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598|回复: 1

系统简述东吴的强大水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6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装备优势
  1、斗舰
  防御型战舰,以桨为动力,船头立有旌旗及指挥进退用的金鼓等,船身两侧有插桨用的孔,船上建有带箭孔的女墙,墙内布置士兵,可以对敌船进行射击。女墙的高度可以遮挡士兵半身。主要起防御作用。斗舰主要用于指挥,是整个舰队的旗舰。
  2、楼船
  体型极其庞大,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和越国就已经能够建造楼船,吴王阖闾乘坐的“余皇号”就是楼船。汉武帝征伐南越时期建造的楼船已经可以搭乘1000人,高度越为28米,是今天好几层楼那么高。甚至传说汉武帝曾经造过一艘巨无霸级大船,号为“豫章大船”,可乘万人,穿上可以建造宫殿,当然这不可能是战舰了。三国时期吴国建造的用于作战的楼船则更加庞大,船上能够建造5层楼,最多搭乘3000人,是水战的主力。通常的战术是撞击敌船或直接登上敌船进行肉搏。因此船只的大小直接影响搭载士兵的数量,也就直接影响战斗的结果。东吴的楼船上除了建有高楼外,每层楼上也建有防御性的女墙,第一层女墙上还有剑孔、矛孔等,既可远攻,又可近防,还设有礌石、铁刺等防御性武器。《太平御览》记载东吴有名号的楼船包括:飞云、盖海、长安、赤龙、驰马、青龙战舰、晨凫等等。
  3、艨艟
  主要用于突击的战舰,体型细长,以生牛皮覆盖船身,防御性较好,船身设有箭窗、矛孔,可以近距离攻击敌军。但艨艟最主要的特点是船头有坚硬的尖刺形状突出物,用于冲撞敌船,由于其体型狭长,因此行进速度极快,这种冲击力极强的战舰通常会给敌军造成突如其来的打击。周瑜在赤壁火攻曹操水军大营时用的就是这种艨艟搭载火具,致使大胜。
  二、技术优势
  1、东吴水军除了设备先进外,技术上的优势也很明显,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此时船尾舵的出现。总结相关史料可知,三国时代的东吴已经发明船尾舵,这种装置可以很好的控制船只行进方向,使船只的灵活度极其精确,而西方国家最早要到13世纪初才出现船尾舵。东吴水军的这种技术优势使其受恶劣天气的影响程度降低,即便水面风向不利,也可通过船舵最大限度的控制行进方向。
  2、另一技术优势是东吴时期双桅战船的出现。在风向利于己方时,双桅战舰能够提高行进速度,在以船只撞击为主要作战方式的水战中,速度快就意味着冲击力强,加上东吴水军强大的战舰,用一波进攻就使敌船丧失作战能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当然,东吴水军的技术上也有劣势,如楼船由于重心问题,导致抗风能力差,只能用于内陆河流湖泊,出海的风险极高,容易沉没。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吴将董袭指挥的“五楼船”在长江水面上遭遇大风,结果颠覆,董袭溺水而亡;另外,孙权的“长安号”楼船也是在大海上遭遇暴风而沉没的。
  三、规模优势
  根据史料记载,西晋灭吴后接受了东吴水军战舰5000艘,这一规模堪称惊人。赤壁之战前曹操收编刘表水军共1000艘战舰,士兵约10万人左右,即战舰与士兵的数量比约1:100。曹操在赤壁之战出动士兵总数为20万上下,战舰为2000艘。这个规模在当时已经让人咋舌,投降之声一片。而东吴中后期的水军数量则是当时曹操水军的2倍还多,以比例计算,东吴仅水军人数就有50万——这不包括陆军。
  当然,如果按照人口计算,东吴全国确实不太可能配备50万军队。但我所说的50万也不是指常年戍边待命的常规部队,肯定也包括一些类似预备役或军屯性质的部分。只不过在有战争需要的时候这部分人能够立刻拿起武器参战,不用临时征调和训练。而且我还是觉得以军备支出来推算军队数量会比用人口推算合理一些。因为每个国家每年都必定会有预算的军费支出,如果一个国家军队人数很少,他何必要浪费很多钱去建造用不上的军械?
  因此,在装备、技术、规模三个方面看,东吴水军都具备超强实力,尽管影响战争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这些硬性指标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再加上东吴水军出色的水上作战经验,要在水战中击败这样一支精英部队还当真需要一部分运气呢




上一篇:从曹操宗族墓考古看曹休身世
下一篇:统计三国时期的颍川名士
发表于 2014-4-23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在一本书见过。叫做《古代军事》什么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1-9 06:34 , Processed in 0.09660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