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2130|回复: 7

[转载] [建康实录]与[吴书](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6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
第六篇:其他篇
----------------------------------------------------------------------------------
一、增补类
----------------------------------------------------------------------------------

卷第一:[太祖上]

1、建安二十七年:(夏四月)召问知星者,将定三分之计。

2、黄武元年:秋九月,镇西将军陆逊等率诸将进表劝权即王位。

3、黄武四年:又地连震。

卷第二:[太祖下]

1、黄武八年:(四月)内外文武百司皆即位行赏,边军征防各赐勋五转,鳏寡孤独量给谷帛,百姓并免今年租赋,天下赐酺五日。

2、嘉禾三年:(九月)时典校事吕壹专威福,帝任之,群臣无敢言。

3、嘉禾四年:八月,雨雹,又陨霜。雹者,阴之胁阳,佞臣小人专任之应。
吴主传:“有雹。”
[三国志旁证]:[晋书五行志下]云:吴孙权嘉禾四年七月,雨雹,又陨霜。是时吕壹作威用事,诋毁重臣,排陷无辜。自太子登以下咸患毒之,而壹反获封侯宠异。

4、赤乌五年:夏四月,旱,诏禁献御,减太官膳。
吴主传:“夏四月,禁进献御,减太官膳。”

5、赤乌十年:帝初好道术,有事仙者葛玄,尝与游处,或止石头四望山所,或游于列洲。案,舆地志:赤乌二年,为玄于方山立观。
吴范刘惇赵达传注引抱朴子曰:“时有葛仙公者,每饮酒醉,常入人家门前陂水中卧,竟日乃出。曾从吴主别,到洌州。”

6、赤乌十一年:夏四月,雨雹,此有德遭险,诛伐过深之应也。
吴主传:“夏四月,雨雹。”

7、赤乌十二年:(夏四月)丙寅,诏骠骑将军朱据领丞相,燎鹊以祭。此羽虫之孽,又黑祥。视不明、听不聪之罚也。东观,典校之府,实天意焉。
吴主传:“丙寅,骠骑将军硃据领丞相,燎鹊以祭。”

8、赤乌十三年:八月,丹杨、句容及故鄣、宁国诸山崩,洪水溢。说曰,山,阳,君也;水,阴,百姓也。戒君道崩坏,百姓将失其所,亡胤嗣之应也。
吴主传:“八月,丹杨、句容及故鄣、宁国诸山崩,鸿水溢。诏原逋责,给贷种食。”

9、太元元年:(八月)风拔高树三千余株,石碑磋动,吴城两门瓦飞落。华覈以为役繁赋重,区务不容之效也。因条奏之,帝曾不省。
吴主传:“秋八月朔,大风,江海涌溢,平地深八尺,吴高陵松柏斯拔,郡城南门飞落。”

卷第三:[废帝]

1、神凤元年:秋九月,桃李花开,此舒缓之应也。

2、太平二年:(九月)甲申,赦,淮南战死者,加爵赏,为举哀。
孙亮传:“甲申,大赦。”

3、永安元年:(冬十月)庚寅,群臣奏请立后及太子,帝让不受。
孙休传注引江表传曰:“群臣奏立皇后、太子,诏曰:“朕以寡德,奉承洪业,莅事日浅,恩泽未敷,加后妃之号,嗣子之位,非所急也。”有司又固请,休谦虚不许。”

4、永安三年:是年,得大鼎于建德县,告太庙,作宝鼎歌。
孙休传注引吴历曰:“是岁得大鼎於建德县。”

5、永安五年:(八月)甲午,有司奏请立皇后,帝乃尊所生王夫人,谥为敬怀皇后,改葬敬陵。
吴主权王夫人传:“休即位,遣使追尊曰敬怀皇后,改葬敬陵。”

6、永安六年:冬十月,大将军陆抗上表言成都不守。

卷第四:[后主]

