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司马懿
发表于 2014-6-3 01:35
三国不是演义 395-和您一起逐字逐句读《三国志》
【前篇提要:建安二十三年春正月初六,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丞相司直韦晃、太医吉平起兵反曹,结果政变失败,涉案人员全部被杀。】
政变平息后,曹操下令说:
“代长史王必,是我身处艰险境地时的官吏。他忠诚能干,尽心尽力于职事,心志像铁石般的坚定不移,是国家的好官员啊。因我的失误而久久没有召请聘任他,舍弃千里马而不去乘骑,还惊慌不安地而改求怎么呢?因此下教令召请他,已署任合适的职位,就让他兼长史统管事务如前。”
吉邈等兵败的十几天后,王必最终也因受伤而死。曹操听说王必死了,大怒,召汉廷百官到邺,命令救火的站左边,不救火的站右边。众人以为救火的必然无罪,都挤在左边,结果曹操认为:“不救火的人不是协助作乱,救火是真的贼人。”结果把挤在左边的人全杀了。
如果说吉邈等人带着不入流的队伍起兵攻打属于小打小闹,那么益州这边的进攻则是动真格的了。
建安二十三年,刘备率众将进兵汉中,法正也随从出发,同时分派将军吴兰、雷铜等人领兵进入武都,又派遣张飞、马超等人从沮道直奔下辩,与吴兰等军汇屯在那里。此举近可确保刘备军主力的左翼,远可进窥关、陇。
张飞、马超、吴兰、雷铜等军在下辩这一驻扎,氐人雷定等七个部族达一万多个群落反叛了曹操,来响应他们。
面对这种形势,曹操则派遣都护曹洪统军,以曹休为骑都尉,让他和辛毗参理曹洪军事,前去平定下辩,抵御马超等人,一同出征的还有张既。
曹操下令说:
“昔年高祖(指刘邦)贪财好色,而张良、陈平纠正他的过失。如今佐治、文烈忧不轻矣。”
曹操此令中提到的“佐治”指的是辛毗,而“文烈”则指的就是曹休。这个曹休早在曹操才举义兵时就追随曹操了,曹操曾夸他是曹家的千里马,并让他与曹丕住在一块儿,对待如同儿子一般。曹休常常随从曹操一起征伐,曹操让他统领虎豹骑担任警卫。
这次出征,曹操对曹休说:“你虽然参理军事,其实就是军帅。”再说曹洪听到曹操的这条教令,也把军队事务托付给曹休处置。
除了曹休以外,曹真也在随行出征之列。前面也详细介绍过,当年曹真的父亲为了曹操而死,曹操就收养了曹真,也拿他当亲儿子对待,把他抚养大。有一次,曹真打猎,被老虎所追赶,他回身射虎,结果弓弦响处,老虎应声被射倒。曹操赞赏他的勇猛,后也让他统领虎豹骑。再后来曹真征讨灵丘贼军,攻取了那里,被封为灵寿亭侯,这都是后话。此次,曹真则作为偏将军领兵攻打刘备军。
温县司马懿
发表于 2014-6-3 01:37
三国不是演义 396-和您一起逐字逐句读《三国志》
【前篇提要:建安二十三年,刘备率众将进兵汉中,同时分派将军吴兰、雷铜等人领兵进入武都,又派遣张飞、马超等人从沮道直奔下辩,与吴兰等军汇屯在那里,结果氐人一万多个群落叛曹应刘。曹操则派遣都护曹洪、曹休、张既等前去抵御马超等人。】
刘备见曹军来对抗,就派遣张飞屯驻固山,准备截断曹军的后路。
曹军众人商议对策,大家犹疑不决,曹休说:“贼军真的要截断后路的话,应当潜伏兵马秘密行军,如今却先大张声势,这说明他们并不能做到这一点。应该抓住他们尚未集结,快速攻击陈兰,陈兰兵败则张飞自然就逃跑啦。”
曹洪听从了曹休的意见,进兵攻打陈兰,结果曹洪、张既大破敌军,斩杀了陈兰军将领任夔等人,张飞果然退走。曹真则率军攻击屯在下辩的刘备军别部将领,也击败了他们,曹真因此役被拜为中坚将军。
此时已是建安二十三年春三月的一天凌晨,天上的群星全都隐没,此时却出现了一颗光芒强盛的彗星,冲行于东面的天空。同月,武都郡的失利迫使张飞、马超逃往汉中,阴平氐强端也斩杀了吴兰,并将其人头送来,雷铜及其军也在武都覆没。
