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2785|回复: 10

读《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4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鹫鸣其野

(按:读列传时,脑中相对应的就是粟裕和毛主席。粟裕因三年南方游击战的经验,对远离后方、无后方的纵深作战,是畏惧的,因此提出了依托山东根据地,在淮海与KMT主力决战的战略构想;毛主席的千里渡江战略,则与卫霍出塞类似,骑兵的特性和匈奴的作战方式,都要求卫霍进行远离后方,无后方的纵深机动作战!)

卫青出塞七次,霍去病出塞六次,凡11年,从组建骑兵到最后寻求匈奴骑兵主力决战,卫霍的骑兵指挥艺术也在一步一步地升华和完善。

下图为我统计的卫霍出塞的技术参数:


28744498_1.jpg






上一篇:明朝海禁的真相:国营与私营的较量
下一篇:秦桧真是奸臣吗??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4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卫青第一次:

(1)试探匈奴虚实;

(2)训练组建的骑兵部队,检验纯粹骑兵的战斗力,以及作战指挥、后勤保障;

(3) 择将是重头戏。汉至武帝北击匈奴已和平76年,少有战事,军队指挥官普遍缺乏实战经验。第一次出击的将军均为当时之名将,比如李广,名声在外,从常理而度,武帝应该对李广出雁门一路报有特别大的希望。四路出击,各领万骑,机会均等,以此战检验将帅的作战指挥能力,为下一次出击择良将。可惜,这次李广不给力,竟然被俘,败得十分惨。李广不得重用,应该是武帝从此战看出了李广的实际作战指挥能力,不堪大任。此次的意外收获是,作为偏师的卫青十分出彩,是此次战役的唯一亮点,相形之下,显得卫青特别突出。从后面的经历看,卫青此战的作战指挥能力被高估。但此战,表现出了卫青对骑兵部队使用的天赋:灵活机动的作战指挥艺术、主动积极寻找战机的进取精神、远离后方半独立作战能力。这些都是李广、公孙贺、公孙敖等缺乏,特别是远离后方的独立作战能力。当然,在这方面,卫青不是最出色的,霍去病将远离后方的独立作战和骑兵的灵活机动的特性发挥到极致。

卫青第二次:

两年之后,公元前128年秋,第二次出击匈奴,带兵数从一万增至三万,且不再平均用力,独任卫青。并且,以后几次出塞,用兵数多为三万,说明三万为发动一次大规模战役所必需的人数。

从战果和对卫青的奖赏推断,此战仍然属于试验性质的战役,目的仍在检阅骑兵的作战指挥、后勤保障等方面的能力,并不求与匈奴主力正面对抗,或者寻求匈奴主力决战。

卫青第三次:

一年之后,武帝展开了一次正式的、大规模的战略行动。出击方向是河套地区,以此解除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并打击匈奴的丰美草场,也为汉朝出击匈奴夺取了前进基础,故而筑朔方城。

此战,卫青获封。

这一仗,卫青指挥的非常出色,完美地完成了武帝的战略构想。这一战,说明,卫青具备了在一个战略方面独立作战的能力,掌握了大规模骑兵部队的指挥作战艺术。

卫青第四次:

此次战役发生在略河南地的三年后,以打击匈奴的右翼力量为战略目的,此战完胜,河南地完全巩固,匈奴右翼被斩。此战属于依托后方,对匈奴的右翼力量进行浅纵深打击,说明卫青对大兵团的骑兵指挥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从此战可以看出,第三次略河南地对汉朝的重要意义,怎么说都不过分,武帝三年之后才作出如此大的战略行动,说明武帝慎战,深思熟虑。

此次战役,还有右军大军从右北平进行佯动和牵制。

从整体上看,武帝的大局观非常强,战略运用水平非常高。

卫青第五、六次:

一年之后,再次出击。

从武帝对卫青的态度看,此次战役的目的应该是:寻找匈奴主力进行决战,图一战定天下。所以,在兵力配置上,属于加强性质,基本上武帝朝的名将全登场了。卫青的角色从将军变换为统帅,这一战,算是失败了,说明卫青对自己的角色并不适应。

从匈奴来说,用分散机动的小股骑兵,分而歼之,有效地破解了汉朝的此次战略攻势。

这说明对于强调机动灵活的骑兵兵种来说,不适合像步兵一样,大军龟集一处,以图寻求敌军主力,进行大兵团作战,分散机动的独立作战才是正道。

此战告诉武帝,要想寻求匈奴主力决战,必须进行远离后方的大纵深作战,以前那种依托后方的浅纵深作战方式必须改变。

此战对匈奴而言,也是一次警告,这意味着汉匈持续近一个世纪的攻守发生了根本转折,匈奴首次感受到了汉朝的强大和自己的渺小。故而最终采纳了赵信的建议,远迁漠北。

此战的亮点是霍去病的华丽登场。虽然只是八百骑的出击,但霍去病将骑兵机动灵活、远离后方的大纵深作战的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霍去病第三、四次:

