔。会吕布至,
又击破之。夏,布将薛兰、李封屯钜野,

◎《郡国志》:兖州山阳郡钜野,有大野泽。◎刘昭注:《春秋》西狩获麟之所。《尔雅》十薮,鲁有大野。◎何承天云:钜野湖泽广大,南通洙、泗,北连清、济。旧县故城,正在泽中。◎《一统志》:钜野故城,今山东曹州府钜野县南。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下》薛姓条下:兖州别驾兰,为曹操所杀。子永,字茂长,从蜀先主入蜀,为蜀郡太守。永生齐,字夷甫,巴、蜀二郡太守,蜀亡,率户五千降魏,

拜光禄大夫,徙河东汾阴,世号蜀薛。〖本自吴金华引。〗◎余按:范《书·党锢列传》下有山阳张俭同乡薛兰,距此不远,颇疑与此为一人。则吕布以薛兰别屯钜野,盖以其为本郡人之故。据《世系表》,布将薛兰曾祖固为山阳太守,亦于此时徙居欤?
太祖攻之,布救兰,兰败,布走, 【◎易培基曰:败,《通志》作“放”。】遂斩兰等。
◎《李典传》:布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李乾,欲俱叛,乾不听,遂杀乾。太祖使乾子整将乾兵,与诸将击兰、封。兰、封破,从平兖州诸县有功。◎《荀彧传》:陶谦死,太祖欲遂取徐州,还乃定布。荀彧谓:“河、济为天下要地,今已破李封、薛兰,若分兵东击陈宫,一举而布可破。”太祖乃止。复与布战,分兵平诸县。布败走,兖州遂平。◎是兖州之平,荀彧、程昱之功也。

布复从东缗与陈宫将万余人来战,时太祖兵少,设伏,纵奇兵击,大破之。
◎《郡国志》:山阳郡东缗。《一统志》:东缗故城,今山东济宁州金乡县东北二十里。

◎《夏侯惇传》:太祖自徐州还,惇从征吕布,为流矢所中,伤左目。◎《魏略》曰:军中呼为盲夏侯。


【◎《魏书》曰:于是兵皆出取麦,在者不能千人, 【元本“能”作“及”。 【◎吴金华曰:“能”字不误。元本作“及”,当出自臆改之笔。不能,犹言不及。】 】屯营不固。太祖乃令妇人守陴,悉兵拒之。屯西有大堤,其南树木幽深。布疑有伏,乃相谓曰:“曹操多谲,勿入伏中。”引军屯南十余里。明日复来,太祖隐兵堤里,出半兵堤外。布益进,乃令轻兵挑战。既合,伏兵乃悉乘堤, 【◎《汉书音义》曰:乘,登也。】步骑并进,大破之,获其鼓车, 【◎易培基曰:鼓车,绍兴本作“龙车”。】追至其营而还。” 【◎何焯曰:布盖使人蹋伏,见无兵,乃复来。操预料其然,设伏以待。布兵见乘堤者猝起,出不意,夺气,遂为所败也。】 】

布夜走,太祖复攻,拔定陶,分兵平诸县。布东奔刘备, 【备时代陶谦为徐州牧。】

张邈从布,使其弟超将家属保雍丘。
◎《郡国志》:兖州陈留郡雍丘。本杞国。◎《一统志》:雍丘故城,今河南开封府杞县治。

秋八月,围雍丘。冬十月,天子拜太祖兖州牧。

◎钱大昭曰:初平三年,鲍信与州吏万潜等至东郡,迎太祖领兖州牧,盖权领之耳。至是为真。◎弼按:此董昭为魏武作书与长安诸将,各随轻重致殷勤之效也。


十二月,雍丘溃,超自杀。夷邈三族。邈诣袁术请救,为其众所杀,兖州平, 【毛本“兖”作“衮”,误。】遂东略陈地。

◎陈地在兖州西南,此云东略,“东”字疑误。◎《郡国志》:豫州陈国,治陈。◎《一统志》:陈县故城,今河南陈州府淮宁县治。
 楼主| 发表于 2014-3-1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5-22 14:41 编辑

