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728|回复: 1

出身不好遭歧视促使曹操埋葬东汉人事体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5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曹操一手废除了东汉的举孝廉体制
  东汉以降,谁颠覆了举孝廉用人体制?“汉相”曹操也。
  曹操为什么充当了举孝廉掘墓人?这要从他的身世那里揭开答案。
  虽然相当多的读者对曹操的身世颇为了解,但为了把条理说清,还是有必要先把少年曹操的身世简单交代一下。
  曹操本性夏侯,曹操的亲爷爷叫夏侯睿,是东汉南阳县令,为官清廉,家境甚贫,后因朝中党争被罢官,家道中落,最后竟达到不能养活子女的地步,所以把二儿子夏侯嵩(曹操父亲)送给朝中的朋友大宦官曹腾收养。于是夏侯嵩改姓为曹嵩。
  曹操干爷爷曹腾是汉相曹参之后,侍奉过东汉四位皇帝——顺帝、冲帝、质帝和桓帝,尤其桓帝的即位更是多亏了中常侍曹腾,曹腾也因此被封为费亭侯,官拜大长秋,俸禄仅在丞相、太尉之下,是宦官中位极人臣的佼佼者。
  ——亲爷爷独善其身却失势,干爷爷身心残缺却显赫,这会给小曹操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什么种子?而亲爹曹嵩寸功未立,却依靠干爷爷曹腾的关系网,官至太尉,位居“三公”之首,达到了为官生涯的最高峰。这又会让志存高远的小曹操怎么看?
  少年曹操的“阉人之后”只是名誉上的,实际上他小时候被熏陶的是“党人”教育模式。什么叫“党人”?通俗来讲就是结成利益集团的官僚联盟。曹操的养祖父曹腾是宦官利益集团的巨头,而父亲曹嵩官至太尉,是官僚利益集团的重要人物。曹操生长于乱世之初,从小就见惯了父辈们的朋党之争。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从“营私”到“结党”,早已在曹操心中发芽,成为其人生观之一大导向。
  《三曹年谱》记录,曹操从12岁到15岁之间,经历了几度党锢之患。这是曹操形成人生观的重要时期,党人的作为与思想气节,对于青少年时代的曹操来说,影响至深。
  东汉王朝的实权,自汉和帝起长期为外戚和宦官所把持,从中央到地方的大部分官位都为他们所占据。一般的官僚有职无权,不能按照自己意愿办事,仕途充满了荆棘。下层企图仕进的读书人更是官路不通,他们满腹不平,实行孔子“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的格言,对他们认为善的人,就互相推荐标榜,结合在一起;对他们认为恶的人,一概深恶痛绝。东汉党人由此形成。
  他们中,有在朝的耿直的官僚,有在野的名士和京师的太学生,他们结合在一起,视专权的外戚和宦官为仇敌。这些人有知识、有文化,不怕风险,不怕豪强,不怕高官。不贬时政则已,一出口无不尖锐深刻,无人不怕这种“清议”。
  汉桓帝时期,宦官诬告李膺养太学士,共为部党,诽谤朝廷。汉桓帝对宦官言听计从,宣布逮捕党人,布告天下。李膺等二百多人下狱。
  随后汉灵帝时期,彼时党人陈蕃为太傅。计谋杀宦官。但不久事发,反被中常侍曹节、王甫等矫诏诛杀,李膺等再次被废,宦官权势甚嚣尘上压倒党人。
  当时,党人虽然惨遭杀害,但全国舆论,无不同情赞美党人而痛恨宦官朝廷。人们对党人领袖的气节评价颇高,例如对88岁的著名老党人马融如此赞叹——“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涿郡卢植、北海郑玄,皆其徒也。……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





上一篇:汉光武帝刘秀:历史上征战最多的皇帝
下一篇:从孙权劝学看营销人员如何“升值”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党人的气魄与不屈气节,使少年曹操受到强烈震撼与感染,他非常想背叛自己的家庭,而成为党人之一员,于是,他屡次向党人靠拢,但是,党人却因为他的大宦官家庭的背景,对他比较冷淡。《世说新语》“方正门”就说明了此刻少年曹操不被党人子弟所接纳的尴尬与烦恼。
  在《世说新语》“方正门”第二篇中,记载少年曹操前去拜会一个名士之后,“屡拜其门,不能得言”。敲门人家不应声,逼得曹操做出无赖之势,等人家起来,“往要之,捉手请交,”而人家仍然“拒而不纳。”
  为了结交名士之后,曹操敲门拉手低三下四,但人家对他就是不屑一顾。其原因不是曹操的才能问题,而是他的出身问题。
  宦官之后低微下贱,于是贵族子弟不屑与其为伍,便“而甚薄其为人”,死活不带曹操玩。试想如果曹操出自名门显贵世家,拥有所谓高贵血统,那些公子哥们还敢不接纳吗?
