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601|回复: 2

[转载] 《三国风云2》的历史背景(六)——宝物介绍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6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宝物介绍续

关于铁蒺藜骨朵...
《三国演义》的蛮王沙摩柯,《水浒传》方腊手下大将庞万春的副将雷炯、计稷,都是用蒺藜骨朵这种兵器。《晋书?五行志》:「蒺藜有刺,不可践而行」,人工用铁制造的就是铁蒺藜;骨朵,则指长柄的锤。将骨朵的锤头作成有刺的蒺藜状,就是铁蒺藜骨朵。骨朵是在宋代开始从史书中出现,见于《宋史?礼志》、《金史?仪志》注、《清史稿?舆服志》注,骨朵几乎与以前的钺一样,清一色是仪仗用的兵器。
比起蒺藜骨朵,蒺藜比较常见,洒在路上扎人、马的脚,以阻挡敌军。蒺藜的应用方式很多,南宋抗金的扈再兴,夜间布下铁蒺藜,清晨假装撤退,杀伤七八成的追击金兵。西夏进攻北宋大顺城,守将蔡挺先在城边河水中布下铁蒺藜,夏人马匹渡水纷纷跌伤,以为若有神助。也有反效果的例子,后周世宗柴荣亲征南唐,南唐守将刘彦贞将拒马装上利刃,用铁索连结,布下铁蒺藜;后周军了解到敌方胆怯,一战而破。更有反用的例子,李复叛乱,韩世忠追剿,所统兵马不到千人,韩世忠布下铁蒺藜自塞归路,众军死战破敌。

关于铁脊蛇矛...
「右北平土垠人,姓程,名普,字德谋,使一条铁脊蛇矛。」「程普挺铁脊蛇矛出马,与蔡瑁交战。不到数合,蔡瑁败走,坚驱大军,杀得尸横遍野,蔡瑁逃入襄阳。」这是《三国演义》仅有的两段关于铁脊蛇矛的叙述。史实中程普的英勇并不逊色于小说,《三国志?程普传》:「策尝攻祖郎,大为所围,普与一骑共蔽扞策,驱马疾呼,以矛突贼,贼披,策因随出。」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矛的武将,整部《三国演义》除了程普与背叛吕布的魏续之外,只有张飞、张苞父子两人,同时也是曝光率较高的,独特的程度并不下于关羽父子。
至少在《公孙瓒传》、《丁奉传》、《贺齐传》都分别提到公孙瓒、丁奉、徐盛使用矛来作战,与戟一样,矛在汉末三国时代是最普及的长柄武器,举凡士人的正规兵器到皇宫大内皆然,所以在《三国志?高贵乡公纪》注引《魏氏春秋》可以看到成济是以矛刺穿魏国皇帝曹髦;《三国志?虞翻传》注引《吴书》也提到了虞翻持矛护卫孙策。程普最具体的一则故事是描写他与周瑜间的关系,后来吕蒙就引用这件事劝孙权能全权委任于他。

关于三尖刀...
《三国演义》第14回,袁术进攻刘备:「乃使上将纪灵起兵十万,杀奔徐州。两军会于盱眙。玄德兵少,依山傍水下寨。那纪灵乃山东人,使一口三尖刀,重五十斤。」后来,关羽「出马与纪灵大战。一连三十合,不分胜负。」不过邪门的是,能与关羽大战,不分胜负的纪灵,一遇到张飞,「张飞更不打话,直取纪灵。斗无十合,张飞大喝一声,刺纪灵于马下。」另外赵云在长阪坡遇到曹洪的部将晏明,「持三尖两刃刀来战赵云。」全作中只有这两位是以三尖刀作为武器。
到了《水浒传》,用三尖刀的人可就多了,九纹龙史进、节度使梅展、枢密使钮文忠、车骑将军周昂、大辽副统军贺重宝、北方玄武水星大将曲利出清,甚至贼将滕戣,用的都是三尖刀;其中还有「久在华州城外住,旧时原是庄农,学成武艺惯心胸。三尖刀似雪,浑赤马如龙。体挂连环铁铠,战袍风飐猩红,雕青镌玉更玲珑。江湖称史进,绰号九纹龙。」赞史进的句子。三尖刀其实象剑一样,是一种双刃的武器;后来《西游记》、《封神演义》中的二郎神杨戬用的也是三尖刀,因此也常以「二郎刀」来称呼。

