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510|回复: 10

甲首三千级和俘斩万计背后的第四次北伐真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5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文一共六个小节,本着以史实为主,分析为辅的原则展开全文,由于提及的问题比较多,必然是不可能面面俱到,还望各位多多见谅。本文涉及到的是人尽皆知的诸葛亮,【希望各位注意素质,不喜勿喷,可以摔门走人,骂街恕不奉陪】,下面列出六个小节
  一.甲首三千级和俘斩万计的区分
  二.汉晋春秋的三处硬伤
  三.解析四伐全过程
  四.俘斩万计的相关佐证
  五.晋书以及裴注三国志的相关问题解答
  六.其他史料的浅析
  另附两张四伐地图
2013731114056280.jpg

2013731114056280.jpg

  一、甲首三千级和俘斩万计的区分

  时至今日,对于蜀军第四次北伐,依然有不少人一出手就拿出《汉晋春秋》中的甲首三千级,去否定《晋书》中的俘斩万计,认为有甲首三千就没有俘斩万计,反过来有俘斩万计就没有甲首三千,二者非此即彼,一比较起来,因为晋书宣帝纪记载了蜀军被俘斩万计,诸葛亮“无辜受冤”,所以很容易的就落了下风。
  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必要放在首位,因为这两场战斗根本就不冲突,是同一战役下的两场战斗
  汉晋春秋写明:“获甲三千”的战斗,发生在“五月辛巳”,也就是西历231-6-27,阴历五月初十,干支历为辛亥年甲午月辛巳日。
  晋书宣帝纪写明:“俘斩万计”,是魏兵撕破蜀营防线,蜀兵败退,魏兵在追击中取得的,在三国志、华阳国志记载诸葛亮和李平通信商议粮草运输是在阴历六月,俘斩万计当然不是在五月了。
  而晋书天文志讲张合阵亡是在七月。另外三国志明帝纪有“秋七月丙子,以亮退走,封爵增位各有差。”秋七月丙子,就是西历231-8-21,阴历七月初六,干支历为辛亥年丙申月丙子日。
  很明显,“俘斩万计”追击战发生时间大约是在阴历六月末,七月初。两者,都发生在卤城,但并非是同一场战斗。
  另外从三国志中也可以发现,张颌行动了两次,第一次司马懿进攻卤城,大败,张颌进攻王平,不克。第二次,张颌领命追击蜀军,中伏被杀。按照晋书的发展,俘斩万计就是发生在张颌中伏之前,本文的中心既是俘斩万计是真实的。
  下面我把蜀军第四次北伐的过程暂且分为6步
  1蜀军出汉中围攻祁山,诸葛亮分兵继续围攻,另亲率一军直赴上县。魏军方面司马懿留郭淮、费曜、戴陵防守上县,司马懿则进军隃麋。
  2诸葛亮先击败前来的郭淮等人,在蜀军正准备或刚刚开始收麦时,司马懿从隃麋进军与蜀军相遇在上邽之东,蜀军不战自退,魏军收割全部或其余大部分麦子。
  3诸葛亮放弃围攻祁山,退至利于防守的卤城,祁山之围自解,司马懿尾随其后。不久由于魏军内部求战派呼声太高,司马懿率军进攻卤城,大败,命张颌进攻无当监王平,不克。
  4失利后司马懿继续防守,两军相持到六月份。此时天降大雨,道路不通,双方粮草都发生问题,诸葛亮收到李严运粮不济的报告,但诸葛亮并没有立即撤军,此时魏军之前抢到的上县粮草发挥了重大作用,基于此魏军全军出击。
  5由于蜀军粮草不足,士气大减,魏军攻破了蜀军大营,蜀军败退。此时司马懿张颌发生分歧,在司马懿的强制命令下,张颌出击,一直追到木门道,魏军俘斩万计。
  6蜀军在木门道设伏,张颌中箭,双方各自退兵,由于张颌失血过多,不治身亡。
  (注:上邽的邽字比较难打,下面统一用上县代替)




上一篇:诸葛亮时期蜀汉大赦极少的原因及其探究
下一篇:解读经典之战——三英战吕布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汉晋春秋的三处硬伤

  因为陈寿写三国志要为晋统治者避讳,所以诸葛亮北伐的战况在三国志里面相当简略。第四次北伐,因为直接和司马懿交锋,所以三国志就更是语焉不详,草草带过。在这种情况下,裴注所录汉晋春秋的记载就成为卤城之战的重要记录,但这段记载中却存在三个硬伤。
  硬伤一:郭淮主动出击(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于上邽。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
  上邽守兵才四千,其他的都已经被司马懿带走,而诸葛亮远道跋涉,专门对付司马懿大部队,他带的兵肯定有数万,然而四千守兵居然敢主动出击!其中郭淮在三伐看到蜀军主力掉头就跑,戴陵也被吴壹大败,3个将领中有2个是有过失败经历,却依然主动出击!根据“十则围之”的原则,诸葛亮完全有能力包抄围歼这队守兵,但记载表明,郭淮等人仅仅是被破。
  所以,诸葛亮赴上邽所带的兵,可以肯定是在四千左右,或是三千到五千,郭淮他们才敢主动出击。但是,几千人马,能和司马懿的大部队决战吗?
  可见,诸葛亮分兵留攻祁山,自己率一部分兵赴上邽,根本就不是汉晋春秋讲的“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于上邽”,人数之少,如果遇上司马懿的大部队就连自身安全都无法保证。
  硬伤二:分不清东南西北(与宣王遇于上邽之东)
  诸葛亮是自西向东奔赴上邽,司马懿是留兵西进(汉晋春秋“宣王使曜、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馀众悉出,西救祁山。”)那么应该是司马懿首先遇上诸葛亮,而且遭遇的地点,应该是在上邽之西。
  但是汉晋春秋里面,首先遇上诸葛亮却是留下的守兵!到后面,诸葛亮遇上司马懿,却是在上邽之东!
