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楼主: 囧虎之懿

[转载] [连载] 三国不是演义——和您一起逐字逐句读《三国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4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不是演义 405  -  和您一起逐字逐句读《三国志 》

【前篇提要:曹操出征汉中在外,魏相国掾魏讽密谋就趁着这个机会暗结党羽,又与长乐卫尉陈祎谋划攻袭邺。不料,还未等到约定的日期,陈祎害怕了,就把事情报告了曹丕,结果魏讽被诛杀,为此获罪而死的有几十个人。】

     


    由于邺发生了魏讽反叛案,身为魏廷中尉的杨俊赶到曹操行宫检举自己的过失。杨俊因自己刚被免罪,就写信向太子曹丕辞职。


    曹丕很不高兴,说:“杨中尉说走就走,何必太清高呢!”然后下书将杨俊降为平原太守。


    杨俊降职后,曹操感叹说:“魏讽之所以敢生叛乱之心,是因为我主管治安的武官没有能遏制奸人、防范阴谋者的缘故啊。哪能得到像诸葛丰那样的人,让他代替杨俊呢!”


    桓阶说:“徐奕是这样的人。”


    于是曹操就让徐奕担任中尉,亲手下令说:
  “昔日楚有子玉,晋文公因为他忧惧而不敢正坐;汲黯在朝中,淮南王的阴谋被他挫败。《诗经》上说‘国家里负责正人过失的重臣’,说的就是您吧!”


    徐奕在职数月,因病重请求退职,于是被拜为谏议大夫,然后就去世了。
  

    曾在荆州教授古学的名人宋仲子(即宋忠)此时正在魏,他也是益州劝学从事尹默、书佐李譔的老师。这次,宋仲子的儿子与魏讽谋反,他也伏法被杀。


    曹丕回给王朗的书信上说:
  “昔年石厚与卫桓公之子州吁交游,他父亲卫国大夫石碏知道儿子要与公子州吁作乱;韩子亲近田苏,穆子则知道韩子喜好仁义。所以君子交往一定要得法,处身一定要和士人在一起,实在是有道理啊。嗟乎!宋忠没有石子(指石碏)先见远识的眼力,到老了遭逢此祸。就算他现在想要实施大义灭亲的诛杀,树立忠纯笃实之臣的节操,还可能做到吗!”言下之意早不检举,事到临头再说就太迟啦。
  

    因为谋反的事被杀的还有王粲的两个儿子,他们被魏讽所牵连,也遭诛杀,这下把王粲弄得绝了后了。


    此时曹操正在汉中征讨刘备,他闻知王粲的儿子已死,就叹气说:“我如果在那里,不会让仲宣(指王粲)无后的。”


    一开始,王粲与堂兄王凯一起跑到荆州避乱,刘表本想把女儿嫁给王粲为妻,但他嫌王粲外貌丑陋,轻率地打消了这个念头,而以王凯有风采容貌,就把女儿嫁给了王凯。刘表的女儿给王凯生了个儿子叫王业,也就是刘表的外孙。


    本来当年蔡邕对王粲刮目相看,他有近一万卷书,晚年时装在几辆车里送给了王粲。如今王粲死后,相国掾魏讽谋反,王粲的儿子由于参与而被诛杀后,蔡邕给王粲的书就全送到了王业那里。


    这个王业,字长绪,官至谒者仆射。曹丕杀了王粲的两个儿子之后,让王业继奉王粲的后嗣。
  

    王粲的儿子运气不好,没能来得及受到曹操的赦免,而相比之下,有个叫文钦的可就幸运多了。
  

    文钦,字仲若,谯郡人。他父亲叫文稷,建安年间担任骑兵将领,为人勇猛而有胆量气力。文钦年轻时就以名将之子,有才能而且勇武著称。这次魏讽谋反,文钦因与魏讽口供牵连的关系而获罪,等到下狱后,文钦被拷打了数百下,本当处死,结果曹操以文稷的缘故赦免了文钦。这个文钦日后还是蛮有名的。
发表于 2014-6-4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不是演义 406  -  和您一起逐字逐句读《三国志》

【前篇提要:因魏讽反叛案,身为魏廷中尉的杨俊向曹丕辞职,结果曹丕不太高兴,就对其降职。曹操又接受了桓阶的推荐,让徐奕接替杨俊,可徐奕没干多久就退职死去了。当年荆州的宋忠也因子受牵连被处死。王粲的两个儿子也被杀绝了后,由堂侄王业继嗣。文稷之子文钦也受口供牵连下狱受刑,幸被曹操赦免。】




