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459|回复: 2

[转载] 从“曹操墓”谈当时的夫妻合葬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6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期“曹操墓”的发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笔者想从历史学角度,探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墓中出土的两具女性尸骨,据说不是曹操的卞夫人,大家难免会问:这两具女性尸骨是谁?曹操的卞夫人葬到哪儿去了?
据介绍,“曹操墓”出土的两具女性尸骨,一具年龄20岁左右,一具年龄50岁左右。而卞夫人的享年,《三国志·魏书·武宣卞皇后传》注引《魏书》:“后以汉延熹三年(160年)十二月己巳生齐郡白亭。”同书《明帝纪》太和四年(230年)六月戊子条:“太皇太后(卞氏)崩。”古人以生年为一岁,卞夫人应享年71岁。据此推测,“曹操墓”出土的两具女性尸骨,自然都不可能是曹操的卞夫人。然而,曹操一生虽然夫人不少,如还有丁夫人、刘夫人等,但在《三国志·魏书·后妃传》立传的只有“武宣卞皇后”,记载与曹操合葬的也只有此卞夫人。如同书《明帝纪》太和四年秋七月条:“武宣卞后祔葬于高陵。”前引《武宣卞皇后传》太和四年七月条:“合葬高陵。”虽然前称“祔葬”,后称“合葬”,用字不同,但从《三国志》为陈寿一人所写来看,他显然认为二者的意思是一样的。
相传“祔葬”、“合葬”均始于周公。《礼记·檀弓上》先记:“武子曰:‘合葬非古也。自周公以來未之有改也。’”后记“周公盖祔”,郑玄注:“祔谓合葬。合葬自周公以來。”二者既然均始于周公,则其本义也应是一样的。特别是郑玄为东汉末年人,他认为二者可以互释,至少说明在东汉末年二者的意思也是一样的。此外,前引“周公盖祔”,孔颖达疏:“周公以来,盖始祔葬。祔即合也,言将后丧合前丧。”孔颖达为唐人,他认为二者可以互释,说明在唐代二者的意思也是一样的。再结合前举陈寿《三国志》记卞夫人例,似乎说明,东汉至唐,“祔葬”、“合葬”可以互释,二者的意思一直都是一样的。
但《礼记·丧礼小记》记“祔葬者不筮宅”,孙希旦集解:“祔葬,謂葬於祖之旁也。”孙希旦为清人,他认为祔葬是指葬于祖墓之旁,反映的应该是清代的观念。譬如清姚鼐《袁随园君墓志铭》云:“始君葬父母于所居小仓山北,遗命以己祔。”但“祔葬”之“祔”,与“附”可以同音通假。故此处的“祔葬”,实际就是“附葬”。这种通假并不始于清代。宋叶适《叶君宗儒墓志铭》云:“(叶宗儒)祔于父墓。”叶适为南宋人,可见南宋已然如此。又《南史·豫章王综传》:“综在魏不得志,尝作《听钟鸣》、《悲落叶》以申其志,当时莫不悲之。后梁人盗其柩来奔,武帝犹以子礼祔葬陵次。”豫章王综为南朝梁武帝萧衍次子,可见南朝的梁朝也有其例。但“祔葬”原指夫妻合葬,“附葬”是指葬于父祖之墓旁,二者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当然,以“附葬”通假“祔葬”,也不始于南朝的梁朝,西汉末年也有其例,但意义却并不相同。《诗·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毛传:“谷,生。”郑笺:“穴谓冢圹中也。”孔颖达疏:“夫之与妇,生则异室而居,死则同穴而葬,男女之别如此。”显然,郑玄认为“同穴”就是同冢合葬。孔颖达没有异议,应该也是赞同的。这自然与他们生活的东汉末年和唐代的合葬制也是相符的。但《汉书·哀帝纪》建平二年六月庚申“帝太后丁氏崩”条记哀帝曰:“朕闻夫妇一体。《诗》云:‘谷则异室,死则同穴。’昔季武子成寝,杜氏之殡在西阶下,请合葬而许之。附葬之礼,自周兴焉。‘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孝子事亡如事存。帝太后宜起陵恭皇之园。”同书《外戚下·定陶丁姬传》记载相同。两处都引《诗》“死则同穴”,又都说“附葬之礼,自周兴焉”。显然,当时认为“同穴”就是“附葬”,而“附葬”也就是“祔葬”。但与梁朝、南宋、清代有同,有不同。同的是,都认为“附葬”是指同园合葬而不是同陵同冢合葬;不同的是,西汉末年认为“附葬”是指夫妻同园合葬,梁朝、南宋、清代认为“附葬”是与父祖同园合葬。