  晋书宣帝纪,写的是司马懿从隃麋(今天的重庆附近的千阳县)得到诸葛亮赴上邽割麦的消息,急行军,及时赶到,赶走诸葛亮。这样,既能符合和司马在上邽之东相遇,也能符合上面说的郭淮主动出击-------------因为诸葛亮是带少量的几千人来割麦,所以四千守兵敢主动出击,而因为司马懿是从上邽东面的隃麋急行军赶到的,所以会与诸葛亮遇于上邽之东。
  地图上的千阳到天水,和上文讲到的祁山堡到天水的距离差不多,都是大约75公里,晋书讲的司马懿两天急行军,是完全有可能赶到天水的。
  硬伤三:白白放弃祁山
  汉晋春秋写诸葛亮分兵留攻祁山,自己赴上邽抵挡司马懿率领的救兵。
  但是,司马懿只是依险不战,诸葛亮就退兵了,这和出兵的初衷相违背,既然能把司马懿堵塞在上邽一带,不是更有利于祁山的围攻吗?如果你退兵,司马懿紧逼,和祁山守军里应外合的机会就增大了。
  不仅如此,诸葛亮上邽退兵之后,没有回到祁山堡,还撤去了对祁山的围攻,把部队集中到卤城扎营。围攻已经打了近两个月,比陈仓之战时间还长一倍。根据晋书宣帝纪,祁山的守将,就是后来的汉晋春秋里面记载的敢于嘲笑司马懿的贾栩魏平二人。既然后来他们能参与对蜀作战的决策讨论,可见祁山之围已经解除,他们能和司马懿大部队会师。
  如果诸葛亮的战略,是一些网友喜欢讨论的“围点打援”,那么应该坚守上邽,击败或堵住司马懿,现在不但不“打援”,还把“围点”也舍弃了,使到敌军会师,增强力量,而后来如果不是司马懿主动发动进攻,还不会有案中道的大胜,有这样“围点打援”的吗?
  有人指出,此次蜀军是粮尽退军。而晋书却说是被大败才退军。这种简单认为诸葛亮安全的粮尽退兵的说法,至少有四个破绽:
  一、华阳国志的司马懿也粮尽,为何司马懿不退兵?
  二、在张颌之前,已有王双被杀的例子,加上兵书著名的古训,司马懿为何还要叫张颌去追?
  三、“先是,大将军司马宣王数请与亮战,明帝终不听。”《三国志辛毗传》——试问在俘斩万计不成立的条件下,魏军先是没抢到上县的粮草,又被蜀军甲首三千级,最后还赔了张颌,那他为什么会向曹睿提出主动进攻诸葛亮呢?
  四、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曹睿制定了这样的战略“但坚壁拒守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虏略无所获,则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劳,全胜之道也。”
  在魏军遭受了甲首三千之败,王双,张合都在追击诸葛亮的战斗中阵亡的情况下,魏明帝还是要求,如果诸葛亮退兵,就要追击!为什么?
  而且,三国志上的“粮尽退军”和晋书中的俘斩万计并不矛盾,因为蜀军最后的失败一则由于天降大雨,运输道路不通。另一个原因就在于蜀军在上县没有抢到粮草!而退军这两个字也不能说明蜀军没有被打败过。——————“遂以奇兵破绍,绍退走。”袁绍和他的军队确实不是完好无损回去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解析四伐全过程

  写到这里,矛盾都已浮出水面,按照《汉晋春秋》上的记载,很多问题解释不通,6月份诸葛亮就已经收到了李严粮草问题的报告,但蜀军当时并没有立即撤军,明明是粮草马上要不济,诸葛亮却一直拖到了7月份,在轻松伏杀了张颌后于8月份才“慢条斯理”的回到汉中!
  按理说此次蜀军作战意图是以歼灭魏军有生力量为主,但是在张颌中伏的大好形势下,诸葛亮并没有穷追猛打,只是魏军冲进伏击圈,中伏,再冲出伏击圈,诸葛亮又因何不围歼魏军呢?
  这些问题,裴注《三国志》上面是找不到答案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妨先引用“孤证《晋书》”,看看是否解释的通。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一一分析四伐始末
  “初,亮出,议者以为亮军无辎重,粮必不继,不击自破,无为劳兵;或欲自芟上邽左右生麦以夺贼食,帝皆不从。”《魏书》
  蜀军才发兵不久,魏国内部大多数人就认为诸葛亮这次一定会因为粮草不足而失败,在这些“议者”之中,就有司马懿一个。“诸葛亮寇於郿,据渭水南原,诏使高祖拒之。亮善抚御,又戎政严明,且侨军远征,粮运艰涩,利在野战。朝廷每闻其出,欲以不战屈之,【高祖亦以为然】。”《晋阳秋》
  事实是,蜀军确实因为粮草不济而失败,但这和司马懿以及魏朝议者想的却不一样。因为这一次的北伐诸葛亮引用了新一代运输工具——木牛(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由于之前被张颌算计过蜀军的粮草,这让诸葛亮改变了作战思路————你不是喜欢算计我粮草吗?这回让你知道我不带辎重!而在我后面用‘高科技木牛’做强大后援。
  诸葛亮率主力迅速出汉中,却不带辎重,这让司马懿和魏国大臣不由得想起了陈仓之战,蜀军之前是在围城一个月后粮尽而撤军,这次自然一样啦。所有人想不到的,【就是诸葛亮会发明出木牛这种高科技来保障后勤】
  对于这个战术,魏军确实是吃了亏,这表现在魏军对己方粮草的对待
  《郭淮传》“五年,蜀出卤城。是时,陇右无谷,议欲关中大运,淮以威恩抚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输调,军食用足,转扬武将军。”————魏军没有采用“关中大运”的方式,而是采用调羌粮。想想看,每家每户把活命口粮挤出来一部分,其总数会多得到哪里去?刚调来当然是“军食用足”,但是经过约两个多月(二月蜀军进犯,五月辛巳日两军大战,战后再过一段时间,才有“粮亦尽”)的消耗后,羌粮接近耗尽,而蜀军仍然没有粮尽退兵。而这个时候,偏偏下起大雨,在羌粮快耗尽的时候盘算的“关中大运”实施难度急增。
  下面从第1分析到第6步:
  1蜀军出汉中围攻祁山,诸葛亮分兵继续围攻,另亲率一军直赴上县。魏军方面司马懿留郭淮、费曜、戴陵防守上县,司马懿则进军隃麋。
  诸葛亮赴上邽,只是为了割麦,并非是阻击司马懿的救兵,更不是向司马懿主力“请战”,因为司马懿的大部队还远未到达。上邽素来没多少守兵,所以诸葛亮只带了四、五千人左右。
  晋书司马孚传:“孚以为擒敌制胜,宜有备预。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宜预选步骑二万,以为二部,为讨贼之备。又以关中连遭贼寇,谷帛不足,遣冀州农丁五千屯于上邽,秋冬习战阵,春夏修田桑。由是关中军国有余,待贼有备矣。”
  对照宣帝纪,可以确定“冀州农丁五千屯于上邽”讲的是第四次北伐后。上邽作为重要产麦区,在大战之后,也只是放五千人的非正式部队而已。由于诸葛亮来割麦,边疆守兵(主要是郭淮的地方部队,曾经阻击魏延入羌之兵)急忙集结,拼凑出一支四千人的部队,主动向诸葛亮进攻,被诸葛亮打败。
  第2步
  诸葛亮先击败前来的郭淮等人,在蜀军正准备或刚刚开始收麦时,司马懿从隃麋进军与蜀军相遇在上邽之东,蜀军不战自退,魏军收割全部或其余大部分麦子。
  对于上县的小麦,是《汉晋春秋》的诸葛亮抢到了全部或大部分,还是《晋书》的司马懿抢到了全部的小麦或大部分,这两者之间只能二选一,确实是不能共存的,那么谁真谁假呢?
