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474|回复: 3

由弹词《三国志玉玺传》谈罗贯中的《三国》原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5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三国演义》研究者,经反复讨论,对《三国演义》原本问题基本上取得这样一些共识:在罗贯中的《三国》原本问世后,其手抄本被后人加工,以两种版本系统出版:一是《三国志传》系统,二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这两种版本系统都源自罗贯中的《三国》原本,但有多处异文,说明它们之间是“兄弟”,而非“父子”关系。较多学者还认为,《三国志传》系统据以出版的底本早于《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据以出版的底本。然而,罗贯中的《三国》原本究竟怎样,因原本早已佚失,谁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近读弹词《三国志玉玺传》(以下简称《玉玺传》),再比照《三国志传》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我发现,《玉玺传》据以改编的《三国》底本,其说白部分既不同于《三国志传》,也不同于《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通俗演义》);它的故事情节多处与《三国志传》和《通俗演义》不同,它极有可能是罗贯中的《三国》原本。
  一.




上一篇:谈谈《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
下一篇:东晋玄言诗所体现的审美倾向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据童吉永、张万钧、周树德(即童万周)的《三国志玉玺传·前言》,弹词《玉玺传》手抄本,由郑州市图书馆在20世纪50年代从苏州购得。该书无作者署名,无序,也无出版年月。但经童万周考证,该书写成于明季或清初。我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到,该书的说白部分,照录的是另一种比《三国志传》、《通俗演义》更早的底本。《玉玺传》中的说白文字1.说张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田庄,卖酒屠猪,结识天下好汉。一身武艺,能敌万人。性直坚刚,敬弱欺恶。此日见玄德叹息,大叫曰:“大丈夫不与朝廷出力,何故长叹耶?”《三国志传》中的说白文字(这里引用的是郑世容刊本)后有一人厉声而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耶?”……其人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家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义天下壮士。《通俗演义》中的说白文字(这里引用的是嘉靖壬午本《通俗演义》)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苦长叹?”……问其姓名。其人曰:“吾姓张,名飞,字益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义天下壮士。”2.却说邹靖与玄德弟兄,领兵五千往青州。贼兵闻救兵已至,大奔而走,故解围。邹靖欲回。……玄德曰:“近闻中郎将罗植与贼交征,欲往去之。”邹靖曰:“君欲行,粮可以应付,军马不可妄动。”玄德自领兵五百,往广宗见罗植,罗植大喜。遂留听调。以后连胜数阵,贼兵远退。罗植付兵七千,差玄德往颖州助皇甫嵩、朱隽擒贼弟张宝。玄德领了文书,星夜往前。未知如何,见听下回分解。次日玄德、邹靖引兵,鼓噪而进。……三路掩杀,贼众大败,直赶至青州城下。……邹靖欲回,玄德曰:“近闻中常侍郎卢植与贼首张角战于广宗。备与卢中郎有一面之交,欲往救之,同力破贼。”邹靖曰:“粮食可以应付,军马不敢妄动。”因此玄德自引本部五百人径投广宗来。……卢植问玄德行藏。一一说了,卢植大喜,赏劳已毕,留在帐前听调。刺史犒赏诸军。邹靖欲回,玄德曰:“近听知中郎将卢植与贼首张角战于广宗,备昔与公孙瓒师事卢植,欲往就之,同力破贼。”