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849|回复: 3

解读蜀汉政权灭亡的真正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5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易中天先生就认为:蜀汉是三国时代治理得最好的国家。但是让人略感意外的是,按照正式的朝代纪年,蜀汉是最早灭亡的国家,也是存在时间最短的国家。
  但是,这个问题得先澄清一下。表面上看,蜀汉确实是三国中第一个灭亡的国家,也是国祚最短的一个国家。蜀汉从公元221年刘备称帝算起,到公元263年后主刘禅投降,总共历时42年。而曹魏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开始,到265年禅让给司马炎,总共是45年。东吴从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开始算,到公元280年西晋吞吴,总共51年。但是,如果我们抛开是否称帝这个名义上的东东不算,单就政治权力归属的情况来分析,结果就大不一样了。对此,我的看法是:曹魏政权从公元207年基本统一北方算起,到公元254年司马师废掉皇帝曹芳改立曹髦为帝为止(甚至可以更早一点,只算到司马懿发动政变除掉曹爽),总共47年;蜀汉政权,从公元214年刘备夺取益州开始,到公元263年后主刘禅投降为止,总计49年;东吴政权,从公元199年孙策平定江东算起,到公元280年西晋吞吴为止,总共81年。可见,实际上存在时间最短、灭亡最早的,不是蜀汉政权,而是曹操建立的曹魏政权。
  也就是说,灭掉蜀汉的实际上是司马氏的晋政权,而非曹魏。当然,不管蜀汉是输给了晋还是魏,它都是灭亡了。是什么造成了治理得相当不错的蜀汉迅速灭亡呢?
  对于蜀汉之亡,有三个比较流行的观点。其一是蜀汉后期人才凋零,其二是诸葛亮的北伐耗尽国力,其三是蜀汉没有得到士族门阀的支持。这三个观点都是似是而非。
  我们先看第一个观点。蜀汉后期人材凋零了吗?
  很多人都是这么看的。我认为,这样的观念主要是来源于《三国演义》。有人就说:“刘备在世的时候,各种人才闻名而来,文有诸葛亮、庞统,武有关张赵马黄‘五虎将’,可谓人才济济;刘备死后诸葛亮主政以来,蜀国的人才就越来越少了,原先的五虎将死的死老的老,偶尔有个姜维也是独木难支,以致后来出现‘军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这样一个人材短缺的局面。”
  这绝对不是事实。蜀汉政权在诸葛亮死后同样是人才济济,且不说蒋琬、费祎、董允等文官(或者文武双全的官员)个个都是栋梁之材,纯粹的武将同样很优秀。
  比如王平就是蜀汉中后期的一员虎将。王平崭露头角是在第一次北伐的过程中,当时王平跟随马谡守街亭,多次规劝马谡,可惜不成功。结果蜀军大败,丢了街亭。各军都溃败如山倒,只有王平这一支部队严阵以待,导致张郃不敢逼近,从而全身而退。王平因此受到诸葛亮的提拔。在诸葛亮后来主持的北伐战争中,王平一直受到重用,与魏军多次展开激战。其中一次,诸葛亮派王平阻击张郃军,王平成功完成使命,确保诸葛亮在另一个战场上大破司马懿。
  在魏延因为内讧而被杀之后,王平就成为蜀汉政权镇守北方的主将。公元244年,魏国十万大军突袭汉中,前锋已到了骆谷。当时汉中驻军不满三万。面对强敌压境,王平、刘敏临危不惧,迅速地依托险要的地势,筑起两道防线,支持到援军到来,最终大破魏军。
  另外,像邓芝、马忠、张翼、宗预、张嶷、刘敏、廖化等人也非泛泛之辈。比如张嶷随马忠讨叛羌,恩威并施,不断分化瓦解敌人,结果大获全胜,史称“辄有筹画战克之功”。
  可惜除了大家熟知的姜维以外,这些很有能力的将领在《三国演义》里戏份不足,都是跑龙套的角色,所以不为大伙熟知,或者一贯被大家看不起。就拿廖化来说,史书上说他以果敢、强硬著称于世,凭什么就被人认定是一个不能当大将的小人物?顺便说一句,《三国演义》一类的文学作品往往是英雄人物一出场就是英雄,人们也乐于相信这些杰出人物一出山就不同凡响。但是,事实上很多伟人都是从基层一步步走上高位的,由普通士兵成长为杰出将领的大有人在。