  可以肯定,单用汉晋简单否定晋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事实上,汉晋和晋书的割麦战记载,完全可以找到锲合点,锲合点还不止一个,有两个
  1诸葛亮除了汉晋春秋记载的击败上邽的少量守兵外,和司马懿所率领的军队没有交锋。
  2诸葛亮的撤退。
  所以,晋书的“望尘而遁”,和汉晋春秋的“军不得交,亮引而还”根本就没有矛盾!而且,还相当的吻合!
  联系裴注魏书的“前后遣兵增宣王军,又敕使护麦。宣王与亮相持,【赖得此麦以为军粮】。”和华阳国志后主传的“时懿等粮亦尽,盛夏雨水。平恐漕运不给”的记载,可以判定,割到全部或者大部分麦子的,是司马懿,不是诸葛亮,而前面也分析过诸葛亮赴上县不过是带了4,5千人,在魏军主力到达战场的情况下,只能是忍痛割爱的放弃收麦!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一点上,晋书是对的,汉晋春秋是错的!
  史学界有种较为广泛的说法,就是晋书不算“良史”,三国志才是“良史”,以至晋书关于司马诸葛战况的记载,很少被承认。可以这样说,《汉晋春秋》,这样一本连裴松之自己都认为不是良史的著作,曾几何时却成了拥亮派的掌中至宝,更为神奇的是,这一段自带三处硬伤的记载却成了否定二十四史之一晋书本纪最权威的史料!!!
  【习氏所论,虽大旨无乖,然推演之辞,近为流宕也。
  臣松之以为如此言之类,皆前史所不载,而犹出习氏。且制言法体不似於昔,疑悉凿齿所自造者也。
  臣松之案:汉晋春秋亦载此语,不云董恢所教,辞亦小异,此二书俱出习氏而不同若此。本传云“恢年少官微”,若已为丞相府属,出作巴郡,则官不微矣。以此疑习氏之言为不审的也。
  臣松之以为拟人必於其伦,取譬宜引其类,故君子於其言,无所苟而已矣。毗欲弘广主意,当举若张辽之畴,安有於一将之死而可以祖宗为譬哉?非所宜言,莫过於兹,进违其类,退似谄佞,佐治刚正之体,不宜有此。魏略既已难信,习氏又从而载之,窃谓斯人受诬不少。】
  下面分析第3步
  诸葛亮放弃围攻祁山,退至利于防守的卤城,祁山之围自解,司马懿尾随其后。不久由于魏军内部求战派呼声太高,司马懿率军进攻卤城,大败,命张颌进攻无当监王平,不克。
  诸葛亮为什么会放弃祁山?
  因为司马懿赶到上邽的速度超乎诸葛亮的想象(于是卷甲晨夜赴之),加上祁山打了近两个月都没能拿下,诸葛亮担心魏兵里应外合,所以撤去对祁山的围攻,把分开的部队重新集中,另选不远处的卤城作为驻扎的地点。而祁山守将贾栩魏平得以和司马懿会师。
  “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可见诸葛亮选择卤城,是因为卤城有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这是诸葛亮以放弃祁山为代价换回来的优势。正因为如此,汉晋春秋里面的司马懿才会极其不愿意主动进攻蜀营。后来到“五月辛巳”,因为顶不住下属一致请战的压力而进攻,就被诸葛亮利用地理优势,挡住张颌部的进攻,并顺利地组织起反攻,调动魏延、高翔、吴班三路大军集中攻击正面的司马懿部,【大破之】。
  可以肯定,这一仗,绝对不是杀了3000人这么简单,从缴获了铠甲5000张,角弩3100张来看,魏军失去了大概五分之一的装备。
  “本初铠万领,吾铠二十领”——曹操《军策令》按照袁绍十万人有一万人领铠甲,10:1的比例,曹操就更惨了,一共才20人领铠甲,那么官渡之战过后,曹操差不多得收缴5000领铠甲,加上曹操的精锐虎豹骑怎么也得一万人领铠甲,再加上从曹操到曹睿魏国的实力一直都在发展,生产出一万副铠甲不是难事,而这一战就失去了5000领
  还有就是持角弩者应当是处在步兵之后,或是中军,这一战居然缴获了3000多张,很可能是蜀军冲破了魏军中部,但魏延肯定没有和司马懿近距离接触。
  4失利后司马懿继续防守,两军相持到六月份。此时天降大雨,道路不通,双方粮草都发生问题,诸葛亮收到李严运粮不济的报告,但诸葛亮并没有立即撤军,此时魏军之前抢到的上县粮草发挥了重大作用,基于此魏军全军出击。
  “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汉晋春秋》
  “九年春,丞相亮复出围祁山。始以木牛运。参军王平守南围。司马懿拒亮,张邰拒平。亮虑粮运不继,设三策告都护李平曰:“上计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下计还住黄土。”时懿等粮亦尽,盛夏雨水。平恐漕运不给,书白亮宜振旅。夏六月,亮承平指引退。张邰至青封交战,为亮所杀。秋八月,亮还汉中。”《华阳国志-刘后主志》
  “魏书曰:初,亮出,议者以为亮军无辎重,粮必不继,不击自破,无为劳兵;或欲自芟上邽左右生麦以夺贼食,帝皆不从。前后遣兵增宣王军,又敕使护麦。宣王与亮相持,【赖得此麦以为军粮】。”
  前不久曹真就因为天降暴雨,伐蜀计划无功而返,然而这一次就轮到诸葛亮了,水能助蜀,亦能助魏。当然,这一次魏蜀都面临着一样的困境
  5由于蜀军粮草不足,士气大减,魏军攻破了蜀军大营,蜀军败退。此时司马懿张颌发生分歧,在司马懿的强制命令下,张颌出击,一直追到木门道,魏军俘斩万计。
  导致蜀军粮草不足的因素有两个,第一个是上县争粮之战落于下风,第二个是6月份天降大雨,道路断绝,以至于魏蜀两军都面临着运粮道路不通的现状(时懿等粮亦尽,盛夏雨水。)
  这个时候,上县的麦子就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魏军有了这些麦子,通过加工就可以食用,而蜀军则面临着无米下锅的窘境,此时诸葛亮希望道路可以尽快的恢复保证粮草的供给,不甘心放弃,诸葛亮应该会采取减食省粮的办法来对待这种困境,而减小部队饭量的一个必然后果就是士气降低!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司马懿都看在眼里。司马懿平辽东,杀孟达就是从对方粮草的多少制定战术,司马懿分析孟达粮多兵少,从而八面齐攻,而公孙渊兵多粮少,司马懿先拖延,等对面即将粮尽才发动攻击。从这一点上看,司马懿和张颌都是从对方粮草而制定战术,二者都是算粮高手。
