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656|回复: 3

上阵父子兵:我的儿子叫弘历 赚得父皇欢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6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承德避暑山庄有个狮子园,是当年康熙赐给胤禛的园林。这个园林倚山而建,园子里流水潺潺,景色极佳。园林的规模也很大,除去前后殿不说,光那些精致的亭台馆榭就有不少,比如待月亭、环翠亭、妙高堂、忘言馆、秋水涧等等,不一而足。
  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在胤禛的陪同下,康熙和一些大臣们又一次来到这座园林欣赏美景。父子俩正闲聊着,突然不远处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康熙听后为之吸引,就顺着声音走了过去,还没到那,胤禛便大声喊道:“弘历,还不快来给皇爷爷请安!”
  这时,一个面容清俊的小孩走了出来,他手里拿着一本书,见到康熙后赶紧叩头。康熙很高兴,便问他刚才读的什么书,弘历说是《论语》,老师昨天刚刚教的。胤禛便顺势说道,那你就背一段给大家听听吧。
  弘历听后,便放下手里的书,走到众人的面前,不慌不忙,从容背诵。令人惊奇的是,这个只有十一岁的小朋友把《论语》里的内容背得又快又熟,居然一字不落。康熙和随行的大臣们听后忍不住大声喝彩,夸赞这小孩真是聪明。由此,康熙也记住了这个聪明的小孙子。
  据说,这场背书的表演,其实是胤禛早已安排好的。弘历出生于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本是胤禛的第五个儿子,因为前面夭折了三个,所以成了老二。弘历还有个哥哥叫弘时,比他大七岁,但其为人“性情放纵,行事不谨”,一向不为胤禛所喜,倒是这个弘历从小聪明可爱,胤禛十分宠爱,这次他可是在康熙面前好好地出了回彩。
  第二年的春天,康熙回到京师后,又应邀来到胤禛的圆明园牡丹台赏花看戏,康熙想起了去年背书的那个孙子,便让胤禛把弘历叫来随侍。整整一天,不管是游园还是看戏,康熙都让这个小孙子跟在身边,不离左右。胤禛见康熙对弘历如此欢喜,便顺水推舟地说:“既然皇父如此疼爱弘历,就让他服侍皇父读书可否?”康熙听后,马上同意,于是便把弘历接到自己住的畅春园,并特将里面的“澹宁堂”赐给弘历,作为他的起居读书之所,以便随时陪侍,聊解年老之闷。
  这一年(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的夏天,康熙前往承德避暑山庄避暑,把弘历也带上了。到那后,康熙又在自己平时批阅奏章和召见官员的“万壑松风”殿旁,特辟三间小殿,取名“鉴始斋”,赐给弘历作书房读书之用。“万壑松风”处于避暑山庄的南边,环境安静优雅,各殿之间有游廊相连接,很是方便。
  从此后,只要康熙有空,就会过来看看弘历读书如何,碰到弘历不懂的,就给他亲自讲解;弘历看书累了,也会跑到隔壁殿里去找爷爷,要是有官员来见康熙,弘历就乖乖呆在一旁,听大人讲话。甚至康熙吃饭的时候,都把弘历带上,还亲自给弘历夹菜喂饭,“曲承含饴,依膝之欢”,可见康熙对这个孙子的宠爱之深。
  有一次,康熙在殿里写字,弘历在旁边偷偷地看,康熙见他看得专注,便问他:“你喜欢我的书法吗?”弘历点点头,康熙大乐,当即便把自己写的几个横幅送给他。后来,只要弘历在旁边,康熙写了字必定会送他几幅。弘历拿回去给父亲胤禛看,胤禛让他好好保管,“宝而藏之”。
  承德虽然避暑,但天气有时候也很热。有一天,康熙见湖里莲花盛开,煞是美丽,便令人驾御舟去湖中观赏。舟行到晴碧亭的时候,康熙看到弘历在湖边玩,便叫他的名字。弘历听到爷爷在舟上叫他,欢喜得连蹦带跳地跑过来也要上船。康熙见他跑得太快,连忙唤他跑慢点,别摔跤!
  弘历上船后,康熙抚着弘历的肩膀,指着湖中的莲花问他,可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弘历便把《爱莲说》背了一遍。康熙大喜,问他可知道其中的含义,弘历又说了一大通“出淤泥而不染”的道理,洋洋洒洒,融会贯通,康熙不由得龙颜大悦,直夸这个孙子真是聪明异常,说“此子神速过于余”!