上一篇:三国赤壁之战与逍遥鸡的故事
下一篇:曹操白狼山血战乌桓人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夫妻同园称合葬,还可以追溯到西汉之初。《史记·外戚列传》:“高后崩,合葬长陵。”《集解》引《关中记》:“高祖陵在西,吕后陵在东。汉帝、后同茔,则为合葬,不合陵也。诸陵皆如此。”这里的同茔也就是同园。根据新中国成立后对西汉帝陵的调查和发掘情况看,整个西汉一代,帝、后合葬也确实都是同茔异陵。这是传世文献与考古文献能够相互印证的例子。传世文献很少关于西汉帝、后以下合葬的记载。仅《汉书·霍去病传》记:“上乃诏(卫)青尚平阳主,与主合葬,起冢象庐山云。”师古注:“在茂陵东,次去病冢之西,相并者是也。”所谓“相并”,是指卫青冢与平阳公主冢并列。现在去武帝茂陵陵园,仍能见到卫青与平阳公主二冢并列景观。这说明,西汉帝、后以下,外戚重臣夫妻合葬,也是同茔异冢。
     此外,通过考古发现,西汉上自诸王,下至百姓,合葬基本也都是同茔异冢。譬如:河北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与其王后窦绾墓,河南永城芒砀山梁孝王与其王后墓,北京丰台大葆台广阳顷王刘建与其王后墓,江苏扬州汉陵苑广陵王刘胥与其王后墓,等等,都是同茔异冢合葬墓。仅江苏徐州龟山第六代楚王刘注与其王后合葬墓是同冢,但有二甬道进入,夫妻二人平行而葬。此外,山东临沂银雀山、金雀山发掘西汉前期墓葬10余座,基本也都是一冢一椁一棺的单人墓,其中仅银雀山6号墓是夫妻同冢合葬墓。这说明,西汉一代,其夫妻合葬制虽以同茔异陵异冢为主流,但也暗藏同茔同陵同冢的变数。
     我以为,汉语的任何字词,最初都是应该有其本义的。《诗》云夫妻“死则同穴”,应该是“祔葬”、“合葬”的本义。《史记》说“汉帝、后同茔,则为合葬”,《汉书》哀帝甚至认为“同穴”其实就是同园异陵合葬,这似乎都是在强词夺理地偷换概念。据此类推,岂不是也可以说:同县则为合葬?同郡也为合葬?这样就把夫妻合葬制全搞乱了。因而“祔葬”、“合葬”回归本义,应该是其发展的必然方向。当然,这也应与当时的墓葬形制变化有关。西汉前期主要都是土坑墓,西汉晚期开始出现砖室墓。土坑墓易于塌陷,埋葬之后很难再次开挖。砖室墓就不一样了,墓道较为结实,埋葬之后不难再次开通。这样就自然暗藏一些变数。
     东汉的情况与西汉完全不同。当时主要都是砖室墓。《续汉书·礼仪志下》大丧类有合葬条,开头即说“羡道开通”,“羡道”即墓道,说明合葬可以重新开通墓道。《后汉书·皇后纪》记每位皇后卒,基本都是“合葬某陵”。而根据新中国成立后对东汉帝陵的调查情况看,整个东汉一代,帝、后合葬也确实都是同茔同陵。这种名实相符的情况,并不仅限于帝、后。江苏徐州土山东汉某代彭城王刘某,以及河北定州北庄子东汉第三代中山简王刘焉、定州北陵头东汉第六代中山穆王刘畅,合葬也都是夫妻同冢。此外,甘肃武威磨咀子、旱滩坡及滕家庄、管家坡、丘家小庄发掘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期墓葬约100座,绝大部分都是一冢二棺或三棺的夫妻合葬墓。湖南长沙发掘东汉时期墓葬200多座,情况大致相同。这就是说,东汉一代,其夫妻合葬制,是以同茔同陵同冢为主流的。
