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116|回复: 0

[转载] “孔明”确实不能等同于“诸葛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6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10年,或者是由于博客、微博的泛滥,似乎国人对中小学的语文教学的批评又上了一个台阶。最近,看到叶开先生批评当前语文教学的文章,其中提到:在学到第七单元48课《智烧敌舰》时,乔乔又遇到了一道难题。题目要求她回答三国时期最足智多谋的人是谁。因为刚看完《三国演义》彩图本,乔乔欣喜而自信地写下了自己的答案:“孔明和庞统”。这个答案也得到了妈妈的认可。结果当天晚上,孩子就伤心地回来了。语文老师的标准答案是“诸葛亮”。班里有几个男生也看过《三国演义》彩图本,他们问老师,“为什么不能是庞统?”老师回答,在小学阶段答案只能写诸葛亮或周瑜,写孔明也算错。为了消解女儿的怨气,古典文学博士王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叶开,不得不同时出面跟女儿解释,“庞统是不亚于诸葛亮的一个重要的谋士,刘备西征蜀国,主要靠庞统而不是诸葛亮,诸葛亮是靠《三国演义》演绎出来的,事实上庞统不比诸葛亮差”。”叶开先生表示,“这是叶开第一次被孩子的语文教育刺痛。”随之,“孔明=诸葛亮”成为很多人的共识,甚至成为许多人剖析小学语文教学弊端的重要依据。
  
  事实上,关于三国时期“谁最聪明”这一问题,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读者确实可能有不同的答案,叶开先生不同意教材的观点也无不可,不过看看历经数千年的民族传统,你去问一问村里坊间的百姓看看,他们肯定回答是“诸葛亮”。
  
  这个问题暂且不说,只说上面这段话中,其实有一个很为大家所忽视的地方,就是“孔明和庞统”这一答案,虽然作为小学老师来说,对学生的回答有些生硬,确实显示了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弊端,但若认真推敲这个答案本身,也并不是完全正确的。这里就涉及到中国人的“姓名学”问题。从中国传统的姓名学来说,中国人有“姓”,这是指其在社会中归属某一“种族”的特征。中国人有“名”,这是指其在社会中的“个人定位”。中国人要指明某个人,一般是要“姓”“名”并举的,恰如地球的经纬线一样,只有“姓名”合一,才能确定一个人的“位置”。而上面的答案中,“庞统”没有问题,有“姓”有“名”。可是“孔明”吗?三国中有姓“孔”叫“明”的人吗?没有!这个“孔明”,其实正是小学老师所说的标准答案“诸葛亮”的“字”。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一个人除了“姓”和“名”之外,还可以有“字”,这个“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字的出现最早是在周代,《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男女到成年时取“字”后,他的晚辈或后辈就不能直呼其“名”,而要称其“字”,以示尊重。平辈之间也可以彼此称字,表示礼貌。显然,即便不提“标准答案”,“孔明”这个答案本身无疑是不准确的,中国人常说,“行不改姓,坐不改名”,姓名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外在表征,正式场合必须称呼全名,而表字在正式场合一般是不用的。
  
  而且,三国时期,除了诸葛亮,还有一个人,叫胡昭,字孔明,是著名的书法大家,还曾经当过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敌人司马懿的老师。虽说胡昭在政治上不像诸葛亮显著,可也是一代名士呢。
  
  记得小学的时候学过一篇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至今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一个词叫“囫囵吞枣”,还有一个小姑娘因为胡乱回答伯父鲁迅先生关于《水浒传》的问题被揭穿后惭愧万分的情景。
  
  小孩子看书多半有“一知半解”的时候,我毫不怀疑作为现当代文学博士的叶开先生和作为古典文学博士的王琦女士的学术素养,但小女孩乔乔是否明白了“诸葛亮”与“孔明”之间的关系以及是否懂得一些中国姓名学的常识呢?我想在教育女儿的时候(叶开先生的女儿乔乔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小主人公似乎正是差不多的年龄),多一份耐心与严谨,或许就会避免上面的失误,还可以让孩子学到一些古典文化常识。




上一篇:汉代、三国“屠城”是表示攻破城池
下一篇:盘点三国时期的八大惊世神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4-12-23 06:10 , Processed in 0.29401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