  现在承德避暑山庄的“澹泊敬诚”殿建筑群的大门门壁上,还刻着乾隆写的一首诗,诗中说:“阅射门前却自思,髫龄自此沐恩慈”,说的就是当年弘历在避暑山庄的时候,曾经在这里射箭,得到康熙的夸奖并获赐黄马褂的事情。乾隆在自注中写道:“忆予十二岁时,皇祖每御门引见,恒命射于此,若连中,则慈容大悦。”乾隆对自己在康熙面前连射连中的事情念念不忘,他自己也到康熙那个年龄(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的时候,还在一项谕旨中得意洋洋地提及此事:“昔年朕随侍皇祖山庄阅射,朕连中五矢,仰蒙天语褒嘉,慈颜大悦,蒙赐黄褂,其时朕年十有二岁”。看来,乾隆把这事记了大半辈子。




上一篇:揭秘“八王党”在夺储的斗争中为何失利
下一篇:四大美女:唐朝以后因何无人入选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人笔记《啸亭杂录》里还说,有一次康熙带着弘历去木兰围场(离避暑山庄不远,大约一百多公里)打猎,在行围中发现了一头狗熊,康熙见后便用火枪将之击倒。狗熊中枪后,趴在地上半天不动弹,看起来像是快死了的样子。康熙一来为了锻炼弘历的胆量,二来也想让宝贝孙子能够得个“初围即获熊”的美名,便让弘历去将狗熊最后射杀。
  弘历领命后,兴高采烈地拿着枪直奔狗熊而去。不料弘历刚启步,那只狗熊听到前面有动静,突然又立了起来,比一般人还要高,并且还踉踉跄跄地向前走了几步,似乎要拼命的样子。原来,这狗熊只是受了重伤,但还没有立刻毙命,正当众人惊呼的时候,康熙冷静地抬枪射击,把狗熊彻底撂倒,这才让人赶紧把受惊的弘历扶下马,并带他回帐中休息。
  当晚,康熙回去后,把这惊险的一幕给和妃瓜尔佳氏说了一遍。最后,康熙不无感慨地说:“弘历这孩子,看来的确是有福之人。倘若他到了这狗熊身边,这狗熊才突然扑过来的话,哪里还有他的小命?看来他的命贵重!将来的福报必然在我之上啊!”
  《啸亭杂录》的作者昭梿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子代善之后,既是皇室的近支宗室,又和乾隆基本上是同时代人,估计这事颇为可信。
  也许就是因为这一件事,对康熙有所触动。过了几天,胤禛在康熙赐给他的承德狮子园里举行家宴,并请康熙前来用膳。当天,康熙带着弘历来,吃完饭后,康熙让胤禛福晋乌喇纳喇氏把弘历的生母钮钴禄氏叫来让他看看。弘历的生母钮钴禄氏本是雍王府的侍女,后来被胤禛收为侍妾,在府中的地位不高,按理是没有资格见康熙的。但这次康熙的破格召见,恐怕不仅仅是爱孙及母,而是有其他的特殊含义。
  钮钴禄氏来后,康熙让她走近一点,然后仔细端详了一阵,他见钮钴禄氏五官端正,脸色红润,颇有富贵之相,当时就很满意地点头连说:“此乃有福之人也!”弘历做上皇帝后,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发过一通事后诸葛亮的议论说:“即今仰窥皇祖恩意,似已知予异日可以托付,因欲预观圣母福相也。”也就是说,乾隆认为康熙之所以要接见自己的生母,就是要看其面相如何,是否能够继承皇位(这话听起来像是胤禛能继承康熙的皇位是靠弘历母子一样)。对于自己在避暑山庄受到的特殊待遇,乾隆每每回忆之时,不免对自己的爷爷康熙感激不尽,他说:“避暑山庄为皇祖临幸最爱之地,亦孙臣受恩特深处也”。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对弘历极为重要。他先是被康熙带在畅春园,夏天的时候又跟随去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和行围打猎。夏天过后,弘历随着康熙回到北京,康熙又把他安排到紫禁城内的毓庆宫里居住读书。毓庆宫的位置离康熙自己居住的寝宫乾清宫没有多远,目的就是让康熙能够方便见到弘历。这份祖孙之爱,的确是非同寻常。
  弘历即位后,曾追忆这一段生活说:“予年十二时,始解文义,每侍皇祖于乾清宫,得瞻御座后屏风集诸经铭语,即知综括治道无遗,而为君者,必如是,然后可谓尽君道也。”原来,康熙在接见大臣们的时候,在康熙的御座后面,还躲着弘历这个小不点。所谓“御座后屏风集诸经铭语”,其实就是指康熙在乾清宫的御座屏风上所铭刻的一些“治国”格言。弘历的意思,恐怕还不仅仅是学习屏风上的那些“治国”格言,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在皇爷爷的实际政务活动中学到一些感性的政治技巧,也许这也是康熙为什么要让弘历尽可能地离自己近一点,并允许他在自己接见大臣的时候侍立在旁吧?