      魏晋之后,直至明清,曾经出土非常多的“夫妻合葬墓志铭”,我主编的《新中国出土墓志》收录了不少,可以看出,基本都是夫妻同冢的。应该说,东汉以后,随着墓葬形制发生变化,夫妻合葬制回归了本义,以同陵同冢为主流。
      现在再谈“曹操墓”。由于大家都认为墓中出土的两具女性尸骨不是曹操的卞夫人,所以对两具女性尸骨的身份以及卞夫人为什么没与曹操合葬,作出了种种推测。关于两具女性尸骨的身份,说法很多,不必一一列举,最新的见解是:不能排除分别是刘夫人和丁夫人的可能性。我觉得完全无此可能。因为刘夫人虽然早死,但曾给曹操生下二子一女,不太可能只有20岁左右;丁夫人虽然侍奉曹操较卞夫人为早,但她并无子嗣,且早于建安初被废。让她们与曹操合葬,太过匪夷所思。关于卞夫人为什么没与曹操合葬,说法也很多,譬如:
      1.《三国志·魏书》前称“祔葬”,后称“合葬”,用字不同,意义有别,存在同茔异冢的可能性。但如前所说,他们似乎没有注意,《三国志》为陈寿一人所写,他不可能自相矛盾和自乱体例,他应该认为二者的意思是一样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2.《宋书·礼志二》记魏文帝“受禅,刻金玺,追加(曹操)尊号,不敢开埏,乃为石室,藏玺埏首,示陵中无金银诸物也”,存在不敢开陵惊扰曹操而另葬卞夫人的可能性。但他们似乎没有注意,这里明确说“不敢开埏”,是为了“示陵中无金银诸物”,与是否担心惊扰曹操没有关系。
     3.《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记魏文帝终制曰:“其皇后及贵人以下,不随王之国者,有终没皆葬涧西。”也存在另葬卞夫人的可能性。首先,他们没有注意,文帝终制并未提到“皇太后”(卞夫人时为皇太后),而且重点在于“不随王之国”的“王”的家属。其次,据同书《后妃传》及注引《魏略》,文帝先后有二皇后,甄皇后被文帝自己赐死,郭皇后被文帝子明帝逼死,均不得与文帝合葬,与文帝终制没有关系。文帝终制恐怕另有隐情。
    大家为什么提出这些难以成立的说法呢?我想是因为现在发掘的“曹操墓”,是同一茔区的2号墓,还有一个规模略小的1号墓,与2号墓相距较近,关系密切,大家希望1号墓就是卞夫人的墓。但我以为,这个1号墓,与其说是卞夫人的墓,还不如说是曹操最宠爱的儿子曹冲的墓。“曹冲称象”的故事人所共知。《三国志·魏书·邓哀王冲传》说冲“少聰察岐嶷,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极受曹操宠爱,曹操甚至想传位于他。但他很不幸,建安十三年(多少年)就死了,年仅13岁。曹操“哀甚”,为“聘甄氏亡女與合葬”。文帝即位,黄初二年(多少年),特别“遷葬于高陵”。好像也只有他才有资格陪葬在“曹操墓”的近旁。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否定了上述种种说法,并不是想否定“曹操墓”,而是想说明:《三国志》既然明记卞夫人“祔葬于高陵”和“合葬高陵”,当时的夫妻合葬制又是以同陵同冢为主流,认为卞夫人不与曹操同陵同冢合葬,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从目前发掘的情况看,我怀疑:“曹操墓”出土的两具女性尸骨,年轻的应该是卞夫人的侍婢,年老的应该就是卞夫人本人。因为据官方公布的消息,两具女性尸骨的年龄测定,仅是根据目测。由于“曹操墓”盗扰严重,出土的尸骨也损坏异常,这种目测是否准确,是需要进一步覆核的。两具女性尸骨的年龄没有经过进一步覆核,就认为卞夫人不与曹操同陵同冢合葬,未免操之过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4-12-22 21:10 , Processed in 3.81648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