两年之后,武帝发起了对河西走廊的战役。主将霍去病,此次战役规模不大,所将部队人数为万骑,作战方面是河西走廊。目的有三:一为试验霍去病的作战指挥能力;二为验证远离后方的大纵深作战的可行性;三为打通西域通道,彻底解决匈奴对西部威胁和骚扰。

两次作战,霍去病完美地实现了武帝的战略构想,为武帝开疆拓土立下了真正的汗马功劳。

卫青第七次,霍去病第六次:

距离第六次出塞,整整四年,应该是在筹款,筹粮,养马,为决战进行物质准备。

期间,打通了河西走廊,斩断了匈奴对西域的控制,两年之后,汉匈的决战时刻真正来临。

此次决战,作战部队达到10万之众,后勤数十万之众。此战充分汲取了第六次出塞的教训,采用分进合击的战术,各领五万骑兵。

此战霍去病一如既往地发挥了自己的长处与优势,卫青也在四年的痛定思痛中,汲取教训,掌握到了远离后方的大纵深机动作战。各将五万骑,深入大漠,寻求主力决战。

从作战安排看,武帝很显然对卫青的远离后方的大纵深机动作战能力持怀疑态度,故而安排霍去病当单于。

战场瞬息万变,卫青毕竟一代名将,关键时刻,还是出色地完成了与单于主力决战的任务,并悉烧赵信馀粟以归,使匈奴元气大伤。

只是此战,还残留了卫青以往作战的特点,即,灵活机动不够,对骑兵远离后方的机动作战的指挥作战还有些生疏。这大概是卫青不得封的主要原因,并不全归因于限制外戚的权力。

霍去病最终封狠居胥,对匈奴有生力量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才是霍去病以及校尉全部获封的原因。

这一战,在指挥编制上,卫、霍作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霍无裨将,悉以李敢等为大校,当裨将,这说明霍去病真正掌握了骑兵的奥妙,而卫青还带有农耕社会步兵作战指挥的特点。

这同样说明,即使如卫青一代名将,仍然无法脱离自身的局限,无法摆脱农耕社会对其用兵思想的影响。如李广辈,至对匈奴作战时,已经渡过了大半生了,根本适应不了新形势下的新军事变革,对骑兵这个新型的兵种,李广辈缺乏对骑兵作战指挥新的军事理论和能力,或者已经意识到了自身的缺点和新军事理论的威力,但限于自身的识见和能力,无法改变以适应新军事革命。同卫青相比,也说明李广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能力,是差了很多,只有勇武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4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

七出匈奴,历时11年,耗尽了文景累积下的国库,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激化,为西汉王朝埋下了定时炸弹。仅仅11年,就将四代积蓄的国力挥霍一空,可见战争之害,也可见武帝作为掌舵人的治国水平。

对武帝:11年的汉匈战争,武帝的军事战略艺术是值得称道的。战略安排得当,有缓有急,从试探匈奴虚实到经营河南地,取得对阴山以南的控制权,从出击河西走廊到最终与匈奴决战,战略安排环环相扣。

武帝选将用人十分谨慎,并且很会培养将领,从万骑到三万骑,再到五骑,从小规模试探性进攻,到最后的决战。李广、公孙贺、公孙敖、韩安国、李息、张次公等, 都曾走入武帝的视野,以作为对匈作战的统帅。其中,从常理人情度之,武帝对李广的期望应该是最大,毕竟,李广世代为将,政治上忠心可靠,又是所有这些备选 将领中,实践经验最丰富,特别是骑射战斗的经验,长期战斗在汉匈的前线,自己本身以勇武著称,军中的资历与威望无人可及。可惜,李广最后淡出了武帝的视 野,根本的原因是:李广长期受农耕社会步兵作战的影响,不适应远离后方的纵深独立的机动作战,自身也缺乏学习能力,不能及时调整自己。

以此度之,武帝政治上、军事上的行动,卫、霍从来不是靠着外戚的关系能够上位的,更不是天幸,都是精确计算之后的结果。李广不封的原因也是优胜劣汰之后的残酷结果,没有半丝的温情可讲。李广到死不明白,司马迁毕竟是史官,也未能明白,但,那些历史上的名将们,大约是明白,比如李靖。

对匈奴:

