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672|回复: 3

[转载] 三国百姓迁移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6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背景介绍】
  自东汉末年黄巾之乱爆发,天下局势开始变得动荡不安。而后董卓乱政,从洛阳迁皇宫至长安,时“悉驱徙其馀民数百万口于长安”,正式拉开了三国百姓迁徙序章。此后九十多年的时间里,华夏各地由是进行了将近三十余次一定规模人口迁徙。此文考百姓及流民迁移,招兵、官迁、举家迁等不列入此考。
  【迁徙方式】
  一、主动迁徙
  由于汉末战火遍布中原每个角落,相当一部分百姓因恐惧战争中死亡或害怕被屠杀而迁徙,下文有详解。战争过后,修建好的田地、房屋被战争所摧毁,由于无法继续养人,于是又有百姓纷纷寻找可居之地。如广陵、合肥二地,在汉末时尚有治郡美名,由于系魏吴对峙之地,三国后期竟然变成断壁残垣、十室九空的景象。故土不能安然依附,一部分百姓远离家乡流散到更为安稳的地方求生机,于是出现了归附、配合、跟随、流亡等主动迁徙方式。
  此种迁徙由于其自愿自发,统称为主动迁徙。而主动迁徙又可分为几种类型:
  1、宗族小规模搬迁
  如李典“遂徙部曲宗族万三千余口居邺”[一]、鲁肃“携老弱将轻侠少年百余人,南到居巢就瑜”[二]。此种迁徙方式大多属于一定数量百姓跟随家族迁徙,由于其人口数量不多,所以迁移过程较为迅速,伤亡人数甚微。
  2、以归附方式
  由于皇权的影响力的减弱,各个郡县长高的权利变得更加独立且不受管束,常常出现郡县相邻而治辖有天壤之别的景象。类似朝韩情况,人才的治理使得某些地方相较其它地方更加富饶,于是出现了不少流民聚集到一定规模后归附的情况。如陈国王刘宠麾下国相骆俊有治才,使得陈国较其它诸侯治地更加富强,于是出现“邻郡人多归之,有众十馀万”这样的情况。[三]《田畴传》也有记载:“遂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四]类似此种归附性流民迁徙记载还有很多。
  3、以流亡方式
  除了战争掠地扰民,三国中还有屠城的情况存在。这就使得了相当一部分民众“望风而逃”。曹操破袁术后,欲将扬州百姓北上迁移,而蒋济不同意。后来“江、淮百姓,十余万众,皆惊走吴”。[五]魏晋交替之时诸葛诞反叛时也发生过这样的情况,“诞至寿春,寿春城中十馀万口,惧诛,或流迸山泽,或散走入吴”。[六]由于大部分民众是从北方迁徙到南方,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一直以来“北富南穷”的局面。这种迁移方式数量规模之大,为所有迁徙方式之首位。
  4、以撤退方式
  和上条类似但略有不同。不同之处在于百姓并非无序逃跑,而是跟随性逃亡。所谓跟随,是指民众在自愿的情况下跟随某军同行,类比于较大规模宗族迁移。但鉴于此种迁移时机大多在战争前后,下场并不如小规模迁徙那样平安。如《后汉书·陶谦传》记载佛教信徒万余人跟随笮融走广陵。还有较为知名的“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备,比到当阳,众十馀万人,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也属此类。[七]而此类迁徙下场趋于流亡性质,去向也没有明写,应当是于流亡路上安家落户(参考其它流亡性质的迁徙有安荆州、吴的记载)。
  二、被动迁徙
  需要注意的是,与主动迁徙的混乱不同,被动迁徙大多为有序执行,其目的明确,均伴有一定程度的军队管制。
  1、执政者招附安抚
  执政者安抚是被动迁徙中靠近主动迁徙的一类(其实和归附有些类似,但仍应该区分开来。相较百姓主动归附不同的是,此种安抚有针对性,执政者明确为流民归附而做努力,而后得到成效,有些甚至属于半强制或先礼后兵)。
