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我们还在为流传 。传世最多的除了非李白&杜甫两位老先生的作品了。谁的诗好,我个人认为杜甫的好,李白的太狂了。
杜甫(公元712--770年),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政治上不得志是一种不幸,但杜甫悲惨境遇的根源是他生活的潦倒,他后半生最大的敌人竟然是饥饿。我们今人都主流认为杜甫是饿死的。
有关于杜甫的死因,千百年来争议颇多,众说纷纭。其中最早的叙述见于唐人郑处诲的《明皇杂录》。他在提到杜甫“大水速至,涉旬不得食”以后说:“令(聂县令)尝馈牛炙白酒,(杜)甫饮过多,一夕而卒。”就是说,他认为杜甫死于暴饮暴食。以后,《新唐书》和《旧唐史》等正史都采用此说。
但是,不少人却对此表示怀疑,甚至反对。在他们看来。吃牛饮酒断无饱死之理,这是对杜甫的丑化。有人曾托名韩愈写了一首《题杜子美坟》诗:“当时处处多白酒,牛肉如今家家有。饮酒食肉今如此,何故常人无饱死?”比郑处诲稍晚的李观更在《杜拾遗补传》中说:“江水暴涨,(杜甫)为惊湍漂没,其尸不知落于何处。”把杜甫之死归因为落水淹死,与牛酒无关。
应该说,否定杜甫死于牛酒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首先,所谓“淹死”,不过是李观个人的臆测,并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支撑。其次,尽管“撑死”的情形比较少见。现代研究却已经表明,暴饮暴食确实有可能导致死亡。
这是因为,一个成人每天分泌的消化液有一定的限度。如胃液为1500-2000ml、胰液为700-2000ml、胆汁为600-700ml等。超过这个限度,就会破坏胃、肠、胰、胆等脏器的正常功能。暴饮暴食会引起强烈的排胆作用以及胰液的大量分泌,易使胰腺腺泡破裂。胰酶外溢,形成有强烈消化作用的胰蛋白酶,从而对胰腺组织起自身消化作用,造成急性出血性胰腺炎。出现腹部剧烈疼痛、体温升高等症状,直到休克和死亡。
由此可见,杜甫暴饮暴食而“撑死”(实际上是急性出血性胰腺炎)的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
我国近代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郭沫若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解释。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他详细考证了杜甫阻水的时间为夏季后接着说:“(杜甫)死于牛酒,并不是不可能。不过不是‘饫死’,或‘饱饫’而死,而是由于中毒。聂县令所送的牛肉一定相当多,杜甫一次没有吃完。时在暑天,冷藏得不好,容易腐化。腐肉是有毒的,以腐化后24小时至28小时初生之毒最为剧烈,使人神经麻痹、心脏恶化而致死。加以又有白酒促进毒素在血液中的循环,而杜甫的身体本来是在半身不遂的状态中。他还有糖尿病和肺病,腐肉中毒致死不是不可能,而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段话说得合情合理,既有科学根据,又符合杜甫生前的情况,因此他死于腐肉中毒,即由细菌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其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除此之外,杜甫死于牛酒的原因还存在着第三种可能性:氨中毒(又叫蛋白中毒)。
大家都知道,蛋白质是构造人体的重要材料之一。担负着维持人体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复,以及供给能量这两大功能。可以说,没有蛋白质便没有生命。这些为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来源于各种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它们进入人体以后,经过消化,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氨基酸,最后被人体利用。同时,在这过程中所生成的有毒物质氨和a酮酸,则通过肝脏的解毒作用,变成无毒的尿素和铵盐,从肾脏排出体外。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里的氨含量相当低(不大于0.1%%毫克),并不会对人发生危害。
但是,一个长期处于饥饿状态的人,他的肝脏解毒功能非常低,一下子摄入大量蛋白质,肝脏无法及时处理解毒,将使血氨含量增高,并且扩散到脑组织中,导致中毒性昏迷和死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些关在纳粹集中营里的人侥幸没有被折磨死,当他们获得自由以后,许多人竟因此而丧生。医学家经过研究以后才知道,死因不是别的,正是相对于低下的肝脏功能来说,蛋白质摄入过多所引起的氨中毒。杜甫在“涉旬不得食”以后吃喝过多,其情况正与此类似。 |
上一篇:两千年前的晏子遭遇强拆时是怎么做的下一篇:历史上的赵括并非是纸上谈兵之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