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写作《 三国志》的时候,把公元207年冬天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进行提炼,采用对话的方式,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诸葛亮对当时天下形势的分析,和对刘备集团今后的战略构想。后人取其对话地点是在隆中故曰《隆中对》。纵观刘备一生,无不以《隆中对》为攻略指南。随着荆州的沦陷、夷陵之战的全军覆灭,《隆中对》于蜀汉已毫无价值可言。谁曾料到,52年后,曹魏权臣司马昭和他的儿子司马炎却依据《隆中对》的思想,出台了一个统一中华的伟大决策。
公元259年,距淮南之战扑灭诸葛诞叛乱已经六年,统一国家的时机已经成熟,司马昭随即召开军事会议,提出“主动出击,消灭吴、蜀”的战略意图。
关于先打哪里,群臣意见不一,大多数人受惰性和惯性思维的支配,几乎众口一辞地指向东吴。司马昭力排众议,仔细分析道,粗略地估算,如果先取东吴,必须打造战船,疏通水道,大致需要千余万人工。更何况,南方潮湿,军队南下必然会因水土不服发生瘟疫。如果先取西蜀,三年之后,乘巴蜀地理之利顺江而下,水陆前进,那将是灭虞定虢、吞韩并魏两个古代赫赫战例的重演……
这一战略思想的最后确立,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构想不谋而合,只是在方向上稍加改变而已。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曾分析说:“江东……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诚然,司马昭可能会知道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却不一定知道刘备与诸葛亮对话的具体内容。在此,历史出现了惊人的相似,却并未简单地重复。刘备没有完成的《隆中对》战略,却被司马昭继承了过来,与其子司马炎一起,为统一中国做出了可贵的实践。
果如司马昭所料,也正如诸葛亮《隆中对》所言,益州主政之人十分“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在钟会与邓艾的两路大军合击之下,灭蜀易如反掌,无激烈可陈,一如刘备当初入蜀轻取刘璋那样,印证了诸葛亮《隆中对》的睿智。刘禅采纳谯周建议,率百官开门投降,灭蜀之战宣告结束。灭蜀的胜利,不仅是曹魏政权的军事胜利,更是司马昭无意之间践行了《隆中对》之思想的胜利。
在《隆中对》里,荆州是个战略堡垒,失去了荆州,无论是向南还是向北发展,再高明的计划都将化为泡影。当年曹操得知刘备占了荆州,惊慌失措得连言语都失态了。孙权为了荆州,耍了不少权谋,不惜撕毁与蜀汉的外交协定。刘备丢了荆州,着急得多日茶饭不思,倾全国之兵与东吴开战。司马昭的办法是,不与东吴争荆州,而是全力固守襄阳,先后启用了名将羊牯和杜预。襄阳是后来郭靖郭大侠壮烈牺牲的地方,地点之重要性可想而知,距荆州首府江陵非常之近,军队可以沿汉水直逼江陵。也就是说,只要固守住襄阳,荆州就成了司马昭的囊中之物,想什么时候取就什么时候取。让东吴暂时代守,其实是为司马昭打工罢了。这一举措,似乎比《隆中对》还要高明一些,但没有偏离《隆中对》的思想。
公元265年,司马昭病逝,其子司马炎继承了他的遗志,取代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这就是历史上的西晋。司马炎按照父亲生前的战略构想,一即皇帝位,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消灭吴国的战前准备。他一方面接受了襄阳守将杜预的推荐,任命老将王濬做了龙骧将军,掌管四川的军事,提前数年建造了大量的船只,做伐吴之用;一方面全力支持杜预开展襄阳一带的经济开发,进行战争物资储备。司马炎一直注视着南方的江面,苦苦等待着国家一统的辉煌时刻,以图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