    这次魏讽谋反,刘廙的弟弟刘伟也牵连其中。


    起初,刘伟与魏讽关系不错,刘廙就告诫他说:“交友的理想人选,在于交得贤良的人,不可不清楚地了解他。而世间的交友者,不慎重地选择友人,一味地追求纠合众党羽,则违背了先世圣人交友的大义,这不符合善待自己和培养仁德的说法。我看魏讽这个人,不修养德行,而专以纠集党羽为紧要的事情,华而不实,这正是扰乱世间、猎取名誉的人啊。您应当慎重,不要再和他来往啦。”


    可刘伟不听哥哥的劝告,因此遭遇了这场祸难。刘廙因弟弟被魏讽谋反所牵连,也该获罪诛杀,当时陈群把这事告诉了曹操,曹操说:“刘廙,名臣啊,我也想赦免他。”


    于是曹操下令说:“叔向不因弟弟羊舌虎犯事而获罪,这是古代的制度。”特地宽宥刘廙不问罪,这下刘廙才官复其职,并调任丞相仓曹属。


    刘廙上疏致歉道:
  “臣罪该毁去宗庙,祸该灭族。遇到天地赐予的福分;赶上时机来临的好运,您那‘舀起开水再倒回锅而制止沸腾’般的救急,使我没有焦烂灭亡,您在冷却的灰烬之上重燃起烟火;在已经枯死的树木上又开出花朵。万物不报答天地的施予,儿子不感谢父母的生育,可以用死来报效,难以用笔来表达。”
  

    刘廙深深地感激陈群,陈群却说:“议罪来定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私情;况且是出自明主(指曹操)的意思,我知道什么呢?”陈群心胸博大,不夸耀自己,都像是这类的事。
  

    再说曹操身在前线和刘备一直相持到夏季,曹军情形艰苦,毫无进展,最后果不出刘备先前所料,曹操只好决定放弃汉中。


    曹操撤出各军,还命令曹真到武都接曹洪等军回驻陈仓,同时张郃也回来屯在陈仓,并将汉中的百姓迁出当地。而早先就建议曹操撤军迁民的和洽此时已经出任为郎中令。


    建安二十四年夏五月,曹操领军返回长安。而之前,曹彰受曹操召唤,晨夜进道,已经西到长安,此刻曹操已经从汉中回来了,就让曹彰代越骑将军,留驻长安。


    曹操打算继续东归邺时,要选任留府长史,镇守长安,主管此事的人所选的大多不合适,曹操下令说:“放着千里马而不去骑乘,何必急急忙忙地向他处寻求呢?”于是就以杜袭为留府长史,屯驻在关中。
  

    当时将军许攸恃仗自己的部曲,不肯归附曹操,还对曹操有轻慢的言辞,结果曹操大怒,首先要攻打许攸。


    群臣们有很多人都劝谏曹操说:“可以招抚许攸,共同讨伐强敌。”曹操把刀横在膝上,变了脸色不肯听从。


     杜袭进来准备劝谏,曹操打断他的话说:“我主意已定,您不要再说了。”


    杜袭又说:“如果殿下您的主意是正确的,臣将会帮助殿下您完成这件事;如果殿下您的主意是不对的,就算是决定了也应该更改。殿下您打断臣的话,让臣不要说,那您怎么对待臣下不肯表明观点的行为呢?”


    曹操道:“许攸轻慢我,怎么能置之不管呢?”


    杜袭回问:“殿下您认为许攸是什么样的人呢?”


    曹操答道:“平庸的人。”


    杜袭说:“只有贤人才能了解贤人,只有圣人才能了解圣人,平庸的人怎能了解非凡的人呢?如今豺狼当道而先去对付狐狸,人们将会说殿下您躲避强者,进攻弱者,进攻不算勇敢,后退不算仁爱。臣听说张力强达千钧的弩不会为了射击鼷鼠而发动机关,重达万石的大钟不会被草茎撞出声音,现在小小的许攸,怎么值得来劳烦您的神明威武呢?”


    曹操说:“好。”于是就优厚地安抚许攸,许攸便归服了曹操。


    此时夏侯尚和曹丕的关系很亲昵,感情好得到了极其亲密的程度。杜袭认为夏侯尚不是个对事业有所帮助的朋友,不值得特别优待,然后就把这个看法告诉了曹操。曹丕知道后,起初非常不高兴,后来才有感触,这是后话,到时候我们自然会详细介绍。
  

    曹操领军一走,刘备就真正占据了汉中。刘备此番征战能斩杀夏侯渊,夺得汉中,都本是黄权的谋划。
发表于 2014-6-4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不是演义 407  -  和您一起逐字逐句读《三国志》

【前篇提要:曹操和刘备一直相持到夏季,由于曹军情形艰苦,毫无进展,最后只好决定放弃汉中,迁出汉中百姓,并以杜袭为留府长史,屯驻在关中。刘备此番能斩杀夏侯渊,夺得汉中,都本是黄权的谋划。】