  是岁,长安乱,天子东迁,败于曹阳,渡河幸安邑。
       建安元年春正月,太祖军临武平,袁术所置陈相袁嗣降。
  太祖将迎天子,诸将或疑,荀彧、程昱劝之,乃遣曹洪将兵西迎,卫将军董承与袁术将苌奴拒险,洪不得进。
  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二月,太祖进军讨破之,斩(辟)邵等,仪及其众皆降。天子拜太祖建德将军,夏六月,迁镇东将军,封费亭侯。秋七月,杨奉、韩暹以天子还洛阳,㈠奉别屯梁。太祖遂至洛阳,卫京都,暹遁走。天子假太祖节钺,录尚书事。㈡洛阳残破,董昭等劝太祖都许。九月,车驾出轘辕而东,以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自天子西迁,朝廷日乱,至是宗庙社稷制度始立。㈢
  ㈠献帝春秋曰:天子初至洛阳,幸城西故中常侍赵忠宅。使张杨缮治宫室,名殿曰扬安殿,八月,帝乃迁居。
  ㈡献帝纪曰:又领司隶校尉。
  ㈢张璠汉纪曰:初,天子败于曹阳,欲浮河东下。侍中太史令王立曰:“自去春太白犯镇星于牛斗,过天津,荧惑又逆行守北河,不可犯也。”由是天子遂不北渡河,将自轵关东出。立又谓宗正刘艾曰:“前太白守天关,与荧惑会;金火交会,革命之象也。汉祚终矣,晋、魏必有兴者。”立后数言于帝曰:“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承汉者魏也,能安天下者,曹姓也,唯委任曹氏而已。”公闻之,使人语立曰:“知公忠于朝廷,然天道深远,幸勿多言。”



是岁,长安乱,天子东迁,败于曹阳,

◎《后汉书·献帝纪》:王师败绩,幸曹阳。◎苏舆曰:此沿春秋书法,时天子无兵,称非其实也。◎章怀注:曹阳,涧名。在今陕州西南七里,俗谓之七里涧。崔浩曰:“自南山,北通于河。”◎《郡国志》:司隶弘农郡弘农,有曹阳亭。◎刘昭注引晋灼曰:县东十三里,献帝东归败处,曹公改曰好阳。◎王先谦曰:曹
阳在今河南陕州灵宝县东。◎《县志》:十里好阳铺。◎互见《董卓传》。
献帝东归始末:http://www.muyangsanguo.com/thread-90599-1-1.html

渡河幸安邑。
◎《郡国志》:司隶河东郡安邑。◎《一统志》:安邑故城,今山西解州夏县北。◎范《书·董卓传》:河内太守张杨贡饷。帝乃都安邑。
张扬:天子之在河东,杨将兵至安邑,拜安国将军,封晋阳侯。
【后汉书说:既到大阳,止于人家,然后幸李东营。百官饥饿,河内太守张杨使数千人负米贡饷。帝乃御牛车,因都安邑。
董昭:天子在安邑,昭从河内往,诏拜议郎。
董昭此前被张扬留在河内。

建安元年春正月,太祖军临武平, 袁术所置陈相袁嗣降。

◎《郡国志》:陈国武平。◎《一统志》:武平故城,今河南归德府鹿邑县西北四十里。◎官本《考证》曰:《太平御览》无“平”字。◎卢文弨 曰:武平,县名,属陈国,正与下文“陈相降”相合。此书言临孟津、官渡之类,不一而足,岂可以临武为地名乎?◎沈家本曰:上文“东略陈地”,武平既为陈属县,则今本有“平”字为是。《御览》多删节或传写讹夺也。◎弼按:卢、沈二说均是,下文“封武平候”,即此。