关于大斧...
曹军的猛将徐晃,以大斧与许褚、关羽等交锋;「杨奉,韩暹,领兵拦路。徐晃当先,大叫:『曹操欲劫驾何往!』操出马视之,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便令许褚出马与徐晃交锋。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挥大斧直取关公。公大怒,亦挥刀迎之,战八十余合。」《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使用斧头的武将,像汜水关前韩馥的大将潘凤,长阪坡下夏侯惇的部将钟缙,诸葛亮北伐时夏侯楙的先锋韩德。刘备东征时孙桓的部将李异,使一把「蘸金斧」;荆州零陵郡太守刘度的部将邢道荣,姜维北伐时司马昭的先锋徐质,都是用一把「开山大斧」。
史实中的徐晃,不是只有匹夫之勇的战将,而是一位有战术智能的大将。他的代表作当推襄樊之战,在曹操的诏令中得到:「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且樊、襄阳之在围,过于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的称美。关羽与徐晃都是司隶河东郡人出身,在《关羽传》注有「羽与晃宿相爱,遥共语,但说平生,不及军事」的记载。

关于丈八蛇矛...




上一篇:关羽世系以及其子平、索略考
下一篇:《三国风云2》的历史背景(七)——宝物介绍再续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英雄三结义〉,中山郡大商人张世平、苏双资助刘关张镔铁一千斤,张飞就在此时打造了丈八点钢矛,也就是「丈八蛇矛」。张飞使矛于史有据,《三国志?张飞传》记载,公元208年曹操南下,追击到当阳县长阪,当时张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这段就是《三国演义》第42回情节的取材所在。张飞是北方谋士程昱、董昭等广知的「万人敌」;跟随刘备寄居曹操篱下时,张飞还被拜为中郎将。敌人们自然不敢接近。
与青龙偃月刀不同的是,「丈八蛇矛」是于史有据的兵器。《晋书?刘曜载记》提到,公元323年,前赵皇帝刘曜攻击自称凉王的陈安,「安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近交则刀矛俱发,辄害五六;远则双带鞬服,左右驰射而走。」由于爱民,后来还有「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的歌谣传颂。《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死后,儿子张苞承继了丈八点钢矛,也是为了满足读者群的缺憾。

关于双铁戟...
《三国志?典韦传》记载:「韦好持大双戟与长刀等,军中为之语曰:『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写得如画。公元197年,典韦为曹操英勇捐躯;243年,魏帝曹芳诏令在皇家宗庙祭祀乐进、朱灵与典韦等故臣。
双戟的故事更为特别,除了众人熟知的典韦双戟,孙权曾亲自驾马射虎,结果老虎反击,马匹受伤,危急之际孙权用双戟投射,老虎退却,最后终于被猎捕。孙权年轻气盛,很喜欢射猎老虎,张昭基于危险而劝谏,孙权改作射虎车,不设顶盖,从窗口射击,常有猛兽冲到车旁,孙权就伸手扑击,张昭每每劝谏,孙权仍以此为乐;孙家似乎有亲身涉险的血统。另一个双戟的故事发生在江东的甘宁、凌统两位将领身上,甘宁对凌统有杀父之仇,一次聚会中凌统舞刀,甘宁也起身舞双戟,幸亏吕蒙舞刀、盾隔开两人,免除一场冲突。凌统是孙权仅次于吕蒙的爱将,史称「有国士之风」;甘宁更是富有经验与思想的猛将,可惜他在《三国演义》38回中并不逊于鲁肃的战略主张却常为人所忽略。

关于青龙偃月刀...
《三国演义》第一回,刘关张得到镔铁一千斤,关羽打造青龙偃月刀,自此展开宝刀、宝马的传奇。青龙刀又有一奇名「冷艳锯」。虎牢关三战吕布有诗说道:「酣战未能分胜败,阵前恼起关云长;青龙宝刀灿霜雪,鹦鹉战袍飞蛱蝶。」青龙刀与赤兔马完全是关羽的辨识标记,连在乘雪破羌兵时,都安排了一段「只见云雾之中,隐隐有一大将,面如重枣,眉若卧蚕,绿袍金铠,提青龙刀,骑赤兔马,手绰美髯」的显圣情节。
其实偃月刀是在唐代才出现的兵器。到了宋朝龚圣与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写道:「大刀关胜,岂云长孙?云长义勇,汝其后昆!」已经存在关羽用大刀的形象,经过平话艺术人的塑造,也才酝酿出后来的青龙偃月形象。后来《水浒传》的大刀关胜,就是根据关羽形象而来;史实中的关胜,只在《宋史?叛臣列传?刘豫》有提到他是济南府骁将,而被刘豫杀害的一段短暂记载。《三国演义》还安排了一段关兴从杀父仇人潘璋夺回青龙宝刀的情节,也是让读者们心理的缺憾得到满足的一种笔法。

