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22073|回复: 190

那些鲜为人知的名将——大树将军冯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4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本人在该牧羊论坛首次发原创且篇幅较长的文章,水平自然不敢与论坛中的诸位大神相提并论,望各位多多指教,以便我自我完善。另外,我是一个喜欢一边写一边发的人,所以本文不会在短时间内完结,我会争取每日更新,希望各位谅解。

题目 那些鲜为人知的名将

                                                  ——大树将军冯异


作者:长江东逝水


写在前面
中华历史中,有太多的英雄出现,又有太多的英雄被埋没,东汉的开国元勋冯异就是这样的一位。本文意在讲述一段两汉之交的故事,以《后汉书》为蓝本,叙事为主,加上笔者自己的一些想象和议论。主角自然是冯异,其间也会提到刘秀、邓禹等风云人物,试图向各位读者展示两汉之交的一段瑰丽壮阔的画卷。

参考
《后汉书冯岑贾列传》
《汉书王莽传》
《后汉书光武帝纪》
《后汉书邓寇列传》
《后汉书隗嚣公孙述列传》
百度百科
图片取自三国志剧情图、百度图片

闲话少叙,今天更新第一段。

(一)颍川宝地、父城奇才
颍川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首都。当然,颍川的神奇之处远远不止于此,这里还有一种“土特产”——人才。而且,颍川出产的人才都是精品中的上品,诸如夏朝的建立者大禹、秦国宰相吕不韦、画圣吴道子等大名鼎鼎、名垂青史的人物。
颍川郡下的父城县也是人杰地灵,这个有着约一千八百年历史的县城也保持着颍川郡出产人才的优良传统。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两位。第一位的名字可谓如雷贯耳,他是“汉初三杰”之一,“谋圣”张良。张良的光芒与他身后第二位的光芒相对比,正与他俩所在时代的光芒相映衬。前者是西汉开国元勋,后者是东汉立国功臣。西汉者,威震四方,“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是最能代表这个朝代的话语,其横扫天下的霸气更是让它成为了中国历史的天空中最为耀眼的两三颗明星之一;而东汉的光芒就要黯淡许多了,提起东汉,人们对它的影响则大多是嚣张的宦官外戚、暗弱的少年皇帝(有些皇帝的年龄连少年的标准都达不到)、黑暗的统治阶层。
这种对东汉的先入为主的印象也让许多东汉的豪杰被埋没在了历史的黄沙中。然而,大浪淘沙,沙不除、金不现。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会发现,东汉的人物,尤其是东汉的开国功臣,个个都是地道的实力派,他们的能力,也许丝毫不逊于西汉的韩信、卫青、霍去病等人。父城的第二位人才,也是本文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的名字叫冯异,他也有一段属于自己的鲜为人知的传奇。
接下来,就由笔者将这段传奇慢慢道来。


长江东逝水 于2014年6月24日傍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智力 +20 五铢钱 +55 武力 +24 收起 理由
rex + 10 + 20 + 15 赞一个!
离爨 + 10 + 35 + 9 先生忙碌之余作文,令人敬佩!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论隋文帝的功绩
下一篇:战国四大名将白起作战特点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少有异才、传奇开始

“XX,字XX,哪里人也。”这是纪传体史书的标准格式。假如是有名一些的王侯将相,后面也许还会加上些他们年少时的故事,以证明他们能力超群绝非常人,比如他们出生时天气异常、雷电交加;亦比如他们长得骨骼惊奇,非比常人;再比如他们小时候任侠好义,结交了不少豪杰;或比如当时的某位赛半仙预言了他们将来的成功。

不过,在《后汉书》属于冯异的一席之地中,开篇只有短短二十三字: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好读书,能《左氏春秋》、《孙子兵法》。非常简单,非常朴实,非常凝练,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这样:冯异的青年时代就是一潭死水。但是,只要有心,一篇几百字的文章就能出成一道阅读理解题。我们何不试着研究一下这二十三字呢?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没什么可以挖掘的,但后面几个字中却有些文章。首先,冯异“好读书”,“好读书”的必要前提就是会读书,因此,冯异绝不是个大字不识一个的粗人,他应该是颇有些文化的,这也使他具备了一种读过书的人独有的谦逊气质与内涵,让他区别于其他一些东汉开国将领。此外,这种气质与内涵还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为何会得到那个有名的尊称。同时,这也能看出,冯异的家庭境况应该也还不错,至少能读上书。