张飞、马超退回后,曹洪设置酒宴大行聚会,命令歌姬舞女穿着疏细的丝织品制成的衣服,脚蹬皮制的鞋子踏行在鼓上歌舞,由于表演者穿的这种衣服透明度很高,满座的人都笑。
杨阜厉声责斥曹洪说:“男女的区别,是国家基本的纲纪,哪里有在众人聚坐的场所之中裸露女人的形体的!就算是夏桀、商纣的淫乱,也不如这个过分。”
杨阜说完气愤地甩衣告辞而出。曹洪立刻叫停了歌舞伎的表演,请杨阜回来入座,对他十分恭敬,颇有忌怕。
曹洪回军后,辛毗被任为丞相长史。
由于吴兰、雷铜这一年进入武都,全被曹军所攻灭,因此刘备面对失利,便临时驻扎在阳平关,而曹操安排在这一方面的夏侯渊则率众将前来抵御。刘备军与夏侯渊、张郃等军相对峙,双方一守就将守到明年……
就在刘备军在汉中对抗曹军的同时,不料后方的盗贼马秦、高胜等人在郪起事,他们聚集的部众多达数万人,并开到资中县。
李严见刘备身在前线,便不再改发兵,只率领郡中士卒五千人前往征讨,结果斩取了马秦、高胜等人的首级,依附他俩的叛军党羽分散后,全又恢复成有户籍的居民。
此时趁着汉中前线的刘备军和夏侯渊军尚未分出胜负,我们看看曹操和孙权那里的情况。
温县司马懿
发表于 2014-6-3 01:40
三国不是演义 397-和您一起逐字逐句读《三国志》
【前篇提要:刘备见曹军来对抗,就派遣张飞屯驻固山,准备截断曹军的后路。曹军犹疑不决,曹休力排众议主张速攻陈兰,结果大胜,张飞退走。武都郡的失利迫使张飞、马超逃往汉中,氐人斩杀了吴兰,雷铜及其军也在武都覆没。刘备面对失利,便临时驻扎在阳平关,而曹操安排夏侯渊则率众将前来抵御。刘备军与夏侯渊、张郃等军相对峙,双方一守就将守到明年……期间李严独力平息了刘备后方的叛乱。】
先前在代上任的裴潜,如今已经在职三年,被召回来担任丞相理曹掾,曹操称赞他治理代的功劳,可裴潜却说:“我对百姓虽然宽和,但对众胡人却很严刻。现在继任者必会认为我治理得过严,而行事加以宽厚慈惠。胡人向来骄纵,过于宽缓他们必会放肆,他们放肆了又会用刑法来整治他们,这就是争端所生成的原由啊。按情势来料想,代郡必会再反叛。”曹操听后深深懊悔让裴潜回来得太早。
果然,才过了几十天后,也就是建安二十三年夏四月,代郡、上谷乌丸能臣氐(或作无臣氐)等反叛,他们请求归属鲜卑的扶罗韩,于是扶罗韩率领一万多骑兵前来迎接。
等到了桑乾,能臣氐等人经过商议,认为扶罗韩部的法禁宽松,恐怕不能成事,又改派人叫轲比能来。
轲比能接到请求,立即带领一万多骑兵来到。大家汇合后,免不了应该共同结盟立誓,结果轲比能就在盟会上杀了扶罗韩,这下子,扶罗韩的儿子泄归泥以及部众全都归属了轲比能。轲比能因为自己杀了泄归泥父亲的原因,所以特别优待泄归泥。
前面交代过,这个扶罗韩是鲜卑首领步度根的二哥,步度根也从此对轲比能产生了怨恨。
很快,代郡乌丸三个单于反叛且又有轲比能相助为害的消息传来,曹操派遣鄢陵侯曹彰前去征讨,同时曹操还给曹彰配备了夏侯尚。
夏侯尚,字伯仁。他是夏侯渊的侄子,曹丕与他的关系亲近友善。夏侯尚这个人有谋划事情的才智与谋略,曹丕很器重他,与他算是布衣之交,也就是两个人在什么都不是的时候而产生的深切友谊。当年曹操平定冀州时,夏侯尚为军司马,带领骑兵随从征伐,后又担任五官将文学。到了魏国刚刚建立,夏侯尚则升任黄门侍郎。
这次随曹彰征讨代郡的不止是夏侯尚,还有田豫,此时田豫被任命为鄢陵相。
曹彰出征时的身份是北中郎将,代骁骑将军,临行的时候,曹操训诫曹彰说:“在家里是父子,接受了职事就是君臣,一举一动都要按王法办事,你要当心这句话!”这估计是曹操教育儿子最有意义的一句话,把这句话拿到任何时代都适用!