  “孟达众少而食支一年,吾将士四倍于达而粮不淹月,以一月图一年,安可不速?以四击一,正令半解,犹当为之。是以不计死伤,与粮竞也。今贼众我寡,贼饥我饱,水雨乃尔,功力不设,虽当促之,亦何所为。自发京师,不忧贼攻,但恐贼走。今贼粮垂尽,而围落未合,掠其牛马,抄其樵采,此故驱之走也。夫兵者诡道,善因事变。贼凭众恃雨,故虽饥困,未肯束手,当示无能以安之。取小利以惊之,非计也。”《晋书》
  司马懿的攻坚能力,在擒斩孟达时表现过,此时的蜀军士气已经大不如前,尽管2个月前他们还为“甲首三千”欢呼过。对于魏军攻蜀营的结果,只有晋书给了答案————“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
  在蜀军败退的大好形势下,魏军主帅司马懿却和张颌发生了分歧,那就是追不追击诸葛亮。魏略曰: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
  首先,司马懿强制让张颌出击,并没有错!
  因为追杀蜀军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张颌,张颌的优势是连司马懿都自认不如的,三点
  1张颌强于应变,善于料形,三国志上记载“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张郃以巧变为称”,可以说,在陈寿的眼中,张颌才是五子良将之首!!
  2张颌久经沙场,经验丰富,这点司马懿郭淮皆不如。
  3“自诸葛亮皆惮之”——这点才是司马懿最看重张颌的,一个连蜀军主帅诸葛亮都害怕的五子良将,可谓是舍颌其谁!!
  让司马懿大皱眉头的是,眼前的这位最佳人选竟然不同意!!
  张颌拿出了兵法中的两条“围师必阙”、“归军勿追”,不知张颌是否想起了刚去不久的王双,认为追击蜀军的后果是必遭反扑,但司马懿不听。可以这么说,张颌也没有错!!对于这场追击战,本来是可以载入三国志,大书特书的,但最后却因为张颌膝盖中箭身亡这样的结局收场,这点,绝对是司马懿,甚至是诸葛亮始料未及的!
  两军对峙,本来就是渭河两岸的较为平坦的地形,一旦防线被攻破,出现追击战中的赛跑,以骑兵为主的魏军无疑比以步兵为主的蜀军速度要快很多,骑兵先赶上,切断部分蜀军的撤退道路,大团蜀军被分割包围成一块块,步兵再赶上,合力将之歼灭。晋书的“俘斩万计”,记载的就是追击战的战果。
  更有甚者说是司马懿害死了张颌!
  在过去的1年里,鄙人也十分赞同此说。抛开晋书不说,就所有史料关于第四次北伐的记载,魏军可以说从来没赢过!最后蜀军全身而退还捎带上张颌,可谓是“一直被打败,从来不听劝。”最让人不解的,就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在前两次不接受张颌的意见之后,竟然第三次又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从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张颌就是被司马懿害死的!纵观司马懿的一生和一个人发生3次争执,仅此一例。再加上司马懿本身就是“狼顾相”,曹操早就说过“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也可以说明在司马懿通往权利的道路上,张颌不过是一块垫脚石罢了。
  但是在和吧友议论的过程中心里也不禁犯起嘀咕
  张颌和司马懿有仇吗?——没有
  当时张颌的地位会不会影响到司马懿?——不会
  就算司马懿想除去张颌,何必要借诸葛亮之手,给自己蒙羞呢?
  更何况,史料上明文交代曹爽伐蜀陷入困境时,是司马懿及时的提醒了曹爽,连曹爽这种政敌司马懿都想着提醒他注意,这足可以证明司马懿根本就没有要杀张颌的动机!
  那又何来司马懿害死了张颌一说呢?
  答案已经很明显了,在我们选择性的无视了晋书的情况下,“是司马懿害死了张颌”成立。
  还有一个问题,魏延这个时候在哪?
  由于史料上并没有记载,我的推测是当时的魏延并不负责断后,我想如果张颌在追击战中遇到了魏延,那么魏国第一将和蜀国第一将交锋,如此精彩的对决史料上不可能没有一条记载。而且从蜀军第五次北伐撤退环节中,诸葛亮特意安排了魏延姜维断后这样的部署,这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是否也能证明四伐撤退途中魏延并不负责断后?当然这些只是推测。
  6蜀军在木门道设伏,张颌中箭,双方各自退兵,由于张颌失血过多,不治身亡。
  关于张颌遭遇伏击的地点,比较公认的是木门道,从天水启程,向西南行约60公里,便来到三国古战场木门道遗址。木门道位于牡丹乡木门村,因东西两山对峙,状若天然门户,故而得名。木门道地势险要,峡谷最窄处约50米,西汉水由北向南从峡谷中流过。谷内荆棘遍地、怪石峥嵘,东侧的张家坪为当年诸葛亮与司马懿作战时的埋伏之处,长满青草的山坡上孤独地立着一块“木门道古战场遗址”石碑。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可以看出,木门道地势险要,非常适合打伏击。现在我们先确定伏击战的全过程
  蜀军在高地埋伏,利用险要的山形隐蔽,然后张颌率军进入伏击圈,张颌所处的位置应该是在部队的最前面或是比较靠前的位置,因为所有史料都指出,张颌只是膝盖中了一箭,所以张颌距离蜀军的位置既不会太远,也不会太近。魏军中伏后迅速组织撤退,蜀军也没有追击,双方各回各家,张颌在撤军途中失血过多不治身亡。
  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张颌传》
  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蜀书五》
  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魏略》
  可以确定,这场伏击战是蜀军获得了胜利,但由于并无反追张颌,所以魏军的损失不大。现在的问题是
  张颌知不知道木门道有埋伏?
