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品表现的内涵上来说,三国演义是有明显拥刘反曹倾向的,因此,他会不自觉把刘方人物塑造成正面人物,曹方人物塑造成反面人物。这个意识会不自觉的带入看书人的脑海里。造成拥刘反曹的想法。这就和我们看电视剧一样,会不自觉同情主人公,厌恶反派的道理一样。文学作品有个很大特点就是倾向性,当然史书也有,但是程度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演义是由历代评书发展而来,所以也不能说是罗贯中想如此,只能说是遵从了封建社会官方意识形态而已。在宋代,就有很多人听三国评书,听到刘备打了胜仗就开心,听到曹操打了胜仗就沮丧。所以某种意义来说,罗贯中这样做是必然的和符合当时社会潮流的。而且,由于本书是文学作品,所以对其中的一些人物进行了类似神话的描写,最典型的是无所不能的诸葛亮和长坂坡的赵云。这都是文学作品渲染正面人物的正常文学表现手法。而到了近现代,由于人们思想的转变,不再停留在古代的意识形态和道德体系里,所以产生了对书中人物塑造的质疑。例如觉得诸葛过智而近妖,刘备过善而近伪。到了现代网络世界,开始出现两个极端的现象,一方是完全接受了演义的意识形态和文学渲染,开始无限崇拜书中塑造的完美人物,甚至在潜意识或现实不自觉认为这都是真实的。一方由于演义对书中正面人物过于完美的塑造,激起了很多人的逆反心理,开始往这些被演义重点塑造的人身上泼脏水。对着两方,我个人的看法是他们都走向了极端。 我个人认为,对于不是专业文学研究者的我们,对待演义,我们更多的要保留的,是一份情怀,而不是纠结真实性或细节。因为,毕竟我们的思想和罗贯中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了。但对真善美,对英雄情怀的追求,是不会随时代变化而改变的。我们最重要的是要留住那份情怀,而不是让无止无休的真实性或细节的争论,去破坏它。去破坏掉心中对演义中的情义的感动和热爱。 接下来我来谈一下对三国历史的解读。对待历史的态度,我始终认为,要认真而严谨,不能报着欣赏文学作品的欣赏态度。要大胆摸索,小心求证。我们要明白的是,史书所写的肯定不是事实的全部。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四个原因1、史书是有倾向性的。史书是人写的,是人写的东西就一定有作者的思想倾向性。尤其在像三国志类接近当代写的史书,由于作者的写作条件的局限和官方政治压力,倾向性会比较明显,这就说所谓的曲笔。另外,作者本人的政治观点和政治倾向性也会代入史书,使得作者的写作取向有所不同。2、史书是有层次性的。所谓史书,是按倾向较弱正史、倾向较强正史、地方日志、子系杂集、民间辑录等等分层次性,对其与事实接近程度与其层次从前到后相对应。3、史书是古文写成的。在我对古文了解不多的时候,我也认为古文的翻译像数学题一样是有一个唯一正解的。随着我了解愈深,发现不是这样的。古文精简,常常省略主谓宾。一个字往往有很多种解释,又有通假字,在历代传抄的过程中还经常存在抄错字的现象。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古文很多当时的释义现在已经无法知道了。所以很多古文,尤其是年代较早的,或经类(即有哲学含义的)的注解是非常困难的,只能是各位专家见仁见智了。想知道确切的含义,除非穿越回古代去找作者本人。4、史书中引住他人的话常常是带有这个人思想倾向和文学色彩的。由于古代文人说话不追求细节真实性,最重要突出中心论点的论证,及追求语言的文学性(文学修辞手法如夸张排比等)。所以往往语言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会出现与真实情况有出入的情况。 因此,我们对史书的态度,绝对不能是尽信,而要根据写书人的背景,环境,立场,思维及写作目的来结合正常逻辑思维及当时人的想法判断出真相。很多事实的真相,是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的。我们只能在提出逻辑猜想的基础上,在摸索中去接近真正的答案。很多史书上不明的东西,在学界和论坛会出现争议,这都是很正常的,因为谁也没法穿越回三国。但是,我想就这些天遇到的人们研究史料出现的一些明显问题进行分析,这些都是在解读史料过程中在哲学上犯的一些错误: 1、主观唯心主义问题。很多人先读三国演义,再读三国志。在头脑上已经对三国演义的感情深入骨髓了,会产生不自觉站在某个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角度去考虑问题的习惯。这样他解读的历史必然是他心中的历史,而不是客观的历史。 2、客观唯心主义问题。很多人自认为自己探讨的是三国志,不是演义,他认为自己的态度是客观的。但演义的感情色彩却已经深入他的思想,使他形成先入为主的感情。这样他在看三国志的时候,对符合三国演义思想意识形态的句子段落记忆深刻,与和三国演义思想意识形态相违背的部分充耳不闻。这样他解读的历史始终也是在三国演义阴影下他自己心中的历史。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