    刘备此次夺得汉中,还收降了王平。先前介绍过,王平随杜濩、朴胡到洛阳归顺曹操,被任为代理校尉,跟随曹操来征讨汉中,因而投降了刘备,又被刘备拜为牙门将、裨将军。
  

    这一年的夏五月,刘备从曹操手里夺得汉中后,又继续用兵扩大战果。同年,孟达奉命从秭归向北攻打房陵,房陵太守蒯祺被孟达军所杀。


    孟达获胜后,准备再进攻上庸,刘备暗暗怕孟达难以独力担当此任,就派遣刘封从汉中沿着沔水而下去统领孟达军,结果刘封按计划与孟达会师上庸。


    蜀军会和后,刘封、孟达、李平等人向上庸发起进攻,时任上庸太守的是申耽。申耽,字义举。他一开始在西平、上庸地区聚集乐数千家人众,后与张鲁来往交通,又派遣使者去见曹操,被曹操加为将军的称号,趁着这个机会曹操便让申耽兼领上庸都尉。如今蜀军来攻,申耽率众投降,并打发妻小以及宗族到成都,实际也就是为人质。


    刘备加封申耽为征北将军,兼领上庸太守、员乡侯如前,又让申耽的弟弟申仪做了建信将军、西城太守。


    同时刘备升任刘封为副军将军。至此,上庸郡也归了刘备。
  

    现在刘备已经占有了汉中,他不仅依托汉中东取上庸,而且还近逼武都郡的下辩,对敌方造成的压力很大。


    曹操认为武都孤立遥远,就打算把郡里的人口迁走,但他又怕当地的官吏百姓留恋故土。而杨阜在此地一向是出了名地有威信,前前后后迁走百姓、氐人,让一万多户人口居住在京兆、扶风、天水地界者,同时又把郡治迁到小槐里,百姓们都背着包袱跟随着他。杨阜这个人施政只是抓一抓要点而已,即便是这样,下面的人也不忍心欺瞒他。
  

    大家还记得刘备出兵汉中前,让周群、张裔预测的结果么?此刻已经见了分晓,果然刘备得到了汉中的土地,却没得到汉中的百姓,因为前面交代过,当地的人民都给曹操撤军时迁走了。


    在那个时候,人口不像现在那么大爆炸,人口多不仅不是累赘,而且还是兵源和生产力的保证。


    另外,刘备派遣的将军吴兰、雷铜等人进入武都境内,都覆没没能返回,这一切全像周群所说的那样,于是周群被推举为茂才。到后来周群死去,他儿子周巨对他的占术颇有传承。
  

    周群因占术升了官,而在这方面更胜其一筹的张裕却倒了大霉。张裕以前在涪得罪过刘备,大家应该还记得当时他和刘备两人互相挖苦的对话吧。后来张裕又私下对他人说道:“在庚子年(建安二十五年),天下会改朝换代,刘氏的皇祚完啦。主公(指刘备)得益州的九年以后,在寅年卯年之间又会失去。”不料有人秘密举报了这些话。


    刘备本来就对周群的不恭顺常常含恨在心,再加上如今又恼怒他泄漏密言,于是就翻出张裕进谏争夺汉中的预测不灵验,将其下了狱,准备杀掉他。


    诸葛亮上表请刘备定罪,刘备回答道:“芬芳的兰花长在门前挡了路,不得不锄去。”这句话实际意思就是:贤能之士生性抗直,时有违迕,为君者将不能容忍,势必翦除。


    结果张裕被杀,暴尸街头示众。玄的是,日后魏代汉、刘备之死,都如同张裕所预料限定的时间。张裕另外还通晓相术,他生前每次举起镜子看自己的面相,知道自己终当受刑而死,都会把镜子摔在地上。
发表于 2014-6-4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不是演义 408  -  和您一起逐字逐句读《三国志》

  【前篇提要:建安二十四年夏五月,刘备从曹操手里夺得汉中后,又继续用兵扩大战果。同年,孟达奉命攻打房陵,房陵太守蒯祺被杀。孟达获胜后,准备再进攻上庸,刘备暗怕孟达难以独当此任,就派刘封去统领孟达军。刘封按计划与孟达会和后,各军向上庸发起进攻,上庸太守申耽投降。刘备北夺汉中,东吞上庸,迫使曹操迁走武都郡民。刘备则找机会泄私愤杀了张裕。】



    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群臣向朝廷呈请刘备为汉中王,上表给汉天子说:
  “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长史领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征西将军臣黄忠、镇远将军臣赖恭、扬武将军臣法正、兴业将军臣李严等一百二十人上奏说:


  ‘昔日唐尧极其圣明而浑敦、穷奇、檮杌、饕餮四个恶人在朝中,周成王即仁且贤而管、蔡等四国作乱,高后吕雉代行皇帝的职权而众吕氏篡夺国柄,汉孝昭帝年龄幼小而上官桀阴谋叛逆,他们都是凭借世代的恩宠,接手了国家大权,极端凶恶,竭力作乱,弄得国家几乎灭亡。不是大舜、周公、朱虚侯刘章、博陆侯霍光这样的人,则不能把他们流放和捕杀,使危险的局势转为平安,使即将倾覆的国家转为稳定。