1、元兴元年:(冬十月)以礼葬鲁育公主。

2、天册元年:立石刻于巖山,纪吴功德。案,吴录:其文东观华覈作,其字大篆,未知谁书,或传是皇象,恐非。在今县南四十里龙山下,其石折为三段,时人呼为段石岗也。

3、天玺元年:秋,旱。

4、天纪四年:(四月,原作三月)癸亥,晋琅邪王伷会诸军入自都城,屯太初宫。





上一篇:张飞是曹操亲戚的惊人发现的再发现
下一篇:[建康实录]与[吴书](四)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
二、辨疑类
----------------------------------------------------------------------------------

    卷第一:[太祖上]

    1、建安十三年:权乃使周瑜、程普将兵二万随亮与备南拒操,权自将中军一万继之。
    周瑜传:“瑜曰:“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
    周瑜传注引江表传曰:“及会罢之夜,瑜请见曰:“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原将军勿虑。”权抚背曰:“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
    先主传注引江表传:“问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
    吴主传:“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
    谨案:[吴主传]言周瑜、程普各领万人,两万是也。再加孙权自领的一万,是三万矣。其余各书所言“三万”,盖乃总数耳。

    卷第二:[太祖下]

    1、黄武八年:帝乃立坛与蜀使盟约灭魏,中分天下。
    吴主传:“权乃参分天下,豫、青、徐、幽属吴,兗、冀、并、凉属蜀。”
    后主传:“是岁,孙权称帝,与蜀约盟,共交分天下。”
    资治通鉴卷七十一:“吴主与汉人盟,约中分天下。”
    谨案:[三国志旁证]:潘眉曰:“参分者,参酌以分天下,与世所称三分异。[蜀志]谓之交分天下也。自是以后,蜀徙鲁王永为甘陵王,梁王理为安平王,以鲁、梁在吴分界故也。吴亦解步骘冀州牧职,又解朱然兖州牧职,以冀、兖在蜀分界故也。其实鲁、梁、冀、兖当时皆是魏地也。”
    [三国志校笺]:[谷梁传桓公五年]“不在父在子代仕之辞也”注[盖参议之]疏:“参者,交互之意。”[史记乐书]“四畅交于中”正义:“交,互也。”是参分即交分也。潘云“参酌以分”,疑未的。
    二说是。书中但言数“三”者,皆称“三”,未见称“参”者也。

    卷第四:[后主]

    1、宝鼎元年:(冬十月)获谦,酖杀之。
    孙皓传:“获谦,谦自杀。”
    孙和传注引吴历:“谦独坐车中,遂生获之。固不敢杀,以状告皓,皓酖之,母子皆死。”
    资治通鉴卷七十九:“谦独坐车中,生获之。固不敢杀,以状白吴主,吴主并其母及弟俊皆杀之。”
    谨案:唯[孙皓传]称其“自杀”,盖其本传欲掩其非尔。实孙皓“酖杀之”。

    2、凤皇元年:左丞相万彧以汇禁中语,因会钦毒,不死,自杀。
    孙皓传:“是岁右丞相万彧被谴忧死。”
    其下注引江表传曰:“后因会,以毒酒饮彧,传酒人私减之。又饮留平,平觉之,服他药以解,得不死。彧自杀。”
    资治通鉴卷七十九:“是岁,吴主因会,以毒酒饮彧,传酒人私减之。又饮留平,平觉之,服他药以解,得不死。彧自杀。”
    谨案:[孙皓传]仅言其“被谴忧死”,不提“毒酒”事,又欲饰其非尔。

----------------------------------------------------------------------------------
三、讹误类
----------------------------------------------------------------------------------

    卷第一:[太祖上]