  如曹操以夏侯渊守汉中,使杜袭督汉中事务,并将汉中人口迁移至洛阳和邺城。于是杜袭“绥怀开导,百姓自乐出徙洛、邺者八万馀口”。[巴]又如幽州汶县、北丰县流民南下,曹芳将青州临淄、西安、昌国三郡更名为新汶和南丰,用以安顿这些流民。[九]又吴书《陆胤传》记载,交州出贼寇,孙权以陆胤安抚,“胤入境,喻以恩信,降者五万馀家,州境复清”。这种执政者主动劝说、安抚的方式,相较其它被动迁徙的“强制执法”以及“暴力执法”,更为百姓所喜闻乐见。
  2、为战略目的强制执行
  在执政者交战后,手中地盘时常有变化,尤其是战略边境地区更是如此。而百姓在乱世中尤为重要,其生产价值不可估量,为了将利益最大化,执政者常常将得到后容易丢失的地盘中的百姓迁移到较为安全的“大本营”中。而史料所载中,以魏国最为多数。




上一篇:三国时期四征、四镇及其它将军号简谈
下一篇:三国晋朝时的巿集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当年在中原一系列的战争,兖州、洛阳都残破不已,于是曹操督钟繇曹仁等人将能掌握的边界地盘的人民往河洛腹地迁移:《钟繇传》载“自天子西迁,洛阳人民单尽,(钟)繇徙关中民,又招纳亡叛以充之,数年间民户稍实”。类似还有“太祖还许,使(张)辽与乐进拔阴安,徙其民河南”[十]、“是时,太祖徙民以充河北,陇西、天水”[十一]等等,不胜枚举。
  而曹丕践祚后也有此类记载:“帝(曹丕)欲徙冀州士卒家十万户实河南,时天旱,蝗,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辛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故臣不敢不力争。’……帝乃徙其半。”[十二]3、掠夺性迁徙
  与上列又有不同。如果说为战略目的强制百姓迁徙是在自己地盘上下“飞行棋”,移动自己的子;那么掠夺性迁徙就是在下“斗兽棋”,吃别人的子。如“冬,十二月,吴夏口督孙慎入江夏、汝南,略千馀家而去”,[十三]又如《诸葛亮传》记载,张郃击马谡于街亭,“亮进无所据,乃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掠夺性的人口迁移多发生在两国交界的边疆地区,[十四]由于交战后没有完全得到土地(或暂时得到土地),而迅速将其民迁移到自己的地盘。此种掠民也常常伴随着财富、兵器的掠夺,属于资源的抢占。
  介于上述2、3之间的,还有一种是破城后立即迁徙民众。如著名的董卓迁长安,则是由于继续待在洛阳不利于自己进一步的军事行动。曹操破白马后迁其民、孙权破李术后迁其部曲也属此。顺带一提,不单独详解。
  【迁徙影响】
  一、负面影响
  诗言“共看明月庆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对家乡的感情每个人都会有,如果不是到了环境极其恶劣以至于无法生存的地步,是没有人想要离开故土流浪他方的,更何况是集体流浪。迁徙前提条件可见恶劣。然而即便是在迁徙过程中,疲倦、生病、死亡、失散的情况也比比皆是;如果有军队强制迁徙,引起一些平民的反抗情绪,伤亡情况则会更加严重。即便是在迁徙之后,安顿也是相当大的问题,很多人都无法找到新居,只有沦为贼寇。所以,每一次迁徙过程就是一次损耗。
  二、正面影响
  然而,事情也并非只能着眼于当时。从东汉末年以来,大量人口迁移到南方,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奠定了基础。[二十三]
  [一]《李典传》
  [二]《鲁肃传》
  [三]《资治通鉴卷六十二》
  [四]《田畴传》
  [五]《蒋济传》
  [六]《资治通鉴卷七十六》
  [七]《先主传》
  [巴]《资治通鉴卷六十七》
  [九]《曹芳纪》
  [十]《张辽传》
  [十一]《武帝纪》
  [十二]《辛毗传》
  [十三]《晋书·武帝纪》
  [十四]《中国古代人口迁移》佚名
  [十五]《三国时期的异族研究》佚名
  [十六]《资治通鉴卷六十七》
  [十七]《资治通鉴卷七十五》
  [十八]《乌丸传》
  [十九]《资治通鉴卷七十五》
  [二十]《资治通鉴卷七十六》
  [二十一]《郭淮传》
  [二十二]《后主传》