    原望陛下以雄才和至高无上的道德统辖治理万国,却遭遇苦难的时运和不幸的艰辛。董卓首先发难,毁坏颠覆京城。曹操接着惹祸,窃取把持了天子的威权,皇后和太子,毒杀被害,扰乱天下,摧残破坏百姓万物,久使陛下流亡在外而蒙受风尘,担忧困厄,幽居空城,先祖的神灵无人供奉,阻止禁绝皇帝的命令,压制冒犯天子,妄想篡盗国家政权。


    左将军领司隶校尉豫、荆、益三州牧宜城亭侯刘备,身受朝廷爵位俸禄,一心想着贡献力量,来在国家的危难中殉身。目睹着曹操窃国的先兆,刘备盛怒奋发,与车骑将军董承共同谋划诛杀曹操,打算安定国家,平定旧都。恰逢董承将紧要秘密的事情泄漏,让曹操留着那条苟延残喘的小命得以长期作恶,残害搅乱天下。


    臣等常常担怕王室大有阎乐弑杀胡亥那样的大祸,小有王莽废孺子婴为定安公那样的变乱,日日夜夜忧惧戒慎,战战兢兢大气都不敢出。


    以前在《虞书》上记载,以宽厚分序对待九族宗亲,周朝的制度依承夏、商两代,分封建立同姓的诸侯国,《诗经》也明确了这个大义,此法经历的年代长久。汉朝建立初期,分割疆土,尊崇王室子弟,所以最后挫败众吕氏叛乱的祸难,而成就了太宗(指即帝位的代王)的基业。臣等认为刘备是宗师的近亲旁枝,皇族子弟的屏藩,他心里存着国家,想着平息变乱。自从曹操在汉中被击败,天下英雄见到这个形势,就像蚂蚁纷纷聚集一般地大量归附,但是他爵位名号不显赫,九锡没有加赐,就不是所能镇守捍卫国家,彰明显扬万代的。


    奉天子的诏命在外,国家的礼籍和皇帝的策命断绝。昔日河西太守梁统等人在汉朝中兴的时候,受山河地理所限制,职位相同,权力平均,不能互相统领,于是就共同推举窦融作为元帅,最后建立了功绩,摧陷攻克隗嚣。现在国家的危难,比当年隗嚣、公孙述割据陇、蜀还要紧急。曹操外吞并天下,内残害群臣,朝廷有内部的危机,而宗室的武装力量尚未建立,可真是寒心。


    臣等就依照旧日的制度,封刘备为汉中王,拜他为大司马,统率六军,聚集同盟,扫除消灭凶恶悖逆的人。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所任命设置官员则依照汉初诸侯王的旧例。


    因事而变通的做法,如果能利于国家,不上奏请示而自己专断还是可以的。今后大功告成,大事做好,臣等退身服认矫诏的罪过,就算是死了也没有遗憾。’”
发表于 2014-6-4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不是演义 409  -  和您一起逐字逐句读《三国志》

【前篇提要: 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群臣向朝廷呈请刘备为汉中王,并形式上上表给汉天子。】




    于是大家就在沔阳设立了坛场,排列军众,群臣陪席,宣读奏章完毕后,进献王冠给刘备。
  
    刘备上书给汉献帝说:
  “臣以备位充数的才能,担负了上将的重任,统率三军,奉天子的诏命在外,没能荡涤内乱外患所造成的祸难和安定扶持王室,长期让陛下圣明的教化衰败,全国之内,崩坏而没变好,心里头忧虑不安,痛苦得如同患有头疼之症。


    过去董卓制造祸端,自此之后,众恶人四处横行,残害天下。依赖陛下圣明的德行和显赫的威势,人神共同响应,有的是忠臣义士奋起讨伐,有的是上天降下惩罚,凶暴忤逆的人一起被杀死,如同冰渐渐融化一般。唯独曹操,长期没有被消灭,侵夺独揽国家的大权,肆意拼命地作乱。


    臣昔日与车骑将军董承谋划着讨伐曹操,将紧要的事情保密不严,董承被加害,臣逃亡失去凭依,忠义没能实现。这下子得以使曹操凶残悖逆到极点,皇后被杀戮,皇子被毒害。我虽然聚集同盟,一心想着竭尽全力,但生性懦弱,没有将帅之才,经历多年也没能奏效。我常怕自己身亡,辜负国家的恩典,日日夜夜长叹,朝朝夕夕戒惧,如临危境,不敢有丝毫懈怠。


