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299|回复: 2

[转载] 有关河南安阳“曹操高陵”的几个历史问题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6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09年岁末,河南省文物局公布了安阳西高穴2号大墓发掘的阶段性成果,认为这个汉魏时期的大墓属于曹操的高陵,对于这个墓主的定性,社会各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充分反映了大家对历史考古文化的高度厚爱和关注。下面就该墓的年代、墓主及相关随葬品的释读、汉魏薄葬习俗的演进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请各位同人教正。
西高穴2号墓年代的判定
从考古学研究的角度看,对历史时期墓葬的相对年代判定,如果没有确切的纪年铭文,如墓志、镇墓文、印章等确证的物证外,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推断,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组合以及典型器物的类型学分析。其中,铜钱和铜镜是推断汉唐时期墓葬相对年代的标准器物。
资料显示,西高穴2号墓是一座带长斜坡墓道、附四个耳室的双砖室墓,方向110°,墓道长近39.5米,宽9.8米,墓道两壁分别有七个台阶。墓室墓圹平面呈前宽后窄的梯形,东面最宽处宽22米,西面19.5米,东西长18米,整个墓葬占地面积740平方米左右。
根据目前的钻探和研究,东汉的帝陵一般是带一条南向斜坡墓道的石(砖)室墓(韩国河:《东汉帝陵有关问题的探讨》,《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5期),墓道宽度在10米左右(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偃师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偃师白草坡东汉帝陵陵园遗址》,《文物》2007年第10期),带有多层台阶。已经清理的洛阳东汉晚期皇帝早殇女墓墓道宽度仅2米,但墓室的横宽达11.7米,长度为12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队:《汉魏洛阳城西东汉墓园遗址》《考古学报》1993年3期)。洛阳发掘的曹魏正始八年墓(247年),有学者认为是曹魏的陵墓之一(罗宗真:《魏晋南北朝考古》77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这是一座斜坡墓道的前后双室墓,前室为四面结顶(四角攒尖),后室为拱券。墓道长23.5米,宽2.7~2.8米,有五级台阶。已经钻探的西晋武帝峻阳陵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单室墓,墓道长36米,宽10.2米,墓室宽3米,明显窄于墓道。文帝崇阳陵也是如此,墓道长46米,宽11米,墓室宽3.7米(地铺有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工作队:《西晋帝陵勘察记》《考古》1985年12期)。北魏宣武帝景陵也已经发掘,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单室砖墓,墓室四壁略外弧,四角攒尖顶,南北6.73米,东西6.92米,墓道长40.6米,宽2.7~2.8米。至此,不难看出东汉至北朝时期的双室陵墓主要流行于东汉至曹魏时期,带多层台阶宽10米左右的墓道主要也流行于汉晋时期,墓室为直边垒砌出四角攒尖式的顶主要流行于东汉晚期至西晋时期。这样,对照西高穴2号墓的墓型特征,其相对年代定在东汉晚期至曹魏时期比较合适。
无独有偶,死于魏青龙二年(234年)的汉献帝葬在河南修武县,《帝王世纪》说汉献帝禅陵“不起坟,深五尺,前堂方丈八尺,后堂方丈五尺,角广六尺”。这种前后室的墓型正是汉魏之际流行的大墓形制。
另外,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的遗物证明,西汉帝陵多用“黄肠(枋木芯)题凑”葬制,东汉帝陵的建筑材料多用条石(被称为“黄肠石”),当然,一些高级的大墓往往用特制的砖替代“黄肠石”垒砌墓室,可称为“黄肠砖”。究其变化的原因,除了墓葬形制(洞室)的变化外,主要和砌墓便利有关,一方面用石头太费工费时,另一方面又不易加工出“楔形”等状的特殊券墓石材。西高穴2号墓所用近50厘米长的大砖,也可视为东汉“黄肠石”的变形和延续。




上一篇:三国文物:安阳境内的曹魏邺城遗迹
下一篇: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七步诗》到底是不是曹植所写?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高穴2号墓出土的器物组合,因为被盗掘了多次,很难进行判断。根据中原汉晋时期墓葬的典型陶器的变化组合,即西汉早期流行仿铜陶礼器鼎、盒、壶、钫,西汉中期开始出现仓、灶、井等模型明器,西汉晚期开始流行案、盘、耳杯等祭奠器,大约在东汉中期开始流行家禽家畜俑类,东汉晚期盛行舞乐百戏和奴仆俑类,曹魏西晋时期明器制度经历了薄葬风潮,不但汉代以来流行的仓厨、家畜、家禽模型明器趋于衰减,铜器、漆器数量亦显著减少。但新兴起了牛车、男女侍俑、武士俑、镇墓兽以及瓷制明器在内的随葬模式。看一下西高穴2号墓盗扰后出土的陶灶、耳杯、盘、壶、罐、托盘、盆等器物,明显具有东汉晚期的风格,但是石牌上记录的“香囊”“唾壶”“帐具”“镜台”等又充满了曹魏西晋时期的风尚。该墓还出土了一面铁镜(因文物保护未进行清洗),虽然不知道镜背为何纹饰,但铁镜流行的主要时期也在东汉中晚期至曹魏时期。出土的几枚铜钱,都是五铢钱,从字形上看,“五”和“铢”字的上部都和钱穿等平,“铢”的“金”字四点较长,“朱”字上下笔画呈圆折,体现出东汉五铢的特征。
        还有,该墓出土的画像石风格明显不同于南阳和许昌,这种减地线刻的技法可从东汉中晚期山东的画像石特征中去寻找,篇幅所限不再展开述论。
