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144|回复: 2

末代皇帝溥仪:最愤怒的是别人认为他没有改造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6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逊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 - 1967年),年号宣统,道光皇帝曾孙,醇亲王载沣长子,清朝入关后第十位皇帝,也是清朝和中国历史上的末代皇帝。
  1967年6月25日星期日,一个北京市市民写下了当天的日记:
  到人民医院看内科,为贤挂中医科。
  一毛九食点心。(油条三,烧饼一,糖浆一。)
  夕,郑广元来看。
  日记中的“贤”应该是记录者的妻子李淑贤,“郑广元”应该是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的孙子。此日记的记录者是爱新觉罗·溥仪,中国最后一个皇帝。他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他是怎样一个人?他自己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在他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里,他总结过自己在伪满洲国第三次任“皇帝”时的生活:“我的日常生活,除了吃睡之外,用这八个字就可以概括了,即:打骂、算卦、吃药、害怕。”
  1959年获“特赦”之后,溥仪成了一个普通公民。继他的师傅庄士敦写出了震撼世界的《紫禁城的黄昏》之后,1964年群众出版社出版了同样震撼世界的《我的前半生》。
  溥仪两次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三次登上帝位,有过五任妻子。在晚年,他害怕寂寞,爱开玩笑,爱和妻子逛北海、颐和园,最让他愤怒的是别人认为他没有改造好。即使在与女朋友约会期间,如果女朋友将他看做是没有改造好的“皇帝”,他也会拂袖而去。
  有一些人怀疑《我的前半生》的真实性:溥仪真的是那么想的吗?他真的改造好了吗?2011年1月,曾经限于“政法系统内部发行”、供17级以上干部阅读的《我的前半生》(灰皮本)出版,看完这本书之后,读者会明白,昔日的“皇帝”真的已经被改造好了—无论读者对“改造”这个词有多少不同的看法,溥仪的确变成了一个好人,他能像一个平民一样享受自己的生活,虽然这段日子只有短短8年。
  十五岁皇帝无处安放的青春
  公元1908年11月14日傍晚,光绪皇帝驾崩。第二天下午,慈禧太后也断了气。历来有传说认为光绪皇帝是被毒死的。(2008年11月2日,多家部门联合发布了《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该报告通过一系列现代专业技术手段确证:光绪帝突然“驾崩”系急性胃肠性砒霜中毒所致。)
  12月2日,爱新觉罗·溥仪登基。官员恽毓鼎在日记中记录了登基时出现的意外场面:“上啼哭索母,声甚厉。……监国抱上步行,自殿后门入,升宝座,上啼哭不肯就座。监国一足立脚踏上,一腿跪宝座上,扶上立于座上。四服事太监在旁慰劝,上哭不止,言欲回家,不愿在此。”监国即溥仪父亲、摄政王载沣。
  当载沣将溥仪抱着坐上太和殿的皇帝宝座上后,“正在那金鞭三响,金钟玉罄齐鸣,云锣鼍鼓铿锵叠奏,文武百官各按品级长跪叩头的时候”,三岁的溥仪被这大场面吓哭了,摄政王急得满头大汗,技穷之余,只能小声安抚他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

少年溥仪  
  在场的高官显宦大惊失色,认为这乃是历代历史中所仅见的不祥之兆。的确,三年之后清朝就完了。之后多年那些遗老们仍然在津津有味地四处讲述这套“谶纬之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上一篇:肆虐北京的鼠疫才是李自成败于满清的真正原因?