  当然,上面说的这些,其实都是胤禛即位以后对康熙当时举动的一个推测而已。毕竟,康熙钟爱弘历和胤禛继位是两回事。胤禛即位了,康熙的那些举动当然像是某些暗示,但也不能说康熙就一定有这个意思了。毕竟,老年人喜欢幼年子孙也是人之常情,虽然弘历在康熙的最后一年里的确备受宠爱,但毕竟时间很短,大概也就半年而已。而且,当时也不是只有弘历一个人在康熙身边,当时还有康熙的幼子胤祕、胤禧等人,也都是康熙所钟爱的。
  由此,若要说康熙选择接班人完全以孙子辈为依据,也不尽然。就算在孙辈里面,最受康熙喜欢而且持续时间最长的也不是弘历,而是废太子胤礽的第二子弘皙。弘皙从小就被康熙养在宫中,当时已经快三十岁了。弘皙作为康熙的嫡长孙,自然受到康熙的重视,只可惜他的父亲废太子胤礽影响了他的前途。难能可贵的是,弘皙的人品和才能,都比他的父亲胤礽要好很多,连朝鲜使臣也说:“皇长孙颇贤,难于废立。或云太子之子甚贤,故不忍立他子。”意思就是说,康熙晚年之所以不立储,就是在选择儿子还是选择孙子之间徘徊,难下决断。朱元璋就曾经立过嫡长孙,那是因为他的长子已经过世,但后来建文帝还是被他的叔叔明成祖给打败了。所以从历史教训来说的,康熙不太可能直接立嫡长孙。但是,要拿弘历和弘皙比较的话,康熙肯定会偏向弘皙而不是黄口小儿弘历。康熙最后一年对弘历特别钟爱,不过是因为弘历本身的聪明可爱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朝鲜人倒是觉得弘历在当时的储位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的《朝鲜李朝实录》中记载说:康熙去世后,朝鲜外交大臣金远迎接赴朝颁发讣告的清朝特使时,从特使的翻译口中得知:“康熙皇帝在畅春苑病剧,知其不能起,召阁老马齐言曰:‘第四子雍亲王胤禛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
  乾隆一向就是个自大狂,事实上,他自己对此也颇为得意,他曾在一首诗的自注中说:“康熙壬寅(康熙六十一年),皇考敬奉皇祖临幸观花,慈颜有怿,因于燕喜之次,以予名奏闻,爱抚备至,是为承恩之始。仰惟付托之重,默契圣心,投艰遗大,似即肇基于此。”
  乾隆的话意思是说,自己老爸胤禛之所以能够得到皇帝宝座,其实还是靠自己受到了康熙的宠爱才实现的,因为康熙觉得自己是个“有福之人”,以后必能做皇帝。但是,又不能直接传给自己,只好先传给胤禛,然后再传给自己。如此说来,胤禛倒是要感谢他这个儿子才行!这种逻辑似乎说不过去,因为就像前面所说的,如果真要选孙子辈的话,康熙显然会选弘皙,而不是当时还是个孩子的弘历!乾隆显然是在自吹自擂,这也是他的一贯风格。
  当然,因为爱孙而决定帝位继承人的事情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譬如朱元璋直接传位给长孙建文帝(因其父早死)。和乾隆说法最为相似的是明成祖朱棣选定接班人的事情。按嫡长子继承制,朱棣本已经立了皇长子朱高炽为世子,但后来觉得这个儿子过于懦弱,又想改立汉王朱高熙。不过,皇长子朱高炽有个优势,那就是他的儿子朱瞻基很讨朱棣的欢喜,朱棣觉得这个孙子性格刚强,做事果断,颇有几分自己年轻时的风采。为此,朱棣也是犹豫不定,后来他便把大臣们找来商议这事,大臣们坚持认为应该立朱高炽为太子,朱棣摇头说这个儿子虽然为长,但能力似乎不太行。这时,大学士解缙提醒他说:“皇上有一个好圣孙,您难道忘记了吗?” 朱棣听后恍然大悟,最终便立了朱高炽为太子。
  康熙晚年,皇子们为争夺储位明争暗斗,以至于骨肉离间甚至彼此如同仇人一般,康熙何尝不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悲愤难平却又无计可施。正当他郁郁寡欢、心灰意冷的时候,胤禛巧施妙计,把十一岁的弘历引见给了自己的老父亲,而弘历的聪颖可爱、至真至纯,也让已是暮年的康熙感受到了普通家庭的天伦之乐,给他的晚年生活带来了无限欢乐,成为康熙晚年孤寂生活中不可多得的一抹亮色。
  所以,很难说胤禛当时没有利用康熙因皇储虚悬的苦恼,及其老年人爱孙的普遍心理,把弘历做为自己争夺储位的最后王牌给打出去,以利用康熙对弘历的好感,而加强自己在康熙心目中的分量。如果说,胤禛真有这个想法的话,不得不说这手段的确是高明而且不留痕迹。
  有一件事也许可以作为佐证。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十四阿哥胤禵出征的时候,当时的出征仪式之隆重以及康熙对胤禵的重视恩宠,让很多人认为康熙是在有意培养胤禵作为自己的接班人……甚至胤禛自己都一度感到十分沮丧,以至于要安排自己的后路了。但是,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胤禵回京述职时,却在次年四月还是让胤禵回西北了。假如康熙真的有意让胤禵做接班人的话,按常理应该是留在京师才对。所以,从中是否可以推测,在康熙五十七年到康熙六十年的时候,康熙的确有意立胤禵为接班人,而后来却又改变了主意,这其中弘历在里面是否起到了作用呢?