温县司马懿
发表于 2014-6-3 01:42
三国不是演义 398-和您一起逐字逐句读《三国志》
【前篇提要:由于代郡太守更替,该地区乌丸的三个单于叛归鲜卑扶罗韩,中途又改叛向轲比能,结果轲比能杀了扶罗韩,相助三单于为害。于是曹操派遣鄢陵侯曹彰前去征讨。】
再说曹彰领兵北征,进入涿郡界,大军临时驻扎在易北,胡人叛军则设骑兵伏击。当数千名反叛的胡军骑兵突然杀到时,曹彰的兵马尚未集结,只有步兵一千人和几百名骑兵。
面对这种不利的情况,曹彰军的军人惊慌混乱,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田豫利用地形,调转军车结成环形车阵,并让军士在阵内拉满弓弩戒备,再布疑兵堵在圆阵的空隙之间。就这样,曹军采用田豫的方法,坚守车阵中的要道,胡军不能冲进阵,也就散去了。
胡军这一退散,曹彰便率军追击,并亲自上阵搏斗厮杀。交战中,曹彰开弓射击胡骑,弓弦响处,敌兵被他接二连三地应声射倒。激战超过半日,曹彰的铠甲上已中数箭,但他的情绪和斗志却更加激昂,最终大破胡军。
曹彰乘胜追击败兵,一直打到桑乾,此地离代已经二百多里了。长史和众将都认为刚刚经过长途跋涉,人马疲乏劳累,再加上受到上面的节制,规定不得越过代,不能深入进军,违抗命令轻视敌人。
田豫的策略则是继续进击,曹彰说:“率军前进,只在于力求交战得利,为什么要受节制束缚呢?胡人还未逃远,追击必能击败他们。服从命令而放走敌人,不是良将!”
说完曹彰就上了马,向军中下令说:“后出动者斩!”
结果大军只花了一天一夜就追上了敌人,曹彰挥军攻击,又大破胡兵,斩获的首级和生俘的敌人数以千计。曹彰又比通常的赏格加倍地大大赏赐将士,将士们无不喜悦。
然后曹彰又按田豫的策略,趁势向前平定代地。此时鲜卑大人轲比能正手握数万骑兵在一旁观望强弱之势,他见曹彰奋力征战,大军所向全被攻破,于是就跑出塞外,请求归服,后又恢复了进贡。
北方代地全部平定后,曹彰回来,当时太子曹丕写信提醒曹彰说:“作为将领奉守法规,不该像征南吗?!”曹丕信中所说的征南即是征南将军曹仁。
这段时间曹操下《赡给灾民令》说:
“去年冬,天降瘟疫,百姓有的因疾病而死亡,军事行动在外,开垦的田地减少,我特别担忧此事。今命令官吏百姓男女:女性七十岁以上,没有丈夫、儿子;如果十二岁以下,没有父母兄弟,以及眼睛看不见,手不能做事,脚不能行路,且没有妻儿父兄和产业的人,终身由公家供给口粮。贫穷不能自己供养幼小者到十二岁为止的孩子的人,根据人头借给他口粮。七、八十岁的老人须奉养者,九十岁以上,家里一个人不再服劳役。”
建安二十三年夏六月,曹操又下令说:
“古代的墓葬,肯定都是安置在贫瘠土少的的地方。现在我规定西门豹祠西侧的高地上为我的寿陵,就利用原来的高度作为墓的基础,既不要堆土,也不要植树。《周礼》规定:要供养专人来保护管理天子和官员的墓地,凡是诸侯都可以葬在天子陵寝前面的左右之地,卿大夫则葬在天子陵寝的后方,汉朝的葬制也称作陪陵。以后公卿、大臣、将领有功的人,死后都可以在寿陵陪葬,要大开墓地四周的地界,使它足够能容纳得下。”
曹操此举不仅有隐晦地挑战天子地位之嫌,而且也许他已经感觉自己的身体确实大不如前了。不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年华虽然逝去,但无法阻挡他那颗永不停止的进取之心!
温县司马懿
发表于 2014-6-3 01:43
三国不是演义 399-和您一起逐字逐句读《三国志》
【前篇提要:曹彰在田豫的辅助下,大破叛胡,并向前平定了代地。丘力居目睹这一切,心里害怕而逃出塞外,请求归服。曹操也酝酿着西征刘备。】
同年秋七月,曹操整顿操练兵马,随后开始西征刘备,九月份曹操抵达长安。曹真也跟从到那里,兼领中领军。
曹操在长安,召曹彰到他的驻所来。曹彰从代路过邺,曹丕对曹彰说:“您刚刚有功,现在西去见王上(指曹操),应该不要自夸,回话时要时常表现得像做得还不够的样子。”
结果,曹彰到了曹操面前后,果然照着曹丕的话去做了,把功劳归于众将。曹操很高兴,抓住曹彰的胡须说:“黄胡子小子竟大大得不一般!”曹彰的胡须发黄,所以曹操才这样称呼他。
在那个时期的尊贵者中,有些人很崇尚自身的勇敢和武力,而想要体现这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亲身征战,就是像曹彰这样。二就是亲身打虎,比如孙权。