  因出身不好而屡遭歧视,这种先天的屈辱在少年曹操心中应该打下了刻骨铭心的烙印。一个人不管天资多么聪慧,但是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因为他决定不了父母。然而,天资发达的曹操,怎能甘心被人歧视?
  虽然遭到世家子弟的歧视,但曹操还是在心底埋下了追随党人领袖的种子。
  可以说,少年曹操神交的两位人生导师就是党人头领李膺、陈蕃。
  李膺,出身于东汉时的官僚地主家庭。个性孤傲,学问高,为人正直,在社会上的名气很大,他不爱随意与人交往,一般人都以能与他交往为荣。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既能传授学业,又能带兵打仗李膺自然成为党人的佼佼者,成为精神领袖。她虽屡遭杀身之险,但坚决与宦官斗争到底,拒绝“屈节以全乱世。”
  陈蕃,就是那个“大丈夫当扫除天下”的可爱书生。成年后果然十分了得。
  历来广为流传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中,那个“不扫一屋”的少年就是陈蕃,只不过今天的许多论者提及此事,往往断章取义,把陈蕃打扮成一个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够脚踏实地的反面教材。但实际上,这则故事的出处《后汉书陈蕃列传》对此的评价是褒义的,客人薛勤知道陈蕃有澄清天下之志,对其刮目相看,言语中无不充满了对陈蕃的仰慕和肯定。
  立志“扫天下”的陈蕃长大后果然干了番大事情。他官至太傅,勤政为民,礼贤下士,成为一代有为士大夫。《世说新语》论陈蕃“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实非虚言。
  陈蕃一生不喜欢应酬,更不招待宾客,然而,只有对才子例外。
  陈蕃虽通过“举孝廉”入仕,但他并非虚伪之庸才。他在汉顺帝即位时,因太尉李固的举荐而走上仕途,深知人才入仕的艰难,以及对国家的重要。他在做尚书令时就力荐天下名士。可见,在虚伪成风的东汉朝廷上,这是一位难得的真伯乐。
  然而,由于这位真伯乐与宦官势不两立,虽然宦官之后曹操对他心驰神往,还是无缘相见,千里马与伯乐的佳话始终没有在二人之间发生。
  出身“浊流”宦官家庭的曹操,一方面仰慕党人领袖风采,另一方面也跟党人产生一定的认同距离,党人傲视他不带他玩,这就激发了曹操在崛起之后的反轻视。
  在抱负上追随党人,在处世上带着宦官的自私与狡诈。无疑,这是曹操生存哲学的尽情发挥。一方面他是个“当以扫除天下为己任”的大丈夫,另一方面却是扫除天下“只为自己”的真小人。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
  一个埋葬“举孝廉”制度的党人与宦官结合的“怪胎”横空出世!
  他在“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一方面效仿党人的气魄与作为,另一方面,也对过于讲究的党人门槛予以铲平。在他颁布的《举贤勿拘品行令》里,公然要求推荐那些“不仁不孝,但有用兵之术”的人为官。这既是对那些奉儒为教的士大夫的巨大嘲讽,也是对举孝廉察举制的彻底否定与渺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4-12-22 16:37 , Processed in 6.82335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