  胤禛继承皇位不久,便实行秘密的建储制度。“雍正元年八月间,朕于乾清宫召诸王、满汉大臣入见,面谕以建储一事,亲书谕旨,加以密封,藏于乾清宫最高处,即立弘历为皇太子之旨也”。从雍正的遗诏来看,他即位后便密定了弘历为皇位继承人,这或许是给弘历贡献的一个奖励。
  总而言之,康熙晚年的储位之争的确是多种力量多种因素纠结,很难说其中的一两种因素在里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正如一位清史专家绝妙地评论说:“康熙晚年诸皇子争储棋局可能将具有永久的魅力,它荟萃了中国古代政治权术的精华。而其中最动人心弦、最富戏剧性的,竟是以一枚过河小卒的出现,了此残局。”这里说的那个过河小卒,无疑指的就是弘历。小卒过河,成为这场漫长的储位战争的最后一手,如果真的起到了作用的话,不得不说胤禛是个博弈的高手。
  说到胤禛的这个宝贝儿子,民间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传说弘历并不是胤禛之子,而是某陈姓汉人之子。据《清代外史》上说,康熙年间,当时胤禛和一陈姓官员关系要好,最巧的是,两家在同年同月同日生小孩,胤禛听后大喜,便命人把陈姓婴儿抱来看看,同喜同贺。
  等到陈家人把婴儿接回去的时候,一看傻了眼,这个抱回来的婴儿已经被掉包,居然由男孩变成了女孩。陈家心中愤懑,但又不敢得罪胤禛,也只好自己严守秘密,不敢声张。后来雍正即位后,对陈家也还不错,其好几个家人都得到升官。到乾隆朝的时候,朝廷对陈家更是优礼有加,这里面的文章,恐怕只有当事人才清楚。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氏的老家是浙江海宁,乾隆游江南的时候,便住到了陈家,并对陈家的家世非常感兴趣,问得非常详细。临走前,乾隆还指着中门对陈家人说,今后把这个门给封了,除非是天子临幸,此门一般不要开。陈家人听后,便将此门封闭。
  对于这件事,也有人进行辨诬的。富察敦崇在《皇室闻见录》里的《辨诬》中说:“民间所谓雍正在藩邸时,王妃诞生一女,恐失王眷,适有邻居海宁陈氏恰生一男,命太监取而观之,既送出则易女矣,男即乾隆也。夫以雍正之英明,岂能任后宫以女易男?且皇孙诞生,应由本邸差派太监面见内奏事先行口奏,再由宗人府专折奏闻,以备命名,岂能迟至数日数月方始声报耶?其诬可知。”
  连皇室中人都出来辨诬,也可见当时的传闻之盛。但也有人认为,雍正王妃易子之事,连雍正也不知道,其实是一笔糊涂帐。倒是乾隆自己觉得像汉人,在宫中还屡屡试穿汉服,还问身边亲随说:“朕像汉人吗?”旁边一老臣跪答:“皇上只是像汉人,但对满人来说就不仅仅是像了。” 细看清朝历代皇帝的画像,乾隆的相貌的确颇似汉人。看来,金庸小说里说乾隆是汉人,和陈家洛是兄弟,大概是受这个野史的启发了。
  要是细细推敲的话,这种传闻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康熙晚年的时候诸皇子争夺储位非常激烈,想必当时对第三代的情况也列入竞争内容,当时谁先有儿子,谁的儿子聪明,估计康熙也会看在眼里,作为皇位继承时的考核标准。胤禛当时的情况是,长子弘时为人放纵,难堪重任,这时急切地想要一个聪明的儿子也不是没有可能。至少,弘历小时候的聪颖为康熙增加对胤禛的好感和胤禛顺利接班加分不少。
  康熙的最后几年,储位虚悬,虽然老皇帝不露痕迹,但这场争斗终究有曲散人终的时候,众人若有所思间恍然大悟,原来胤禛父子早已等在那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4-12-23 08:11 , Processed in 0.20820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