        以上,通过对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的分析,西高穴2号墓的相对时代定为汉魏(魏指曹魏)时期比较符合。
       西高穴2号墓墓主及相关随葬品的释读
       目前,发掘者认为西高穴2号墓墓主是魏武帝曹操,并公布了六个方面的证据,即王侯级别(出土石圭石璧)、汉魏特征、“因高为基,不封不树”、鲁潜墓志所证及“西门豹祠西原上”、“魏武王常所用”石牌、60岁左右的男性尸骨等。因为公布的资料比较简略,所以带来了较大的争议。实际上判断墓主为曹操的基本学术推理是:以文献考古资料为基础,综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正推得出的结论。
       如果反推,这座墓不是曹操的墓,就必须解释石牌上铭文“魏武王”所指的对象是谁。查对文献,因为有后赵建武十一年(345年)鲁潜墓志(记录魏武帝陵西北角的方位)的存在,其后和“魏武王”相关的人物均不具备对应条件,更何况随葬品指示的相对年代也横亘在时段当中。现在要做出的解释是:为什么带有“魏武王”的石牌要出现在墓葬当中?从时间上讲,曹操建安十八年(213年)被封魏公,216年晋爵为“魏王”,220年中正月庚子死后谥号为“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同年十月曹丕代汉,称太祖武皇帝。这样来看,这批石牌的制作时间只能是220年正月庚子至二月丁卯之间。从出土的石牌铭文字体分析,第一似乎不是一位书写者刻铭,第二,少数铭文有匆匆草写之嫌。后者的表现为字体潦草,刻画浅显且波磔不够规范,如“白缣画卤薄于(遊?)观食厨各一具”等,这些特点正是短时间埋葬所致。
       大家知道,《后汉书·礼仪志下》明确记载了东汉时期皇帝死后的一系列丧葬礼制,涉及到墓圹、棺椁、随葬品等等,“东园武士执事下明器。筲八盛,容三升,黍一,稷一,麦一,粱一,稻一,麻一,菽一,小豆一。瓮三,容三升,醯一,醢一,屑一。黍饴。载以木桁,覆以疏布。甒二,容三升,醴一,酒一。载以木桁,覆以功布。瓦镫一。彤矢四,轩輖中,亦短卫。彤矢四,骨,短卫。彤弓一。卮八,牟八,豆八,笾八,形方酒壶八。槃匜一具。杖、几各一。盖一。钟十六,无虡。镈四,无虡。磬十六,无虡。埙一,箫四,笙一,箎一,柷一,敔一,瑟六,琴一,竽一,筑一,坎侯一。干、戈各一,笮一,甲一,胄一。挽车九乘,刍灵三十六匹。瓦灶二,瓦釜二,瓦甑一。瓦鼎十二,容五升。匏勺一,容一升。瓦案九。瓦大杯十六,容三升。瓦小杯二十,容二升。瓦饭槃十。瓦酒樽二,容五斗。匏勺二,容一升。”随葬明器可谓繁多。虽然西高穴2号墓出土了对应上述记载的一些“名”、“物”,如铁甲、铁剑、铁镞、陶灶、耳杯、盘、壶、罐、托盘、盆等,但仍然缺乏不少内容(被盗是一个原因),主要和曹操薄葬遗令“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有关,如上述说用缣帛画一具“卤薄”和“食厨”随葬了事,颇有今日画车、画楼埋葬之风范,薄葬之形象跃然纸上。再观察铭文石牌的形状,刻有“魏武王”字样的石牌都是“圭”状,其他的名物牌都是六边形。前者多书铭“常所用挌虎”大刀、大戟、短矛,意在强调随葬魏武王生前所用武器之显贵,故用“圭”状制作;后者多是衣饰杂物,以六边形牌刻铭,可能是实物、明器或者只是书写物名而葬。这样看来,《晋书·礼志中》所讲“(魏武)豫自制送终衣服四箧,题识其上”也不是虚言。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为什么随葬了金银铜铁珠玉之物,主要是合葬及行葬者所致(另文求证)。
       另外,铭文中有“丹绡襜襦一”。查《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所载:“汗襦,…自关而东谓之甲襦。陈魏宋楚之间谓之襜襦,或谓之襌襦。”也可以视为与魏武家族为亳州人的佐证。   
       汉魏薄葬习俗的演进
       笔者在《魏晋时期丧葬礼制的承传与创新》(《文史哲》1999年1期)中认为:“创立‘不封不树’之制,是魏晋实行薄葬的重要内容之一。”追溯“不封不树”的原因,主要是和厚葬带来的社会流弊,甚至是直接遭到盗掘有关系,这一点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中已经有了充分表述,“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也;无不亡之国者,是无不抇之墓也。”对此,经受了秦末汉初动荡的汉文帝刘恒首先倡导了薄葬之风,一是强调不要厚葬,“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二是诏令短丧,“已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三是主张“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史记·孝文本纪》)比较而言,这三层薄葬的内涵都被其后的刘秀和曹操有不同程度的继承。
       从考古发现看,刘秀原陵和曹操高陵的薄葬仍然是一种相对程度的薄葬,刘秀的原陵除了修建有大规模的陵寝建筑外,汉明帝还为其修筑了高大的封土(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邙山陵墓群的文物普查》《文物》2007年第10期);曹操的高陵修建时不仅有园寝建筑,发掘表明墓穴内也随葬了不少物品,不同的是没有了高大的封土。因此,真正意义的薄葬(三层内涵的实施),应从曹魏建国开始,即曹丕终制说“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其后“(晋)宣帝豫自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作《顾命终制》,敛以时服,不设明器。”(《晋书·礼志中》)
       那么,从薄葬习俗层面对西高穴2号墓曹操高陵的评价是:承前(汉制)启后(晋制)。除了不为封树,墓葬形制构成要素简化之外,突出的表现是“汉礼明器甚多,自是皆省矣”。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4-12-23 11:40 , Processed in 0.78058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