    如今臣的众属下认为在以前的《虞书》上记载了要宽厚有序地亲近对待九族宗亲,使他们这些众贤人来勉力辅佐,五帝虽对此有所增减,但这一做法却没有废弃。周朝依承夏、商两代的制度,同时分封建立了各姬姓国,确实也倚赖了晋、郑两国辅佐的福运。高祖(指刘邦)王者兴起,尊崇王室子弟,大开九个王国,最终斩杀众吕氏,来安定了汉朝宗室。现在曹操嫉害正直的人,实在有很多很多的党羽,他暗藏着不可告人的坏心,篡权盗位的迹象已经很明显。宗室已经衰弱,皇族没有在高位的臣子,思忖古时的典制,暂时按照权宜之计,推举臣为大司马汉中王。


    臣自己暗暗再三思省,接受国家的厚恩,担当一方的重任,贡献才力尚未有成效,所得到的却已过重,不应该再有辱高官之位来加重对自己的罪责和毁谤。可是我被众属臣所迫,他们用大义来逼臣。臣退而考虑寇贼没有被悬头示众,国家的祸难还未停息,宗庙倾侧危险,社稷将要崩坏,这些事成为臣担当职责、碎裂头颅的重任。如果顺应机宜,采取变通的措施,来安定神圣的我朝,即使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因此斗胆考虑采取平常应该的选择,以防以后后悔。于是就顺从众人的建议,拜受了印玺,以提高国家的声威。


    我仰头思量自己的爵位名号,职位高且受到的宠爱深厚,俯头考虑报效国家,忧虑深远,责任重大,心中惊恐连气都不敢喘,如同面临深谷一般。竭尽全力,献出诚心,劝勉六军,率领众义士,应天命、顺时势,讨伐凶恶悖逆之人,以安定国家,来报答陛下恩德的万分之一,谨呈上奏章并由驿使上还所加授的左将军、宜城亭侯印绶。”
  

    刘备及其臣属上递给天子的奏章十有八九到不了皇帝那儿,百分之百不会被批复许可,这一点他们也知道,因此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刘备君臣都是在自说自话罢了,只要自欺欺人地合法称王的目的达到就行了。
  

    就这样,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二十一(书上是庚子日,没这天,怀疑是庚午。六月二十一倒是庚子日)刘备自称汉中王,仍领益州牧。
发表于 2014-6-4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不是演义 410  -  和您一起逐字逐句读《三国志》

【前篇提要: 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二十一(书上是庚子日,没这天,怀疑是庚午。六月二十一倒是庚子日)刘备自称汉中王,仍兼领益州牧。】




    刘备做了汉中王,免不了也要在人事方面大大安排一番。
  

    同年,立穆夫人为汉中王后,刘备的儿子刘禅也被立为王太子。这个刘禅,字公嗣。他就是古今皆知的阿斗。
  

    刘备打算任用黄忠为后将军,诸葛亮劝说刘备道:“黄忠的名望,一直不是关羽、马超之类,如今让他们同等地位,马超、张飞在近前,亲眼看到黄忠的功劳,还可以知晓您的意思,关羽在远方听到这消息,恐怕必定会不高兴,此举莫不是不可以吧!”


    刘备说:“我自会解释这件事。”于是就让黄忠与关羽等人地位相同,赐封关内侯的爵位。同时派遣费诗去荆州拜授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


    果不出诸葛亮所料,关羽听说黄忠为后将军,关羽怒道:“大丈夫决不与老兵(指黄忠)同一班列!”因此不肯受拜。


    费诗对关羽说:“建立帝王之业的人,所任用的不能是一种人。昔日萧何、曹参与高祖(指刘邦)年幼就亲近故旧,而陈平、韩信是逃亡后来的,论起他们的官阶品级,韩信居官最高,也没听说萧何、曹参因此有怨恨。如今汉王(指刘备)以一时的功劳,对汉升(指黄忠)器重,然而他心意上的轻重,怎么会将黄忠与君侯您等同起来呢!况且大王和君侯您,好比是一个整体,同欢乐共忧患,祸福一起担当,愚见认为君侯您不应该以计较官职名号的高低、爵位俸禄的多少为意。我一介使者,遵奉命令的人,君侯您不接受拜,我就这个样子回去,只是为您可惜您这种做法,怕您会后悔罢了!”


