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441|回复: 1

明朝的军卫制度毁于土地兼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6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军事卫所制度,是明朝一代特有的;是明军的基本编制。洪武七年,朱元璋整顿卫所编制,“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所设总旗二,小旗十;大小联比以成军。”军卫的上级是都指挥使司(或行都指挥使司)。这个制度虽有时有零星的具体变化,但总体上是明军的根本制度,直至明末也没有废除。而军事卫所制度在明朝一代,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走向了衰败。
  明朝对军户户籍管理的做法,远较之前的其他朝代特殊。户籍大分有三类:民户、匠户、军户;小分还有其他各类。朱元璋对待户籍,钦定的铁制是:“凡军民匠医阴阳诸色户,许各以原报抄籍为定,不许妄行变乱;违者治罪,仍从原籍。”也就是说,一个成年男子被划归为何种类别的户籍,那么后世子孙就要继续干这行;一旦被定为“军户”,那这个人的后代,一代一代也只能是军户,也就是必须当兵。想从事其他行业,铁律不准。够特别的吧。你就是天生有手艺天赋,日后可能会成为小鲁班,对不起,你走不了,你得给我当兵服役。你服了一辈子兵役,你的后代接班再接着来;你后代的后代也是如此。想跳出军籍改行,理论上名义上有条道:“户有军籍,必仕至兵部尚书始得除。”也就是得要兵部尚书给你签字批准才行。而整个明朝兵部尚书批准由军籍中改行跳出去的,好像仅有一例。而明朝的军队,除了在中央警卫部队服役的,或是在本地衙门服役的铺兵之外,绝大多数都要在军事卫所当中服役。
  而明朝的军事制度,还有一条与前朝代特殊的地方,那就是军队自己必须要屯田,军队平时自己养活自己。当兵的在卫所,要像农民一样常年种地。所以各军事卫所中的士兵,有训练执勤出战事的,又有种地的。种地与执行战事任务的比例,一般情况是边地卫所三七开,内地卫所二八开。驻要害之地的卫所,种地的和执行军事勤务、任务的比例,有种地的仅占很少比例的,也有对半开比例的。因为屯田制度是明朝军队的根本制度之一,因此经常是几乎无一支军队能够全额成建制的调用。遇到调兵的时候,驻守边地的军队不能动;驻守要害之地的军队不能动,只能去调用内地卫所的军队。而内地的卫所,屯田种地与执行作战任务的比例是二八开。也就是占两成的军队奉调。例如一个百户所,官兵全额一百多人,刨掉屯田的,能奉调的也就20来人;一个千户所能调动的官兵,也就等于两个连(百户)。所以这样调出组成的军队,往往是百户不认识总旗(连长不认识排长);总旗不熟悉小旗(排长不熟悉班长),官兵相对陌生。虽说理论上不见得会影响战斗力,但事实上也算一个隐含的负面因素。
  下面就说一下卫所制度逐渐衰败的关键原因。——那就是军队和士兵赖以为生与供给的“屯田”,是土地问题。洪武时期,基层士兵的待遇,是月粮一石(120斤)。这一石月粮根本不算多,士兵要指着它养活自己与全家。卫指挥以下的俸禄和士兵的生活全赖屯田。带了一辈子兵的永乐皇帝朱棣,对国家的军事力量还是很看重的,多年的戎马生涯也使他深知基层士兵的疾苦。永乐帝曾感慨的说过:“今屯田军士亦田家尔。”就是说,今天屯田种地的军士,不光是军士,也是农民。基层军士每月除自留一石粮食之外,必须缴纳的粮食比农民还要多。由此可见明朝时期,军人与士兵的地位到底是高还是低。——这也是明朝一代以文制武的大环境造成的。正所谓“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明朝时期军人的地位,相比汉唐,就是两个样。
  永乐帝这位铁腕在世时,对军队的建设还是看重的。永乐初期的1405年,全国军队屯田的收入,是22467700石,占全国税粮总收入的40%还多。可到了永乐十八年,只占全国税粮总收入的16%。这也和永乐时期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有关。数度北征蒙古,南征并占领安南,而且动辄几十万大军;必然造成大批本是屯田生产的士兵放弃屯田,开赴前线。而对安南的占领,又延续到永乐帝逝世后的宣宗时期。——不过这还算不上根本原因,根本原因下面我就讲。1435年,军队屯田生产的粮食数目,居然下滑到200万石,再往后更是有下降到100万石的时候。与永乐初期相比,真是惨不忍睹。连明宣宗也感叹军屯“已徒具虚名”。明朝的军队屯田制度,可是个根本制度。因为明朝的军队是靠屯田靠土地来供养的。屯田收益居然可怕的下滑到这样的境地,说明明朝军队的后勤基础命脉已经可怕的受到负面波及了。这对国家的军事国防建设,可是有害无益!
  军队屯田收入大幅度减少根本原因何在呢?是剥削,是腐败!是军队赖以生存与供给的“军产”土地,也可以说是“国有资产”被权贵被既得利益阶层无良无度的霸占和巧取豪夺!