    1、建安十三年:春,征黄祖于江夏,屠其城邑,生获祖,枭首于军门。
    吕蒙传:“从征黄祖......祖闻(陈)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
    董袭传:“建安十三年,权讨黄祖......祖便开门走,兵追斩之。”
    吴主传:“十三年春,权复征黄祖......祖挺身亡走,骑士冯则追枭其首,虏其男女数万口。”
    谨案:[吕蒙传]与[实录]合。然[董袭传]称“兵追斩之”,[吴主传]乃更言之凿凿追兵为“骑士冯则”。[吴书]所载以“骑士”而留名者除冯则外仅一人:
    孙和何姬传:“父遂,本骑士。”
    何遂因其女而留名于史,而冯则则因为孙权报得父仇而名之。如此,黄祖非“生获”甚明。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2、建安二十四年:冬十一月,密使潘璋等径路邀之,令朱然纳降。
    吴主传:“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於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馀骑。权先使硃然、潘璋断其径路。”
    潘璋传:“权征关羽,璋与硃然断羽走道,到临沮,住夹石。”
    朱然传:“建安二十四年,从讨关羽,别与潘璋到临沮禽羽,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
    吕蒙传:“权使硃然、潘璋断其径路,即父子俱获,荆州遂定。”
    谨案:各书并言使朱然、潘璋共至临沮,而不载“令朱然纳降”事。是[实录]误。

----------------------------------------------------------------------------------
四、待质类
----------------------------------------------------------------------------------

    卷第二:[太祖下]

    1、赤乌六年:春,驺虞见新都。
    吴主传:“六年春正月,新都言白虎见。”
    谨案:“驺虞”、“白虎”,未详孰是。

    2、赤乌十年:是岁,胡人康僧会入境,置经行所,朝夕礼念,有司以闻。帝曰:“昔汉明帝感梦金人,使往西方求之,得摩滕、竺法兰来中国立经行教,今无乃是其遗类乎?”因引见僧会,其言佛教灭渡已久,唯有舍利可以求请。遂于大内立坛结静三七日得之。帝崇佛教,以江东初有佛法,遂于坛所立建初寺。
    [三国志旁证]:“[法苑珠林舍利篇]云:吴孙权赤乌四年,有外国沙门康僧会创达江表,设像行道,吴人以为妖异。权召会问佛有何灵瑞?曰:佛晦灵迹,遣骨舍利,应现无方,神迹感通,祈求可获。权曰:若得舍利,当为兴寺。经三七日至诚求请,遂获瓶中。旦呈于权,光照宫殿。权使力者尽力击之,椎砧俱陷,舍利不损。又以火烧,腾光上涌。权大发信,乃为立寺,名曰建初。改所住地名佛陀里。”
    谨案:未详孰是。

    卷第四:[后主]

    1、凤皇三年:又作官训一卷、辩释名一卷......因叩头五百下,两手自缚。
    韦昭传:“又作官职训及辩释名各一卷......谨追辞叩头五百下,两手自搏。”
    谨案:“官训”、“官职训”,未详孰是。又“两手自搏”,则“掌嘴”之意。[实录]作“缚”,则“捆绑”之意,误。

    2、凤皇四年:春,吴郡上言掘地得银,长一赤,广二分,上有年月字,因赦,改元天册元年。
    孙皓传:“天册元年,吴郡言掘地得银,长一尺,广三分,刻上有年月字,於是大赦,改年。”
    资治通鉴卷八十:“(春正月)吴掘地得银尺,上有刻文。吴主大赦,改元天册。”
    谨案:当依[通鉴]补“正月”。又,“赤”当为“尺”之讹。另,“二分”、“三分”,未详孰是。

    3、天玺元年:晋时鄱阳历阳县有石山临水,高一百丈,其上四十丈,有土穿骈罗。
    孙皓传注引江表传曰:“历阳县有石山临水,高百丈,其三十丈所,有七穿骈罗。”
    资治通鉴卷八十:“吴历阳山有七穿骈罗,穿中黄赤,俗谓之石印。”
    谨案:“晋”字疑衍。又,“四十”、“三十”,未详孰是。另,“土”当为“七”之讹。
    [三国志考证]:殿本[考证]云:宋本‘七穿’作‘土穿’。
    [三国志校笺]:“七”宋本作“土”,疑为“七”之形误。七穿犹七孔也。