从匈奴多次的略边军事行动看,匈奴并不是汉朝的根本威胁,匈奴只能算是边患,匈奴也没打算与汉朝的主力进行决战以取得对中原的统治权,是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决定。但匈奴这种敌意、短视的外交政策,为自己埋下了覆灭的祸根。

匈奴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只图眼前之快,或因气候恶化导致生计困难,略边就食,或因一时之怒而报复。但匈奴的军事行动从来没有深入到汉朝的统治中心和腹地。

之后的游牧民族,似乎一直在寻求与南边的农耕民族的相处之道,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原的大好河山。

这再一次说明,好战必亡的道理,这对武帝同样适用。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4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帝后期的对匈战争可以说是无一胜绩,与前期相比,实在让人难以置信,原因颇多,归纳起来的一般性原因有:

一、前四次战役和征南越、朝鲜、西南等导致国力消耗过大,财政困难,骑兵损失惨重,无力再战。关于骑兵的问题,后期也经常出动10万铁骑,用兵规模比卫、霍时更庞大,似乎不成立;

二、国内政局不稳,社会矛盾激化,比如,巫蛊之祸和各地蜂起的起义;

三、武帝骄傲轻敌。后期的武帝,权力高度集中,天下无人可一试其锋,变得骄傲轻敌,刚愎自用;

四、用人不当,比如,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大军奋战于前,却罪其妻于后,完全无法想象武帝何以做出这种荒唐的决策,且李本身能力有限,武帝后期的将领中,大多才能平庸,不堪重任。

 这些一般的原因,放之于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场战争都适用。那些非一般性的原因又何在了?

 我以为有二:一是骑兵作战半径的限制;二是军事教育的不完善、不完备。

 骑兵作战半径的限制

  河南战役、漠南战役、河西战役的成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深入敌境数百里。根据多方对比,这个数百里的确数是700里,也就是说,骑兵作战半径的极限是700里,超过700里,一般来说,会吃败仗。秦时蒙恬逐匈奴七百里,卫青、霍去病大获成功的战役均为700里范围内的运动歼敌。

 而后期的战役经常需要深入敌境1000余里,甚至2000余里,这非常容易孤军深入,各部队的相互协同异常困难,容易被匈奴各个击破。在古代通讯条件下,无法进行这样广阔战场上的协同作战。毛主席点评诸葛亮的《隆中对》,说始误于千里分兵,出发点即在于此。

 特例是霍去病的河西之战,千里奔袭,将骑兵的作战范围推至2000余里。霍去病的成功是以下几点成就的:

  首先得归功于霍去病的天才,没有霍去病天才的近乎于神一般的作战指挥艺术是无法实现的。在古代的战史上,还无人复制霍去病的成功。其天才的指挥才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战场感觉良好。霍去病可以在公孙敖失道的情况下,领偏师完成预定的战役构想,始终能够在正确的时机、正确的地点、打击正确的敌人,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进行完全无后方深入敌境的作战。同期的李广,打了一辈子仗,一旦进入陌生的战场环境,就找不到方向,经常异道失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自己也累了个半死。二、独挡一面的天才指挥。纵横河西几千里,如入无人之境。三、军政全面。河西地区斗争复杂,各种势力犬牙交错,霍去病能够分化瓦解,深得毛主席统一战线之精髓。四、战术水平高。霍去病班师途中遭遇数位于己的匈奴军队,能够以3000对数万,没有高超的战术水平是无法做到的。李广也号称名将,天下无双,但出雁门,1万对数万,身俘,出右北平,4000千对数万,损失过半。

  其次,军队人数少,后勤补给相对简单,可以因食于敌,作战也更加灵活。

  第三,匈奴当时在河西的力量较弱,并且河西部落众多,矛盾集中,比较容易分化瓦解,不像后期经常要面对匈奴的精锐主力

  即使这样,两次河西之战,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漠北决战则是举全国之力,练天魔吐血大法,可一不可再。

  因此,一般意义上而言,武帝时期,骑兵作战半径的极限是700里,超过这个极限强行用兵,就会吃败仗,或者不会打胜仗。

   恰恰后期的几次用兵,预定的作战半径都超过700里,达到了1000余里,甚至2000余里,并且从几路大军的出击地看,都是在一个宽大的正面,进行大纵深作战。即使是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在纵深1000公里、正面宽1000公里的战场进行协同作战,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这种战役,只有二战时期的苏联成功地运用过。

  军事教育的不完善

  后期作战,基本上是几路并行突击,或者以贰师将军李广利为帅。李广利其人,去卫、霍远甚。而跟随卫、霍成长起来的将领中只有公孙敖、赵破奴等廖廖几个。但这几个人的才能都有所局限,不堪大任。