  [二十三]《中国古代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佚名
  附三国迁徙记载整理
  【东汉末】
  1、丁亥,车驾西迁。董卓收诸富室,以罪恶诛之,没入其财物,死者不可胜计。悉驱徙其馀民数百万口于长安。——《董卓传》
  2、初,陈王(刘)宠有勇,善弩射。黄巾贼起,宠治兵自守,国人畏之,不敢离叛。国相会稽骆俊素有威恩,是时王侯无复租禄,而数见虏夺,或并日而食,转死沟壑,而陈独富强,邻郡人多归之,有众十馀万。(疑,本作归附,不算迁徙;但邻郡来奔,勉强算邻郡迁徙;)——《资治通鉴卷六十二》
  3、长广县人管承,徒众三千余家,为寇害。——《何夔传》
  4、刘勋表汝南李术为庐江太守,给兵三千人以守皖城,皆徙所得民东诣吴。——《资治通鉴卷六十三》
  5、(笮)融乃将男女万口、马三千匹走广陵。——《后汉书·陶谦传》
  【魏】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1、冬,(曹操)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名为兵,实屯田。曹后,屯田军解散,卸甲归田。)——《武帝纪》
  2、曹操使治书待御史河东卫觊镇抚关中,时四方大有还民,关中诸将多引为部曲。觊书与荀彧:“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馀家。”——《卫凯传》
  3、曹操遂解白马之围,徙其民,循河而西。——《武帝纪》
  4、太祖问济曰……“今欲徙淮南民,何如?”济对曰:“是时兵弱贼强,不徙必失之。”……太祖不从,而江、淮间十余万众,皆惊走吴。(为方便阅览简略对话,需要者搜索原文;顺便鄙视一下曹操大魔王;)——《蒋济传》
  5、太祖还许,使(张)辽与乐进拔阴安,徙其民河南。——《张辽传》
  6、夏,四月,黑山贼帅张燕率其众十馀万降(曹操),封安国亭侯。(疑,或作兵用,不作民迁;)——《资治通鉴卷六十四》
  7、三郡乌丸承天下乱,破幽州,略(通“掠”)有汉民合十余万户。袁绍皆立其酋豪为单于,以家人子为己女,妻焉。——《武帝纪》
  8、(李典)遂徙部曲宗族万三千余口居邺。(疑,本家属迁徙,但万三千人口过多,作家属、民齐迁;)——《李典传》
  9、是时,太祖徙民以充河北,陇西、天水、南安民相恐动,扰扰不安,(张)既假三郡人为将吏者休课,使治屋宅,作水碓,民心遂安。——《张既传》
  10、自天子西迁,洛阳人民单尽,(钟)繇徙关中民,又招纳亡叛以充之,数年间民户稍实。(时间为刘协到洛阳至曹操讨西凉一段时间内,非一年一时;)——《钟繇传》
  11、(张)郃别督诸军降巴东、巴西二郡,徙其民于汉中。(张郃先把百姓迁到汉中,接下一条注释;)——《张郃传》
  12、(曹操)以夏侯渊为都护将军,督张郃、徐晃等守汉中;以丞相长史杜袭为驸马都尉,留督汉中事。袭绥怀开导,百姓自乐出徙洛、邺者八万馀口。(曹操又把汉中百姓迁到河南,这就是215年发生的破事。注释完毕;)——《资治通鉴卷六十七》
  13、(赵俨)东兵寻至,乃复胁喻,并徙千人,令相及共东。凡所全致二万馀口。——《资治通鉴卷六十七》
  14、是时丧乱之后,吏民流散饥穷,户口损耗,则抚循之甚谨。外招怀羌胡,得其牛羊,以养贫老。与民分粮而食,旬月之间,流民皆归(苏则),得数千家。(疑,本自主归附,不作迁徙;但念流民背井离乡,作迁徙;)——《苏则传》(苏则,魏国人)
  15、(曹)操从之,使既之武都,徙氐五万馀落出居扶风、天水界。(既应该是张既;)——《资治通鉴卷六十八》
  16、(曹)操嫌荆州残民及其屯田在汉川者,皆欲徙之……是后诸亡者悉还出。(疑,最后一句应该是指未迁徙成功;)——《资治通鉴卷六十八》
  17、太祖克张鲁,洽陈便宜以时拔军徙民,可省置守之费。太祖未纳,其后竟徙民弃汉中。(与215年曹操徙汉中记载相似,或是同一次;鉴于资治通鉴明文记载初次徙汉中八万在215,曹操弃汉中则是在219,或迁徙两次;)——《武帝纪》
  18、帝(曹丕)欲徙冀州士卒家十万户实河南,时天旱,蝗,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辛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故臣不敢不力争。”……帝乃徙其半。——《辛毗传》