  他知道!!
  1、张颌在未追击前就表示蜀军会反扑,他肯定是心存戒备
  2、木道门本来就地势险峻,骑兵利平旷,步兵利险阻,这样的兵家常识,“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的张颌怎么可能想不到呢?
  3、上面分析过,张颌所处的位置是在部队的前面或靠前位置,但我们知道张颌本来就不是孙策孙坚吕布那种“一马当先型”的,这次怎么不‘老实’的呆在中军指挥呢?
  只能是张颌清楚前面就有伏击,张颌出于爱护士卒,故意走在魏军的前面“开路”,可以确定,张颌的意识里,他绝对不会中箭!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这飞来的一箭直奔张颌膝盖,张颌对于诸葛连弩的认识肯定不是太全面,不过,通过这一次,不但张颌清楚了,司马懿,也清楚了......膝盖受伤如果及时救治的话,是可以保住张颌的命,但张颌此时已经是60多岁(一说64岁)的老将了,体质早就不大如前,以至于流血过多而死。
  可能大家觉得好笑,张颌明知道前面有埋伏还要冲进去,这不是傻么?
  无条件的服从军令,是职业军人的天职。张颌走到木道门无非有3个选择,1掉头回去2停止追击3服从军令,继续追击。张颌选择3服从军令,继续追击还有3个选择1呆在后军2处在中军3冲在前面。张颌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冲在前面!战争没我们想的那么简单,有危险就要违背将令,那么军令如山岂不成了儿戏?
  曹睿陈群郭淮为什么对张颌评价那么高,曹操甚至还把张颌比作自己的韩信(他的‘张良’是荀彧),原因不单单在于张颌出色的军事能力,更在于他对君主的忠诚,对本国士卒的爱护,对将令的无条件服从,这样一个可敬的名将敌国又怎么能不害怕他?
  张颌的死对于魏国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上到曹睿,下到魏军士卒,失去这样一个抗蜀英雄人物,是甲首三千这样的损失都无法相比的,毕竟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失去的还是魏国首屈一指的大将。对司马懿来说,是张颌在追击战中取得的成果重要,还是张颌因追击而死重要,肯定是后者为主,陈寿,王沈出于回护司马懿的目的,不写上俘斩万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王歆:“张郃名将,辽之亚匹(同一流人物),而可与徐晃等比肩。百战汉中,终不能全,是时势使然,非郃之过。然备“当得其魁”云云,料贬抑黄忠,而独高张飞意,不可尽信。渊之用兵,不在郃下。至后祁山之役,悍拒诸葛,皆郃、真之功,观司马懿使郃追敌致殁,是懿军略,或在郃下。小说家独以懿为亮匹敌,未知是上亮欤,是下亮欤?别传中云郃自欲赶敌,懿阻之不听,恐不可信。”
  至此第四次北伐过程分析完毕,此战中诸葛亮司马懿二人的军事能力一展无遗,细心的朋友不难发现,此战更是诠释了什么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四、俘斩万计的相关佐证

  1《齐王芳纪》“太尉体道正直,尽忠三世,南擒孟达,【西破蜀虏】,东平公孙渊,功盖海内。”的记录。这里的“蜀虏”,无疑指的是诸葛亮。——‘破’字也表明魏军打败过蜀军,如果仅仅是防守成功应该说成是‘拒’,诏书中另两件功劳都是真的。
  2查《明帝纪》,仅在抗击第一次北伐和抗击第四次北伐之后,有过封赏有功人员的记载。这就表明,抗第一次北伐和抗第四次北伐,魏国均取得了较为重大的结果。显然,这与《宣帝纪》中“俘斩万计”的记载是相应证的,《明帝纪》可以作为《宣帝记》真实性的旁证。此外,《宣帝纪》中关于因击破诸葛亮而“增封邑”的记载,与《明帝纪》中“封爵增位各有差”的记载是一致的,也可以作为《宣帝纪》中“俘斩万计”真实性的旁证。
  3“但坚壁拒守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虏略无所获,则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劳,全胜之道也。——这道坚守追击诏书表明4伐魏军一定是在追击蜀军中多少尝到了甜头。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4“丞相诸葛亮连年出军,【调发诸郡,多不相救】...蜀郡一都之会,户口众多,又亮卒之后,士伍亡命,更相重冒,奸巧非一。”《三国志吕乂传》——这说明在第四次北伐过后不止士卒逃役,连中央征调士兵的命令也不能全国二十三郡的适用,中央威信和权威也侧面的受到影响。
  5蜀降都督张翼用法严峻,南夷豪帅刘胄叛。《资治通鉴》————查三国志相关记载,蜀国叛乱在第一次北伐之后一直到第五次北伐前才出现第一次叛乱,由于第一次北伐失败后诸葛亮做了很多工作(於是考微劳,甄烈壮,引咎责躬,布所失於天下,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民忘其败矣。),而第四次北伐史料没有诸葛亮安抚工作的记载,五伐之前出现的叛乱可以证明蜀军在四伐受到的打击不小。
  6“先是,大将军司马宣王数请与亮战,明帝终不听。”《三国志辛毗传》————曹真3路伐蜀之前还有过张颌大败马谡,蜀军攻不下陈仓的经历,司马懿在四伐屡战屡败的情况下不可能主动提出进攻诸葛亮。
  7查诸葛亮北伐时间表,从1伐到4伐,最长一次准备时间也仅仅是1年左右,唯独是第五次北伐的准备时间最长,近3年的时间,至少可以说明四伐蜀军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
  五、晋书以及裴注三国志的相关问题解答

  在面对“俘斩万计”这个异常敏感的问题时,任何一点过失都有可能起到“一竹竿打翻一船人”的效果。比如A指出甲首三千为真,汉晋春秋又被“广泛认可”,那么对于四伐,汉晋春秋的这段记载就是正史,不容置疑,而晋书本身就存在很多错误,又没有被“广泛认可”,是秽史,在上县抢粮这一环节相比较,晋书无疑落于下风。因为晋书抢粮环节就是错误的,导致了下面的“亮宵遁”也是假的,又推出了“俘斩万计”肯定也是假的。
  那么,用这种思维处理晋书,自然也很容易的证明出司马懿那封家书中的“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是虚伪的!只是司马懿做做样子罢了,从而导致晋书中一切不利于诸葛亮形象的资料全部是假的!群体A丝毫不愿意做出任何努力让这两则史料互相参考借鉴,只是一味的否定不利于自己的史料,这就让个人情感凌驾于史料之上,这样读史对我们又会有什么帮助呢?
