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075|回复: 2

唐朝那些名落孙山的诗人是如何生活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6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唐代跟其他多数封建朝代一样,一个读书人十年寒窗之后,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然后得到一官半职,生活就算有了保障。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因为某种机缘,皇帝赏识,达官提拔,也可以跻身吃皇粮的队伍。不管什么出身,都有混得好的人,家里财货堆积如山,本人身体肠肥脑满。但是,“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时代再怎么清明,皇恩再怎么浩荡,也总有一些混不上一官半职、吃不上皇粮的人,以至于养家糊口、温饱果腹都发生了困难。唐代多的是诗人,这个落魄的群体中,就有不少是诗人。
  当然,这些落魄的诗人,也并非就都一个个地流落街头,沦为乞丐,沦为饿殍,沦为“填沟壑”的路边“冻死骨”。他们还是有一些生存之道的。
  祖上遗产
  唐代的科举考试不是面向大众的预备公务员选拔考试,它对参试人员是有条件规定的,大致来说是两条:一是“生徒”,即国子监的学生;二是“贡仕”,即通过居住三年以上地区县级以上政府的选拔、推荐。那时候的文化教育,不是面向民众的普及教育,因此,能够取得科举考试资格的,都是有一定社会地位或者经济基础的人家的子弟——这其中包括了一些破落人家的子弟,真正的底层百姓子弟是不可能取得参试资格的。换句话说,唐代的落魄诗人,他们的家往往不是赤贫之家,多多少少会有一点田地房屋。当然,有一些人在漫长的求学、参试、跑官过程中,把原本就不丰厚的家产消耗殆尽,这情况也是有的。
  举杜甫为例。杜甫分别在二十四岁和三十六岁两次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都遭失败;在长安的跑官也很不如意,虽然四十岁的时候通过延恩匦进献三大礼赋(《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受到唐玄宗的赞赏,命令他在集贤院“待制”,等于得了个进士出身,但是,所谓“待制”,其实是“待业”,真正得到一个官职已经到了四十四岁那年的十月,先是封他做远在云南的河西县的县尉,被杜甫拒绝了,接着改封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杜甫接受了。这是一个管理兵器甲仗、门禁锁钥的职位,级别是正八品下,自然是没有多少油水的,因此杜甫上任的时候,自嘲说这是为了解决酒钱问题,“耽酒须微禄”(《官定后戏赠》)。但是,就是这微禄的小官也没能做多久,次年六月,安史乱军就攻破了潼关并进驻长安。杜甫听说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马上前去投奔,不料途中被安史乱军捉住,陷身长安,次年四月,才从小路逃至肃宗那里。五月中他得了个左拾遗的官,因为替房琯说话,被肃宗疏远,捱至次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在华州任上待了整一年之后,杜甫就弃官不做了。
  从上边简述可以看出,杜甫到长安之后的十三年里,前后只做了两年半的小官,其余十年多都是漂泊在京城的。这期间杜甫一家的生活是怎么解决的呢?杜甫自己固然有“卖药都市,寄食友朋”(《进三大礼赋表》)的说法,但是,杜家老小的生活还是另有来历的。那就是,“两京犹薄产”(《秋日夔府咏怀》)。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的末句“洛阳”下自注云:“余有田园在东京。”可见,杜甫家是地主无疑。若不是战争、饥荒,就靠着田地的租税收入,养家糊口是不会太成问题的。
  李白被朝廷辞退的时候,也有玄宗曾经“赐金”的记载,但是,李白从朝廷领到的俸禄不会比杜甫更多。李白自己不屑于参加耕种劳动,也没见他从事过什么其它来钱的营生,我们只见他到处学剑、学道、游览、饮酒、服药(丹药),这些都是需要钱财支持的。据他自己说,早年还曾大量散财,接济穷困公子。李白的生活费用也应该是祖上遗留下来的。有人说,李白生于富商之家,这是有可能的。
  托身豪门
  杜甫有诗句曰:“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许多文献也记载,唐代有不少王侯贵戚相当喜欢跟文士交游。这可能是当时的一种风尚。这种风尚,自然也给一些落魄的诗人提供了一时的庇护乃至终生依托。
  杜甫诗中提到的岐王李范(玄宗之子)和崔九崔涤(中书令崔湜之弟),就是这样的豪门主人。另外,多首杜诗提到的一位何姓将军,也是这样的达官。唐代,喜欢交接文士的达官,最为有名的是张九龄、李邕、颜真卿、韩愈、韦应物、令狐楚等人,他们都曾照拂过不少落魄的诗人。




上一篇:逸闻趣事:哪个女人被乾隆皇帝真正爱过?