众所周知,老虎性喜独居,基本上昼伏夜出,比较隐蔽,不到感到有威胁或迫不得已是不会专门找着人去攻击的,虎害主要是指饥饿的老虎离开山林冒险去捕杀家畜,因此像这些尊贵者为了展示和证明自己,往往都是要找着老虎去打的。
建安二十三年冬十月,孙权将要到吴去,他在庱亭亲自骑着马射虎,结果马被老虎所伤,孙权向老虎投刺双戟,老虎受伤后退,常跟随孙权的侍从张世用戈击虎,捕获了它。
而就在孙权射虎的同月,曹操一方的南阳发生了叛乱。
当时由于南阳地区苦于徭役,宛的守将侯音、卫开等凭据宛反叛。在侯音哗变时,功曹应余和东里衮趁纷乱之机飞快地逃出城。侯音就派骑兵追赶,并在离城十里处追到了二人。
追兵张弓射东里衮,飞来的箭一枝接着一枝,应余用自己的身体去为太守东里衮挡箭,结果身中七箭。
应余对抓到他们的追兵说:“侯音这个人狂妄狡猾,做下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平叛的大军马上就要到了,他被诛杀就在眼前。都说你们本来都是好人,平时也没什么坏心,应该想着悔改,为什么要受侯音的指挥呢?我用身体替太守挡箭,受了重伤,如果我死了却能保住本郡君长的性命,也就没什么遗憾的了。”说完仰天放声大哭,涕泪交流。
追兵见应余守义刚烈,就留了东里衮一条性命,可能是把他带走了。反正追兵离开后,应余也死了。侯音抓到南阳太守东里衮作为人质。
侯音抓住东里衮后,卫开和当地官吏百姓一起反叛,并与关羽连和,接着又劫持邻县的民众几千人,然后据宛守保,估计打算等待关羽来。
这时,南阳功曹宗子卿跑来对侯音说:“足下您顺应民心,兴举大事,远近地区无不瞻望您的风采;然而您却逮捕了郡里的君长,有违众意而且还没什么好处,为什么不让他离开呢?我和您齐心合力固守此地,等到曹公军来的时候,关羽的军兵也到啦。”
侯音听从了宗子卿的建议,立即释放了东里衮。而宗子卿则趁夜里翻城逃出,就和太守东里衮一起收罗其他的民众,组成军队来围困侯音。
代征南将军曹仁此时正持节屯驻在樊城,防范关羽,因此正好让他前去平叛。同月曹仁奉命征宛,同时庞德也率部前来,东里衮、宗子卿也带着拼凑的民军来相助,各军很快就包围了宛。
曹仁、庞德等人能不能拿下宛而平定侯音之乱,要等到两个月后才能见分晓,趁着这个空闲的机会让我们来看看其他的情况。
温县司马懿
发表于 2014-6-3 01:45
三国不是演义 400-和您一起逐字逐句读《三国志》
【前篇提要:建安二十三年秋七月,曹操整顿操练兵马,随后开始西征刘备,并于九月份抵达长安。当时由于南阳地区苦于徭役,宛的守将侯音、卫开等连和关羽,凭据宛反叛。同月曹仁奉命征宛,同时庞德也率部前来,他们与东里衮、宗子卿拼凑的民军很快就包围了宛。】
这一年,曹操势力范围内勾结关羽的不止是宛城的守将侯音,还有陆浑的百姓孙狼。
当时,陆浑长张固接到书令征调壮健的男子,要给送汉中。百姓厌恶和畏惧到远方服役,一起心意纷乱。当地百姓孙狼等人趁着这个机会举兵杀了县主簿,发动叛乱,弄得县邑残破。
张固则带领十几名官吏士卒,跑到当年推辞曹操授官的胡昭那里,依托胡昭居留下来,然后招集兵乱后残余的百姓,恢复安定了辖界。
于是孙狼等人就向南归附了关羽。关羽授予孙狼官印,配给他军兵,孙狼回来再继续作乱,到陆浑南部的长乐亭时,大家自己相互立誓言相约定说:“胡居士(指胡昭)是贤人啊,一律不得侵犯他的村落。”这一带的人依赖胡昭,因此大家都没有感到恐惧和万分警惕。
曹操军中的一颗名将之星于今年陨落!乐进死去,谥号为威侯。他的儿子乐綝继承了他的爵位。
乐进是大家所熟识的,之所以那么熟识,不光是他战功卓著,而且还因为他参加的战役实在是太多了。比如:
在濮阳大战吕布;在雍丘围攻张超;在苦攻打桥昽;到安众征伐张绣;在下邳围困吕布时,击败其别部将领;在射犬攻击眭固;在沛攻破刘备后马不停蹄地又北渡黄河攻获嘉,期间数十战,攻烧营屯、俘歼敌军、迫降敌将若干;此外在官渡之战中斩袁绍大将淳于琼;在黎阳攻打袁氏兄弟,又斩其大将严敬;击败平定乐安郡的黄巾军;包围攻取鄴、攻克袁谭的南皮,继而分攻雍奴;独立征高幹,在壶关连战都有斩获;自淳于而出与李典打跑了管承,平定沿海;曹操攻荆州时,击逃关羽、苏非等人,南郡蛮夷全来投降;又大破刘备的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还与张辽、李典协作参加了合肥之战!以上所有的战役无处不见乐进的身影。
乐进这个人因勇猛刚毅而名声显扬,但在史书上却看不到具体记载他所做的事情,或许注记有遗漏吧,不如张辽、徐晃等人的传记周详,真是可惜!