下一篇:中国古代严刑“打拐”:罪犯被斩首后还要再分尸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退位之后,溥仪按照民国的“清室优待条件”仍然享有“尊号”与“岁用四百万两”。但无人知晓的是,这个民国中的小朝廷却不断搬演一幕又一幕的荒唐剧,溥仪就在这个不正常的气氛中长大。这个已经不可能发号施令的宫廷内部,端康太妃突发奇想,在“永和宫”势力圈子里模仿起西太后、隆裕太后来。十四五岁的溥仪青春无处安放,开始学习时髦,当然就与端康太妃发生了纠纷。某次因御医范一梅被开除引发了溥仪与端康太妃的正面冲突。溥仪不服,心想自己与隆裕太后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她不过是以“瑾妃”的资格站在地上吃饭。
  端康太妃盛怒之下,叫来溥仪的祖母和生母严厉斥责。溥仪后来写道:“我到了永和宫配殿里见到了祖母和母亲,听到正殿里端康还在叫嚷,我本来还要去吵,可是禁不住祖母和母亲流着泪苦苦哀劝,结果软了下来,答应了她们。”“我走到端康面前,看也没看她一眼,请了个安,含含糊糊地说了一句‘皇额娘,我错了’,就又出来了。端康有了面子,停止了哭喊。”
  溥仪的生母瓜尔佳氏从小没受别人申斥过一句。她的个性极强,受不了这个刺激。回家之后第二天就吞服鸦片自杀了。此事对溥仪影响很大。也许溥仪后期的残忍与猜忌性格与此有关。
  端康担心溥仪对她追究,从此便对溥仪一改过去态度,不但不再加以管束,而且变得十分随和。于是紫禁城里的家庭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前途有望,但没有未来
  当时有很多人对这个处于青春期的“废帝”有许多看法。但只要认为他是“废帝”,就没有哪一种看法是站得住脚的。就连胡适和溥仪见面后说的真心话也没有多大意义—他说的是:“皇上真是开明,皇上用功读书,前途有望,前途有望!”连溥仪自己都发现自己也不知道他说的前途指的是什么。他走了之后,溥仪也再没费心去想这些。
  他与中华民国的关系是这样的:“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他当然不能算是哪个外国的君主,只不过给予相当的待遇罢了。他有段时间受日本势力的保护、接受英国绅士的教育、看中国的古代典籍。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是优待政策的实施对象,他的存在体现了民国政府的宽大。
  人们相信他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他的老师之一是陈宝琛。英国师傅庄士敦这样形容“太傅”陈宝琛:“1919年,他大约72岁,是一个风度优雅迷人、精力旺盛的人。他是著名的诗人,书法精美令人倾慕,同时也是颇富成就的学者。”
  至死迷恋中国传统文化的庄士敦的记载其实是不足信的,至少是不全面的。溥仪对陈宝琛的印象写在他的回忆录里:“我的这位老师,大约在平素也是在遵守着人生一世洗三次澡的原则的吧?每一到了夏季暑期蒸烘的时候,从他身上就会发散出一种既酸又咸、莫可名状的臭味来。”怎样的博学儒雅,在年轻人的心目中也破产了吧。
  庄士敦当然是他很好的老师了。他这样记录他们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在1919年寒冷的8月早晨,当小皇帝宣统从他的座位上走下来和我握手时,已失去了他那神话般的色彩。但也许只有真正的皇帝才会被神话,而丧失了实权的皇帝则可以幸免。”
  他认为溥仪“思维敏捷,聪明过人。”“他那全面的才华,他的坦诚,他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大事的强烈兴趣,他的感人的慷慨大度,他的艺术天赋,他对那些曾经伤害过他,或者曾经与他的家族为敌的人的毫无记恨、毫无恶意的态度。他对于苦难者的仁慈和同情,他在身临险境时的勇气,以及他那浓厚的幽默感。”只是,庄士敦所发掘的这些优良品性在溥仪以后的岁月中都没有发挥作用。而庄士敦发现他身上不那么明显的“轻浮”与“不协调”,“令人奇怪的固执”却在后来的岁月中发扬光大了。
 

溥仪和他的妻子李淑贤(资料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溥仪曾让太监授予庄士敦一把剑,“授予您先斩后奏的特权。”多年后,溥仪还问这位师傅是否执行过这一权力。他曾经想过全世界的前君主每人都学会演奏一种乐器,那么就可以组成一个乐队服务社会。因为紫禁城中盛开着大量的牡丹,可以让君主们用牡丹代替皇冠戴在头顶。这些都说明他已经适应了自己的“废帝”身份。</p>  他化名“邓炯麟”给报社投稿,作品是诗。后来他向庄士敦承认此事,据说其他人是不知道的。除了温暖的幽默外,溥仪式幽默还有其冷酷的一面:在《我的前半生》里,溥仪说自己把一个明朝诗人的作品抄寄给一个小报,编者上了当给登出来了。上当的除了报纸编者当然还有英国师傅庄士敦。
  “中国通”庄士敦不了解的另一点是,这个废帝的神话并没有真正破灭,在他们“无拘无束地用汉语谈论许多话题”(溥仪虽对外国很向往,但对学习英文没兴趣)之余,川流不息的人跑来送钱,索要“赏穿黄马褂”、“紫禁城骑马”等名目繁多、似乎不值一分钱的称号。