下一篇:古人名利观:不在乎名声好坏的社会是可怕的社会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游历山东的时候,曾经做过时任北海太守的李邕的座上宾,在济南大明湖受到热情的款待。因此,杜甫留下了“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诗句(《陪李北海宴历下亭》)。可以想到,李邕座上一定还有其他诗人。据《历代名画记》记载,颜真卿做湖州刺史的时候,“烟波钓徒”张志和、日后成为“茶圣”的陆羽都做过他门下的食客。被李端称为“声名恒压鲍参军”的康洽,是一位很受王侯欢迎的诗人,他在长安出入的都是王侯贵主之家,那些王侯贵主家的骏马奴仆都跟他自己的似的,可以随便使唤。他身上衣服装饰光彩照人,使其他人相形见绌。与康洽同时代的著名诗人戴叔伦、李颀等,都有相似经历,并写诗描述过。戴叔伦:“贤王贵主于我厚,骏马苍头如己有。”李颀:“曳裾此日从何新,中贵由来尽相许。”著名诗人温庭筠,也曾经出入宰相令狐绹的家门,令狐绹待他很客气。
  落魄诗人进出王侯权贵的宅第,只是一种社交活动,诗歌酬唱,觥筹交错。做座上宾、食客,解决自己一个人的温饱大致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若是拖家带口的,恐怕很难通过这种方法根本解决生活问题。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对他自己旅食京华时期的这种生活有很形象的描写:“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可见,这其中也饱含着无奈与辛酸。
  他人接济
  落魄诗人,难免会遇到经济困难,这就需要有人接济。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李白、张志和那样能得到皇帝的接济——李白被辞退时得到一笔补偿金,张志和辞官归隐之后,得到了皇帝一奴一仆的赏赐。但是,有许多落魄诗人却可以得到有一定地位或者相对富有者的接济。
  卢照邻因病去官,隐居太白山,生活陷入困难。京城中的一些官员,有太子舍人裴瑾之、韦方贤,左史范履冰,水部员外郎独孤思壮,少府丞舍人内供奉阎知微等,都曾经“致束帛之礼,以供东山衣药之费”(卢照邻《寄裴舍人诸公遗衣药直书》)。
  据李白自己说,他早年游览扬州的时候,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上安陆裴长史书》)。不敢保证这些落魄公子都是诗人,但这可以说明,当时这种散金济人的风气应该是有的。
  刘叉落魄之时,穿着破衣烂衫,向普通人乞讨酒食混日子。听说韩愈接待各地文士的消息之后,就步行去投靠。在韩愈那里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因为跟韩愈门下的其他门客闹别扭,在离开韩家之前,就把韩愈的一些金银拿走了。他拿得理直气壮,说那都是韩愈谀墓(吹捧死人)得来的钱财,不如给他刘叉作寿礼。这故事里,韩愈主观上没有要接济刘叉这笔钱,但客观上有这个作用。
  许棠科举考试一直没能成功,生活陷入困顿。当时马戴在大同军幕府做副官,许棠就去找他。两人一见如故,马戴留许棠住了好几个月,两人每天都吟诗饮酒,许棠从未提出过什么要求。一天早上,马戴大宴宾客时,让信使把许棠的家书交给许棠,许棠当时很吃惊,不知道这家书从何而来。读了家信这才知道,原来马戴已经派了一个佣人,去给许棠家送钱了。
