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安阳西高穴大墓是否为曹操高陵之争的考古学思考
编者按 在群星璀璨的中国历史人物图谱中,曹操绝对是最受关注的明星之一。故而在2009年岁末一则关于曹操墓被发现的考古消息一经披露,立即在学术界、媒体和社会各界引起轰动就不足为奇。由于历史的、学术的兼或还有现实的种种原因,尽管有关方面已宣布安阳西高穴东汉大墓为曹魏高陵,但在未能获得十分的证据之前,各方展开激烈的争论,摆出自己或信或疑的观点,都应视之为推动学术研究的一件大好事。学术需要争鸣,学术也不怕争鸣,而且学术问题会越争越明。为此,本刊特约请白云翔、牛润珍两位先生撰文,从考古材料和实地考察的角度,并以文献与考古互证的方法,梳理这一问题有关证据及疑信点,希望对学术界最终认定西高穴墓的墓主身份有所助益。
2009年末,河南省文物局等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河南省安阳市西高穴村发掘的东汉大墓(即2号墓)是魏武王曹操的高陵。消息一出,旋即引起学术界、媒体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激烈争论。一项考古发现能够引发社会各界如此广泛的关注,是十分罕见的。笔者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秦汉考古研究的考古工作者,这里根据有关方面已经公布的材料(《西高穴大墓是曹操的陵墓》,《光明日报》2009年12月28日第5版;《专家考证河南安阳安丰东汉大墓为曹操高陵》,《中国文物报》2009年12月30日第1版),以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安阳西高穴大墓考古汇报》材料,并结合笔者实地考察的所见所闻,从考古学上做一些初步探讨。
一
考古学作为一门以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研究古代历史的人文学科,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门以时间和空间为基轴的科学。换言之,对于任何一项考古发现的研究和认识,都是以时间和空间为坐标进行的。就西高穴大墓来说,首先是在时间上进行年代的分析和在空间上进行所在地点的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出土的实物资料并结合文献记载,对墓主的身份进行判定。
西高穴大墓经过多次盗掘,但其墓葬建筑本身保存基本完好,其形制和结构是清楚的。该墓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由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的大型砖室墓,具有东汉晚期的特征。在我国,汉代是一个墓葬结构的大转折时期,经历了由竖穴式土圹结构向横穴式砖石结构的演变。用条形砖砌筑的砖室墓自西汉中期出现于关中和中原地区,此后迅速流行开来,并且因其墓主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在结构上形成多种类型。其中,由多个墓室构成的大型砖室墓是东汉晚期高等级墓葬的一个突出的时代特征,在全国不少地区都有发现。尤其是“四角攒尖”式墓室顶部结构,更是东汉中期以后才出现的。如陕西华阴发现的汉顺帝时的司徒刘琦之墓,就是这种多墓室、四角攒尖顶的大型砖室墓;河北定县的中山穆王刘畅及其夫人墓(葬于公元174年),也是这种多墓室大型砖室墓。就出土遗物来看,该墓残存文物多达250余件,虽然尚未经全面的整理,但其中还是有不少遗物可资断代。如出土的3枚五铢钱均为东汉五铢,而其中的1枚“剪轮五铢”钱则明显是东汉末期;铁镜,虽然严重锈蚀而镜背花纹不清,但其扁平大圆钮等特点,表现出东汉晚期鲜明的时代特征;四系黄釉和绿釉陶罐,更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代表性器物。总之,无论从墓葬的形制结构还是从出土遗物来说,将其断代为东汉晚期是毫无疑问的。
从空间上来分析,西高穴大墓位于今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西南,地处今漳河南岸,东距邺城约14公里,同时东距西门豹祠遗址约7公里,地当汉末三国时期曹魏邺城之西郊。西高穴村一带,是一处平缓的高地,地势高出3公里之外约10米左右。《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六月,令曰:‘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此记载说明,曹操之寿陵,建在邺城西郊的原上,并且地势略高。无论从地理方位还是从地势上说,今西高穴村一带都与文献记载曹操之寿陵的地望吻合。更值得注意的是,1998年当地村民在西高穴村西北0.5公里处取土时挖出一方后赵建武十一年(公元345年)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潜墓志,志文称:“墓在高决桥陌西行一千四百二十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而西高穴大墓正是墓志所称魏武帝陵的位置。另外,史书及有关的地方志中,未见这一带建有东汉王侯陵墓的记载。
|
上一篇:邱毅:空城计是司马懿和诸葛亮的“策略联盟”?下一篇:曹冲乃曹操最出色的儿子,可惜死的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