    关羽彻底感悟,便立即接受刘备的拜任。


    另外,张飞被拜为右将军、假节。
  

    马超被拜为左将军,假节。
  

    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


    许靖为太傅。
  

    刘巴为尚书。


    黄权为治中从事。
  

    刘备还征召廖立为侍中,任用荆楚地区老成博学之士零陵人赖恭为太常,南阳的黄柱为光禄勋,王谋为少府。
  

    刘备又提拔杨仪为尚书。杨仪,字威公,襄阳人。杨仪的哥哥叫杨虑,字威方。杨虑年轻时就有德行,他在这方面是江南首屈一指的人物。州郡里用礼仪召任,各三公高官征请杨虑,都不能使他放弃自己的志节。可是杨虑在十七岁那年就早早死去,乡里人称他名号位“德行杨君”。建安年间,杨仪担任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来他背弃了傅群而来到襄阳太守关羽那里,关羽任命杨仪为功曹,派遣他作为使者奉命向西来见刘备。刘备和杨仪谈论统军治国的策略,政治的得失,结果十分高兴,于是就召任他为左将军兵曹掾。
  

    刘备在汉中称王,于是广泛地建造客舍驿站,设置并修筑边塞要地的堡垒,从成都到白水关,这类建筑多达四百多处。
发表于 2014-6-4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不是演义 411  -  和您一起逐字逐句读《三国志》

【前篇提要:刘备做了汉中王,立了太子和王后,并对部下进行了一番封拜和人事任命。】



    刘备虽为汉中王,但那里是益州的前沿,于是他把治所迁到后方的成都。这样一来,刘备自然是要回成都的,那么汉川之地就该选取一个能持重的将领来镇守。


    众人议论认为肯定是张飞,连张飞本人心里也以为是自己,可出乎意料的是,刘备竟提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兼领汉中太守,此结果一出,整个军中全都大吃一惊。
  

    再说魏延被提为都督,负责镇守汉中,刘备大会群臣,问魏延道:“如今将重任委托给您,您担任这个职务想说些什么啊?”


    魏延回答道:“如果曹操率天下之兵而来,我请求替大王您抵御他们;如果是他的偏将领十万军众前来,我请求替大王您消灭他们。”刘备听后称说好,众人也都觉得魏延的话豪壮。
  

    刘备立王后的同月,曹操也立了王后。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曹操让夫人卞氏做了王后。策书上说:“夫人卞氏,抚养各个儿子,有人母仪范的德行。现在进封为王后,太子诸侯陪席,百官敬酒祝寿,国内判死刑的减罪一等。”
  

    建安二十四年这一年,孙权又来攻合肥,当时各州都忙着驻防,可扬州刺史温恢却有自己的见解。


    前面我们详细介绍过,合肥之战前,曹操就曾对张辽、乐进等人说过:“扬州刺史(指温恢)通晓军事,一举一动都要与他共同商议。”


    这次孙权来攻,温恢对兗州刺史裴潜说:“这一带虽然有贼军,但不值得忧虑,而是担心征南(指曹仁)那方有变故。现在秋水上涨而子孝(指曹仁)孤军在前,缺乏后援,也没有做长远的守备。关羽骁勇精锐,他若乘借有利条件进兵,必将成为祸患。”
  

    先前庞德和曹仁攻破宛后,都率军向南屯驻在樊,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当时来自关羽的威胁日益增大。


    在樊的众将都因庞德的堂兄庞柔当时跟随刘备在汉中,所以很怀疑庞德有二心。庞德则于此年曾经说过:“我蒙受国家的恩典,于义来说就在于以死报效。我想亲身攻打关羽。今年我不杀关羽,关羽就杀我。”后庞德亲自和关羽交战,射中关羽前额。当时庞德常骑白马,关羽军中称他为白马将军,都很害怕他。
  

    果然不出温恢所料,关羽借着秋水对己有利,就率军攻打樊城。由于同时要防范东吴,于是关羽就留下麋芳、傅士仁等兵将守备公安和南郡。
  

    吕蒙向孙权上奏疏道:
  “关羽攻讨樊而多留守备的军兵,必是怕吕蒙我图谋其后的缘故。我常常有病,请求离开士众回建业,以治病为名。关羽听说这样,必会撤去守备部队,全都赶赴襄阳。而我们的大军乘船进江,日夜急驰逆江而上,去袭击他们的空虚,那么南郡就可以攻取,并且关羽也可以擒获。”
  

    孙权看到吕蒙图谋攻袭关羽的奏疏后,就拿这件事来问是仪,是仪赞同吕蒙的计划,劝孙权采纳。而吕蒙早在上完书后就自称病重,于是孙权就大明大放地发布公告召吕蒙回来。
发表于 2014-6-4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不是演义 412  -  和您一起逐字逐句读《三国志》

【前篇提要:自称汉中王的刘备要把治所从所谓的郡国迁到成都,于是就出乎众人意料地将汉川之地交给后提拔的魏延镇守。同年,由于孙权攻合肥,江北各州都忙着防范南军,只有扬州刺史温恢预料关羽会进攻襄樊,后果然不出温恢所料,关羽借着秋水率军攻打樊城,同时留下麋芳、傅士仁等兵将守备公安和南郡防范东吴。吴方的吕蒙见此机会便向孙权建议趁虚攻袭其后,孙权得到是仪的赞同后,就依照吕蒙的计策调他回来养病,以麻痹关羽。】