  这一类例子还有不少,例如,杜甫初到成都时,曾经得到高适等人的资助,有“故人供禄米”(《酬高使君相赠》)等诗句为证;张祜在淮南拜访李绅,自称钓鳌客——以虹为竿、新月为钩、“短李”(李绅个子矮小),壮语打动李绅,李绅“厚赠”之。
  上边说的都是直接或间接认识的官员接济落魄诗人的故事,至于亲戚之间的接济就更常见了,这里不赘述。可以一说的是,落魄诗人多嗜酒,朋友之间相助以酒,就非常普遍。杜甫说广文馆博士郑虔很穷困,国子司业(相当于皇家大学副校长)苏源明就常常给他酒钱。杜甫自己跟郑虔两人,也是“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然后就是一番痛饮。阎防隐居终南山,住在崇济寺里,岑参就曾经“携琴酒”前去寻访。
  归隐耕种
  上文说过,唐代的科举进身之路,无异于独木桥。想过桥的人很多,而桥身却十分狭窄。
  几十年前有一句口号:农村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农村是否大有作为不好说,但是,那里确实是广阔天地。至少,那里可以接纳不少没有挤过独木桥、知难而退的落魄诗人,给他们提供一份衣食之资,让他们的生命有所依托,不至于冻饿而死。
  据《唐摭言》卷三记载,唐太宗登基之后,拨乱反正。为了笼络人才,特别重视科举功名。从那以后,隐居的人就非常多,“林栖谷隐,栉比鳞差”。可见,不少退隐的人其实不是真的退隐,而是想走终南捷径。
  当然,真隐之人也有不少。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卢照邻调任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县尉之后,因为风病严重(双足痉挛,一只手臂麻木),只得辞去官职,到阳翟(今河南省禹县)的具茨山隐居,在那里买了几十亩土地,耕种活命。
  唐代大概有不少诗人都曾经在仕途不顺利的时候,说过回老家做农民的话。比如,王维在弃官回江东老家的时候,就说过“余亦从此去,归耕为老农”(《送綦毋校书弃官还江东》)。但是,真正回去做了农民的却只是一小部分。
  祖咏虽然中过进士,但是似乎没有得到什么官职,生活一直处于贫困状态,身体也很不好,疾病缠身。因此,他就回到汝坟(今天河南省汝阳、临汝一带)的自家别业,“以渔樵自终”。祖咏自己有诗描写这种隐居田园的生活,“沤麻入南涧,刈麦向东菑。对酒鸡黍熟,闭门风雪时。”(《归汝坟山庄留别卢象》)“鸟雀垂窗柳,虹霓出涧云。山中无外事,樵唱有时闻。”(《汝坟别业》)看来,曾经跟王维等人有过酬唱的著名诗人祖咏,过的是近乎农民的生活。
  杜甫在华州司功参军任上辞官,他的下一步考虑也是到农村居住。他选择的是秦州(在今天甘肃、陕西接壤地区)城附近的农村,先是居住在距离秦州城五十里地东南方向的东柯谷。在东柯谷,杜甫显然已经做好耕种自给的打算,“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三)。后来为了跟老朋友赞上人的住处靠近一点,以便来往,一度想在秦州西南七十里的赤谷西枝村定居。在秦州的生活并不如意,杜甫又挈家移居同谷(今甘肃成县)。同谷的情况也没有原来传闻的那么好,杜甫一家又迁往成都。离开成都之后,又曾经在夔州(今重庆奉节)一带耕种度日。杜甫一家在同谷,生活陷入空前的困难,居然要秋天到山上捡拾橡栗果实,冬天扛着镢头去山上雪地里挖黄独(一种野山芋)作为救荒食物(《同谷七歌》其一,其二)。杜甫在成都,衣食之资基本有亲友接济,并没有参加多少真正的农业劳动,他的兴趣主要在种植各种花果树木。在夔州,杜甫买了四十亩果园,都督柏茂琳又让杜甫管理一百顷公田,拨给他五六名奴仆,帮助他经营田地。夔州时期,杜甫过的实际上是地主的生活。
