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楼主: 对酒当歌

牧羊三国兴建【中華名人閣】,欢迎各位英雄豪杰踊跃推荐~奖励丰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6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桀 即 桀 (夏朝君主)

    桀,生卒年不详,姒姓,夏后氏,名癸,一名履癸,桀是他的谥号(凶猛的意思),所以又称夏桀。桀是夏朝第16代君主发之子,在位52年(公元前1589年—公元前1559年[1] ),都于斟鄩(今河南洛阳)。履癸文武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商汤在名相伊尹谋划下,起兵伐桀,汤先攻灭了桀的党羽豕韦、顾国,击败了昆吾国,然后直逼夏的重镇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一说山西运城西)。后又被汤追上俘获,放逐在此,夏朝覆亡,被放逐而饿死,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

    历史评价:夏桀是夏王朝的末代君主。他和商部落的末代君主殷纣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和夏桀一样文武全才。人们对他的了解比夏桀要充分,因为以他为主人公的通俗演义型小说《封神榜》在中国民间家喻户晓,成为民间戏文里房屋的主题。要命的是:他没有把他的聪明才智用在治国安邦和济世安民上,而是用在拒绝规劝和掩饰错误上。值得注意的是:夏桀和殷纣的所作所为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二人的结局也大同小异。两人都过不了美人关,并最终在美人的怀抱里跌得国破,这不得不说是贪图女色的历史教训。成语桀骜不驯中“桀”便是指夏桀。后世还有“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警句。
发表于 2014-7-7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商纣
      帝辛,子姓,名受 (一作受德),谥号殷纣王、商纣王,帝乙少子,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帝辛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075年至公元前1046年。
历史评价
    姬发:“今殷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逷其王父母弟,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
      《尚书》:“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
      子贡:“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墨子》:“昔者殷王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上诟天侮鬼,下殃傲天下之万民,播弃黎老,贼诛孩子,楚毒无罪,刳剔孕妇,庶旧鳏寡,号啕无告也。”
      司马迁《史记》:“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於妇人。”
      司马贞《史记索隐》:“帝辛淫乱,拒谏贼贤。”
      毛泽东:“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它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 ;“商纣王是很有本领的人,周武王把他说得很坏。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所以以后失败了。”
个人评价:成王败寇!若没灭国也将是唐皇、汉武之名!
发表于 2014-7-7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幽王 即 姬宫湦 。


       周幽王(前795年―前771年),姬姓,名(shēng),周宣王之子,西周第十二代君王,前782年―前771年在位,共在位11年,谥号幽王。《法苑珠林》卷四十三引《搜神记》言“周宣王三十三年(前795年),幽王生”。

姬宫湦出生于公元前795年(周宣王三十三年,据干宝搜神记》记载),是周宣王姬静之子,母亲姜后齐国国君之女。
公元前782年(周宣王四十六年),周宣王去世,姬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以第二年为元年。
周幽王在位时期贪婪腐败,不问政事,重用“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的虢石父进行专利,引起国人强烈不满。又废嫡立庶,废除申后及太子姬宜臼,立褒姒为后及其子姬伯服为太子,并加害太子姬宜臼,致使申侯、缯侯和犬戎各部攻宗周。
周幽王为取悦褒姒,数举骊山烽火,失信于诸侯,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十一年)被犬戎兵杀死于骊山之下,西周灭亡。
在政治上,周幽王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在位期间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自然灾害严重—泾、渭、洛「三川皆震」。为政贪婪腐败,重用「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起国人怨愤。周幽王因为“烽火戏诸侯”一事而为后人所知。
历史评价:《史记》:“性暴戾,少思维,耽声色”。
周幽王什么国家大事都不管,光知道吃喝玩乐,沉湎酒色,不理国事,昏庸无能。在位时,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地震、旱灾屡次发生。幽王变本加厉地加重剥削,任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国人怨愤。又听信宠妃褒姒的谗言,废掉王后申后及太子宜臼(申后之子),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更为荒唐的是为搏美人褒姒一笑居然烽火戏诸侯,最后导致了周王朝的灭亡。


发表于 2014-7-7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周赧王 即 姬延 。
    周赧王姬延(?-前256年),姬姓,名延,亦称王赧,周慎靓王之子,东周第26位君主,也是东周最后一位君主,公元前314-前255年在位,共59年。
周赧王在位时期,东周王室的影响力仅限于雒邑。早在他的祖父周显王在位期间,秦国的势力迅速膨胀,以西戎霸主自居。周赧王时期,秦昭襄王基本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所以无论周赧王是不是一个有道明君,对于挽救危亡的周国都没有什么作用了。周赧王五十九年,西周公降秦,尽献其邑三十六城三万,秦尽收其献,归其君于西周国。前256年,周赧王崩,周民东亡,秦取九鼎。后七年,秦庄襄王灭东周公国。
   
    历史评价:最穷天子    说起“天子”,人们想到的往往是黄袍加身,万众拥戴,四方叩拜,真是威风凛凛。然而却有一位天子,不但抖不起威风,镇不了四方,还被人逼得四处躲债,真给后世的皇帝丢尽了面子。
发表于 2014-7-7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婴