太祖将迎天子,诸将或疑,荀彧、程昱劝之,乃遣曹洪将兵西迎,


文若之劝迎,乃心汉室者也,故《彧传》详载其劝迎之词。仲德之劝迎,挟天子以令诸侯,为操谋者也,与说操之杀刘备同一用意者也。当时劝操迎汉帝者,尚有丁冲。操东诣许,以冲为司隶校尉,见《陈思王传》注引《魏略》。冲,丁仪、丁廙之父也。

丁仪字正礼,沛郡人也。父冲,宿与太祖亲善,时随乘舆。见国家未定,乃与太祖书曰:“足下平生常喟然有匡佐之志,今其时矣。”是时张杨適还河内,太祖得其书,乃引军迎天子东诣许,以冲为司隶校尉。

此前毛玠也曾经劝过曹操。
玠语太祖曰:“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卫将军董承与袁术将苌奴拒险, 【《通鉴》作“据险据之”。】洪不得进。

◎《通鉴考异》曰:《魏志》此事在正月,而《荀彧传》迎天子在都雒后,今从传。◎赵一清曰:《后汉书·董卓传》言“董承患韩暹乱政,潜召操”,此云承拒曹洪,二文不同。然召曹公,本谋出杨奉,《董昭传》可审也。



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

二月,太祖进军讨破之,斩辟、邵等, 仪及其众皆降。

◎官本《考证》李龙官曰:建安五年,汝南降贼刘辟等叛,则此时未得斩也。又《于禁传》亦云“斩辟、邵等”,疑有误。何焯校本“衍‘辟’字”,良是。◎钱大昕曰:刘辟又见《蜀先主传》,纪文有误。◎沈家本曰:此文疑本云“斩邵等,辟、仪及众皆降”,传写错乱。“辟”字误在“邵”字之上。



天子拜太祖建德将军,夏六月,迁镇东将军,

◎赵一清曰:建德,盖杂号将军也,后不复置。◎《宋书·百官志》:镇东将军,后汉末魏武帝居之。◎《续百官志》注:献帝以操为南中郎将。


◎余按:此卢据官本之失,他本《续志》注作“献帝以曹植为南中郎将”。《宋百官志》“南中郎将,汉献帝建安中,以临淄侯曹植居之”,本志《曹植传》“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明此为南中郎将者是植非操。

董昭传:建安元年,太祖定黄巾于许,遣使诣河东。
董昭又为曹操作书与杨奉表达合作意愿,“奉得书喜悦,语诸将军曰:“兗州诸军近在许耳,有兵有粮,国家所当依仰也。”遂共表太祖为镇东将军,袭父爵费亭侯”

封费亭侯。

◎费亭,注见卷首。◎《郡国志》:山阳郡湖陆。◎刘昭注引《地道记》曰:县西有费亭城,魏武帝初所封。◎胡三省曰:操祖曹腾封费亭侯,养子嵩袭爵,今以操袭嵩爵也。◎《郡国志》:沛国酂县,有费亭,曹腾所封也。◎《晋地道记》:湖陆县西有费亭城,魏武所封。◎何焯曰:费亭乃曹腾故封,刘昭注误引《地道记》。◎马与龙曰:《魏志》“建安元年,封操费亭侯”,不云“绍封”,知别一费亭,何说非是。◎赵一清曰:《董昭传》云“袭父爵费亭侯”,宜在沛国,而湖陆县注则又在山阳矣。〖钱仪吉说同。〗
◎弼按:刘昭注、胡三省注皆引两说,赵、钱亦然,何、马则各持一说。按《董昭传》,杨奉与诸将共表操为镇东将军,袭父爵费亭侯。〖《通鉴》同。〗或史文“封”字为“袭”字之误。《艺文类聚》卷五十一载后汉献帝两诏,一云“今以操为镇东将军,领兖州牧,袭父费亭侯嵩爵,并印绶符策”,一云“显授上将鈇钺之任,复食旧土,双金之宠,董统一州,委成之重”,操上书让费亭侯云“既录臣微功,乃复退述先臣。〖“退”宜作“追”。〗先臣虽有扶辇微劳,不应受爵,岂逮臣三叶”,是操之袭爵为有据,可以释诸说之疑矣。又因其奉迎有功,且屯军武平,故转瞬又封武平侯也。