另外,曹操的儿子郿侯曹整也在今年死去,他死时还没有子嗣,同年改封曹茂为平舆侯。
建安二十四年春正月,曹仁率领各军前后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击败了侯音,庞德带着所部军队与曹仁一起攻拔了宛。
也许是由于当地民众也主动反叛的原因,曹军攻破宛城后,就展开屠城的行动,并斩了侯音和卫开的人头。
庞德同曹仁攻破宛后,就向南屯驻樊,同时曹仁也回驻樊城,于是曹仁被正式任命为征南将军。
曹仁又把应余的事迹上表奏于朝廷,并为他设祭。曹操知道后,感叹良久,让州里再去他家表彰,并赏赐一千斛谷。
侯音败后,仍有数千人众入山做盗贼,成为南阳郡的一大祸患。太守东里衮已经捕获了其党羽五百多人,上表请求把他们全部处死。可能当上级还没回复的时候,东里衮就改任了于禁的司马,而继任者则是田豫。
先前曹彰能够平定代,都是田豫的策略,于是田豫被升为南阳太守。
田豫继任南阳太守后,采取的是怀柔的政策,他看望了所有的这些囚徒,安慰他们并用道理开导他们,然后把这五百人的枷锁打开,全部释放了,给他们了条改悔自新的出路。这些人感激地一起向田豫叩头,都愿意为他效力,很快此事在盗贼间互相转告,结果盗贼见政府不再追究叛乱的事,就一下子都解散了,南阳郡里也恢复了平静。
田豫把此事一一上报,曹操表扬了田豫。
温县司马懿
发表于 2014-6-4 00:02
三国不是演义 401-和您一起逐字逐句读《三国志》
【前篇提要:侯音和孙狼分别反叛并连和关羽,结果侯音被平定。乐进也于建安二十三年死去。】
而这时刘备已经和夏侯渊相持对垒了大半年。刘备于建安二十四年春正月从阳平南渡沔水,沿着山逐步推进,并在定军、兴势扎下大营。夏侯渊见状就带兵来争夺该地,他的司马郭淮则因病没有出战。
此刻张郃正屯驻在广石,刘备派遣精兵一万多人,分为十部,夜里猛攻张郃。张郃率领亲兵搏斗厮杀,刘备无法攻克。
这之后,刘备军又在定军山走马谷夜烧曹军的鹿角和大营围,也就是用土、石、荆棘等围成的防御设施 。
夏侯渊让张郃守护东面的营围,自己则带轻装士兵守护南面的营围。刘备向张郃挑战,结果张郃军交战不利,夏侯渊便分出所带兵的一半来援助张郃,不料自己救火时在别的路上与刘备相遇。
法正见状说:“可以攻击啦。”于是刘备命令黄忠登上高处击鼓呐喊进攻夏侯渊。
夏侯渊的军众特别精锐,可黄忠进兵冲锋,摧破敌军的阻挡,所攻之处都勇往直前。黄忠激励士卒,金鼓声喧天,欢呼之声震动山谷。
夏侯渊被对手袭击,双方短兵相接,一次交战夏侯渊就交出了自己的人头,同时被斩的还有曹操所署任的益州刺史赵颙等人,夏侯渊军大败。
夏侯渊战死,张郃也退回阳平。
有趣的是,堂堂的在册征西将军夏侯渊被杀,而直接导致其死亡的责任人黄忠则被刘备升为征西将军,也不知道刘备此举是不是故意的。
严格地说,夏侯渊不属于曹氏的外姓将军之列,这对喜用亲族兄弟执掌大兵权的曹操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夏侯渊死后,谥为愍侯。他的妻子,则是曹操妻子的妹妹。夏侯渊的长子夏侯衡,娶的是曹操弟弟海阳哀侯的女儿,受到优遇宠幸的程度非常高。夏侯衡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转封为安宁亭侯。
回头接着再说正当这个时候,汉中方面的曹军才丧失了元帅,群龙无首,大家怕被刘备所趁机攻袭,三军都惊恐失色。
先前也交代过,夏侯渊出兵与刘备交战时,郭淮当时有病没出战。如今夏侯渊被刘备所杀,军中纷乱,身为司马的郭淮收聚败散的士卒,对大家下令说:“张将军,国家的名将,是刘备所忌怕的。今日事情紧急,非张将军不能安定军心。”然后就推举荡寇将军张郃为军中主帅,驸马都尉杜袭则与张郃、郭淮督责整饬各军事务,暂且由张郃总领,来统一众军之心。
张郃出任后,整治军队,安扎阵营,众将都受张郃节制和调度,这下子各营的军心才安定下来。
到了第二天,果如曹军众人先前所预料,敌军趁机来袭。刘备打算渡汉水来攻打,众将商议敌我众寡,不能抵敌,刘备容易乘胜进击,于是大家要凭依汉水结成军阵来抵御刘备军。
郭淮说:“这是向敌人示弱,不足以挫败敌人,不是好谋划。不如远离汉水结阵,引诱他们到来,然后击其半渡,刘备就可以被打败了。”
曹军阵势摆好后,刘备却心生怀疑,没敢渡汉水,于是郭淮就坚守,显示自己没有撤回北方之心。之后这一切都写成章表上报,此时曹操正在长安,他得知后认为很好,就派遣使者授予张郃符节,再次让郭淮担任司马。
前番夏侯渊虽然在汉中方面担任都督,但刘备忌惮张郃而不把夏侯渊当回事。等到如今杀了夏侯渊,刘备说:“应该获取他们最厉害的将领(指张郃),要这个(指夏侯渊)做什么呢!”