    正当吕蒙准备动身去建业的时候,陆逊却跑来找吕蒙。此时的陆逊已经成了孙权的侄女婿,原来孙权已经把哥哥孙策的女儿许配给了他。


    孙权多次向陆逊咨问时事形势,陆逊就曾建议说:“现今英雄处于相互对峙之势,作豺狼般的窥望,要想击败敌人,平定祸乱,人不多是不能成功的。而山贼和作恶已久的人,凭借恃仗着深远的地域,自己的腹心之地没有平定,难以图谋远方,可扩充部队,选取其中的精锐军兵。”


    孙权采纳了陆逊的计策,任他为帐下右部督。正赶上丹杨贼首费栈接受了曹操的印绶,煽动山区少数民族,作为内应,于是孙权就派遣陆逊去讨伐费栈。
  

    费栈的党羽多而前往征讨的部队少,陆逊便增设牙旗,把战鼓号角分散布置,然后让军队趁夜里潜入山谷间,擂鼓呐喊着向前进兵,结果敌人当即就被击败而散乱。


    之后,陆逊整编了东三郡的军队,让强壮的人作为士兵,让瘦弱的人补充农户,于是得到了几万精兵。陆逊扫荡灭除了剧寇,所过之处将其全部肃清,最后回驻在芜湖。

  会稽太守淳于式上表孙权报告陆逊强迫征用百姓,他所在地方的人民苦于苛扰。可陆逊后到了孙权的治所,言谈之间称赞淳于式是好官,孙权说:“淳于式告发您而您举荐他,为什么呢?”


    陆逊回答说:“淳于式心里想要养护人民,所以告发我。如果我再诋毁淳于式来扰乱您的视听,这是不能提倡的。”


    孙权说:“您此举实在是忠厚长者做的事,我瞧旁人是不能做出来的罢。”
  

    这次,吕蒙称说有病动身去建业,于是陆逊来见吕蒙,对他说:“关羽与您地界相连,您怎么能东下远去,后面难道不该担忧吗?”


    吕蒙说:“确实像您前来所说的,但是我病重了。”


    陆逊说:“关羽自恃其勇猛的气势,欺压蔑视他人。才有大功,就气骄心大,只把心思放在进军北方上,不顾忌我们,又听说您生病,肯定更加不做防备。现在我们出其不意,自然可以擒取制伏他。您东下见到至尊(指孙权),应该好好做个谋划。”


    吕蒙假意道:“关羽一向勇猛,已经难以与他为敌,而且他已占据了荆州,恩德信义广施,同时刚刚立有功劳,胆识和气势更大,不容易图谋啊!”
  

    吕蒙回到建业后,孙权问他:“谁可以接替您啊?”


    吕蒙回答说:“陆逊想法深远,才能足以担负重任,看他的谋划,终究可以担当重要职务。且陆逊没有远播的名声,不是关羽所忌惮的,因此没有再能超过他的了。如果任用他,应当让他表面上使自己隐藏不露,内心里观察形势发展的有利时机,然后就能获胜。”于是孙权就召陆逊来,拜他为偏将车右部督代替吕蒙。
  

    此时,骑都尉虞翻多次冒犯孙权的威严直言劝谏,孙权无法对他有好感,再加上虞翻这个人生性不迎合世俗那一套,因此多被他人毁谤,结果获罪流放到丹杨的泾县。吕蒙因虞翻兼会医术,请求让虞翻跟随自己,同时也打算借此使虞翻得以解脱。
发表于 2014-6-4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不是演义 413  -  和您一起逐字逐句读《三国志》


【前篇提要:吕蒙动身时,陆逊跑来也建议趁虚袭关羽,吕蒙虽表面上假意否定,但发现了陆逊是块好材料。吕蒙见到孙权后向他推荐了陆逊,并以治病为名,解救犯颜直言而得罪孙权的虞翻。】


    孙权秘密与吕蒙商谋,计划袭击关羽,又与左右亲近的大臣论议,大臣们大多说不可以。孙权又拿此事来问大预言家吴范,吴范说:“能擒得关羽。”
  

    再说吕蒙病重而离开的消息传到了关羽那里,关羽果然相信了,于是他就逐步撤走防备的部队,让他们赶赴樊参战。
  

    面对关羽率军攻袭,西征才回到长安的曹操命令曹仁在樊抵御关羽,而此时关羽已经把曹仁围困在襄阳。


    由于先前孙权多次侵扰东面边陲,当时曹操重又召满宠回来任汝南太守,赐爵关内侯。这次关羽围襄阳,满宠相助征南将军曹仁屯驻在樊城来抵抗关羽。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曹操又派遣左将军于禁救樊,来援助曹仁。同年八月,正赶上连下了十几天大暴雨,汉水暴涨泛滥,樊城地区连往日的平地都水深五、六丈,于禁所督管的七军全都被大水淹没。
  