秋七月,杨奉、韩暹以天子还洛阳。

◎《献帝春秋》曰:天子初至洛阳,幸城西故中常侍赵忠宅。 【◎《后汉书·宦者传》:赵忠,安平人。桓帝时为小黄门,以与诛梁冀功,封都乡侯。灵帝时,迁中常侍,领大长秋。帝常云:“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宦官得志,无所惮畏,并起第宅,拟则宫室。灵帝崩,张让、赵忠等杀何进。袁绍勒兵斩忠。】使张杨缮治宫室,名殿曰杨安殿。 【◎《后汉书·献帝纪》:八月辛丑,幸南宫杨安殿。◎《董卓传》:张杨以为己功,故因以杨名殿。◎章怀注引《献帝起居注》曰:旧时宫殿悉坏,仓卒之际,拾摭故瓦材木,工匠无法度之制,所作并无足观也。】八月,帝乃迁居。

董昭传:会天子还洛阳,韩暹、杨奉、董承及杨各违戾不和。昭以奉兵马最强而少党援,作太祖书与奉曰:“吾与将军闻名慕义,便推赤心。今将军拔万乘之艰难,反之旧都,冀佐之功,超世无畴,何其休哉!方今群凶猾夏,四海未宁,神器至重,事在维辅;必须众贤以清王轨,诚非一人所独建。心腹四支,实相恃赖,一物不备,则有阙焉。将军当为内主,吾为外援。今吾有粮,将军有兵,有无相通,足以相济,死生契阔,相与共之。”奉得书喜悦,语诸将军曰:“兖州诸军近在许耳,有兵有粮,国家所当依仰也。”遂共表太祖为镇东将军,袭父爵费亭侯,昭迁符节令。

张杨传:天子之在河东,杨将兵至安邑,拜安国将军,封晋阳侯。杨欲迎天子还洛,诸将不听;杨还野王。建安元年,杨奉、董承、韩暹挟天子还旧京,粮乏。杨以粮迎道路,遂至洛阳。

后汉书:建安元年春,诸将争权,韩暹遂攻董承,承奔张杨,杨乃使承先缮修洛宫。七月,帝还至洛阳,幸杨安殿。张杨以为己功,故因以“杨”名殿。乃谓诸将曰:“天子当与天下共之,朝廷自有公卿大臣,杨当出扞外难,何事京师?”遂还野王。杨奉亦出屯梁。乃以张杨为大司马,杨奉为车骑将军,韩暹为大将军,领司隶校尉,皆假节钺。暹与董承并留宿卫。

奉别屯梁。

◎《郡国志》:司隶河南尹梁。◎《一统志》:梁县故城,今河南汝州西四十里。

太祖遂至洛阳,卫京都,暹遁走。

◎《后汉书·董卓传》:暹矜功盗(雎)[睢],董承潜召操,操乃诣阙贡献,禀公卿以下,因奏韩暹、张杨之罪。暹惧诛,单骑奔杨奉。

天子假太祖节钺,录尚书事。

◎《晋书·职官志》: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假黄钺,则总统内外诸军矣。录尚书事,位上公,在三公上,犹古冢宰总已之义。◎赵一清曰:此曹公创为新制,任兼内外,总览百揆,故既假节钺,又录尚书事也。