温县司马懿
发表于 2014-6-4 00:02
三国不是演义 402-和您一起逐字逐句读《三国志》
【前篇提要:建安二十四年春正月刘备率军推进,夏侯渊相应来战,结果被斩。夏侯渊战死,张郃败回阳平。汉中军丧失了主将,在郭淮提议下让张郃代理了主将的职务。刘备趁胜来攻,郭淮又力排众议主张远离汉水结阵,使刘备心生疑虑,不敢进击。曹操得知后很肯定前线将领的做法,正式以张郃为主将。】
曹操此刻在长安,准备亲自征蜀,刘廙上奏疏说:
“圣人不因智慧而轻视世俗,王者不因他人的人品可议或地位卑下而不听取其正确的言论。所以能成就千年功业的人,必定是从近处能观察到远处;在独自决断时考虑周全的人,则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有失体面的事,也想广泛地搜集采纳众人的意见。况且皮绳、弓弦不是能说话的东西,而圣贤却拿来匡正自己的缺点(指的是昔年西门豹性子急,所以身带皮绳提醒自己要沉得住气;而董安性子慢,所以身带弓弦督促自己抓紧些)。臣的才能智慧愚昧浅薄,但希望自比皮绳和弓弦。
昔日乐毅能以弱小的燕国击败强大的齐国,却不能用行动迅疾的军队克定即墨的原因,是因为自己谋划好策略的人,即使弱小也一定会稳固;想要自我溃散的人,即使强大也一定会失败。
自从殿下您起军以来,三十几年,敌人没有不被击败的,强手没有不被征服的。如今凭借着全国的军兵,战无不胜的威势,而孙权却在吴凭借险固的地形顽抗,刘备在蜀不肯臣服。夷狄的臣奴,抵不上冀州的军卒,孙权、刘备所凭籍的,比不了袁绍的基业,然而本初(指袁绍)已经灭亡,那两个贼寇却未战胜,这不是现在昏庸懦弱而以前聪明勇武。这是自己谋划好策略的人,与想要自我溃散的人形势不同罢了。因此周文王讨伐崇国,三次亲征而攻不下来,班师返回而修养德行,然后才使崇国归服。
秦做诸侯的时候,所征伐的国家必定顺服,等到兼并了天下,面朝东方称帝,而平民百姓们却大声呐喊而国家要崩毁了。这是在外耗尽了力量,却对内不体恤百姓。臣怕侵犯边疆的敌寇不是六国那样的敌人,而世间不乏人才,土崩瓦解的形势,这不能不明察啊!
天下有重大的获取,也有重大的损失:形势上可以得到而我们努力争取它,这是重大的获取;形势上不可以得到而我们努力争取它,这是重大的损失。如今之计,不如估料判断出四方的险要,选择要害之地进行把守,挑选天下的甲士,随着该地的军政长官每年更换。殿下您可以无所担忧地高枕在高大的房屋里,深思如何治理国家;广开农桑,行事依从节约,这样做个十年,那么国家就富强,百姓就安定了。”
建安二十四年春二月二十九日(书上说是十九日,但不是最后一天),这是本月的最后一天,天上有了日食现象。曹操从长安率领众军南征汉中。
曹操进兵向前时,给刘廙的回信也很有意思:
“不只是君长应该了解臣子,臣子也应该了解君长。现在要让我安坐着推行西伯(指周文王)的德政,恐怕我不是这种人啊!”