时下有句流行语——好读书,读好书。既然冯异“好读书”,那他读的都是哪些“好书”呢?后汉书的作者范晔马上给出了答案,“能《左氏春秋》、《孙子兵法》”。 那是一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年代,儒教典籍乃是读书人的必读书目,相当于现在的教科书、国家推荐读物。而冯异偏偏喜欢读《左氏春秋》和《孙子兵法》,这两部书可不是好学生们爱读的。看来冯异也绝不是个传统意义上的汉朝读书人。也是,历朝历代的开国帝王将相,哪个人是啃儒家经典长大的?从冯异喜爱的书目中,我仿佛看见一个豪放不羁、通晓古今历史、精通纵横之术、了解统兵之术的少年形象。

假如乘着暮色中的习习凉风,我能梦回两汉之交,在父城遇见冯异,一定会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冲着正研读兵书的冯异竖起大拇指,由衷地他说:“小伙子,你面相上佳,未来一定是个将相之才,翻滚吧,不对,是奋斗吧,少年!”

我想,少年冯异的脸上一定会闪过一丝惊喜的神色,但随之而来的一定是他深深的疑惑以及一连串的问号:“先生(被他叫做先生,我有些不好意思)何出此言?吾观吾才疏学浅,为一郡守已是不易,况将相乎?若吾诚能位极人臣,则所缺者何也?”

我答曰:“汝乃天才,勿自疑也,汝所缺者,时势也。”

诚然,以冯异的当时的实际情况,除非天上掉馅饼,出人头地是不可能的,他缺一个机会,一个让天下众多有才能、有能力的人上演“屌丝逆袭”的机会。这种能让天下人许多人的生活彻底翻天覆地的机会,我称之为时势,传说中能“造英雄”的时势。冯异还真生对了时候,时势真的来了。
发表于 2014-6-24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知道了一个名人,科普了,好贴
发表于 2014-6-24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先生忙碌之余为冯公孙抒文以彰。
 楼主| 发表于 2014-6-25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王莽斩汉、乱世再临
汉唐是中国人公认的两个昌盛朝代,其中汉朝的兴盛从汉文帝韬光养晦的文景之治开始,到汉宣帝的去世终结。到了汉宣帝的儿子汉元帝执政的时期,盛极而衰的道理终于在汉朝的身上应验了。这位汉元帝柔弱的性格使他再也无法向自己的先祖们那样驾驭群臣,在位期间,他做的为数不多的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事情之一,恐怕就是娶了那位著名的女人——王政君。

托这位与吕雉齐名的汉代女强人的福,一伙姓王的外戚开始了崛起之路。当时,众多的王氏外戚中,有个不起眼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叫王莽。

凭借着认真的工作态度和适当的对于上级的讨好,王莽自二十四岁步入政坛以来,一直扶摇直上,在三十八岁的年纪,他就坐上了象征着外戚最高权力的头把交椅——大司马。当上大司马后,王莽重义气、广散财、招贤良、重自律,把自己包装成了士大夫眼中的完美人士,赢得了百官的支持和拥戴。

接下来,王莽虽然在仕途上乘了趟电梯,被免去了大司马的职务,但王莽的霉运并未持续多久。

公元前一年,汉哀帝去世,在王政君的操纵下,王莽杀回了汉朝中央,开始把持朝政。

公元一年,王莽被封为安汉公。

公元六年,汉平帝去世,王莽立两岁的孺子婴为帝,自称假皇帝。

公元八年,笼络民心多年的王莽终于从安汉公和假皇帝进化到了真皇帝,他先逼两岁的孺子婴将王位禅让给自己,再逼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最后,建立新朝。

正如它的名字——新,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了。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缓和西汉严重的积极矛盾,王莽开始了改革。但改着改着,王莽却把自己给陪进去了。过于理想主义的改革方式(具体表现在政令繁琐、朝夕令改等方面,这里就不赘述了)让一系列的旧患新忧终于爆发,以天崩地裂之势席卷神州,大大小小的农民军相继起义,意图一举摧毁刚刚建立的新朝。

历经西汉二百一十一年以及新朝最初四五年的长期和平后,又一个真正的大乱世重回神州大地。不过,乱世也是时势,无数的英雄在此时崭露头角,其中最早出名的、也是名声最响的,当属那个人。

长江东逝水 于2014年6月25日下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昆阳大捷、刘秀杨威

两汉之交的农民军中,声势最为浩大的有两支——北方的赤眉军和南方的绿林军。其中,绿林军在公元二十三年立刘玄为帝,称玄汉。

凡是农民起义军,只要敢于称帝并且建立政权,那就一定是朝廷的第一打击对象。果不其然,听闻玄汉政权建立,王莽大怒,在短时间内调集了四十二万大军,朝正受到十万绿林军攻击的宛城挺进,企图一举击溃绿林军,一战而平天下。