    4、天纪四年:(四月,原作三月)癸亥,晋琅邪王伷会诸军入自都城,屯太初宫,收其图籍府库,总领州郡、户口人吏、兵粮舟楫、音乐采妓。
    资治通鉴卷八十一:“(三月壬寅)是日,濬戎卒八万,方舟百里,鼓噪入于石头,吴主皓面缚舆榇,诣军门降。濬解缚焚榇,延请相见。收其图籍,克州四,郡四十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兵二十三万。”
    晋书武帝纪:“三月壬申,王浚以舟师至于建鄴之石头,孙皓大惧,面缚舆榇,降于军门。浚杖节解缚焚榇,送于京都。收其图籍,得州四,郡四十三,县三百一十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三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
    谨案:是王濬收其图籍等。或曰王濬收而付之于司马伷。
    又,“壬申”、“壬寅”,[校勘记]卷四第42条已作说明,当以[通鉴]作“寅”为是。

----------------------------------------------------------------------------------
第七篇:校勘篇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
    卷第一:[太祖上]
----------------------------------------------------------------------------------
    1、孙坚传:仕汉为破虏将军、长沙太守。
    校勘记:陶札云:“据[吴志孙坚传],坚以长沙太守起兵讨董卓,至鲁阳,袁术表坚行破虏将军。[实录]述坚为破虏将军在举兵前,误。”
    谨案:资治通卷五十八:“(中平四年)诏以议郎孙坚为长沙太守。”
    资治通鉴卷五十九:“(初平元年)表坚行破虏将军。”
    是[实录]误。另,“行”,见[列传篇--官职类--卷一第1条]。

    2、孙策传:表为折冲校尉,使破庐江太守陆康。
    校勘记:陶札云:“[吴志孙策传],术表策为折冲校尉在策破陆康后,是也。”
    谨案:资治通卷六十一:“(兴平元年)表拜怀义校尉......策攻康,拔之......(兴平二年)表策为折冲校尉。”
    是[实录]“折冲”为“怀义”之讹。

    3、建安六年:(徙其部曲)二万人(从东渡江)。
    校勘记:[通鉴六三]作“二万余人”,[周钞本]及[吴志孙权传]注引[江表传]并作“三万余人”。
    谨案:未详孰是。

    4、凌统传:(令)葛先(授书)。
    校勘记:[吴志凌统传]作“葛光”,先、光形近,未知孰是。
    谨案:见[列传篇--人物类--卷四第7条]。

    5、吕蒙传:时上屯戍将徐硕、宋芝等二人皆死,子弟小弱。
    校勘记:[吴志吕蒙传]作“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
    谨案:未详孰是。

    6、建安二十八年:十一月蜀使致书于权。
    校勘记:前文已见“十一月”,此重出,当为衍文。
    谨案:见[时间篇--讹误类--卷一第9条]。

    7、黄武三年:吴将孙韶......获辎车羽盖而归。
    校勘记:[吴志孙权传]注引[吴录]述此事在黄武四年,[实录]系此事于黄武三年,疑误。
    谨案:资治通鉴卷七十:“(黄初六年)孙韶遣将高寿等率敢死之士五百人,于径路夜要帝,帝大惊。寿等获副车、羽盖以还。”
    魏黄初六年既吴黄武四年。是[实录]误。

    8、陈化传:拜郎中使魏。
    校勘记:[吴志孙权传]注引[吴书]作“为郎中令使魏”。
    谨案:[三国志校笺]:洪饴孙[三国职官表]:“郎中令二千石,第三品。”据下文云“权以其奉命光国,拜犍为太守,置官属”。考[职官表]:“太守二千石,第五品。”化以中二千石第三品改为二千石第五品,是有功于国而官品反降抑,于理难通,则郎中令句必有讹。[实录]无“令”字,作“郎中”。[职官表]:“郎中四百石,第六品。”盖化以郎中使魏,归拜太守,复迁太常。太常中二千石第三品,据此可知今本“令”字实衍文,当删。