  其实蜀汉的军事实力是很强的。一个证据是,后主刘禅投降的消息传到前方的军中,“将士咸怒”,愤懑之情溢于言表。这些将士为什么会不满?唯一的解释是觉得输得窝囊。可见当时蜀军上下对于本方的战斗力信心十足。
  我们再看第二个观点,即诸葛亮北伐造成了蜀汉的国力衰竭。
  有不少人是这样认为的,他们提出的证据主要有三个。第一个,谯周的《仇国论》。在这篇文章中谯周指出,现在不是秦末群雄逐鹿,倒像是战国初期。如果穷兵黩武,那就会土崩瓦解。第二个,吴国使者薛珝说的话。他回国对吴帝孙休说:“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说明国力耗尽。第三个,蜀国灭亡时有二十八万户,人口九十四万,军队十万二千,官吏四万人,平均每九个人就要养活一个士兵,每七户就要养活一个官吏。




上一篇:曹操与袁绍的青年时代
下一篇:汉灵帝开“交易所”明码标价卖官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证据都是史实,但是,都不能用来控告诸葛亮,甚至不能用来说明蜀汉灭亡是因为国力耗尽。
  关于第一个证据,请注意,谯周的《仇国论》是什么时候写的?是在诸葛亮在世时或是死后不久写的吗?不是。《三国志》里写得清楚,“于时军旅数出,百姓凋瘁,(谯)周与尚书令陈祇论其利害,退而书之,谓之《仇国论》”。也就是说,第一当时陈祇是尚书令,第二此前连年征战。而陈祇当尚书令时间是从延熙十四年到景耀元年(公元251年至258年)。在这几年间,公元253年以前是没有打仗的。也就是说,《仇国论》应该写于公元254年至258年之间(《资治通鉴》将谯周写《仇国论》这件事记载在公元257年,是很有道理的)。这个时候,诸葛亮已去世20多年了。
  关于第二个证据,一方面是时间问题,另一方面则是这个说法的可靠性。薛珝出使蜀汉是在孙休时。孙休公元258年至264年在位,可见薛珝说的是诸葛亮去世近30年时蜀国的情况。而且这个情况还未必就是现实。因为,蜀亡之时刘禅在投降书上写道:“百姓布野,余粮栖亩”,而府库中尚存米四十余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可见国库也还丰盈,哪里像国力耗尽?
  第三个证据,即“平均九个人就要养活一个士兵”不但是蜀亡时的事,而且更重要的是,其实这个比例也很正常,东吴亡时兵民比例是一比十。人口总数少,兵民比例一定会高。不然,如何维持与魏军在人数上相对平衡的状态?其实从人口增长的角度来看,蜀国的经济状况是不错的。蜀国建立之时,有户二十万,人口九十万(这里的人口是成年人的人口),到灭亡时户数增加了八万户,人口增加了四万人。这个增速在当时是比较快的。比如吴国,从公元242年到公元280年灭亡时,户数原封未动,人口反而减少了十万。再比如,从蜀灭亡到西晋灭吴时,十七年前蜀地的户数只增加了两万户,远低于蜀国平均每十年增加两万户的速度。
  由此看来,把蜀汉灭亡的责任归咎于三十年前由诸葛亮主持的北伐战争,难道不是很可笑的事情吗?即便是因为连年征战、国力耗尽而导致蜀汉的灭亡,这事也不能怪到诸葛亮的头上。或许有人会说,这是执行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总体战略的结果。要知道,政策要依时而变,哪有一条道走到黑的道理?诸葛亮也没有定下规矩说要“一百年不变”嘛。
  最后来看第三个比较流行的观点。即蜀汉之亡,是由于蜀汉政权失去士族门阀们的支持。这个观点由于易中天的大肆宣传而广为流传。
  可是,大家应该想一想,从蜀汉建立起,士族地方豪强势力一直就被压制。为什么诸葛亮在世时,蜀汉兴旺,魏国在蜀国面前一般采取守势,不敢轻易挑衅?为什么在蒋琬、费祎执政期间蜀汉也是国泰民安,魏国拿蜀国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当时,魏国曾派十万大军(这个人数差不多相当于蜀汉全国兵力之和)突袭汉中,结果却是灰头土脸的回去。