【◎《献帝纪》曰: 又领司隶校尉。 【◎《百官志》:司隶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孝武帝初立,持节,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元帝去节。成帝省。建武中复置,并领一州。◎李祖楙曰:建安元年,曹操领司隶校尉。十八年省,以所部分属雍州。盖操于是年为魏公,因省。】 】
【◎《隋书·经籍志》:汉灵、献二帝纪三卷,汉侍中刘芳撰,〖“芳”为“艾”之误。〗残缺。梁有六卷。◎《唐经籍志》:汉灵献二帝纪六卷,刘艾撰◎《唐艺文志》同。◎侯康曰:《隋志》称侍中。考艾官,侍中在献帝兴平年间,〖见《后汉书·献帝纪》。〗又为陕令,〖见《三国志·董卓传》注。〗为董卓长史,〖见《后汉书·董卓传》。〗为宗正,又以宗正使持节行御史大夫。〖见《魏志·武纪》注。〗而《隋志》但称侍中者,岂著书在兴平年间耶?今考《后汉书·灵纪》、《献纪》、《董卓传》注,《三国志·武纪》、董卓、张杨、贾诩、刘焉、孙坚诸传注,屡引此书,皆兴平及建安初年事,艾官至行御史大夫,以后更不见其事迹,盖未尝入魏。献帝之名,当是后人追加耳。◎姚振宗曰:《袁纪》“建安元年八月,封彭城相刘艾为列侯”,是艾由侍中出为彭城相,封侯,又入为宗正也。◎又曰:章宗源举《初学记》、《御览》引“《汉帝传》”、“《献帝传》”归之刘艾,自是以“献”为“汉”,以“纪”为“传”,称引偶误。考《献帝传》载禅代众事,又言山阳公薨,自是魏、晋人作,别为一书。艾既为献作纪,又为作传,是必不然。〖姚说见《后汉艺文志》卷二。〗◎余详建安二十一年“《献帝传》”注。】


洛阳残破,董昭等劝太祖都许。

◎《郡国志》:豫州颍川郡许。◎刘昭注引杜预曰:献帝徙都,改许昌。◎王英麟曰:汉颍川许县,本许国,魏文帝改曰许昌。◎《春秋佐助期》曰:汉以许昌失天下。◎郦元云:魏承汉历,改名许昌。◎赵一清曰:许昌以魏黄初二年改,刘昭注误。〖周寿昌说同。〗◎《一统志》:许昌故城,今河南许州西南。

董昭传:太祖朝天子於洛阳,引昭并坐,问曰:“今孤来此,当施何计?”昭曰:“将军兴义兵以诛暴乱,入朝天子,辅翼王室,此五伯之功也。此下诸将,人殊意异,未必服从,今留匡弼,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原将军算其多者。”

九月,车驾出轘辕而东,

◎轘辕关,见初平元年。
◎《后汉书·董卓传》注引《献帝春秋》曰:车驾出洛阳,自轘辕而东,杨奉、韩暹引军追之。轻骑既至,操设伏兵要于阳城山狭中,大败之。◎《后汉书·献纪》:八月庚申,迁都许。己巳,幸曹操营。〖袁《纪》、《通鉴》同。〗◎《陈志》系于九月,疑“九”字误。

太祖为大将军,

◎《续百官志》:将军,不常置,掌征伐背叛。比公者四:第一大将军,次骠骑将军,次车骑将军,次卫将军。又有前、后、左、右将军。◎《晋书·职官志》:汉东京大将军不常置,为之者皆擅朝权。◎《宋书·百官志》:大将军一人,汉东京自为官,位在三司上。◎韦昭《辨释名》云:大将军,将军之大者。汉时贵戚为之,或录尚书事。◎刘昭注引蔡质《汉仪》曰:汉兴,置大将军、骠骑,位次丞相。车骑、卫将军、左、右、前、后皆金紫,位次上卿。