    9、陈化传:拜太常兼尚书。
    校勘记:“尚书”,[吴志孙权传]注引[吴书]作“尚书令”。
    谨案:未详孰是。

    10、顾雍传:累迁至尚书。
    校勘记:[吴志顾雍传]作“累迁大理奉常,领尚书令”。
    谨案:未详孰是。

    11、黄武五年:冬十一月,陆逊以便宜奏施德缓刑,宽赋息调。
    校勘记:[吴志孙权传]述此事在冬十月。
    谨案:资治通鉴卷七十:“(冬十月)吴陆逊陈便宜,劝吴王以施德缓刑,宽赋息调。”
    是[实录]误。

    12、黄武五年:(使)中郎褚逢(赍就逊令与诸葛瑾同损益之)。
    校勘记:“中郎”,[吴志孙权传]作“郎中”。
    谨案:资治通鉴卷七十:“使郎中褚逢赍以就逊及诸葛瑾,意所不安,令损益之。”
    是[实录]误。

    13、士燮传:(次弟)徐闻令鲔(领九真太守)。
    校勘记:“鲔”,[吴志士燮传]作“(黄有)”。
    谨案:未详孰是。
----------------------------------------------------------------------------------
    卷第二:[太祖下]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
    1、张纮传:(道病卒),年六十一。
    校勘记:[吴志张纮传]作“时年六十卒”。
    谨案:未详孰是。
    [三国志校笺]亦引用此曰:[实录]作“时年六十一卒。”
    惟取其异同,未作解析。

    2、嘉禾元年:二月,皇子建昌侯虑薨。
    校勘记:[吴志孙权传]作“春正月,建昌侯虑卒”。
    谨案:见[时间篇--讹误类--卷二第1条]。

    3、张昭传:昭进谢帝跪止之......帝谢之。
    校勘记:陶札云:“据[吴志张昭传]此系权遣张弥、许晏以前事。”
    谨案:[吴志]言词颇不相同。[实录]于此时孙权已知错,张昭当不应做此高姿态言论。

    4、嘉禾六年:六年春正月诏曰郎吏者......不得虚词相饰。
    校勘记:陶札云:“案[吴志孙权传]注引[江表传]曰权正月诏云云,裴氏注于赤乌二年,[实录]系此诏于嘉禾六年,误。”
    谨案:未详孰是。

    5、孙韶传:韶字公礼,父河。
    校勘记:[吴志孙韶传]云,河为韶伯父。
    谨案:孙恒传:“孙桓(197-)字叔武,河之子也。”
    其下注引吴书曰:“河有四子。长助,曲阿长。次谊,海盐长。并早卒。次桓。桓弟俊,字叔英。”
    是[实录]脱“伯”字。

    6、孙韶传:在边十数年。
    校勘记:[吴志孙韶传]作“韶为边将数十年”。
    谨案:未详孰是。

    7、赤乌四年:中郎将秦傀等与魏将王凌大战芍陂中。
    校勘记:“秦傀”,[徐钞本]作“秦隗”,[吴志孙权传]、[顾谭传]作“秦晃”,未知孰是。

    8、赤乌四年:大驾方入淮、泗。
    校勘记:“淮泗”,[吴志孙权传]注引[汉晋春秋]作“淮阳”。
    谨案:资治通鉴卷七十四:“大驾入淮阳。”
    是[实录]误。