  能不能得到士族门阀的支持,并非一个政权强大或者兴盛的原因。我们不能因为后来的两晋是士族门阀统治时期,就得出结论说:三国时谁依靠士族门阀谁就能取胜。恰恰相反,正因为三国时期代表士族门阀集团利益的司马氏政权在争夺天下时取得了胜利,所以两晋才成为士族门阀的时代。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蜀汉的迅速灭亡呢?这就得从蜀汉帝国的政权结构入手来分析一下。
  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与曹魏、东吴都大不一样。
  曹操名义上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但实际上,依靠的是汝颍集团和谯沛集团两个地方豪强集团,主要手段是武力征服。孙权这边就更直接,就是凭着武装力量硬打硬杀出来的政权,然后再对地方上的士族门阀加以安抚、收买。
  而刘备呢?刘备从赤壁之战以后到建立蜀汉帝国几乎是一帆风顺。荆州是捡来的,益州是骗来的。在夺取荆、益二州的过程中,不少地方望风而降。为什么会如此呢?运气是一个方面,军事力量也占了一部分,但更重要的依靠力量是政治号召力。因为他姓刘,是宗室,所以他得到了拥护汉室的这些势力的一致支持。
  对于这些拥护汉室的人来说,拥护刘备、刘表、刘璋都是一样的,而三者一比较,刘备最有才,最有可能实现汉室的复兴,当然支持刘备。可以说,刘备政权是当时所有拥汉派的希望所在,是东汉帝国的真正继承者。从这个角度来说,《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的观点是对的,蜀汉是正统。
  由于建国的过程和依靠力量都比较特殊,刘备的蜀汉政权的权力架构也比较特殊。皇帝是整个政权的核心,是精神领袖,这一点是雷打不动的。刘备死后,刘禅那么没用,但是蜀汉上下都忠于他,没有一个人想过去取代他,原因何在?就因为他姓刘,是整个蜀汉政权的精神领袖,没有他整个政权就会散掉。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皇帝之下,有两个集团。一个是忠于汉室的知识分子集团,代表人物是诸葛亮、法正、蒋琬、董允等人;另一个是忠于汉室的军事将领集团,代表人物是关羽、张飞、赵云、魏延等人。这两个集团的结合点开始是刘备,后来是诸葛亮。
  诸葛亮执政而又不篡位,其结果是国家的领导大权由皇帝转移到丞相手中。也就是易中天所言的“虚君实相”。不过,易先生认为“虚君实相”是“当时最好的制度”,而殷坤先生却认为,正是“虚君实相”导致了蜀汉帝国的迅速灭亡。“虚君实相”所无法解决的核心难题在于:没有民主作为基础,这个实的“相”如何产生?唯一的办法是由前任指定。但是,即便前任指定了继任者,这个继任者能否服众却也是一个未知之数。
  诸葛亮的突然去世立即引发了魏延、杨仪、蒋琬等人的一场相位争夺战。这场争夺战的结果是,一代名将魏延被以谋反罪诛灭三族,才干超群的杨仪被流放。这对于人才本来就相对较少的蜀汉帝国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损失。
  好在一来诸葛亮治理期间,政治基础打得不错,国力还经得起这次折腾,二来诸葛亮其实早就指定了继承人,而且选人准确,否则蜀汉帝国恐怕会立即崩溃。
  诸葛亮所选的接班人是蒋琬。这决不是在病重之时所做的决定,而是早就定下来了。据《三国志•蒋琬传》,诸葛亮平时经常说:“蒋琬德才兼备,正是与我共同致力复兴汉室大业的人。”这就是给蒋琬接班制造了舆论。同时,诸葛亮还私下上书给刘禅,说:“我如果万一不幸去世,以后的国家大事就交给蒋琬。”这事估计是在出师之前。至于为什么不公开,原因很简单。在任职终身制的情况下,秘密指定接班人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办法。当时诸葛亮健健康康的,而且年纪也不算太大,没必要公开说蒋琬是接班人。不公开,大家觉得自己都有机会,干劲也会更足一些。而且,如果后来发现更合适的人选,还可以随时更换。相反,过早公开,会导致不必要的麻烦,破坏干部队伍的团结。比如说,假如诸葛亮多活十年,蒋琬心里会不会有别的想法?历史上因为皇帝活得太长,太子动了篡位之心的事例不少。父子尚且如此,何况其他人?即使蒋琬没有想法,其他人会不会有想法?想把蒋琬搞下台,自己取而代之?