封武平侯。

武平,注见前。◎《水经注·阴沟水注》:濄水又东迳武平县故城北,魏武王初封于此,终以武平华夏矣。◎胡三省曰:武平县属陈国,此取其以神武平祸乱也。◎《艺文类聚》卷五十一载操上书让增封武平侯及费亭侯曰:伏自三省,委质顽素,材志鄙下,进无匡辅之功,退有拾遗之美。虽有犬马微劳,非独臣力,皆由部曲将校之助。陛下前追念先臣微功,使臣续袭爵士,祖考蒙光照之荣,臣受不赀之分,未有丝发以自报效。昔齐侯欲更晏婴之宅,婴曰:“臣之先容焉,臣不足以继之。”卒违公命,以成私志。臣自顾省,不克负荷,食旧为幸。虽上德在弘,下有因割,臣三叶累宠,皆统极位,义在殒越,岂敢饰辞!◎按据此书,益证费亭侯之为袭封矣。

自天子西迁,朝廷日乱,至是宗庙社稷制度始立。

◎张璠《汉纪》曰:初,天子败于曹阳, 欲浮河东下。侍中太史令王立曰:
【◎《续百官志》:侍中,比二千石,掌侍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太史令,一人,六百石,掌天时、星历。◎袁宏《后汉纪》:初平四年,太史令王立奏曰:“日晷过度,无有变色。”朝臣皆贺。帝密令尚书候焉,未晡一刻而蚀。尚书贾诩奏:“立伺侯不明,疑误上下。”◎赵一清曰:王立即贾诩所劾者,宜其献谀若此。】 “自去春太白犯镇星于牛斗,过天津,荧惑又逆行守北河,不可犯也。”由是天子遂不北渡河,将自轵 关东出。 【◎《一统志》:轵关在河南怀庆府济源县西北十五里。关当轵道之险,因曰轵关。◎《述征记》:太行八陉,第一曰轵关陉。】立又谓宗正刘艾曰: 【◎《续百官志》:宗正,卿,一人,中二千石,掌序录王国嫡庶之次、及诸宗室亲属远近。】 “前太白守天关,与荧惑会;金、火交会,革命之象也。 【◎吴金华曰:《易·革》象辞曰“泽中有火,革”,革卦之象,兑上离下。兑为金,离为火,故云“金火交会”。】汉祚终矣,晋、魏必有兴者。”立后数言于帝曰:“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承汉者魏也,能安天下者,曹姓也,唯委任曹氏而已。”公闻之,使人语立曰:“知公忠于朝廷, 【此而谓之曰忠,直可谓忠而曹氏而已。】然天道深远,幸勿多言。” 【此时根基未固,故戒勿多言。逮羽翼已成,则侈陈符命矣。】
 楼主| 发表于 2014-3-1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5-22 15:08 编辑

  天子之东也,奉自梁欲要之,不及。冬十月,公征奉,奉南奔袁术,遂攻其梁屯,拔之。于是以袁绍为太尉,绍耻班在公下,不肯受。公乃固辞,以大将军让绍。天子拜公司空,行车骑将军。是岁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㈠
  ㈠魏书曰:自遭荒乱,率乏粮谷。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余,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萧条。公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天子之东也,

◎周寿昌曰:《三国志》多复调,建安元年“天子之东也”,二年“公自舞阴还也”,三年“布之破刘备也”、“张邈之叛也”,四年“备之未东也”,六年“绍之未破也”,八年“公之去邺而南也”,九年“公之围邺也”,此调凡八见。◎弼按:此调甚多,不止八见。


奉自梁欲要之,不及。

董昭传:昭曰:“奉少党援,将独委质。镇东、费亭之事,皆奉所定,又闻书命申束,足以见信。宜时遣使厚遗答谢,以安其意。说‘京都无粮,欲车驾暂幸鲁阳,鲁阳近许,转运稍易,可无县乏之忧’。奉为人勇而寡虑,必不见疑,比使往来,足以定计。奉何能为累!”太祖曰:“善。”即遣使诣奉。徙大驾至许。
董昭向曹操建议安抚杨奉,以洛阳缺粮缺粮为由将天子暂时安置到许附近的鲁阳。