邹靖曰:“粮食可以应付,军马不敢妄动。”因此玄德自引本部五百人,投广宗来。靖引军自回。玄德与关、张来到卢植寨前,屯住人马。报覆良久,植唤三人人帐。施礼罢,植问玄德行藏,玄德说了。卢植大喜,赏劳了毕,着在帐前听调。3.说曹操与陈宫曰:“宁使吾负天下人,莫使天下人负我。”陈宫默然不悦。行了数里,投[了]宿店,曹瞒先睡。陈宫自思:只道曹操是个好人,故此跟他。原来是个狼心狗行之徒。今日留之,必有后患,不如趁今杀之。即拔剑欲下手时,又想曰:我为国家跟他。若杀之,是不义也,不若弃去。即待天明,投东而去。曹操醒来,不见陈宫。自思此人见吾说了这句话,疑吾不仁,因此弃吾而去。吾当急走,不可久留。连夜径奔陈留见父,未知如何。操曰:“宁使我负天下人,莫使天下人负我。”陈宫默然。后晋桓温说这两句言语,教天下人骂,道是虽不能流芳百世,亦可以遗臭万年。曹操说这二句,也教万代人骂。当夜陈宫行数里,月明中敲开店门,觅宿先喂了马疋,操先睡。陈宫寻思:我将谓曹操是好人,弃官跟他来,原来是狼心狗幸之徒。今日留之,后为国患。拔剑来杀曹操,不知性命如何。陈宫临欲下手,思之日:我为国家报本,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不若弃之。插剑入鞘,上马来,未及天明,自投东郡去了。操觉来,不见陈宫,寻思他见我说了这两句,疑吾不仁,弃之而去。吾急往,不可见留。操连夜到陈留。寻见父亲,说上数事。操曰:“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默然。(小注:后晋桓温说:“两句言语教万代人骂道是:虽不留芳百世,亦可以遗臭万年。”)曹操说出这两句言语,教万代人骂。当夜,陈宫行数里,月明中敲开店门觅宿,先喂了马匹。操先睡,陈宫寻思:“我将谓曹操是好人,弃官跟将他来,原是狼心狗行之徒,今日留之,必为后患。”拔剑来杀曹操,未知性命如何?陈宫临欲下手。思曰:“我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不若弃之。”宫插剑入鞘上马,未及天明,自投东郡去了。操觉来,不见陈宫。寻思:“此人见吾说了这两句,疑吾不仁,弃之而去。吾当急往,不可久留。”操连夜到陈留,寻见父亲说上项事……4.曹操檄文去后,各镇诸侯,尽皆起兵。共十七镇,计开于后:(依次为袁术、孔绅、韩馥、刘岱、王匡、张邈、鲍信、袁遗、乔瑁、孔融、张超、陶谦、马腾、公孙瓒、张扬、孙坚、袁绍)曹操檄文去后,各镇诸侯,尽皆起兵。(依次为袁术、孔绅、韩馥、刘岱、王匡、张邈、乔瑁、袁遗、鲍信、孔融、张超、陶谦、马腾、公孙瓒、张阳、孙坚、袁绍)操发檄文去后,各镇诸侯皆起兵。(依次为袁术、韩馥、孔伷、刘岱、王匡、张邈、桥瑁、袁遗、鲍信、孔融、张超、陶谦、马腾、公孙瓒、张扬、孙坚、袁绍)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玉玺传》中的说白文字,多达76处,限于篇幅,不一一比较。仅从以上四例中也可看出,《玉玺传》依据的《三国》底本,文字最为简朴,罗植与卢植不一样,十七镇诸侯的名单排列次序也和后两种不同。在《玉玺传》中,是鲍信、袁遗、乔瑁;在《三国志传》中,是乔瑁、袁遗、鲍信;在《通俗演义》中,孔绅为孔仙,乔瑁则为桥瑁。假如《玉玺传》据以改编的《三国》底本和《三国志传》、《通俗演义》一样,他完全没有必要把卢植写成罗植,把十七镇排列次序改变,更不会把孔仙改成孔绅,桥瑁改为乔瑁。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只能有一种解释:《玉玺传》据以改编的《三国》底本,是与《三国志传》、《通俗演义》不同的底本,而且这一底本比后两者据以加工的底本,在时间上还要早。
  二.
  前面已经说过,《玉玺传》的说白部分,依据的是比《三国志传》和《通俗演义》更早的《三国》底本。但在76处说白中,有三段说白则为《玉玺传》的底本所独有。
  一处是,刘备起兵,往京救驾,途中在邙山长河打捞得传国玉玺,系张让(十常侍之一)劫来失落在此。刘备将玉玺藏在怀内,继续进军,来到一处,山林丛杂。有三五百强人向他拦路,索要金银。刘备随军十余人,将他们杀败。报知寨主。下面是说白:
  说黑松林寨主,姓邢名彪,灵帝驾下值殿将军。因见十常侍作乱,他即弃职归山,隐于此处。招兵买马,以图大事。单生一女,名唤蛟花,年方十六,容貌无双,更有豪杰之勇。邢彪爱惜如珍,尚未择婿。此日山下败军报来说:“山前有一豪杰觅寻天子,吾等百余人多被杀了,特来报知,定夺如何?”邢彪听说寻觅天子之人,忙忙上马,提枪下山。见玄德一表人材,两耳垂肩,非凡之相,英雄无敌,心中大喜。意欲招做东床,未知他意如何?邢彪便问:“来者何人?”