    秦王子婴(?―前206年),即秦三世,汉族,嬴姓,名子婴,或单名婴。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在位仅46天。初称皇帝,后来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子婴性格仁爱,有节制。秦二世胡亥被弑后。赵高迎立扶苏的儿子子婴,胡亥死的时候才23岁,即皇帝位。其后不久,子婴依赵高建议,废帝号,称秦王。子婴即位五天后,赵高企图招引起义军到咸阳并承诺杀死全部秦朝宗室,子婴知道后先下手把他杀死,并诛杀赵高三族。四十余日后,刘邦首先进入关中,到达灞上后劝子婴投降,并得到子婴的同意。子婴用绳绑缚自己,并携同皇帝御用的玉玺和兵符等,亲自到刘邦军投降。秦朝在子婴投降的一刻正式结束。刘邦没有处死子婴,而是把他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不久,项羽亦率领大军到达关中。刘邦因无力抗争而撤退。项羽进入咸阳城后,立即杀死子婴,并进行了大屠杀,秦朝历代之积至此一炬而尽。
个人评价:作为傀儡上位的君王亡国之君......
发表于 2014-7-7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协(汉献帝)

    汉献帝刘协(公元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汉族,汉灵帝次子,汉朝最后一任皇帝,公元189-220年在位。因被董太后抚养,被称作“董侯”,初封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公元189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他,后来逃出长安。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随后被迫禅让于曹丕。公元234年,刘协寿终正寝,享年54岁。葬于禅陵(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北小风村),谥号孝献皇帝。
个人评价:又一个傀儡亡国之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发表于 2014-7-7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德文               
       晋恭帝司马德文(386年-421年),东晋最后一位皇帝,晋孝武帝之子,晋安帝弟,母为淑媛陈归女。司马德文初封琅邪王,之后历任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司徒、录尚书六条事等官职。晋安帝被桓玄所废时,司马德文与晋安帝都居于浔阳;桓玄败死后被迁至江陵。419年刘裕杀害晋安帝,立司马德文为帝,年号元熙。420年六月,司马德文禅位与刘裕,东晋自此灭亡;司马德文被废为零陵王,同年九月,刘裕便派人以棉被闷死司马德文,时年36岁,死后葬于冲平陵。
个人评价:又是一个汉献帝刘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发表于 2014-7-7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隋朝三帝

    杨坚(隋朝开国皇帝)
    隋文帝杨坚(公元541年7月21日[1] -公元604年8月13日),隋朝开国皇帝。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
鲜卑小字为那罗延(金刚不坏),鲜卑姓氏为普六茹,普六茹鲜卑姓氏是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的。后杨坚掌权后恢复汉姓“杨”,并让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汉人恢复汉姓。
杨坚在位期间,军事上攻灭陈国,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内政方面,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
    在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1978年所著中《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排行第82位。
     杨广(隋朝第二位皇帝)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华阴人(今陕西华阴)人,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麽。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公元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
    杨侑
    隋恭帝杨侑(605年-619年),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母韦妃 ,隋朝最后一位皇帝。
杨侑自幼聪明,气度非凡。初封陈王,后改封代王。隋炀帝亲征高丽时,命杨侑留守长安。大业十一年(615年),随隋炀帝巡幸晋阳,担任太原太守,不久镇守京师。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攻入长安,拥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义宁二年(618年),李渊废黜杨侑,自立为帝,降封杨侑为酅国公,闲居长安。武德二年(619年),杨侑遇害(一说病死),年仅15岁,谥号恭皇帝,葬于庄陵(今陕西省乾县阳洪乡乳台村南500米处)。

个人评价:隋朝的盛世是空前,这与文、炀两帝的文治武功是分不开的。虽然隋朝是败在隋炀帝杨广手中,但能骂他是昏君,不能忽视其对中国历史进步所做的重大贡献:京杭运河和科举制度。

发表于 2014-7-7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广               


杨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发表于 2014-7-7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渊(唐朝开国皇帝)
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陇西成纪(一说是是陇西狄道人,又说是赵郡隆庆人。)人,唐朝开国皇帝。
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
隋炀帝即位后,李渊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后被召为殿内少监,又升职为卫尉少卿。
大业十一年(615年),李渊官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大业十三年(617年),官拜太原留守。
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
义宁二年(618年)农历五月,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并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治全国。
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民。
贞观九年(635年),李渊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
上元元年(674年)农历八月,改上尊号为神尧皇帝。天宝十三载(754年)农历二月,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评价:
《剑桥中国隋唐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唐高祖是中国一切史书中最受贬低的一位君主。他的声誉之所以蒙受损失,第一是因为事实上他的统治时期很短,而且是夹在中国历史上两个最突出的人物的统治期的中间:他前面的统治者是大坏蛋隋炀帝,他后面的则是被后世史家视为政治完人的唐太宗。第二,已如上述,是因为他建立唐王朝的功绩被他的接班人精心地掩盖了。实际上,唐高祖举兵反隋时尽管已年过五十,上了年纪,他仍然不失为一个有雄心壮志而又生气勃勃的和干练的领袖人物。有充分材料可以证明,他具有不凡的抱负,而且毫无疑问,恰恰是他策划了太原起事,并胜利地引导唐军进抵隋都。他对李密和东突厥人的外交攻势使得唐军能夺取大兴城,并且使得唐军能组织和加强在陕西的力量而无虞敌军的阻碍。后来,他的大赦、封官许愿和大加赏赐的政策,再加上李世民在战场上的胜利,有助于使新王朝取得很多必要的支援,并且促成了全国的重新统一。也正是唐高祖其人建立了初唐的制度和政治格局。武德之治,从任何现实标准来衡量,都算得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从其结果来看,唐王朝已经打下了坚实的行政、经济和军事基础。总而言之,唐高祖为他儿子的辉煌统治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4-12-22 00:20 , Processed in 0.09238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