    于禁与众将登上高处观望水势,根本就没有地方可以躲避,这时关羽乘着大船逼近,来攻于禁等军,于禁就投降了,只有庞德没有丧失节操而战死……
  

    原来,当时曹仁也让庞德屯驻在樊北部的十里处,庞德军也和大家一样,被泛溢的汉水淹没。


    庞德与众将为了躲避洪水而爬上河堤。关羽乘船攻打他们,用大船从四面往堤上射箭。庞德身穿铠甲,手持弓箭,每射出一箭都不落空。将军董衡、还有庞德自己的部曲将领董超等人想要投降,庞德把他们全都抓起来斩了。


    就这样,庞德率军从清晨奋力交战到下午,关羽军的攻势更加猛烈,庞德军的箭都射完了,又继续持短兵器和敌军近身接战。


    庞德对督将成何说:“我听说良将不会害怕死而苟且免去祸难,烈士不会损毁节操来求得活命,今天,是我死的日子。”


    庞德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作战更加奋勇,气势愈发雄壮,但是洪水越淹越大,官兵们都投降了。


    庞德与麾下的一名将领,二名伍长,搭上箭拉开弓,乘坐小船打算驶回曹仁的军营。不料水势太大,小船倾覆,庞德丢了弓和箭,只得抱着船泡在水里,结果被关羽所擒获。


    被俘的庞德见了关羽,站着不肯下跪,关羽对他说:“您哥哥(指其堂兄庞柔)在汉中,我打算让您担任将领,为什么不早早投降?”


    庞德斥骂关羽道:“小子,说什么投降!魏王(指曹操)有百万甲士,威震天下。你们刘备是才智平庸的人而已,难道能对敌吗!我宁可做国家的鬼,也不做贼人的将。”于是庞德就被关羽所杀。


    事后曹操听说此事,哀叹了很久,他说:“我了解亲近于禁三十年,为什么(或翻成:岂料)面临和身处危难时,他反不如庞德呢!”
  

    曹操因庞德之死非常悲伤,为其流下了眼泪,并封庞德的两个儿子为列侯。
发表于 2014-6-4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不是演义 414  -  和您一起逐字逐句读《三国志》

【前篇提要:关羽得知吕蒙病重而离开,于是他逐步撤走防备的部队,让他们赶赴樊参战。关羽围困了曹仁,又利用汉水暴涨,击败了援军,最终于禁投降,庞德被擒斩。】




    关羽攻没援军,降服了于禁,又斩了将军庞德,还围困着曹仁,于是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都投降了关羽。


    一开始,司马懿早就说过胡修为人鲁莽暴躁,傅方为人骄横奢侈,这俩人不可在边陲任职,但曹操不能明晰地看到这一点。等到现在关羽强势逼人,胡修、傅方果然投降了关羽,这下曹仁被围的处境特别危急。
  

    此时曹仁已身在樊城,他带着几千人马守城,没被大水淹没的城墙也只有几块筑城板那么高而已。关羽率军乘着船来到城下,包围了好几层,城池内外的联系断绝,城里的粮食快要吃完了,救兵也不到来。曹仁激励将士,显示出必死的决心,将士们深受感动,都没有二心。
  

    据说,关羽一开始出军围困樊的时候,就梦见猪啮咬自己的脚,于是他就对儿子关平说:“我现在年老啦,如此就不能回来喽!”迷信归迷信,不过关羽的这种预感也似乎有点儿影子。
  

    如今的关羽不仅在樊城围困了曹仁,又在襄阳围困了将军吕常,原本说目前的形势对关羽应该挺乐观,但是无论是外人,还是自己人,关羽都得不到他们的支持。
  

    关羽自从包围樊城、襄阳以来,不断地通告刘封、孟达,让他们发兵来帮助自己。可刘封、孟达用山区郡县才刚刚归附,不可派走军队而使之不稳定为借口推辞,没有接受关羽的命令。
  

    刘封、孟达倒还找个理由婉言相拒,而孙权更是主动地耍手段骗人。


    孙权见关羽围困了樊,便派遣使者前来请求协助进攻。估计孙权只是做个好人嘴上说说而已,并又不想参战,因此就命令使者不要快速地赶到关羽那儿去,同时又派主簿先去关羽那里打招呼。


    不用说,正式的使者久久不到,发兵相助就是泡影,于是关羽忿恨孙权拖延迟缓,再加上自己已经攻取了于禁等人,就骂道:“貉子(一种狸,蔑指孙权狡猾)敢这样,倘若把樊城攻克了,我还不能灭掉你吗!”


    孙权听说了关羽的这话,知道他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就假装亲笔写书信向关羽致歉,并答应将亲自前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9-7 07:18 , Processed in 0.7090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