  接着唱词叙说邢彪要刘备做他的女婿。刘备以已有妻子推辞。但见邢彪军马众多,只好随邢彪上山。邢彪请南山大王作陪,这位南山大王正是张飞在安喜鞭打过的“督邮”(《玉奎传》在唱词中为使听众易解,把“督邮”改为“巡抚”,名叫严言)。严言一见是仇人刘备,愿以黄金千两相谢,劝邢彪杀了刘备。邢彪竟然见财动心,将药酒醉倒刘备,把他捆在牢监柱上。邢蛟花得知此事。来到牢房,释放刘备,表示甘心作二房。刘备心生一计,将玉玺送给邢小姐,劝她将玉玺献给朝廷,必受重赏。邢小姐不允。经刘备再三劝说,方才收下玉玺,希望刘备成功之后聚会。刘备下山后与张飞见面。张飞索要还在山上的刘备随从。邢彪知刘备已被她女儿放走。邢蛟花决心自刎,以报刘备,被她母亲抱住。以下是为《玉玺传》独有的第二处说白:
  说喽罗来报曰:“大王,山前来一大汉,口称救驾官军,要讨刘玄德从军十人。好好送出。万事全休,稍若迟延,一刀一个,杀尽方休。故此来报知大王定夺。”邢彪大怒,点兵下山与他定个输赢。下山便与张飞交手,不上两合,大败回山。心慌胆碎,无计可施,只得将十人送出与张飞带回。张飞还欲点兵剿灭此贼,玄德曰:“救驾紧急,剿贼且慢,待寻见天子再来,未为晚也。”
  后唱词叙说邢蛟花入宫。董卓调戏她。她暗将玉玺挂于项下,投井自杀,投胎为西川大将吴懿妹妹。刘备晚年与她成亲,了却这段姻缘。
  为《玉玺传》独有的第三处说白是:说糜竺谓妹曰:“今日上坟祭扫,遇刘玄德与云长出猎,我酒与饮之。只见空中飞下一对蝴蝶,歇于玄德帽上,带一香囊,玄德不知来历。我见妹几物,必定姻缘。即与玄德说亲,不允。娶妇甘氏,亦系续弦,尚无男女,玄德年已三十五岁。人品英豪,相貌大贵,妹妹意下如何?兄当赘之。如妹不愿,不复再言,别觅良缘。”小姐起身答曰:“故语云:长兄为父,凡事所凭,何必问妹。既有异事,有香囊为证,必是前世之事,妹安敢不从。”竺听说大喜。次日挽陶公与玄德说亲。
  刘备与糜小姐(《玉玺传》里糜小姐叫绿筠)的婚姻原来是这样定下来的。
  以上三处说白均为《玉玺传》所独有。此外,《玉玺传》唱词中独有而为《三国志传》、《通俗演义》所无的情节,还有:1.刘备在投军前,即已“娶妻甘氏良家女”。2.蔡邕为董卓女婿,所以董卓死后哭董卓。3.吕布送女儿给袁术的儿子成亲,把女儿绑在背上,失败回来,女儿已死去。“原来女子身惊死。花貌如冰不沾魂。”4.关公斩貂蝉。为的是貂蝉“相迷董卓思辜负,贪恋温侯误事因”;“留之我入迷魂阵,日后终须遗臭名。不如及早叫他死,免得他年作祸根”5.颜良被关公轻易杀掉,是因为“玄德委我来传信,招安他去见兄身。今日他人来出阵,莫非投降到此临?颜良心下方思忖,不道关公马已临,风送一刀来得快,未曾交战命归阴。”如此写颜良被杀,比较合理。6.许攸被杀,是曹操指使:“密呼许褚来分付,许攸无礼杀他人。”7.张松与杨修辩论,张松失败了,“张松自谅才难敌,只得含羞出相厅。”8.关索二十岁死去:“关索舍人年二十,边庭二次立功名。天上星辰来降世,功成只便要归去。玉皇旨召回天界,不敢凡间久住停。年方二十归天去,止存兄弟字关兴。”9.司马德操后来成仙,“道罢转身云雾起,祥光飘涉上天门。”10.渔民张嘉在江中举网,兜得玉玺(“受禅台上曹丕失,被风揭去落江心”)。11.“颜良要报前生怨,投生降在吕蒙门。”“文丑投为名陆逊,二人同设巧计文。”这些事例也可以说明,《玉玺传》据以改编的《三国》底本,与《三国志传》、《通俗演义》据以加工的《三国》底本不同。《玉玺传》中采录的诗词与《三国志传》、《通俗演义》中的诗词不同之处更多,难以一一列举。但由此也可以证明,《玉玺传》据以改编的《三国》底本是另一种底本。自然,《玉玺传》也参考、采用了《三国志传》、《通俗演义》中的某些明人诗,如周静轩的诗;在《玉玺传》唱词中,将明代的“巡抚”置换“督邮”;但不能因此否定《玉玺传》据以改编的《三国》底本早于《三国志传》和《通俗演义》。正如《通俗演义》中录有明人尹直的诗,不能仅凭这一点断定《三国》原本产生于明代中期以后,否定罗贯中对《三国》原本的着作权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那么,《玉玺传》据以改编的《三国》底本,产生于什么年代呢?