接着说曹操来征刘备,先派遣贾逵到斜谷观察地形。贾逵路上遇到水衡都尉(或水衡丞),押载着几十辆装着囚犯的车,贾逵认为军务紧急,最后就留下其中一个罪重的人追究,把其余的人全释放了。曹操认为贾逵做得对,便拜他为谏议大夫,与夏侯尚一起执掌军中的谋划工作。
同年三月,曹操从长安出斜谷,大军拦截于要害之处而进临汉中。曹操此番西征,闻知是法正向刘备建议争夺汉中的策略,便说:“我原本就知道玄德(指刘备)不能有此谋略,必是被别人所教的。”而另一方的刘备则预计道:“曹公即使到来,也无能为力,我必定占有汉川啦。”
温县司马懿
发表于 2014-6-4 00:03
三国不是演义 403-和您一起逐字逐句读《三国志》
【前篇提要:建安二十四年春,曹操率兵从长安出斜谷,大军拦截于要害之处而进临汉中。曹操料定刘备争夺汉中的策略必是他人所出,同时刘备也预料曹操此番即使到来也无能为力,自己必定占有汉川。】
此前,刘备已经派遣陈式等十余营军队断绝了马鸣阁道,扼住汉中通往内外的要道。这时夏侯渊战死阳平,曹操十分担忧,就让曹真为征蜀护军,督统徐晃等人在阳平攻破刘备的别部将领高详。
徐晃在分头征讨中攻破蜀军,陈式等军被杀得自己跳落山谷,多有丧命。
曹操听说后,十分高兴,就给徐晃假节,下令是:
“这个阁道,是汉中的险要咽喉。刘备想断绝外内联系,来占取汉中。将军一次行动,就打断了贼人的计划,好上加好啊!”然后曹操就亲自进汉中,到了阳平。
如今曹操来争夺汉中地区,于北山下运米,多达数千万袋。黄忠认为可以劫取,于是赵云军就随黄忠来劫米。
谁知黄忠过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回来,赵云便带领几十名骑兵轻装疾行出营围,去察看接迎黄忠等军。
不料正赶上曹操举兵大规模出动,赵云被曹军前锋所攻击,才交战,曹军的大部队就到了,由于情势逼迫,赵云便向前冲突敌阵,且战且退。
曹操军被杀败,又恢复了阵形合围,赵云再次冲入敌阵,杀奔回自己的营围。此刻将领张著受伤,赵云二次飞马回来营救,迎接走了张著。
曹操军追到赵云营围,此时沔阳长张翼正在赵云军的营围里面,他准备关闭营门据营垒坚守,而赵云回入营后,改把营门大开,并让军众偃旗息鼓。
曹军见状,怀疑赵云有伏兵而退去,赵云命令把战鼓擂得震天响,却只用车弩在后面射击曹军,曹军惊慌害怕,自相践踏,堕入汉水中而死的人很多。
刘备第二天早上亲自来到赵云营围视察昨日交战的地方,他说:“子龙一身都是胆啊!”随后奏乐宴饮一直到日落,军中号称赵云为虎威将军。
刘备在与曹操争夺汉中期间,紧急写信要求后方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拿此事来询问蜀部从事杨洪,杨洪说:“汉中即益州的咽喉,存亡的关键,如果没有汉中就没有蜀啦,这是家门前的祸患。当今的事,男子应当参战,女子应当运输,发遣军兵有什么迟疑的呢?”
当时蜀郡太守法正跟从刘备在北部对抗曹操,于是诸葛亮表奏杨洪兼代蜀郡太守,结果众多的政务他都能办得很好,后就让杨洪正式担任了蜀郡太守。不久,又调任为益州治中从事,这是后话。
再说曹操亲自到了汉中后,刘备高高居守在山头,让刘封下来挑战。曹操骂道:“卖鞋的乡下人,常让干儿子来抵抗你家曹公么!等叫我的黄须(指曹彰)来,让他打刘封。”于是曹操就召曹彰。曹彰起早贪黑地赶路,向前线奔赴。
刘备挑战是假把式,他实际上守保高山不敢交战,更确切地说,应是收拢军队凭藉险要拒守,根本不和曹操交战。曹军始终无法和蜀军交锋,结果几个月攻克不了,逃兵日渐增多。
当时曹操打算回去,就发令说“鸡肋”,官属们都不知道曹操说的是什么意思。
主簿杨修听后便自行整理返回的行装,别人吃惊地问杨修:“您凭什么知道要返回呢?”