关于方天画戟...
就如赤兔马一样,方天画戟也可说是温侯吕布的辨识标记。最具代表性的情节,当推射戟辕门一节了,这在《后汉书?吕布传》记载公元196年,袁术派纪灵攻打刘备,吕布出兵劝和,「布谓灵曰:『玄德,布弟也,为诸君所困,故来救之。布性不喜合斗,但喜解斗耳。』乃令军候植戟于营门,布弯弓顾曰:『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中者当各解兵,不中可留决斗。』布即一发,正中戟支。灵等皆惊,言『将军天威也』。明日复欢会,然后各罢。」
有诗称道:「虎斤弦响弓开处,雕羽翎飞箭到时。豹子尾摇穿画戟,雄兵十万脱征衣。」其实吕布并非多么想保护刘备,而是为了要避免袁术从中取利,一种宣示性的动作。画戟两侧的「月牙」还具有劈砍的作用,《三国演义》中吕布在虎牢关就以此砍下武安国的一只手。而方天画戟在书中也不是吕布的专利,例如夏侯惇军的钟绅,孙权军的宋谦、贾华,南征遇到的鄂焕,韩德的儿子韩琼等等。吕布最后的下场是「洪水滔滔淹下邳,当年吕布受擒时。空如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说明了匹夫之勇并非万能,智能才能决定成败。

关于爪黄飞电...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演义》第20回〈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曹操骑爪黄飞电马,引十万之众,与天子猎于许田。」是宝马「爪黄飞电」唯一登场的桥段。《三国志?关羽传》注提到:「初,刘备在许,与曹公共猎。猎中,众散,羽劝备杀公,备不从。及在夏口,飘飖江渚,羽怒曰:『往日猎中,若从羽言,可无今日之困。』备曰:『是时亦为国家惜之耳;若天道辅正,安知此不为福邪!』」许田射猎故事是有材料可循的。就像作者从《三国志?诸葛亮传》刘备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短短的记载,能发挥出第37回〈刘玄德三顾草芦〉整整一回的三顾故事,这就是文学家惊人的艺术创造力。
值得注意的是第42回,作者将关羽「怒曰」改写为「叹曰」。把刘备等人到达夏口在长江边飘摇,关羽说这话时的义愤填膺,加以更改,这正是考量到后来的华容义释,尽量减低两事之间的矛盾。在认识到史实人物的实际形象之余,我们也不禁对艺术家在一字、一句的斟酌上表现出的细腻与执着,感到由衷的拜服。

关于的卢马...
《三国演义》第34回,刘备替刘表扫荡江夏叛将,赵云刺杀张武,夺得一匹千里马;后来刘表称赞这匹骏马,刘备便赠送刘表。刘表的谋士蒯越劝他勿骑此马,相术上称为「的卢」,乘者则妨主。《三国志?先主传》注有段故事,提到刘表「曾请备宴会,蒯越﹑蔡瑁欲因会取备,备觉之,伪如厕,潜遁出。所乘马名的卢,骑的卢走,至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备急曰:『的卢:今日厄矣,可努力!』的卢乃一踊三丈,遂得过,乘浮渡河,中流而追者至,以表意谢之,曰:『何去之速乎!』」
苏轼一篇古风提到跃马檀溪故事:「耳畔但闻千骑走,波中忽见双龙飞。西川独霸真英主,坐上龙驹两相遇。」简单的素材,却能藉以体现刘备之于刘表、蒯越等人的非凡见识,并带出伊籍、徐庶两位辅臣,这就是艺术家的妙笔生花。也有说法以为刘备与庞统换乘的坐骑就是的卢,也符合「妨主」之相;不过若真如此,那么的卢一定不像赤兔这般「无半根杂毛」浑身纯白,不然蒯越看到的「额边白点」又要如何解释呢。

关于绝影...
《三国志?张绣传》记载,公元197年,建忠将军张绣归降曹操。曹操收张绣的婶娘作为妻妾,张绣感到难堪,曹操得知,秘密计划杀害张绣,结果计划泄漏,张绣挥军袭击曹操,曹操逃亡。《三国演义》在第16回这段情节中,曹操所乘一匹坐骑,后来在第18回还被祭祀的无名「大宛良马」,在《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的记载是:「公所乘马名绝影,为流矢所中,伤颊及足,并中公右臂。」绝影若真的是大宛马,则称为宝马绝不为过,因为是汉武帝特别派出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兵夺取,让乌孙马改名「西极」而独占「天马」之名的汗血马。
曹丕《典论?自叙》提到,由于他八岁就学骑马,在这次事件「时余年十岁,乘马得脱。」有可能让曹丕留下很深刻的可怕回忆。同样也在这次事件中,曹操永远地失去了出身孝廉,本来最可能成为魏国太子、开国皇帝的长子曹昂。《三国志?武帝纪》注记载:「昂不能骑,进马于公,公故免,而昂遇害。」也因此,曹操的元配丁夫人伤心欲绝,终于与曹操离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4-12-29 08:55 , Processed in 0.211813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