  沈千运多次应举不中之后,就回到了山中别业,自己说“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有薄田园,儿耕女织,偃仰今古,自足此生……”。不知道沈千运的农村生活质量究竟如何,我们知道有一些人的生活是比较艰难的。李涉致仕以后,隐居在少室山(属嵩山),情况就不是太好。杜甫的熟人王季友,显然农耕生活是很不理想的。杜甫有诗说他“贫穷老瘦家卖屐”(《可叹》)。有人拘泥典故,认为诗中的“卖屐”只是杜甫用典,并不表示王季友真的需要靠编织草鞋出卖贴补家用。根据杜甫的诗句“近者抉眼去其夫,河东女儿身姓柳”,和《唐才子传》的记载,王季友的妻子是嫌弃丈夫太穷,整天吵吵被遣去了的。王季友的生活状况,用他自己的话来描述,近乎原始人的生活:“自耕自刈食为天,如鹿如麋饮野泉。”“江湖散人”陆龟蒙隐居松江甫里,虽然有数百亩田地,三十间房屋,但是因为田地地势低洼,容易遭受洪涝灾害,因此,常常闹饥荒。陆龟蒙须亲自扛着镢头畚箕去田里劳作,难得有闲暇的时候。
  托庇空门
  佛教讲慈悲为怀,自古佛门也确实收容了不少在世俗社会中遇到困难的人。这其中也包括了一些诗人。唐代就有一些落魄诗人曾得到过佛门的帮助。
  孟棨《本事诗》记载,宋之问被贬南方,从流放地返还,路过杭州,游览灵隐寺。月夜在寺内长廊中吟诗,第二联始终想不出满意的。有一个老僧帮他想了“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两句,结果,这两句诗就成了整首诗的警句。第二天早晨,宋之问再去造访,那老僧已经不见了。寺内有僧人告诉他,那老僧是骆宾王。如果这个记载可靠,那就说明,骆宾王在跟随徐敬业讨伐武则天失败之后,是遁入空门以求自庇的。骆宾王投身空门,这属于政治避难。
  而贾岛早年的投身佛门,则完全是生活所迫。贾岛为僧时间,文献有不同的记载。按照《唐才子传》的说法,贾岛为僧是在科举考试连续十年失败之后。“初,连败文场,囊箧空甚,遂为浮屠,名无本。”贾岛内心是不喜欢做和尚的,尤其是他在洛阳青龙寺时,洛阳的地方长官下令禁止僧人午后外出,这种拘束的生活,很让贾岛感到不快。为此,他曾作诗自我感伤:“不如牛与羊,独得日暮归。”后来情况稍微好些的时候,贾岛就脱离佛门,再次参加进士考试。及第之后,先后担任过长江县(在今四川省蓬溪县)主簿、普州(今四川省安岳县)司仓之类的小官职。由于他一心一意苦苦吟诗,不会料理生活,家境一直不好。临死之际,家里一文钱也没有,只有一头病驴一张破古琴而已。
  也有落魄诗人,虽然没有出家,只是隐居乡村,但是也曾得到寺庙僧人的经济援助。上边曾经提到过的阎防,进士及第之后,仕途不顺,只得隐居在终南山。当时他是寄居在丰德寺的,不难想象,他在生活上一定得到了寺庙的帮助。跟韩愈有交往的诗人卢仝,卜居洛阳的时候,生活十分拮据。据韩愈《寄卢仝》一诗,卢仝家只有几间破屋。家里有一个奴仆蓄着长须,头巾也不裹,有一个奴婢,牙齿都脱落了,整天光着双脚走路。卢仝辛辛苦苦供养十余口家人,上有母亲,下有妻子儿女。因为他跟邻近的寺庙僧人有来往,僧人们便不时地接济卢仝一些粮米。卢仝自己的诗歌里也说,他家除了书籍之外,一无所有。
  佛门僧人可以帮助一些落魄诗人,依情理,道观道士,当然也会帮助一些落魄诗人。唐代尤其是晚唐有那么多失意的诗人加入道籍,其中一些当是出于生活所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4-12-22 16:21 , Processed in 1.62592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