  在史料面前,读者本来就是非常渺小的,单方面大肆的无视、否定史料只能是背道而驰,这里我希望各位读者不要再用这种不当的方式去对待晋书,汉晋春秋难道没有错误吗?如果我们从中找出一个错误,然后不停的放大,把错误不断的伸展,最后也只能得出一切有利于诸葛亮形象都是假的,可这样又能如何呢?
  1、那么,晋书是不是在“美化”司马懿呢?
  当然不是!
  事实上,晋书比三国志更能吸收丑化司马懿的内容,在这一点上,晋书和汉晋春秋相比,毫不逊色。晋书收入司马家谋害曹髦的记载,收录司马懿“狼顾相”的丑闻,汉晋春秋的“死诸葛走生仲达”,晋书宣帝纪也收录进去了。而且《晋书》为二十四史之一,负责监修的三人为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编者一共二十一人,最后还有唐太宗亲自审阅,而不论是唐太宗本人还是房玄龄等人对司马懿的态度都不是很友好,晋书成书于唐朝也没有必要回护司马懿,甚至是给司马懿无故增添功绩。
  唐朝在官修《晋书》之前,就已经通过官修形式开始五部史书的编修。他们分别是:由姚察、姚思廉父子先后担任主修、魏征担任监修的《梁书》和《陈书》,由令狐德棻和岑文本、崔仁师修撰的《周书》,以魏征为主修的《隋书》,由李百药修撰的《北齐书》。在贞观三年后,这些史书的编修都以房玄龄、魏征为监修。《晋书》则是由唐太宗发起编修,由房玄龄等三人任监修,令狐德棻等四人任主编,整个写作班子有二十一人之多,编写虽然有分工,分工抄写人员里面虽然有文人雅士,但是最后还由主编审定加以监控。整本书篇幅庞大而体例完备,内容充实而文字简练。从上述资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修《晋书》之前,房玄龄和令狐德棻就已经有过编修史书的丰富经验,唐太宗也已经有了主持大规模修史的经验积累。
  2、从晋书记载上来看,不但没有收录张颌之死,对于甲首三千更是一字不提,而且据《三国志郭淮传》记载,提出分兵北原建议的是郭淮,在晋书里面却摇身一变,成了司马懿的功劳,这种近乎无赖的记载又怎么让人信服?
  张颌之死在本纪一中没有收录,但在《晋书-天文志》的星象纪录里,就有张颌阵亡的内容,“其七月,车骑将军张郃追诸葛亮,为亮所害”。更何况唐修《晋书》时,《三国志》行世多年,张颌之死,可谓是众所周知,想掩饰也掩饰不住!就算掩饰了,对编写者也没有任何的物质利益可言。而本纪中避讳败绩是纪传体的一贯手法,正如我们要看赤壁之战的详细过程,武帝纪你当然找不到什么了,晋书本纪同样如此。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读《三国志-郭淮传》,即可知郭淮的意见表达,和司马懿的意见表达完全可以连接起来,是将领提出见解,主帅加以接纳和补充,不需要启用二者取其一的方法。这种将领和统帅的商议,有《郭淮传》中“宣王善之”一句为证。只讲司马懿运筹而不讲郭淮,除了旧晋书对司马懿的突出因素外,也有《文心雕龙》提到的纪传体“数人分功”的因素存在。
  3、王沈《魏书》作为魏国官修史书,陈寿没有理由不照搬。
  王沈是出卖曹髦的可耻告密者,他卖主求荣投靠司马昭,很早就已经是声名狼藉,经他最后修定的魏国官修史书《魏书》为司马家篡夺政权避讳是尽人皆知的。
  《晋书-王沈传》载:“正元中,迁散骑常侍、侍中,典著作。与荀顗、阮籍共撰《魏书》,多为时讳,未若陈寿之实录也。”(笔者按:“正元”是高贵乡公曹髦时的年号,从公元254-255年,只有两年,然后就改元“甘露”。甘露四年阴历五月己丑日,曹髦被弑。)
  这条记载,表明《晋书》的编撰者们已经认识到“《三国志》魏书部分=王沈《魏书》”之类的等式是不能成立,因为这两者之间在是否避时讳这一点上存在有着相当强的对立性,陈寿对该书的史料的态度是很谨慎的。
  假设王沈《魏书》真的没有收录“俘斩万计”,那么是否“孤证不取”就能顺利过关呢?也不见得!因为追击战无论战果如何,毕竟是损失了国家名将张颌,而追击命令是由司马懿下达的,认为该书不收录或语焉不详是出于为司马懿避讳,同样也是讲得通的。
  4、裴松之在他自己的《上三国志注表》中写道:“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
  就是裴松之认为错误的史料,他都记载了下来,晋书中的“俘斩万计”并没有被收录,说明晋书一定是假的了。那么,裴松之是不是把所有相关三国的史料都记载下来了呢?