  蒋琬去世后,费祎成了蜀汉帝国的领导人。可是,费祎的突然死亡(费祎是遇刺身亡,没有嘱托后事),却又让这个位子空了出来,从而引发了更大规模的相位争夺战。与前一次公开的争夺不同,这一次是暗战。
  参与相位争夺的人很多,既有知识分子集团的陈祇,也有军事将领集团的姜维,还有宦官集团的黄皓。更要命的是,这个时候在知识分子集团和军事将领集团中,没有像诸葛亮、蒋琬、费祎这样既懂军事、能领兵打仗又懂政治、会治国理民的人。也就是说,这两个集团没有交集。结果是,知识分子集团和军事将领集团都只能是各自强化自己的政治资本。知识分子集团的政治资本是发展经济,满足政府(即包括皇帝在内的整个官僚集团)的物质需要;军事将领集团的政治资本则是战功。
  了解到这一点,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姜维会连年北伐。
  可是,姜维的北伐与诸葛亮的北伐性质不同。诸葛亮实施北伐与蒋琬、费祎终止北伐,都是从蜀汉帝国的大局出发而作出的决策。可以说是,进则欲并吞天下,退则可保国安民。姜维则不同,姜维的北伐脱离了蜀汉帝国的国情,即使不说他有很明显的个人目的,至少也仅仅是从军事集团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
  从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费祎遇刺身亡开始,姜维连续五年大举北伐。北伐的结果对于姜维个人而言,非常有利。几场仗打下来,姜维的官位是一路看涨。253年开始大举伐魏,第二年加督中外军事,256年当上大将军。当然仗打输了是要降级的,256年战败,就贬为后将军。为了升官,又打,到258年再次被拜为大将军。
  然而,与此同时,国内出现了国力耗尽的局面。《三国志•谯周传》记载,当时“军旅数出,百姓彫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谯周写了《仇国论》一文。此文代表了知识分子集团对于以姜维为代表的军事将领集团穷兵黩武的极度不满,也说明蜀汉政权内部已经分裂成两派。
  此外还有例证证姜维贪图战功不考虑保国安民。姜维认为原先魏延、王平守汉中时“实兵诸围以御外敌”这种拒敌于国门之外的战法虽然可以抵御敌人,但是不获得大的战功。于是,姜维改用诱敌深入的打法,准备一下子包人家个饺子。这种战术打法,直接导致了魏国军队能够轻易进入汉中平原,有巨大的风险。
  更为严重的是,诱敌深入会导致本国领土变成战场,从而影响百姓的生产、生活。当年魏国大军进逼汉中,王平、刘敏等人之所以不同意放敌人入关,采用拒险死守的战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汉中地区是农垦区,“男女布野,农谷栖亩”,一旦敌国军队入境,对于本国经济伤害太大。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姜维的做法,哪里是为了保国安民,分明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战功而置国家、人民于不顾。
  这个时候在蜀汉帝国内部有没有人能够阻止姜维呢?没有。一方面,论资格、论军功、论能力,在军事领域,其他人都不能与姜维相比。另一方面,姜维牢牢地把军权抓在手里,毫不放松。他长年带着军队在汉中不回成都,而且把不赞成自己北伐的其他将领如张翼等人也都带在身边。到后来,甚至干脆到沓中屯田去了。这样一来,朝廷想换他都没法换。
  那么,是不是说姜维就是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呢?也不能。作为军事将领,好战是很正常的。比如说魏延,诸葛亮死时,他是怎么说的?他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再比如,西汉初期,当匈奴冒顿单于写信污辱吕后时,樊哙等军事将领就放出要横扫匈奴的豪言。
  作为军事将领,他们只考虑战争因素,而对于内政,他们既不关心,也不懂。如果将发动战争的权力交给他们,结果往往是让盲目发动的战争耗尽国力。
  蜀汉灭亡的根源在于对帝国制度的背叛,蜀汉帝国的政权架构弱化了皇权。其权力架构存在一个致命缺陷:在知识分子集团和军功集团之间缺少一个稳定的结合点。在帝国时代,一般这个结合点是皇帝,而后主刘禅又基本是个摆设,所以只能依靠那些既是知识分子又属于军功集团的人或者两边都支持、都服从的人作为领袖,而一旦找不到这个人,政权就分裂了。这种缺陷有没有办法解决呢?有。一种办法就是加强皇权,皇帝是两边都服的人;再一种就是民主选举,选一个大家都服的人出来。可是蜀汉政权,哪一条都做不到。
  面对内部矛盾重重的蜀汉帝国,魏国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出乎很多人的预料,魏国几乎没费多大力气就一举就灭了蜀汉。怎么会这么容易呢?
