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5
UID3995
好友
记录
日志
相册
回帖0
主题
分享
精华
积分65
阅读权限5
注册时间2013-6-14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卖家信用
买家信用
听众
收听
性别保密
|
楼主 |
发表于 2013-6-17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治世能臣
东汉末年,朝纲紊乱,群雄并起。自董卓之乱以来,伴随着社会的动荡和战争的高频率,农业生产力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于是,军粮的匮乏成为了诸多军阀们最为头疼的问题。
作为一种补给政策,曹魏方面一直十分注重屯田的兴办。三国局面形成后,曹魏于吴、蜀交界地区屯驻重兵。由于军队数量的过于庞大,造成了民屯已无法满足当时的需求。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为了解决粮草的补给,时任军司马的司马懿向曹操建议将“二十余万”“不耕者”且耕且守。自此,曹魏的军屯便应运而生。
在曹魏军屯的历史上,若要说司马懿是军屯的提倡者,那么,深受司马懿器中的邓艾便是军屯的力行者。屯田民的出身,加上先后出任过“稻田守丛草吏”、“典农纲纪”的履历,邓艾在农垦方面的经验和能力是无人可以比拟的。
正始元年(公元240年),作为司马懿钦点的人选,邓艾携带着“时欲广田畜谷,为灭贼资”的指示来到了幅员辽阔的淮南、淮北地区。经过仔细的实地调查,邓艾提出了“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溉,大积军粮,又通运漕之道”的建议。为了将计划叙述的周详,邓艾特意写了一篇《济河论》呈交于司马懿。
在完成开凿河渠,兴修水利的工作后,邓艾随即便展开了在淮南和淮北区域实行大规模军屯的构想。邓艾认为当初曹操之所以能够击破黄巾军,很大的原因在于“积谷于许都以制四方”。作为目前要与东吴交战的情况,若是从许都运送军粮物资,不仅路途遥远,且“运兵过半,功费巨亿,以为大役”。根据考察,“陈、蔡之间,土下田良”,无疑是曹魏军屯和减少运输耗费的最佳位置。因此,如果“令淮北屯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并采用“十二分休制”,即“常有四万人,且田且守”。那么,当“水丰常收三倍于西”时,去除各种成本费用后,每年就可以积累到五百万斛粮食。六七的年时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上”。而这些,便是十万将士五年之食。
邓艾的建议,最终被司马懿采纳并推广,淮南和淮北地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不久,为了颂扬邓艾这场三国时期最具规模屯田的成就,史书上便留下了这样的记录——“自寿春到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
咸宁五年(公元279年),伴随着司马炎的一声大喝,晋王朝踏上了伐吴的最后征途。孙吴,终究未能逃脱灭亡的厄运。在司马炎登上大一统王位的那刻,时离邓艾遇害已过十余年。作为邓艾而言,邓艾的战功无疑是在于破蜀。然而,邓艾对伐吴同样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他的兴屯使魏国能在淮河流域屯积了大量粮食,而水路的修通也给运送兵粮器械带来很大的方便。“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因此,邓艾对三国的统一有着独特的贡献。
“以此乘吴,无往而不克矣。”一切,正如邓艾生前所料
三国时期,邓艾引河水灌溉两淮地区,在两淮大规模兴修水利,广种水稻,并引进北方比较先进的农业技术,这对以后两淮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若是生在治世,那么,在中华历史的良相录上,或许便会多了邓艾这个陌生的名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