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们在施耐庵的《水浒传》里提到的酒器很多。大概常用的有杯、碗、角、盏、镟、桶、壶、樽等几种。
杯是古人常用的酒器,大小形状多种,与现代人所用的大致相同,都属于小型酒器。樽也属此列。《水浒》中多见此两种酒器,大多是文人、官僚、富豪、妇女及酒店所用。除了显示斯文,用此酒器也限制了酒量,不过也切合了这些人的身份。比如京师名妓李师师在与宋江、燕青饮酒时用的就是这种杯,而且是金杯,这就反映出她的气质和风度。
碗是盛菜饭的食器。用碗盛酒喝,大多是酒量较大的汉子所为。《水浒》里武松最爱用碗。景阳冈打虎如此,快活林打蒋门神亦如此。武松出身平民,又爱喝酒,酒量又大,用杯当然不过瘾,用碗喝酒正符合其海量,又显出英雄豪气。平日,我们在电视里、生活中常见用碗喝酒的场面。
角这种酒器定名于商代,它是由盛酒器发展为饮酒器的。角腹圆平底,口部呈前后两只尖角形,前脚略高,后脚稍低,旁有把手,下有三足。整体形状与爵相似。古书曰:“一升曰爵……四升曰角”(《周礼·考工记·梓人》),可见角比爵大。用角饮酒者,大多是酒量大的豪爽之客,又不显俗气。《水浒》里大多是拿角当盛酒器用。如渭州城鲁达与史进、李忠相见,邀至潘家酒楼一次要了四角酒,不过角只用来盛酒,最后酒还倒在碗里。鲁达等三人是用碗喝,落落大方,又不失豪爽。
盏,是一种浅而小的酒器,大多是有钱人家所用。《水浒》里鲁达在代州雁门县大财主赵员外家,金翠莲父女就用盏待客,既文雅,又显出身份。正因为盏小,三人只有“慢慢地饮酒”,也真难为鲁达了。又比如“武松大闹飞云浦”里,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三人很得意地在饮酒作乐,用的就是盏。因为他们安排了不少杀手在僻静处伙同押送公人一齐去杀掉武松,正等着报喜呢,他们用这种盏饮酒,慢慢地消耗着时间。
镟是温酒的器具,内外两层。内层盛酒,外层盛水,为酒保温或降温。鲁智深离开五台山来到桃花庄刘太公家吃饭时,“庄客镟了一壶酒”。时间是阳春三月,天较冷,喝冷酒伤人,故用热水保温。而武松发配到孟州时间是七月,正是暑天。施恩派人送来“一大镟酒”,正是用冷水放在镟中降温。这里提到壶,壶是盛酒用的。日常生活中也常见,这里不多赘述。
桶在《水浒》中出现了三次。一次是鲁达出家后,一下子在庙里住了四五个月,“口中淡出鸟来”,想找酒喝,刚下山就碰到卖酒人,一脚踢倒卖酒人,一会就喝下了一桶酒;第二次是在五台山下小镇,用狗肉蘸蒜泥下酒,先喝了十来碗,还不解馋,又喝了一桶才回山;第三次是吴用说三阮撞筹时,在石碣村小酒店里,吴用及三阮兄弟也是打了一桶酒放在桌上吃。这桶酒能放在桌上,想必就不太大。再说,我们也不要以为这桶就像水桶那么大,如跟水桶一般大小,这一桶酒卖也不好卖,拿也不好拿。所以《水浒》里所说的桶,只能是能放在桌子上的这种小桶。据悉,浙江至今还盛行一种叫做“催桶”的酒器,用铁皮和锡加工制成,有一斤桶、二斤桶、五斤桶和十斤桶等规格。《水浒》里的桶大概就属于此类。
水浒英雄们喝的是什么酒呢?从书中看,提到的酒有“白酒”、“清酒”、“浑酒”、“老酒”、“水酒”五种。可以肯定地说,这些酒的度数都不高。这与当时的酿造工艺、水平有关,大多是榨制的。何以为证呢?《水浒》“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一回里就有答案。鲁智深第二次下山打了禅杖后,到处买酒喝,人家都不卖,然后看见“远远地杏花深处,市梢尽头,一家挑出个草帚儿来。智深走到那里看时,却是个傍村小酒店”,这里有八句诗描写这小酒店,其中两句曰:“破瓮榨成黄米酒,柴门挑出布青帘。”榨制酒是让原料发酵后榨成,水分含量高,酒的度数相应就低,实际上是水里多了几分酒味,绝不像现在的酒,是经过糖化发酵,利用蒸馏方法制成。蒸馏过程中,绝大部分的水被蒸发,剩下的是酒之精华——酒精了,其纯度自然高。如果武松、鲁智深喝的是这种酒,早就酒精中毒了,那还闹什么五台山、打什么虎?特别是武松,喝那十八碗,如果是纯度高的酒,上山后必然醉倒,早成了老虎的口中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