四十二万大军,听起来很吓人,但其中的百战精锐数量并不多,大多数是被强征的民夫,甚至还有些老虎豹子啥的。不过,既然连动物都派上了战场,也足见王莽的决心之大。可决心大就意味着胜算大吗?那得看你的对手是谁。

很不幸,王莽的大军碰上的是一个古今少有的战争天才、两汉之交当仁不让的第一豪杰(的确是两汉之交第一人,冯异也比不上)、东汉光武帝——刘秀。

四十二万大军行至昆阳,昆阳的守将正是刘秀,而昆阳的全部汉军,凑吧凑吧也顶多一万三千人,看起来,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除非奇迹发生。

让王莽军的主将王邑、王寻感到绝望的是,刘秀就是一个能创造奇迹的人。

当然,王邑、王寻初到昆阳时,自然不会有什么绝望之感。他们的胸中,是对未来的憧憬,对建功立业、剿灭绿林的渴望,在他们看来,这一切就快实现了。只要拔掉昆阳,攻击宛城的十万军队一定会不战自溃,到时候,他们就是整个新朝的英雄。

四十二万大军伴随着如同天崩地裂一般的马蹄声来到了昆阳城下,随即,大军将昆阳城四面合围,展开猛攻。新军使上了所有的办法,地道、弩箭、云梯轮番上阵,让昆阳城整日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在最困难的时刻,守城的将军王凤一度要向王邑请降,但王邑却认为:不攻破城池就不算建功立业,于是新军继续攻城。在这个时候,恐怕读者要问:那个最关键的人去哪儿了?刘秀去哪儿了?

刘秀搬救兵去了,就算他是战争天才,他也明白:假如城里城外不能对敌军进行夹击,在城外歼敌,昆阳必陷!

虽然经历了一些挫折,刘秀还是顺利召集了援军,回昆阳的路上,刘秀得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宛城已被攻破,十万大军将马上回援,杀新军一个回马枪。

战争已经进行了一个月了,昆阳城楼上的守军被黎明的阳光唤醒,当他们下意识地朝城下望去时,却惊奇地发现,城下的新军的阵脚居然乱了起来。援军!援军到了!领兵的人是谁?刘秀!

没错,刘秀又杀回来了!他亲自率领千余人冲向了新朝的大军,阵斩数千人,连胜十余战,大大挫败了新军的锐气。之后,刘秀又把宛城的消息分别散布到了昆阳守军和新军之中,随之而来的是两军士气的极大变化。汉军的士气大幅上升,必胜的信念在每一个汉军的心头牢牢扎根;新军的士气大幅下降,厌战的情绪在新军的阵营里迅速蔓延。

紧接着,刘秀又调集三千敢死队,直冲新军的中军。王寻轻敌出战,却被刘秀阵斩,眼见主帅被杀,那些厌恶新朝、迫不得已才走上战场的新军士兵立刻土崩瓦解,四散而逃,最终互相踩踏,“伏尸百余里”,本想一战得天下的王莽却在昆阳城下一战而失天下。

这场战争,以玄汉的大胜告终,它在历史上被称作昆阳大捷。

他的缔造者刘秀一战成名,但他仍保持着低调的本色,暗中积蓄力量,为日后王朝的建立铺垫着道路。
长江东逝水 于2014年6月26日夜


(PS:以后的一些文段可能会比较长,我会将一段分为几次发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冯异归汉,坚守父城

昆阳大胜之后,刘秀率军攻城略地,开始扩大自己的地盘,培植自己的力量。他的兵锋,指向了颍川,父城。

父城的守将正是土生土长的父城人冯异。

公元二十二年,也就是昆阳大战的前一年,刘秀的兄长,那位以办事果决、结交豪杰著称的刘縯就曾打过父城的主意,可在他凌厉的攻势下,冯异领导下的父城却岿然不动。然而这时,汉军的主将已经换成了更为可怕的刘秀,当昆阳的奇迹缔造者遇上父城的守城勇将,谁能更胜一筹呢?