等杨奉发现之后自梁出击想要中途拦截车驾,没有成功。

冬十月,公征奉,

◎以前俱称太祖,自此以下,始称公。
◎姜宸英曰:前此无专官,故称太祖。至此,始改称公。◎何焯曰:自为大将军后始称公,盖天子三公称公也。◎王鸣盛曰:《武帝纪》前段但称太祖。自建安元年为大将军,则三公矣,改称为公。至二十一年进爵魏王,则改称王。虽似有理,愚以为既为作本纪,跻之帝王之列,自不如概称太祖为直截,省却多少葛藤。至其后,欧阳公于朱温亦倣此例,则殊觉无谓。◎康发祥曰:一纪中三异其称,何如始终称太祖。《晋书》称司马懿“宣帝” ,师“景帝”,昭“文帝”,最为爽捷耳。◎弼按:称公称王,所以著其篡之迹也。《文帝纪》亦然。由王而天子,由臣而跻君位,隐寓《春秋》笔伐之意,此所以为良史也。◎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云:非三公不得称公,史家之文,如邓公禹、吴公汉、伏公湛、宋公弘、第五公伦、牟公融、袁公安、李公固、陈公宠、桥公玄、刘公宠、崔公烈、胡公广、王公龚、杨公彪、荀公爽、皇甫公嵩、董公卓、曹公操,非在三公之位无书公者。◎弼按:顾说是,何说本此。然亦有非三公而称公者,详见《吴志·周瑜传》桥公注。

董昭传:奉由是失望,与韩暹等到定陵钞暴。太祖不应,密往攻其梁营,降诛即定。奉、暹失众,东降袁术。
杨奉和韩暹到定陵劫掠,暗中前往攻打杨奉在梁的大营。杨奉和韩暹投奔袁术。

奉南奔袁术,遂攻其梁屯,拔之。


◎《后汉书·董卓传》:杨奉、韩暹欲要遮车驾,不及,曹操击之,奉、暹奔袁术,遂纵暴杨、徐间。明年,左将军刘备诱奉斩之。暹惧,走还并州,道为人所杀。


徐晃此时归附曹操。
徐晃传:太祖讨奉於梁,晃遂归太祖。

看起来应该是,杨奉发现自己被骗,从梁出兵拦截,被曹操击走,献帝被成功转移到许。
之后和韩暹去定陵劫掠,曹操趁机直接攻打其在梁的大营。大营被攻下,杨奉失去根据地,于是前往投奔袁术。
按武帝纪的说法似乎是杨奉逃奔袁术之后,大营才被攻下。或许是杨奉回兵救梁,被击走,逃奔袁术?

于是以袁绍为太尉,绍耻班在公下,不肯受。

◎沈钦韩曰:大将军位在丞相下,霍光奏废昌邑王,次于丞相扬敞之下。《后汉书·窦宪传》云“旧大将军位在三公下,置官属,依太尉。公卿希旨,奏宪位次太傅下,三公上”,自后梁冀为大将军,增举高第、茂才,官属倍于三公,沿习已久。故绍为太尉,犹耻其班在下也。◎弼按:○《续汉志》云:初,武帝以卫青数征伐有功,以为大将军,欲尊宠之。以古尊官唯有三公,故置大司马官号以冠之。其后,霍光、王凤等皆然。世祖中兴,吴汉以大将军为大司马,位在公下。明帝初既位,以弟东平王苍有贤才,以为骠骑将军,以王故,位在公上。和帝即位,以舅窦宪为车骑将军征匈奴,位在公下。还,复有功,迁大将军,位在公上。○是大将军位之高下,恒视人为转移。○又本志《曹爽传》注引《魏书》云:爽表曰:“臣位冠朝首,处太尉懿之右。”○时爽为大将军。是汉魏之际,又以大将军在太尉之上矣。



公乃固辞,以大将军让绍。

◎本志《袁绍传》注引《献帝春秋》曰:绍耻班在太祖下,怒曰:“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今乃背恩挟天子以令我乎!”太祖闻,而以大将军让于绍。