    9、赤乌六年:(杀魏将)谢景。
    校勘记:[吴志孙权传]作“谢顺”。另有谢景为吴臣,南阳人。
    谨案:未详孰是。

    10、陆逊传:逊年二十,始仕幕府。
    校勘记:“二十”,[吴志陆逊传]作“二十一”。
    谨案:未详孰是。

    11、赤乌八年:符节朱真。
    校勘记:[吴志孙权传]作“兼符节令朱贞”。
    谨案:未详孰是。

    12、步骘传:召骘为主簿。
    校勘记:“主簿”,[吴志步骘传]作“主记”。
    谨案:未详孰是。

    13、赤乌十三年:(十二月)帝大赦,改明年为太元元年。
    校勘记:据[吴志孙权传]改元在次年五月。
    谨案:见[时间篇--待质类--卷二第13条]。

    14、太元元年:(冬十一月)幸曲阿,祭高陵。大赦。还,风疾。
    校勘记:陶札云:“据[吴志]权祭南郊还,寝疾。未往曲阿,实录恐误。”
    谨案:资治通鉴卷七十五:“冬,十一月,吴主祀南郊还,得风疾。”
    [三国志旁证]:侯康曰:[宋书礼志一]:“孙权始都武昌及建业,不立郊兆。至末年太元元年十一月,祭南郊,其地今秣陵县南十余里郊中是也。”
    是[实录]误。
----------------------------------------------------------------------------------
    卷第三:[废帝]
----------------------------------------------------------------------------------
    1、建兴元年:春正月,大赦,改元,立皇后(全尚女)。
    校勘记:陶札云:“案孙亮于神凤元年夏四月即位,即改元建兴,并未逾年,立皇后乃建兴二年春正月事。[实录]误。”陶说是,[吴志孙亮传]云:“二年春正月丙寅,立皇后全氏,大赦。”
    谨案:资治通鉴卷七十五:“(嘉平四年)太子亮即位,大赦,改元建兴。”
    魏嘉平四年既吴神凤元年。是[实录]误。

    2、诸葛恪传:(移书丹杨)、吴郡、会稽、新都、寿阳等四郡(属城长吏)。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校勘记:“寿阳”,[吴志诸葛恪]传作“鄱阳”。
    谨案:孙吴时无寿阳郡。是[实录]误。

    3、五凤二年:(阳羡)黑山(石自立,曰:当有庶人为帝之祥)。
    [校勘记]:[吴志孙亮传]、[晋书五行志中]、[宋书五行志二]皆作“离里山”。
    谨案:[三国志考证]:潘眉曰:‘离里’当为‘离墨’,古仙人名也。离墨山一名国山。张寿昌曰“[明一统志]国山本名离墨山,有九岑相连,亦名升山”;沈敕[荆溪外纪]云‘孙亮五凤二年,离墨大石自立’;慎蒙[名山纪胜]云‘离墨山石无故自立’。并作离墨。[宋书五行志]引京房[易传]云:“‘庶士为天子之祥也’其说曰:‘石立于山,同姓。平地,异姓。’干宝以为孙皓承废故之家得位,其应也。或曰孙休见立之祥也。”
    [三国志校笺]:沈敕[荆溪外纪]曰:“孙亮五凤二年离墨山大石自立。”是“里”为“墨”字之误。[实录]卷二“里”作“黑”,盖“黑”为“墨”之残体也。

    4、永安二年:春正月......请收其尸改葬,帝许之。
    校勘记:陶札云:“据[吴志诸葛恪传],臧均乞收葬恪在孙亮时,[实录]误。”
    谨案:未详孰是。以情理度之,孙峻当不允此事发生,疑[吴志]误。

    5、永安七年:使中书郎刘川发庐江兵讨之。
    校勘记:“庐江”,[吴志孙皓传]作“庐陵”。陶札云:“‘庐江’乃‘庐陵’之误。”
    谨案:未详孰是。另,“孙皓传”,当作“孙休传”。
----------------------------------------------------------------------------------
    卷第四:[后主]
----------------------------------------------------------------------------------
    1、甘露二年:外仗顾陆步张。
    校勘记:“步”,[吴志陆凯传]作“朱”。
    谨案:未详孰是。