答案是拥有地利的冯异。

不论刘秀怎样猛烈攻城,父城仍未被攻下。能够顶住同时代最强统帅的猛攻,冯异的战争才华可见一斑。但不巧的是,屯兵父城外的冯异在外出巡视的时候被汉军抓了,成了俘虏。真是不走运啊,冯异,我为你叹息。不过,冯异还有机会,他之后是当刘秀的阶下囚还是座上宾,都取决于一件事儿。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啊。”这是电影《天下无贼》的一句台词。在公元一世纪,这句话依然适用,尤其是对正在培植自己力量的刘秀。正在用人之际的刘秀自然不会放过冯异这样的人才。但一个被俘获的小官吏,怎么会有机会面对一方统帅刘秀呢?问题出现了,冯异缺一个伯乐!


上天还是眷顾冯异的,他的堂兄冯孝以及同乡丁綝、吕晏当时居然都在刘秀的军中,听闻冯异被俘,他们马上共同向刘秀保荐冯异,刘秀闻之,立即决定召见这位让三位手下共同推荐的人物。

长江东逝水  于2014年6月27日


(本段未完,待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发表于 2014-6-28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得非常好,继续在看。

@rex 建议把我的柴绍弄下来,换上这个的连接(主页面的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14-6-30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上文)
让我们来试着揣测一下冯异的心境。当他刚刚得知刘秀要召见自己的时候一定是又惊又喜的。他寻思到:这位在昆阳一战封神的人物之谦逊和礼贤下士果然不是装的,我倒想会会这位传奇人物,若真是位明主,那我何不跟随他呢?于是,大约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冯异来到了刘秀的帐中。关于两人谈话的内容,《后汉书冯岑贾列传》并没有详细记载,但以下几点肯定是少不了的。

首先,刘秀一定会借机考察一下冯异的军事才学,看看这位挫败过自己和自己兄长的家伙是否有着真才实学。冯异的回答也一定是让刘秀感到满意的。这样,双方就进入了第一个阶段:互相欣赏。刘秀会认为:这位叫冯异的果然是块好料,是个可以委以重任的将才,不,甚至是帅才。而冯异一定也会这么想:这位刘秀果然仪表非凡,有着帝王的面相,昆阳的英雄果然名不虚传。

于是,双方顺势进入谈话的第二阶段:冯异直抒胸臆,谈论天下大势,赢取刘秀的信任。对冯异来说,第一个阶段只是初级考试,这第二个阶段才是至关重要。在这个阶段中,坐在他面前的刘秀,也是他未来主公的热门人选,将会认定他俩是否是一路人,这也决定着冯异未来人生的发展轨迹。从未来冯异与刘秀的对话中不难猜出当时冯异说的话的大概,他说的大约是这么些话:当今天下,乃是百年不遇的乱世。百姓怀念汉室久矣,新莽政权自昆阳大败,已是众叛亲离,风雨飘摇,王莽必命不久矣。吾观当今天下,数盖世英雄者,非您莫属。愿您许吾以您为主公,吾愿为一偏将,自此追随主公,效犬马之劳,助主公创宏图霸业,一统天下,重振汉室!“一统天下,重振汉室”,这八个字真是说到刘秀心坎儿里去了,这不就是刘秀内心深处埋藏已久的远大梦想吗?刘秀想到:真是难得啊,居然在此能遇到一个能看到自己内心最深处的人,此人若不在我帐下效力,岂不可惜?于是他欣然许诺,向冯异告知:我刘秀的大门永远向你打开。

最后,谈话进入最后一个阶段:冯异献计。不错,一个被俘之将,若无寸功,让刘秀以什么名分委你以重任呢?冯异就深知这一点。于是他说(这句话是这次会面中唯一被记载在《后汉书冯岑贾列传》的话):“异一夫之用,不足为强弱。有老母在城中,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意思是:我自己一个人归顺您没有什么用,我的老母还在城中,希望您能放我回去,让我将我所管辖的五座城池献给您,来报答你的恩德。

这句话,表面上是冯异渴望建功,并借机表示对刘秀的忠心,从而获得一块进入汉军阵营的“敲门砖”。其实,它也能看做是冯异对刘秀的一个试探。若是量小狭隘之人,面对刚归顺者希望返回敌军的请求一定会吞吞吐吐,一时拿不定主意。但刘秀不同,他是一代雄主,对于他看中的部下,从来都是“用人不疑”,这种对部下的信任与也是刘秀建国后没有大肆屠杀功臣的重要原因。他的反应是一句话,或者说一个字:“善。”(光武曰:“善。”)

长江东逝水 于2014年6月30日傍晚


(本段未完,待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发表于 2014-6-30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冯异坚守父城,数退强敌   这张图好熟悉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4-12-22 00:00 , Processed in 0.09723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