杨修回答:“鸡肋,丢弃它似乎可惜,吃它却没什么肉,以此来比汉中,知道魏王要回去。”
果如杨修所说的,曹操确实想回去,他准备撤走汉中的守军,但又怕刘备继续向北争取到武都氐人来进逼关中,于是曹操就拿这件事询问张既。
张既说:“可以劝武都氐人,让他们往北出行到有粮谷的地方去躲避蜀贼,先到的人多多给以赏赐,那么前面的人知道了好处,后面的人必会效仿他们。”
曹操听从了张既的策略,就到汉中领出众守军,同时命令张既到武都,迁出五万多个氐人群落,让他们居住在扶风和天水地界。
不料就在这时,武威的颜俊、张掖的和鸾、酒泉的黄华、西平的麹演等人一起凭藉本郡反叛,自称将军,相互攻打。
颜俊派遣使者送母亲以及儿子到曹操那里为人质,向曹操请求援助。曹操又拿此事来问张既。
张既说:“颜俊等人外凭借国家威势,内心生傲慢悖逆,计谋确定,军势足够之后,就会反叛罢了。现在我们正忙着定蜀,暂且应该使他们两相留存而争斗,犹如卞庄子刺虎,坐等着收取他们自行灭亡。”
曹操回答道:“好。”然后就按张既的计划行事……结果果然在一年多后,和鸾杀了颜俊,武威的王祕又杀了和鸾。当时就不再设置凉州,而是从三辅到西域,都属于雍州。这些都是后话,之所以要提到现在先说,是因为曹操没能看到这天的到来。
温县司马懿
发表于 2014-6-4 00:03
三国不是演义 404-和您一起逐字逐句读《三国志》
【前篇提要:曹操兵临汉中,派曹真督徐晃等军击败了先前被刘备安插在这里的陈式等军,打通了马陵阁道。赵云又因跟黄忠劫曹军在北山下的粮道和曹军遭遇历险,结果兵寡的赵云虚张声势吓退了曹军。之后,刘曹双方对峙阳平,刘备故意守保高山不交战,曹军久攻不下,日渐逃亡,于是曹操就迁走武都氐人,准备撤军。这时凉州各军阀势力相攻打乱,曹操采用张既的计策坐观其斗以收渔利。】
此刻曹操征汉中在外,曹丕身在孟津,他听说钟繇有块玉玦,自己想把它弄过来但又难以明说,就密让临菑侯曹植转请人向钟繇说,钟繇听后立即就将玉玦送给了曹丕。
为此,曹丕给钟繇写信说:
“玉用来比配置君子的德行,被诗人所赞美。以前晋国的垂棘(玉璧名),鲁国的美玉,宋国的结绿,楚国的和璞(和氏璧),价值超过万金;珍贵重于都城,著称于往昔;传名于将来。所以垂棘拿出晋国,而虞、虢国君双双被擒;和氏璧送入秦国,蔺相如死守国家的尊严。
我私下看到说玉的书,称美玉白如同切开的脂肪,黑好比纯净不杂的漆,红类似雄鸡头上的肉冠,黄像蒸熟的粟子一般。我从旁近听到这个话,但没遇见过它的样子。
虽然我没有君子的德行,也没有诗人的风度,但高德之人犹如山高、路阔那样,也是我内心暗暗所仰慕的。然而四宝(指前面的四件宝物)的样子飘渺模糊已经久远,秦、汉两世也没听说有堪与比美的。所以我求取了多年,没遇过那种真品,个人的愿望没达成,饥渴之望也未满足。
近来见南阳的宗惠叔说君侯您以前有美玦,听到这个我又惊又喜,笑着与他一起拍手。本该自己写信告知,但怕传言不确切,所以我让舍弟子建(指曹植)托荀仲茂(指荀谌之子荀闳)转说我的意思。于是没被您遗忘,荣幸地得到您的来信,邺方面的马来后,宝玦才到,捧跪着打开匣子,满眼都是玉玦光彩绚丽的样子。我不体面(原字是“猥”,谦词,降低自己的身份尊敬对方)地用暗昧浅薄的姿态,得以看到稀世的珍宝,不劳烦一个使者,不花费无比高昂的价钱,既有秦昭王在章台那样的观览,却没有蔺相如用诡诈之计夺回的欺骗。您的厚赐更是丰厚,我敢不恭敬地接受吗?!”
钟繇则回信说:
“以前我有辱对我的亲近和信任,同时得到赏赐给我的玉玦。宫廷管制造器物官署里的年老有经验者,很能识别旧时的器物,说它有美玉的文理色彩,一定会有保存它的地方。我以为执事(对曹丕的尊称)您有比此玦贵重的,所以看不上它,因此没有奉献出来。幸而能曲意奉承您,实在是为此而高兴。从前的和氏,对君王积极恳切,忠厚笃实,而钟繇我却等待命令才行事,的确是心怀羞耻。”
也许有的朋友看到这两封一来一去的信,会觉得谦恭得过分,甚至有点儿恶心,也可能这在讲究礼的当时,是正常的现象吧。总的来说,钟繇还是很受曹氏赏识的,而他本人对曹氏也是蛮忠诚尽职的,但有个人却导致钟繇丢了相国之位,这个人便是魏讽。
魏讽,字子京,沛人,一说济阴人。他很能迷惑众人,并因有这个本事而轰动曹操的邺都,钟繇也因此召任他担任相国掾。
魏讽以才智颇有盛名,自卿相以下的官员都仰慕他,并与其交往,可刘晔一见魏讽,就说此人必会反叛。另外,傅巽也说魏讽必反,最终果然正如刘晔和傅巽所说。曹操现在正出征汉中,大军还没回来,魏讽等人就趁着这个机会谋反。
魏讽暗结党羽,又与长乐卫尉陈祎谋划攻袭邺。不料,还未等到约定的日期,陈祎害怕了,就把事情报告了曹丕,结果魏讽被诛杀,为此获罪而死的有几十个人。其中就有张绣的儿子张泉,张泉袭了父亲的爵位,如今因犯了与魏讽谋反的大罪被诛杀,封国也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