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陷陈"一词具有三种含义:泛指攻破敌阵,或指纵队突击的战术,或指敢死队.汉代军队里编有专门的"陷陈"部队,或称"先登"、"敢死",将官为陷陈都尉、陷陈司马;规模为数百至数千人不等,装备精良,通过简选、招募或强制征调而组成;由以车兵或车骑为主,演变为以骑兵或步兵为主,作战时部署在阵首或两翼,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冲阵战术.它的出现与铁兵器的流行、轻车锐骑的使用、军事思想和战争指挥艺术的进步有关.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文物室藏有一件汉代青铜弩机,上有铭文4行23字:“陷陈都尉马士乍(作)紫赤间,间、郭师任居,建武十年丙午日造。”这里的“紫赤间”乃弩机名称(注:汉魏弩机名称有“白间”(见《后汉书》卷40《班固传》载《两都赋》)、“黄间”(见《文选》卷4载张衡《南都赋》)、“赤黑间”(见《金石索》卷2《汉右中郎将曹悦弩机铭文》、“紫间”(见《太平御览》卷348引陆机《七导》),由此可知“紫赤间”也应是弩机之名。),由陷陈都尉马士监作,制造“间”(弩牙)和“郭”(铜铸机匣)的匠师名为任居,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某月丙午日完工。值得注意的是,铭文中的“陷陈都尉”这一官职,在《史记》、《汉书》与《后汉书》里均无记载,它在当时的军队里职掌何种事务?地位和作用如何?本文对此予以详细探讨。
一、“陷陈”的含义与“陷陈都尉”的职任
汉代的“都尉”属于中级武官,秩比二千石。其官职前面所加“陷陈”一词,在当时含义有三:
1.泛指攻破敌阵
“陷陈”之“陈”乃“阵”的古字,本义指战车和徒兵(步卒)的排列,即军阵、战阵的意思。颜师古注《汉书·刑法志》曰:“战陈之义本因陈列为名,而音变耳,字则作陈,更无别体。而末代学者辄改其字旁从车,非经史之本文也。”“陈”以后又引申为军队各种战斗队形的泛称。商周至秦汉在我国军事史上属于冷兵器时代,基本作战方式是用戈、矛、戟、刀剑进行白刃格斗和弓箭射击,以近战为主。在简陋的武器条件下,交战双方都采取排兵布阵,即组编各种战斗队形的方法来加强军队作战能力。人数处于劣势的军队若能组成严整的阵列,施以统一号令和协同动作,常常可以击败人数众多、队形杂乱的强敌。如战国兵家著作《六韬》卷6《犬韬·均兵》所言:“战则一骑不能当步卒一人。三军之众成陈而相当。则易战之法:一车当步卒八十人,八十人当一车;一骑当步卒八人,八人当一骑;一车当十骑,十骑当一车。”
由于阵列对兵员和武器进行了合理配置部署,使其密切协同战斗,故此极大地增强了整体作战效能。古代军队在行进、野战、攻城、追击,乃至涉渡江河时,都要保持一定的阵形。因为“阵”对于战斗十分重要,所以被著名兵家孙膑放在指挥艺术的首位:“凡兵之道四:曰阵,曰势,曰变,曰权。”“陈(阵)”甚至成为军事的代名词,见《论语·卫灵公》:“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陷”字则有穿透之义,如《韩非子·难一》曰:“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用于军事作战方面则引申为攻破,“陷陈”则是冲破、打乱敌人的战斗阵形。像《六韬》卷6《犬韬·战车》载太公所言:“敌之前后,行陈未定,即陷之。旌旗挠乱,人马数动,即陷之。士卒或前或后,或左或右,即陷之。陈不坚固,士卒前后相顾,即陷之……”军队溃败的先兆,往往就是阵列被敌兵冲垮。秦汉史籍对作战经过的叙述里常会提到这种一般意义上的“陷陈”。例如:《史记》卷54《曹相国世家》:“……从南攻,与南阳守战阳城郭东,陷陈,虏,尽定南阳郡。”
《汉书》卷69《辛庆忌传》:“随长罗侯常惠屯田乌孙赤谷城,与歙侯战,陷陈却敌。”
《汉书》卷90《陈汤传》:“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
2.纵队突击战术
从汉代的历史记载来看,“陷陈”一词除泛指攻破敌阵外,在许多情况下还表示一种战术,即在对阵交锋或突围时,由少数精锐部队发起冲击,突破并打乱敌方战斗队形,主力随后跟进,击溃敌阵,从而达到获胜或解围的目的。可以参见:
《汉书》卷69《赵充国传》:“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击匈奴,大为虏所围。汉军乏食数日,死伤者多,充国乃与壮士百余人溃围陷陈,贰师引兵随之,遂得解。”
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光武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王)寻、邑陈乱,乘锐崩之……”
《三国志》卷64《吴书·孙峻传》注引《吴书》:“诸葛恪征东兴,(留)赞为前部,合战先陷陈,大败魏师,迁右将军。”
|
上一篇:蜀汉重要官职历任人物下一篇:汉末三国军职五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