  他没有。
  比如下面的这段记载,就是南北朝时代的刘孝标注解《世说新语》时引用的一段《晋阳秋》:
  《世说新语-方正第五》载:
  “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司马。宣王既与亮对渭而陈,亮设诱谲万方,宣王果大忿,将欲应之以重兵。亮遣间谍觇之,还曰:‘有一老夫,毅然仗黄钺,当军门立,军不得出’。亮曰:‘此必辛佐治也。’”
  刘孝标注解内容:“《晋阳秋》曰:‘诸葛亮寇于郿,据渭水南原,诏使高祖拒之。亮善抚御,又戎政严明,且侨军远征,粮运艰涩,利在野战。朝廷每闻其出,欲以不战屈之,高祖亦以为然。而拥大军御侮于外,不宜远露怯弱之形以亏大势,故秣马坐甲,每见吞并之威。亮虽挑战,或遗高祖巾帼。巾帼,妇女之饰,欲以激怒,冀获曹咎之利,朝廷虑高祖不胜忿傎(一本作愤),而卫尉辛毗骨鲠之臣,帝乃使毗仗节为高祖军司马。亮果复挑战,高祖乃奋怒,将出应之,毗仗节中门而立,高祖乃止,将士闻见者益加勇锐。识者以人臣虽拥众千万而屈于王人,大略深长皆如此之类也。’”
  对于《晋阳秋》描述的真实君臣冲突以及对司马懿的赞美评语,裴松之根本没有堂堂正正地摆出来加以批评。
  然而,对于裴松之刚直的性格,很多问题仅仅以自己的喜好去评价
  比如,对于陈寿把贾诩和荀彧荀攸的传记放在了一起,裴松之提出了批评
  臣松之以为列传之体,以事类相从。张子房青云之士,诚非陈平之伦。然汉之谋臣,良、平而已。若不共列,则馀无所附,故前史合之,盖其宜也。魏氏如诩之俦,其比幸多,诩不编程、郭之篇,而与二荀并列;失其类矣。【且攸、诩之为人,其犹夜光之与蒸烛乎】!其照虽均,质则异焉。今荀、贾之评,共同一称,尤失区别之宜也。
  裴松之说的有一定道理,贾诩在为人方面和荀彧荀攸确实比不上,但仅仅是从人品这一点去否定陈寿是完全不够的。
  评曰: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
  陈寿把这三个人放到一起自然有他的想法,荀彧是曹营首席谋士,荀彧和荀攸是叔侄,荀攸和贾诩在谋略方面造诣都很高,二人水平又非常接近,而且,在陈寿的眼中,荀攸和贾诩在曹营分别充当着张良,陈平的角色,从这几点来看,陈寿并没有什么过失。注意裴松之的这句【且攸、诩之为人,其犹夜光之与蒸烛乎】,在裴松之的眼中荀攸是夜光,而贾诩不过是蒸烛.......就是说曹营的‘陈平’应该和程昱郭嘉放在一起,‘张良’单独和荀彧一传...可以看出裴松之是何其的讨厌贾诩。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裴松之对贾诩的厌恶竟然会延伸到贾诩最擅长的谋略方面!...
  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诩谏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太祖不从,军遂无利。《三国志贾诩传》
  臣松之以为诩之此谋,未合当时之宜。于时韩、马之徒尚狼顾关右,魏武不得安坐郢都以威怀吴会,亦已明矣。彼荆州者,孙、刘之所必争也。荆人服刘主之雄姿,惮孙权之武略,为日既久,诚非曹氏诸将所能抗御。故曹仁守江陵,败不旋踵,何抚安之得行,稽服之可期?将此既新平江、汉,威慑扬、越,资刘表水战之具,藉荆楚楫棹之手,实震荡之良会,廓定之大机。不乘此取吴,将安俟哉?至於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然则魏武之东下,非失算也。诩之此规,为无当矣。魏武后克平张鲁,蜀中一日数十惊,刘备虽斩之而不能止,由不用刘晔之计,以失席卷之会,斤石既差,悔无所及,即亦此事之类也。世咸谓刘计为是,即愈见贾言之非也。
  赤壁的火还没有点着之前,贾诩提醒曹操先文后武,江东可以不战而降,但是曹操没听,假使曹操听了贾诩的,江东是否会真的不战而降呢?
  我的观点是会,其实细读周瑜传中周瑜为孙权分析曹军弊端那段,你就知道曹操发动赤壁之战的时间不对,曹军没动手之前的形式已经十分危险,同时犯了数条兵家大忌。但是贾诩就这么一条休养生息就能让江东不战而降吗?
  大家不妨想一想,如果曹操真的休养生息,那么就不会有赤壁之战,在曹操不先动手的情况下,周瑜刘备就是吃了豹子胆也不可能蠢到去主动进攻曹操,既然不发动战争,在曹操治理好荆州的条件下,那么周瑜诸葛亮二人所分析的弊端唯一剩下的就是“本土未安”、曹操可以选择继续安抚西凉,也可以腾出手去打马超韩遂,还可以先定益州,选择空间非常大。而荆州水军则成了曹操的王牌水军,虽然相较于江东水军依然有些“不习水战”,但除此之外,全部都是曹军的优势!!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永恒正确地位,在兵锋不减当年,人多势众,地广粮丰,谋臣如雨,战将数千的情况下,未成气候的孙权就是第二个刘琮!想想看,孙权身边的张昭以及大多数文臣可是要比傅巽、蒯越、韩嵩之流强多了,可叹曹操得志,当真得意忘形,忘乎所以,以至于赤壁大败。
  苏辙:“公不用其计,以兵入吴境,遂败于赤壁。夫诩之所以说曹公,则李左车之所以说淮阴侯,使乘破赵之势,传檄以下燕者也。方是时,孙氏之据江东已三世矣。国险而民附,贤才为用,诸葛孔明以为可与为援而不可图。而曹公以刘琮待之,欲一举而下之,难哉!使公诚用诩言,端坐荆州,使辩士持尺书结好于吴。吴知公无并吞之心,虽未即降,而其不以干戈相向者可必也。”
  裴松之在批评贾诩时也遇到了自己知识解决不了的问题,他把这个问题归于天命————至於赤壁之败,【盖有运数】,但是这种胜败由天的宿命论和吴子的“夫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明显冲突。至此,不难发现裴松之这种个人情感表现的十分强烈。
  从裴松之对诸葛亮的喜爱来看,可以肯定,当裴松之看到“俘斩万计”时,就是“就地正法”,这可以从一则史料上看出来
  魏书曰:亮粮尽势穷,忧恚欧血,一夕烧营遁走,入谷,道发病卒。
  汉晋春秋曰:亮卒于郭氏坞。
  晋阳秋曰: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
  臣松之以为亮在渭滨,魏人蹑迹,胜负之形,未可测量,而云欧血,盖因亮自亡而自夸大也。【夫以孔明之略,岂为仲达欧血乎】?及至刘琨丧师,与晋元帝笺亦云“亮军败欧血”,此则引虚记以为言也。其云入谷而卒,缘蜀人入谷发丧故也。
  魏书记载的真实性暂且不说,【夫以孔明之略,岂为仲达欧血乎】(诸葛亮会因为仲达而呕血,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这句话犯了议论文写作里面的“以人为证”这一条忌讳。诸葛亮才能是否远胜于司马懿,应该是把史料比较工作做完了之后才能下的结论,但是裴松之却是把优劣判断当作论据,用它来否定其他史料,这是一种倒果为因的错误分析。
  5、后世的史官为何不收录“俘斩万计”?
