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要把战火烧在敌人国土上,还能顺带抢一些人口和物资回来。 因此,孔明北伐,朝中异议声很少;到了姜维北伐时,就“是时,维数出兵,蜀人悉苦”,那些谯周什么的,跳出来骂姜维。 可见,姜维是完全不明白,丞相北伐的目的。只知道和敌军硬碰硬,费祎在的时候,还控制他每次掌兵的人数,不能过万;等费祎被刺身亡后,姜维放手和敌人大战,互有胜负,然而,有用吗? 完全没用!邓艾可以损失10个人,你姜维能损失5个人吗? 后主传载:今授之以旄钺之重,付之以专命之权,统领步骑二十万众,董督元戎,龚行天罚,除患宁乱,克复旧都,在此行也。 就是说,诸葛孔明时期,蜀汉有步骑20万,我以为,这个数字,有些夸大,因为,2战之后,蜀汉总兵力10万左右,短短几年时间,翻了一倍,就算有,大部分也肯定是新兵蛋子,没有太多实战经验。 但总体估计也有15-20万之间。 司马昭伐蜀时,说的很明白了:今吴地广大而下湿,攻之用功差难,不如先定巴蜀,三年之后,因顺流之势,水陆并进,此灭虢取虞之势也。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境不下四万,然则余众不过五万。 就是说,先伐吴,效果不大,先伐蜀,一来灭蜀后,可以控制长江上游,顺流而下,势如破竹;二来,蜀中只有9万士兵,好打! 由此对比,可见,姜维年年北伐,消耗了蜀中太多兵力,从20万,减成9万,(蜀汉灭亡后,统计有兵士10万人。)这也是司马氏决定先灭蜀的一个原因。 总结以上的内容,个人认为,蜀汉先灭亡,也是理所当然的。(严格来说,曹魏先灭亡了,一个皇帝被废,一个被弑,曹操若知道司马家族这么狠,不知道在地底下有何感想?) 和什么内部矛盾啊,不进行土改啊,派系复杂,没多大关系。孔明过世后,蜀汉江河日下,军力更加薄弱,柿子捡软的捏,是我,我也先把蜀汉灭了。 我唯一不解的就是,公元219年到公元222年,这三年的时间里,为什么蜀汉的栋梁,四虎一法密集过世? 而关羽为什么会鬼使神差,在没有到成都召开蜀汉参谋长联席会议,统一战略构想的情况下,冒然发动荆州之战,结果还能更莫名其妙,将曹魏名将于禁所领的七军轻易收拾掉。 这才让关羽的自信心暴膨,全力攻打襄樊,被吕蒙陆逊偷袭荆州得手,全军覆没。夷陵之战更是古怪,照理东吴是逆袭,蜀汉占据上游的有利位置,那火怎么就莫名其妙能烧的号称“火烧连营七百里”,这恐怕是孔明也料不到的吧! 孔明以为,主上纵使东行,也不至于大败,是很有道理的。冯习,张南虽不出名,也久经战阵,不是小角色,原则上,不应该出现这样大的失误! 也许,真的就如〈后出师表〉所云: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 当刘备发出:我竟为陆逊小儿所辱,岂非天意的哀叹时,我想起了垓下的战神项羽,同样发出:天亡我,非战之罪的怒吼! 到底是人定胜天,还是天意难违? 三国演义中,孔明弃剑而叹曰!“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连孔明这样的智者也发出如此哀叹,有些事,也许真不是个人所能更改的。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