  我在《朝鲜吏文与三国成书年代》一文中,经过考证,发现“知会”一词,在元代以前,是认知、体会的意思,多用于宗教或哲学着作。如“若以知会当死,当有何等乐。”(《身观经》)“时佛世尊知会众心。”(《陀罗尼集经·序》)“只道此事唯我能知会么。”(《景德传灯录·卷十八》)只是在明宋濂编修的《元史·卷一百二》中,才出现涵义为“使之知悉”的军事政治用语“知会”一词。到了明代中期以后,“知会”一词已进入千家万户。朝鲜《吏文》(明王朝的各种文书以及朝鲜与明王朝之间的往来文书选本)中,“知会”一词出现了15次,最早出现于洪武四年(1371年)。而《三分事略》(1294年出版)和《元至治(1321—1323)全相平话三国志》中均无“知会”一词。可见证元末明初的大战争中,产生的涵义为“使之知悉”的“知会”一词,到明初进入了全民语汇,这才在朝廷文书中经常使用“知会”一词。而在《三国志通俗演义》里,“知会”一词出现达八次之多:
  第一次,(李)典曰:“今二将欺敌而亡。只宜按兵不动,申报丞相知会,可起大军前来剿捕,此为上策。”(《玄德新野遇徐庶》)
  第二次,“蔡夫人与蔡瑁、张允商议,假写遗诏,令次子刘琮为荆州之主,方举哀报文武知会。”(《献荆州粲说刘琮》)
  第三次,“第三日,请子敬至此看箭,切不可教公瑾知会,倘事泄,则吾计不成,必累子敬矣!”(《诸葛亮计伏周喻》)
  第四次,“差人申报吴侯知会。”(《七星坛诸葛祭风》)
  第五次,“孔明曰:‘他来便可以如此应答。’玄德已知会了。”(《周喻南郡战曹仁》)
  第六次,“夫人曰:‘须是使人往南郡教军师知会,方可以行。”(《赵云截江夺幼主》)
  第七次,“军师申文书往葭萌关,教玄德知会。”(《赵云截江夺幼主》)
  第八次,“我是魏国降兵,可报与主帅知会。”(《姜伯约弃车大战》)
  根据以上大量资料,我肯定,《三国志通俗演义》据以改编的《三国》底本,成书于明代初期以后,即在“知会”一词普遍流行以后。因此,我此次阅读《玉玺传》,不只注意该书76处说白中有无“知会”一词,而且注意唱词中有无“知会”一词。反复查找,不但该书76处说白中均无“知会”一词,就是该书唱词中也未见“知会”一词。这就足以说明,《玉玺传》据以改编的《三国》底本产生于元代《三分事略》(1294)、《三国志平话》(1321—1323)以后至明初之间。大约在1358—1368的十年间。它上继《三分事略》、《三国志平话》,将其中的精华纳人《三国》底本,下开明本《三国志传》和《三国志通俗演义》(这两种系统的《三国》的加工者,在罗贯中《三国》底本的基础上又有丰富和发展)。这一《三国》底本才是罗贯中的《三国》原本。
  从《玉玺传》的说白和故事情节,可以见出罗贯中《三国》原本的大致面貌;
  第一,它的文字比较简朴。
  第二,它带有较多的民间文学色彩,如刘备与邢蛟花的两世婚姻;刘备与糜绿筠的蝴蝶为媒的婚姻;关公斩貂蝉;颜良、文丑投胎为吕蒙、陆逊(全不顾吕蒙、陆逊的实际年龄);关索的故事;司马德操的成仙;等等。
  第三,它已大量参考《三国志》等史书,一半是历史,一半是虚构,虚实结合。
  第四,它引用的诗词,无明代人之作;明人诗词是后来的《三国志传》和《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加工者加进去的;
  第五,它的书名是《三国志传》,但以玉玺贯串始终。因此弹词作者将它易名为《三国志玉玺传》。
  至于弹词《三国志玉玺传》,则充分发挥了弹词善于描绘人物心理的特点,对《三国》原本又作了丰富和发展,但那是另外一个研究课题,我就不在这里多说了。
  这是我在认真阅读《玉玺传》以后,对罗贯中的《三国》原本问题的一得之见。抛砖引玉,希望专家、读者予以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4-12-24 21:01 , Processed in 0.59208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