  溥仪身边围绕的人很让庄师傅看不起,但正是这些人决定了溥仪的人生。动荡的政局最终让溥仪成了伪满洲国的“皇帝”。
  专家的小心都是徒劳的
  抚顺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三百多年前这里是清朝第一个皇帝努尔哈赤的“龙兴”之地。1950年,被前苏联俘虏的清王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被解送回国后,像其他伪满战犯一样,在抚顺战犯管理所里不停地撰写回忆录。
  管理所领导认为溥仪写作能力较差,指令溥杰帮助他写,还让那些伪满大臣、将官为他提供伪满时期的材料,并从图书馆拿来《清宫十三朝演义》等裨官野史供他参考。成稿后,1960年群众出版社排印出了内部发行的“灰皮本”。高层迅速对“灰皮本”作出了回应。周恩来对溥仪说:“你的东西基本上是要与旧社会宣战,彻底暴露,这是不容易的事,末代皇帝肯这样暴露不容易。沙皇、威廉的回忆录都是吹自己,英国的威尔斯亲王也是吹自己。历史上还找不出这样的例子,你创造了一个新纪元。”毛泽东、刘少奇也都说该书还不错。但毛泽东对溥仪在书稿中不断地责骂自己的认罪风格有看法。周恩来曾指出溥仪结婚时任总统的是徐世昌而非黎元洪这项错误。至于改造阶段,原著多是自谴自嘲和议论文字,缺少生动的真情实录。周恩来后来说:“这本书改好了,就站得住了,后代人也会说,最后一代的皇帝给共产党改造好了,能交代了。”
  《我的前半生》责任编辑孟向荣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为了完成这个任务,群众出版社文艺编辑部主任李文达与溥仪磋商,另起炉灶重新构思,主题为一个皇帝如何改造成为一个新人,以充分反映党的改造罪犯事业的伟大胜利。
  稿件的修改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郭沫若一口气看完了,说此书写得很好,有文采。翦伯赞也呼应这种说法。并说:“我认为文采越多越好,我不喜欢看干巴巴的历史书……”梅汝璈认为书里不能出现溥仪到东北做皇帝是出于自愿这样的文字,以免给日本人以口实……
  翦伯赞还提出劳模或普通群众的稳定性问题,即书稿中的孟泰、王崇伦、方素荣等“将来出不出问题”。在“定本”中,一些劳模的活动皆被删削。但其实小心都是徒劳的:后来翦伯赞自己出了问题;执笔者李文达被投入监狱;溥仪如果没有周恩来保护,也难免会出问题……
  认罪书前的一段热情导游
  《我的前半生》正式面世后,马上引起轰动。李文达找到陈荒煤,在陈的支持下,北影准备拍摄溥仪的电影,谢铁骊当导演,赵丹出演溥仪。后来电影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夭折。
  千锤百炼出来的“定本”、“全本”的确文笔好很多。但偏偏有人对这个版本不满意。历史学者朱宗震就认为“全本”“对于广大普通读者来说,在知识、教训、审美、价值观方面,是一本很好的书”,但是“但对于以求真为目的的专业历史工作者来说,它在文史专家们的指指点点下,在捉刀人的润色之下,或许不一定完全符合溥仪本人的思想境界。我们从书中看到革命价值观的高度连贯一致,恐怕不是溥仪所能达到的水平。因此,作为专业历史工作者,更愿意读读那本质实一点的油印本。”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学者王学泰批评“定本”略输文采,他还通过史料说明溥仪早年是一位具有相当文学创作能力的人。我想王学泰心中的“文采”与六十年代公认的“文采”应该有不同的内涵。他也许会觉得“灰皮本”中“正在那金鞭三响,金钟玉罄齐鸣,云锣鼍鼓铿锵叠奏……”这样的句子是有文采的,但溥仪的文采已经不适合新时代的需要了,“全本”中将一切个人感悟淡化,将个人私事与记忆故事化、评书化的功夫哪里是溥仪想学就学得来的呢?
  曾经,李淑贤对丈夫溥仪来了客人不会待客有些不满,溥仪1959年出狱,1967年去世,只做了8年的普通人,他没有学会端茶倒水,同样,他也不会给读者来一段生龙活虎的评书选段。但他有他自己的拿手好戏—在“灰皮本”开篇,有一段被专家认为很奇怪的北京“导游”:“我们就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北边的景山公园正门前下车,开始我们的观光游览吧!”“我们走进这座景山公园的正门,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景山。”“现在请再从这座三重檐绿琉璃瓦亭子里,从那苍松古柏的淡烟轻雾中,俯瞰一下我们人民的首都,六亿人民的心脏—伟大北京城的概貌吧!”
  也许除了讲述者自己,谁都想得到这位入戏很深、热情洋溢的“导游”,其实就是这里曾经的主人。他此刻作为罪犯在认罪,但不是作为罪犯在指认犯罪现场,昔日皇帝的化身正悄悄潜入他叙述的语调,而他自己却浑然不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4-12-23 07:56 , Processed in 0.14640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