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831|回复: 1

论两晋南北朝人评三国之曹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5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两晋南北朝人对三国时期的战争、历史人物和事件格外关注,他们或检讨三国时期战争的得失,或剖析三国人物之行事,目的非常明确——“此皆前代之殷鉴也”。其评论虽未必公允,但从时间上看,这一时期距三国最近,战争的陈迹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影响当残留更多。因而两晋南北朝时人们的种种评论,对于今天我们研究三国历史和三国文化,应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些论文和学术性文字对此已有触及,但并不是专题性的讨论,尚不系统和全面。本文再进一步做些工作,试图使其能更深入一些。
20126911184690155.jpg
  三、关于曹操
  曹操当然也是两晋南北朝人格外关注的三国人物。其时人们对曹操的雄才大略都是肯定的。如《魏书·匈奴刘聪传》:载刘聪之父为刘渊准备乘晋室衰弱之时起兵建立一番事业,就曾自比为汉高和魏武:“渊至左国城,刘宣等上大单于之号,二旬之间,众便五万,都于离石。渊谓宣等曰:‘帝王岂有常哉,当上为汉高,下为魏武。’”曹操在当时人心目中,是一位机敏干练,洞悉事物、明察秋毫,料事如神的政治家。如西晋的傅玄说:“武皇帝,至明也。”(《三国志·徐奕传》注引《傅子》)又,东晋著名的大臣陶侃也被人比作曹操和诸葛亮:“陶公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陆抗诸人不如也。”两晋南北朝人还认为曹操是一位英杰。如《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五)卷末“史臣曰”称:“(宋)高祖崛起布衣,非藉民誉,义无曹公英杰之响,又阙晋氏辅魏之基,一旦驱乌合,不崇朝而制国命,功虽有余,而德未足也。”
  两晋南北朝时也有人认为曹操尚缺少大政治家的度量。这主要是针对曹操之处理崔琰与毛阶等人,尤其是处理毛阶太过于严厉,明知有冤狱却并不纠正,或者纠正不力。毛阶原为曹操麾下“典选举”的官吏,“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检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洁自厉,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三国志·毛阶传》)曹操曾感慨道,象毛阶这样用人时注意端肃世风,社会风气会淳直得天下人都可以自治了;曹操自己也认为毛阶是“我之周昌”,即象汉高祖的忠臣周昌那样的刚直敢言的部下。但后来曹操严惩崔琰等反对他代汉的部下,毛阶稍稍流露出了不满,曹操便借一个毫无事实根据的举报将毛阶交大理钟繇处理,虽经多人力辩其冤曲,毛阶因能幸免于罪,然曹操终将其弃而不用。孙盛等人认为在这一点上,曹操的度量远远比不上汉高祖刘邦。“昔者汉高狱萧何,出复相之,阶之一责,永见摒放,二主度量,岂不殊哉!”看法与此相近的西晋傅玄也认为:
  武皇帝,至明也。崔琰、徐奕,一时清贤,皆以忠信显于魏朝;丁仪间之,徐奕失位而崔琰被诛。(《三国志·徐奕传》注引《傅子》)
  傅玄认为崔琰等人被诛的根本原因,是丁仪之类小人离间的结果,无视曹操惩处政敌时手段的严厉、冷酷。这种论点与事实相去较远,甚为偏颇,有失公允。