  除了上面提到了根本性原因之外,还有几个技术性原因,即先后出现了三个决定蜀汉命运的重大事件。
  其一,邓艾走阴平绕过蜀汉的防线。邓艾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又有三个原因。一是姜维兵力部署不当。前面讲过,蜀汉原先的战略部署是拒敌于国门之外,这种部署能够很有效地利用秦岭山脉的险要地势。然而,姜维认为这种部署不能大量消灭敌人以获得战功,所以改为诱敌深入的战术。结果导致魏国大军轻易进入汉中地区,获得了从阴平道进攻蜀地的机会。二是黄皓误国。早在魏军进攻之前,姜维就上书中央要求派军队到前方构筑防线,但是由于黄皓相信巫师的话,认为魏军不会来,所以将这封重要的文件搁置了起来,导致蜀军部署迟缓,未能防患于未然。三是邓艾敢于冒险。走阴平偷袭蜀地是一次军事冒险。这条路不但艰险难行,而且是有进无退,属于无后方的作战。如果邓艾没有冒险精神,或者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决心动摇,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其二,绵竹之战蜀汉军团战败。邓艾从阴平小路绕过姜维重兵把守的剑阁之后,在绵竹遇到了蜀军。绵竹之战对于魏军而言只能胜不能败,一旦失败,这支深入敌境的孤军就必然会全军覆没。绵竹之战蜀军的主帅是谁呢?是诸葛亮的独生子诸葛瞻。诸葛瞻是名门之后,他虽然有武官的官衔,但其实在此前从未带兵打过仗,也没有跟随军队出征的经历,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官。在军事才能上当然不可能与久经沙场的邓艾相提并论。蜀汉用诸葛瞻领军也是没有办法,会打仗的基本都在姜维军团里。这个时候才真是“蜀中无大将,诸葛瞻作将军”。不但将领的指挥才能上魏军占优,而且从兵力对比上来看,邓艾也占有优势。在这种情况之下,绵竹之战以蜀军的全线溃败而告终。由于,诸葛瞻所率领的这支军队应该就是蜀汉帝国的总预备队,所以绵竹之战的失利直接导致第三个事件的出现。
  其三,刘禅不战而降。当诸葛瞻兵败殉国的消息传到成都,蜀汉中央政府上下都对继续抵抗失去了信心。这个时候出现三种声音,一是向南逃到少数民族地区,二是向东逃到吴国,三是直接向邓艾投降。大家注意,当时大臣中没有一个人提出要死守成都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一个原因是军事力量不足,留在成都的全是文官,手里的军队也不多。第二个原因是官僚集团本来就是骑墙派,在刘禅手下当官也是当官,在曹魏政权手下当官同样是当官。当年曹操兵临赤壁的时候,东吴不也是一片投降之声吗?第三个原因是刘禅本人无野心,没有权力欲。他自己恐怕觉得当皇帝反正也就是一橡皮图章,只要能保住荣华富贵,投降就投降吧。从皇帝到大臣,成都城里没有一个主战的,经过谯周一分析,直接投降邓艾是最佳选择,所以邓艾大军还没到成都城下,刘禅就派使臣屁颠屁颠地跑到邓艾那儿献降表去了。
  随着刘禅的投降,蜀汉帝国灭亡,汉代至此彻底地划上了句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1-11 08:06 , Processed in 1.44003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