上一篇:长平之战秦军伤亡多少人
下一篇:崇祯——明朝灭亡的催化剂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永乐皇帝逝世后,继任的仁宗、宣宗继续将以文制武的制度具体化、法制化、推进化,有些领域比洪武时期还要缜密。武将军人的地位,继续降低。连宦官也粉墨登场,可以按照“制度”名正言顺的插手军队事务。军队的头顶上,全都是大爷。腐败之风加重弥漫到军队。军屯之土地,为官田,是“国有资产”。既然是“国有资产”,不侵占白不侵占。既得利益阶层、权贵阶层纷纷大肆侵占军队的屯田。这些人里,有宦官,军中的无良军官(给权贵们送礼送田地就行啊,另外自己也霸占点),甚至还有地方豪门。他们侵占的,都是好田,占了田地,得有人种地啊,于是基层士兵就被他们变成了奴隶,士兵苦不堪言。兵部尚书王骥,曾经再西南一带统军。他向朝廷上奏时说:“贵州20卫所,屯田池塘共957600余亩,所收子粒本足给官军。而屯田之法久废,徒具虚名。良田为官豪所占,子粒所收,百不及一!贫穷军士无寸地可耕,妻子冻馁,人不聊生!”——宦官王贵镇守陕西期间,霸占军队屯田100余顷,近千名明军卫所士兵被逼给其种田。——再加上随着一代一代人口的繁衍,军户家中的人口也必然增加,可反之军队的土地却遭受大肆侵吞,士兵的待遇本就少的可怜,这种情况下只能惨上加惨。
  一群硕鼠、国虫就这样大肆侵害着明王朝的军队。军队,本是国家的柱石,是拱卫国家安全的不可少的国防力量。卫所的军队,被生生变成了农奴,变成了无偿的劳动力,自己衣食都成问题了,还谈什么养精蓄锐?还谈什么严格训练?这样的颓废阳痿军队还谈什么打仗?难怪后来的治国能臣张居正都说过:“古人云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今承平日久,武备废弛。文吏钳制牟员(指军人),不逊奴隶。夫平日既不能养其精锐之气,临敌何以责其折冲之勇?”——说的真是一针见血!只可惜整个明朝,张居正这样为军队说公道话的名相太少了!
  其实岂止全国卫所。就是永乐皇帝一手创建的中央战略机动部队——曾经是精锐劲旅的“京营”,后来也被一群国虫硕鼠与庸君活活糟蹋成了阳痿。京营是朱棣亲手创建的,当年可是猛将劲卒,战斗力极强的一支拳头部队。世界上第一支火器专业部队“神机营”,就是京营三大营之一。对京营的训练,朱棣要求很严格,还时常亲自检阅;在北征大漠的路途上,朱棣经常组织军队与京营互相比武。永乐皇帝在世时,从不轻易调用京营来干其他方面的非军务活动。京师三大殿失火,朱棣不许重新修建,而是简单修复后照用。那时候对外征战频繁,永乐皇帝深知治天下之艰难、军队行伍之疾苦,虽贵为皇帝,下朝后有时还穿打补丁的衣服。这样的皇帝,真是雄才伟略,可后世的败家子却一代不如一代。败家子们把京营祸害成了什么样子呢?——训练废弛!战斗力大幅下降!为什么训练废弛?京营被随意役使,变成了无偿的劳工。此现象在宦官王振专权之后,愈发严重。正统年间修建新的三大殿、皇陵、庙宇,全都是由京营随意征调兵士去干工程。总计调兵干工程之人数,不下十万。上下奢侈,军队遭殃。好的东西,你创建起来都是很不容易的;可是你想毁它,却很容易。再加上以文制武的过度,宦官的专权,任意安插亲信入军中统军,而且还是外行领导内行、赏罚不公;种种原因综合,导致京营战斗力大幅下降。在土木堡之变中,京营的表现已经完全无法与永乐时期比肩了。——连中央直属的京营都被糟蹋成如此,何况那些地方卫所?
  再也不用多说了。明朝的军事卫所制度,随着时间推移,愈发衰败。对基层士兵的压榨和盘剥,导致基层士兵穷困至极,苦不堪言。穷则生变。当兵的没了活路,只剩一条路:逃跑!史载1438年,全国明军从军中逃亡者之数,居然达几十万计!真是骇人听闻啊!
  土地兼并这个恶疾,不仅动摇了明王朝帝国军队的根基,也造成了明朝军事卫所制度恶性衰败。曾经在亚洲称雄一时的大明帝国的国家武装力量,由此愈发暮气沉沉。虽后来有张居正大力改革,有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出现,并一度使明帝国之武绩重新焕发光彩;但根源上的积弊终未能彻底一扫而光。
  而土地兼并问题也不是封建王朝自己就轻易能解决的,事实是最终解决不了。而张居正“损上益下”的改革,因触动了既得利益阶层的核心利益,死后招致了反攻倒算。随着大明王朝末期各方面的继续衰败,明朝的军事卫所制度再未能向良性方面走出一步。直至明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4-12-22 21:31 , Processed in 0.21755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