  19、(曹)仁与徐晃攻破邵,遂人襄阳,使将军高迁等徙汉南附化民于汉北。——《曹仁传》
  20、文帝践阼,帝(曹丕)以谯旧乡,故大徙民充之,以为屯田。而谯土地墝瘠,百姓穷困,(卢)毓愍之,上表徙民於梁国就沃衍,失帝意。虽听毓所表,心犹恨之,遂左迁毓,使将徙民为睢阳典农校尉。毓心在利民,躬自临视,择居美田,百姓赖之。(后半段本不必录,录上来更有戏剧性;)——《卢敏传》
  21、夏六月,(曹芳)以辽东东沓县吏民渡海居齐郡界,以故纵城为新沓县以居徙民。——《齐王曹芳纪》
  22、丙戌,(曹芳)以辽东汶、北丰县民流徙渡海,规齐郡之西安、临菑、昌国县界为新汶、南丰县,以居流民。——《齐王曹芳纪》
  22、(姜)维退,(郭淮)遂讨羌迷当等,按抚柔氐三千余落,拔徙以实关中。——《郭淮传》
  补缺:
  23、(田畴)遂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田畴传》
  24、太祖自征蹋顿於柳城……及幽州、并州柔所统乌丸万馀落,悉徙其族居中国,帅从其侯王大人种众与征伐。——《乌丸传》
  【吴】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1、(鲁)肃见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乃携老弱将轻侠少年百余人,南到居巢就瑜。(疑,可能算家属迁徙)——《鲁肃传》
  2、孙权因举兵攻(李)术于皖城。术求救于操,操不救。遂屠其城,枭术首。徙其部曲二万馀人。——《资治通鉴卷六十三》
  3、吴丹杨、吴、会山民复为寇,攻没属县。吴王(孙权)分三郡险地为东安郡,以绥南将军全琮领太守。琮至,明赏罚,招诱降附,数年,得万馀人。(一疑,得万余人或作兵用;二疑,万余人乃原地归附而无迁徙;)——《资治通鉴卷七十》
  4、五月,吴主(孙权)入居巢湖口,向合肥新城,众号十万;又遣陆逊、诸葛瑾将万馀人入江夏、沔口,向襄阳;(疑,万余人可能是军队,但前已有军队,推断为人民;)——《资治通鉴卷七十一》
  5、(诸葛)恪乃复敕下曰:“山民去恶从化,皆当抚慰,徙出外县,不得嫌疑,有所执拘。”臼阳长胡伉得降民周遗,遗旧恶民,困迫暂出,内图叛逆,伉缚送言府。(疑,诸葛恪下令使山越臣服,或并非迁徙;)——《诸葛恪传》
  6、吴交趾、九真夷贼攻没城邑,交部骚动。吴主(孙权)以衡阳督军都尉陆胤为交州刺史、安南校尉。胤入境,喻以恩信,降者五万馀家,州境复清。(疑,既是投降未必迁徙;念“贼寇攻城邑”,贼当非本郡人,作迁徙;)——《资治通鉴卷七十五》
  7、诸葛诞至寿春,寿春城中十馀万口,惧诛,或流迸山泽,或散走入吴。——《资治通鉴卷七十六》
  8、冬,十二月,吴夏口督孙慎入江夏、汝南,略千馀家而去——《晋书·武帝纪》
  【蜀】
  1、(刘)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备。比到当阳,众十馀万人,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后民不知去向,疑分散荆州或入江东;)——《先主传》
  2、张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诸葛)亮进无所据,乃拔西县千馀家还汉中。(疑,诸葛讳亮圣君怎么可能干这种破事;)——《诸葛亮传》
  3、(刘禅)徙武都氐王苻健及氐民四百余户于成都。——《后主传》
  4、是岁,雍、凉羌胡叛降汉,汉姜维将兵出陇右以应之,与雍州刺史郭淮、讨蜀护军夏侯霸战于洮西。胡王白虎文、治无戴等率部落降维,维徙之入蜀。——《资治通鉴卷七十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4-12-23 18:30 , Processed in 0.67074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