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河南安阳发现了曹操陵墓,成为一时的新闻热点。
曹操陵墓的规模并不如人们预想般宏大,不过,以那时的历史条件来看,却应是符合情况的。曹操主张薄葬,“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又说:“有不讳,随时以敛。金珥珠玉铜铁之物,一不得送。”(均见《曹操集》)。
公元二二○年,曹丕称帝,第二年刘备称帝,接?孙权称帝,这是魏、蜀、吴三国的开始。中国当时分为三国,其实三国都可说是不小的国家。不过三国只存在四十多年,就进入了西晋时期。
正式称魏帝,虽然自曹丕始,但这块天地,却是曹操开辟出来的。曹操暮年也已称魏王。说曹操是曹魏的始创者,完全合乎实际。
这里来看看,曹操当时所走的道路、视野和心态。
那时是汉朝的末世,是大乱世。这个末世有个特点,并不是朝廷以强势行暴引起动乱,而是因为最高统治者弱势,不能有效管治,依靠宦官,于是宦官得势。宦官打击外戚,也打击最能提出批评意见的名士。引发许多矛盾。手中有军事势力的外僚也进入政治舞台来争权,可以说,上层本身四分五裂。上层以至中层的矛盾非常剧烈和复杂,而下层人民又已处处起义。整个局面,千头万绪,纷乱异常。
曹操有心收拾这个局面。他眼在哪一方面?
这要看他的出身。
曹操的祖上,是汉朝开国功臣曹参。这个家族,传到汉桓帝的时候,有一位封侯的曹腾,曾陪皇太子读书。曹腾的养子曹嵩,官至太尉。曹嵩的儿子就是曹操。
曹操之父曹嵩虽是养子,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与曹操,都生活在这样一个层次的环境中。
曹操年轻的时候,二十岁,已举孝廉,做洛阳北部尉,又征拜议郎。议郎是要对政事发表评论的。曹操就在这样的气氛中成长,一直注视?时局的变化,处身在这样纷乱的时势中。
《 三国志.魏书》曹操纪,说曹操年少时,有“任侠放荡,不治行业”的特点。这可以理解为他不去集中精神钻研某一学问,而是广泛留心世局大事。当时一位以“知人”出名的名人桥玄,见到年纪轻轻的曹操后,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桥玄见曹操的时候,曹操一定对世局有议论,有见解,否则桥玄怎么一下子会联想到他是“命世之才”,想到能安天下者,“其在君乎”。
曹操镇压过起义农民。“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
曹操做地方官(济南相)的时候,有成绩,曾使“郡界肃然”。但不久他连太守也不做,称疾归故里。
有冀州刺史王芬等,想拥立合肥侯来替换当时的汉灵帝,成就自己 霸业。拉曹操参加。曹操拒之。后来王芬等事败。
汉灵帝崩,太子年幼,太后临朝。这又引来新一轮最高层的纷乱。大将军何进想诛宦官(宦官当权),太后不听他的,何进就召来冀州牧董卓(有兵力)。董卓未到,何进被杀,但董卓来了,又另外立了汉献帝。京都上层乱成一团。
董卓想用曹操,但曹操认为董卓不是材料,必败,不与他合作,“变易姓名,间行东归”。赶紧躲开。
这时,曹操已经经历了许多事情,有了自己的主张。相信必须有自己的实力,以自己为中心来安天下。他回乡,“散家财,合义兵”,组织自己的武力,准备诛董卓。
曹操的视野相当广阔。下层农民起义,地方政事,地方势力在乱世的动态,朝廷高层各种势力的剧烈交锋,他都有接触,一切历历在目。现在他决心自立,他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