  如果说霍去病的才能殆天授,不可复制,从战争中学习战争,逐步成长为方面统帅的卫青辈,终武帝一朝也未出现,就说明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人才缺乏、用人不当的问题,而是涉及根本的军事教育。

   现代的军事教育大约分为:初级指挥、中级指挥、高级指挥,还有一些专门的教育,比如参谋,后勤。初级指挥对应的是连排级基本战术单位;中级指挥对应的是团一级的基本战役单位;高级指挥对应的是师军一级的方面作战。在这一级一级的培养中,逐步筛选出一批能够担当大任的高级将领。因此,即使在和平时期,也能保证军官的素质。比如二战前德军以其完备的军事教育,军官素质冠绝当时,虽不战近20年,一旦开战,其将领的战役战术水平仍可比肩有实战经验的对手。

  武帝时的期门、羽林、羽林孤儿算得上半个士官学校,但这种士官学校,以现代军事教育观之,仅相当于初级指挥学院,培养的是一群连长,恐怕连团长都算不上。后期将领的才能,也的确止于团长水平。卫、霍从中脱颖而出,天授其材的成分更多。

   古代,如现代一般完备的军事教育尚未见典籍。名将大多诞生于烽火之中,侥幸而成,土共开国的一批将领,估计是中国从农夫批量生产将军的最后一批。只要一进入太平时期,偃武修文,军队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有组织的暴力机关。中级指挥、高级指挥方面的军事教育,没有系统地培养教育。古代对中高级指挥人员的教育, 特别是高级指挥人员的教育,主要不是通过专业的军官学校培训,看历代名将的履历,一是传统的军事典籍自学而成。只要是读过几天书者,几乎都能背两句“兵者,国之大事……”等兵书;二是统治者的超常规提拔,卫青、霍去病即如此;三是科举出身、又有用兵天赋的人被派往战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历史上这类人最多;四是通过残酷的优胜劣汰出来的实干将才,这一类往往具有丰富的基层经验,但缺点也非常明显;五是传统的军事世家。

  赵破奴作为卫、霍手下的校官,作战勇敢出色,但作为方面指挥官时,常常吃败仗。公孙敖更是极品,凡是独自带兵,不是失道,就是丧师,只要是跟随卫青作战,多立战功。

  这突出说明了古代不重视军事教育,没有系统的军事培养体制,基本都是靠天收,或者依赖某个明君慧眼识珠。

   历代王朝,治平之后,难出将帅之才,与军事教育的缺乏紧密相关。但以察举、科举逐步发展起来的高度发达的文官培养体系,却为中国培养了大量高瞻远瞩的战略家,谋略家,当然,也培养了海量的口水党。所以有美其名曰的“儒将”,古代中国经常非行伍出身之人领兵,无基层实战经验,全凭天赋。所以,历代王朝不乏治国良相,难见平乱良将,也就不奇怪了。

  所以,当武帝罪己休养,任用赵过任搜粟都尉时,司马光就感慨地曰:天下信未尝无士也!武帝好四夷之功,而勇锐轻死之士充满朝廷,辟土广地,无不如意。及后息民重农,而赵过之俦教民耕耘,民亦被其利。此一君之身趣好殊别,而士辄应之,诚使武帝兼三王之量以兴商、周之治,其无三代之臣乎

  对于武帝而言,更为特殊的在于,承治平之后,又有近四十年的对匈战争,却无法培养出合格的高级指挥将领,就不简单是用人不当或人才缺乏所能解释。

  因此,与其说武帝后期人才缺乏或者简单地用人不当,不如说是中国古代军事教育不成熟、不完备,再加上精英淘汰的治平官僚积弊导致的。


发表于 2013-12-24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这文分析果断张知识了。
另外,看得出来作者很崇拜毛主席啊{:msg1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4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县司马懿 发表于 2013-12-24 22:12
看这文分析果断张知识了。
另外,看得出来作者很崇拜毛主席啊

我对毛主席的军事才华也是极其佩服的!
发表于 2013-12-24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酒当歌 发表于 2013-12-24 22:32
我对毛主席的军事才华也是极其佩服的!

哪天有空拜读一下主席的著作。
发表于 2013-12-25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的结论还是:教育是国之根本啊。古代绝大多数技术都远超欧美,但最后绝大多数没有传承,教育的缺失实在“功不可没”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5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笑有出头天 发表于 2013-12-25 16:13
最后的结论还是:教育是国之根本啊。古代绝大多数技术都远超欧美,但最后绝大多数没有传承,教育的缺失实在 ...

赞成!{:gj13:}
发表于 2013-12-25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武帝晚年有些昏聩,竟用李广利这种水货,七万骑兵埋骨他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4-12-22 22:12 , Processed in 1.251072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