  当然对于汉王朝而言,平定汉末大乱的功臣曹操,同时也是篡汉的权臣。两晋南北朝人非常清楚曹操在利用“挟天子而令诸侯”逐渐平定北方的过程中,也逐渐将朝中大权集中在手中,虽然最终完成代汉、捅破那层窗户纸的是其子曹丕,但窃取汉朝廷大权在曹操时代实际上都已基本完成,不过只差禅让这一步而已。如北魏的大臣崔浩在评论“近世”的历史人物时,就把曹操作为篡取朝权的代名词。《魏书·崔浩传》载,崔浩曰:“臣尝私论近世人物,不敢不上闻。若王猛之治国,苻坚之管仲也;慕容玄恭之辅少主,慕容暐之霍光也;刘裕之平逆乱,司马德宗之曹操也。”崔浩认为前秦的王猛辅佐苻坚,犹如春秋时的管仲辅佐齐桓公一样尽心尽力;前燕的慕容玄恭辅佐少主慕容暐,象西汉时霍光辅佐汉昭帝似的鞠躬尽瘁;而东晋末年的刘裕的确也东征西讨,削平反晋武装和割据势力,武功赫赫,同时刘裕也象曹操那样将东晋朝廷的朝权全部集中到自己手中,终于取而代之建立了刘宋。




上一篇:论两晋南北朝人评三国之张飞
下一篇:论两晋南北朝人评三国之诸葛亮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曹魏代汉以后一段较长的时间里,禅代之风盛行,且愈演愈烈。因而讨论曹魏之代汉,在南北朝时期的人群中亦颇流行。如《宋书》的作者沈约就简单讨论过这种禅代之风形成。他以为汉朝历时四百年,立国时间之长可与兴盛繁荣的周代相比;至汉末虽天下大乱,而百姓仍心系汉朝,并无盼望改朝换代之心。曹操靠着他在几十年征战生涯中建立起来的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慑朝臣和百姓,因而能完成他改朝换代、代汉而立的目的。不过百姓并未心服,“民未忘汉”,所以司马氏借着手中掌握的“宰辅之柄”,乘曹氏的衰微而大玩权术,建立起司马氏的强大势力,终于完成了代魏建晋。司马氏能如此顺利,很大程度就在于人心并不向魏,曹氏靠武力而非靠德行完成了代汉的“禅让”,当然无法征服百姓之心,司马氏照着曹氏的“禅让”再来一遍也就很容易了。(《宋书·武帝纪下》卷末“史臣曰”)
  两晋南北朝人也喜欢议论曹操的两个才华横溢的儿子——曹丕和曹植。令人们羡慕的是,三曹能文能武,既有卓世独立的赫赫武功,又有堪为千古绝唱的诗文传世。于是三曹似的文武全才,也就成为后代志趣高尚者的追求。如《南齐书·垣荣祖传》载:
  (垣)荣祖少学骑马及射,或谓之曰:“武事可畏,何不学书。”荣祖曰:“昔曹操、曹丕上马横槊,下马谈论,此于天下可不负饮食矣。君辈无自全之伎,何异犬羊!”
  “上马横槊,下马谈论”,既有冲锋陷阵的豪情和胆略,又有纵论天下、横槊赋诗的潇洒和书卷气,这便是垣荣祖们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
  但曹丕、曹植之间为了争当继承人而兄弟阋墙,曹丕登基后更是把这种争斗变成了胜利者对失败者的迫害,于是有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七步作诗的故事。北魏孝文帝元宏与其弟彭城王元勰之间感情甚好,但元勰仍时时以曹植的遭遇来提醒自己。事见《魏书·彭城王勰传》载:
  高祖南讨汉阳,假勰中军大将军,加鼓吹一部。勰以宠受频繁,乃面陈曰:“臣闻建亲疏而两,并异同而建,此既成文于昔,臣愿诵之于后。陈思求之而不得,愚臣不请而得。岂但古今云殊,遇否大异,非独曹植远羡于臣,是亦陛下践魏文而不顾。”高祖大笑,执勰手曰:“二曹才名相忌,吾与汝以道德相亲,缘此而言,无惭前烈。汝但克己复礼,更何多及。”
  孝文帝认为“二曹才名相忌”,不确。陈思王曹植在魏文帝、魏明帝两朝的遭遇,岂是“才名相忌”便可解释的。此乃封建时代的千百年里,反复演出的皇室内亲人之间围绕皇权而敌对仇杀的悲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1-16 11:06 , Processed in 6.22944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