  从古代到现代,一个历史学家如果在他的著作里面引用晋书证明诸葛亮军事上的缺陷,他很容易就会被非议,在古代甚至会牵扯到品格是否忠孝的问题,因为你侮辱忠臣的代表诸葛亮,所以你这个人是否忠孝,就得打问号。
  早在晋朝,陈寿评论诸葛亮奇谋将略不行,就已经被时人非议,不论陈寿是如何的敬重诸葛亮,仅仅因为给了诸葛亮一个短评就被永久的扣上了“索米”、“心胸狭窄”两个烂帽子!陈寿不是这样人谁都知道,但是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流言多了谁也受不了,我想陈寿老先生绝对想不到仅仅因为说了句实话而飞来横祸。中国古代的著名史官大多都不怕死,如孙盛、褚遂良等等,但如果因为“非议”诸葛亮也招来陈寿头上那两个帽子,我想这是众多史官都不愿意去做的。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专门给皇帝作施政参考的,就更加不敢采用晋书。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其他史料的浅析

  先来讨论李严被废的过程
  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籓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於是亮表平曰:“自先帝崩后,平所在治家,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臣当北出,欲得平兵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际逼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平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正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然谓平情在於荣利而已,不意平心颠倒乃尔。若事稽留,将致祸败,是臣不敏,言多增咎。”乃废平为民,徙梓潼郡。
  这就是李严被废的经过,明眼人一看便知其情节可疑。
  1、以李严之聪明,岂能想不到将来诸葛亮会“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
  2、李严之罪应该是“欺君之罪”,但诸葛亮的上表中并没有这一罪
  3、用陈寿描述诸葛亮的治国概况,定义李严为“游辞巧饰者”,可李严这一次运粮不济本身就有天降大雨,路面不同的客观因素,李严又认错态度良好,这又可以定义为“服罪输情者”,但诸葛亮并没有“虽重必释”
  4、在三伐曹魏反击站时,诸葛亮要求李严援助汉中,李严竟然拒绝了!以丞相依法治国的态度,这一条就够弹劾李严了,但是一直到四伐结束诸葛亮次弹劾李严,可以认为,四伐之后李严的所作所为更甚于拒援汉中
  李严到底干了什么才能让诸葛亮对他彻底失去耐心?
  联系上文的俘斩万计,我们先假设一种情况。在四伐中的6月份,由于天降大雨导致路面不通,更糟糕的是大雨可以让木牛内的粮草由于潮湿而大面积的发霉腐烂!!从华阳国志中李严要杀督运领岑述可以看出李严的惊慌失措。李严派遣参军狐忠、督军成籓向诸葛亮提出撤兵意见,此时诸葛亮不甘心就这么放弃,在拖延了几天粮草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被魏军大败,此时的李严正担心诸葛亮回来会归咎于他,突然打听到蜀军大败的消息,李严出于对诸葛亮的不满以及对权利的渴求,上表弹劾诸葛亮,尽数诸葛亮之过失。但李严长年留镇永安,一直远离政治中心和权力中心,蜀中上下并没有人支持他,这场政治斗争的结果就是李严惨败,惨败后的李严认识到自己永远也没机会扳倒诸葛亮了,于是李严调转方向,对自己的过失供认不讳,甚至是“闻亮卒,发病死。”
  这种推测的优点是可以解释通顺上面的四个问题,但这种猜想明显和三国志原文是不一致的,那么是陈寿记载错了吗?
  错不在陈寿,因为陈寿多方收集的公认说法就是我们在三国志上看到的记载,我相信陈寿在得到这一记载后也认为这一段是矛盾重重,但因为蜀国不置史,很多事件只能是多方征集,在面对这个难题时陈寿无非有两个选择
  1相信公认的说法并记载下来
  2不相信公认的说法自己另辟蹊径
  很明显以陈寿严谨慎重的作风第二点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面对李严被废始末陈寿还是这样记载了
  三国志中这种事情并非仅此一例,比如《三国志楼玄传》中的一段记载
  皓疾玄名声,复徙玄及子据,付交阯将张奕,使以战自效,阴别敕奕令杀之。据到交趾,病死。玄一身随奕讨贼,持刀步涉,见奕辄拜,奕未忍杀。会奕暴卒,玄殡敛奕,於器中见敕书,还便自杀。
  陈寿:楼玄清白节操,才理条畅
  江表传曰:皓遣将张奕追赐玄鸩,奕以玄贤者,不忍即宣诏致药,玄阴知之,谓奕曰:“当早告玄,玄何惜邪?”即服药死。臣松之以玄之清高,必不以安危易操,无缘骤拜张奕,以亏其节。且祸机既发,岂百拜所免?江表传所言,於理为长。
  对于三国志原文记载中的【玄一身随奕讨贼,持刀步涉,见奕辄拜】裴松之是持否定态度,问题是,一方面陈寿评价楼玄清白节操,才理条畅,一方面又表示楼玄无缘骤拜张奕,以亏其节,这是否说明陈寿是自相矛盾呢?难道裴松之说的陈寿会不知道?
  陈寿肯定知道,那他为什么还是这样记载了呢?只能是陈寿多方收集后得到的公认说法就是这个,陈寿要么采纳,要么不纳,这也是陈寿良史之风的体现。吴国有史官尚且如此记载,那么对于国不置史的蜀国,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这个问题本身就有很多的推测,所以我把这个问题放在最后,大家可以互相探讨。
  其次是《李卫公问对》的一个问题,这段史料记载了一个群体A“引以为傲”的资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1-11 07:45 , Processed in 0.10565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