天子拜公司空,

◎《续汉志》:司空,公,一人,掌水土事。


行车骑将军。

◎车骑将军,见前“大将军”注。◎《后汉书·献纪》云:冬十一月丙戌,曹操自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百官总已以听。

是岁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

◎《程昱传》:东阿令枣祗己率厉吏民,拒城坚守。◎《任峻传》:羽林监颍川枣祗建置屯田。军国之饶,起于枣祗,而成于峻。◎又注引《颍川文士传》:祗本姓棘,先人避难,易为枣。◎《夏侯惇传》:韩浩,河内人。以忠勇显,官至中护军,掌禁兵,封列侯。◎又注引《魏书》 曰:浩字元嗣。时大议损益,浩以为当急田。◎何焯曰:屯田议始祗、浩,成于峻、渊。〖◎弼按:即夏侯渊。〗不忧运馈,则可与贼持久,伺变施巧,胜算常在我矣。◎弼按:足食足兵,立国要义。诸葛武侯之屯田渭滨,亦此意也。魏武能用此议,可谓知本矣。方握国柄,即有远谋,见事之捷,赴功之敏,诚不可及。
建安元年,听取枣祗、韩浩等人建议,开始屯田。

◎《魏书》曰:自遭荒乱,率乏粮谷。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余,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 【◎钱仪吉曰:宋本“自”上有“而”字。◎弼按:宋、元本无“而”字。】不可胜数。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冯本“食”作“给”。◎胡三省曰:椹,桑实也。其始生也色青,熟则色黑,可食。椹,音甚。】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 【◎胡三省曰:蠃,蚌属,卢戈翻。】民人相食,州里萧条。公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 【◎《史记·秦本纪》:孝公三年,卫鞅说孝公内务耕稼,孝公善之,开阡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孝武以屯田定西域, 【◎《汉书·赵充国传》:充国上屯田便宜十二事。◎《西域传》: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犂皆有田卒数百人。】此先代之良式也。”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 【◎《后汉志》刘昭注引《魏志》曰:曹公置典农中郎将,秩二千石。典农都尉,秩六百石,或四百石。典农校尉,秩比二千石,所主如中郎。部分别而少,为校尉丞。◎本志《陈留王纪》:咸熙元年,罢屯田官,诸典农皆为太守,都尉皆为令长。◎是当时屯田之官分置于郡县也。余详见《陈留王纪》咸熙元年。】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置田官事互见《任峻传》。◎洪迈《容斋随笔》卷十二云:曹操为汉鬼蜮,君子所不道。然知人善任,使实后世之所难及。荀彧、荀攸、郭嘉皆腹心谋臣,共济大事,无待赘说。其余智效一官,权分一郡,无大无小,卓然皆称其职。恐关中诸将为害,则属钟繇以西事,而马腾、韩遂遣子入侍。当天下乱离,诸军乏食,以枣袛、任俊建立屯田,而军国饶裕,遂芟群雄。欲复盐官之利,使卫觊镇抚关中,而诸将服。河东未定,以杜畿为太守,而卫固、范先束手擒戮。并州削平,以梁习为刺史,而边境肃清。扬州陷于孙权,独有九江一郡,付之刘馥,而恩化大行。冯翊困于鄜盗,付之郑浑,而民安寇灭。三单于恃力骄恣,裴潜单车之郡,而单于詟服。方得汉中,命杜袭督留事,而百姓自乐,出徙于洛、邺者,至八万口。方得马超之兵,闻当发徙,惊骇欲变,命赵俨为护军,而相率还降致于东方者,亦二万口。凡此十者,其为利岂不大哉。张辽走孙权于合肥,郭淮拒蜀军于阳平,徐晃却关羽于樊,皆以少制众,分方面忧。操无敌于建安之时,非幸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4-12-22 11:50 , Processed in 0.68076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