    2、建衡元年:及淮南、东平王。
    校勘记:“淮南”,[吴志孙皓传]作“淮阳”。孙皓子未有封淮南王者,当从[吴志]为是。
    谨案:未详孰是。

    3、丁奉传:至是见谗追过,斩之。
    校勘记:陶札云:“案丁奉未尝见杀,[实录]盖误解吴志斩奉导军之文。”
    谨案:[三国志旁证]:(丁奉传)斩奉导军。三年,奉贵而有功,渐以骄矜,或有毁之者,皓追以前出军事,徙奉家於临川。陈景云曰:“‘三年’下脱‘卒’字。奉卒于建衡三年,见[孙皓传]。”[宋书五行志]云:“孙皓宝鼎元年,野豕入右司马丁奉营。后奉见遣攻谷阳,无功,皓怒,斩其导军。及举大众北出,奉及万  等相谓曰:‘若至华里,不得不各自还也。’此谋泄,奉时虽已死,皓追讨谷阳事,杀其子温,家属皆远徙。”事亦见[陆凯传]注。
    则许氏误于古本脱“卒”字。
    又[实录]建衡三年:东观令华覈固争。后主乃遂追前出军伐晋无功事,大司马丁奉斩之(见[人物篇--讹误类--卷四第2条])。
    或又以此互讹之。是[实录]误。

    4、韦昭传:举孝廉。
    校勘记:据[吴志韦昭传],昭未尝举孝廉。
    谨案:或当据[实录]补之。

    5、韦昭传:迁尚书仆射,兼中常侍、领左国史。
    校勘记:[吴志韦昭传]作“迁中书仆射,职省,为侍中,常领左国史”。陶札云:“案中书仆射盖吴新置,寻省,许氏以中书仆射之官不经见,遂臆改为尚书仆射。为侍中句绝,许氏误以常字属上句,遂臆 改为中常侍。”
    谨案:“中常侍”、“侍中”,未详孰是。
    [三国志校笺]亦引用此曰:[实录]“中”字作“尚”。
    惟取其异同,未作解析。

    6、周处传:(迁)广陵太守。
    校勘记:“广陵”,[徐钞本]作“广平”,[晋书周处传]作“广汉”。
    谨案:未详孰是。

    7、严武子(字子卿)。
    校勘记:[吴志赵达传]注引[吴录]作“严武”。
    谨案:未详孰是。

----------------------------------------------------------------------------------
第八篇:统计篇
----------------------------------------------------------------------------------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列传篇:
----------------------------------------------------------------------------------

    时间类卷一2条、卷四1条(共3条)。
    官职类卷一4条、卷二6条、卷三2条、卷四9条(共21条)。
    人物类卷一1条、卷二5条、卷三4条、卷四9条、卷七1条(共20条)。
    地理类卷一2条、卷三1条(共3条)。
    其他类卷一4条、卷二1条(共5条)。
    共计卷一13条、卷二12条、卷三7条、卷四19条、卷七1条。全篇共计52条。

----------------------------------------------------------------------------------
    时间篇:
----------------------------------------------------------------------------------

    增补类卷一4条、卷二6条、卷三6条、卷四3条(共19条)。
    辨疑类卷一1条、卷二2条、卷四1条(共4条)。
    讹误类卷一10条、卷二6条、卷三4条、卷四9条(共29条)。
    待质类卷一4条、卷二13条、卷三4条、卷四3条(共24条)。
    共计卷一19条、卷二27条、卷三14条、卷四16条。全篇共76条。

----------------------------------------------------------------------------------
    官职篇:
----------------------------------------------------------------------------------

    增补类卷一2条、卷二4条、卷三3条、卷四2条(共11条)。
    辨疑类卷二1条、卷三1条、卷四3条(共5条)。
    讹误类卷一5条、卷二7条、卷三2条、卷四13条(共27条)。
    待质类卷一1条、卷二3条(共4条)。
    共计卷一8条、卷二15条、卷三6条、卷四18条。全篇共47条。

----------------------------------------------------------------------------------
    人物篇:
----------------------------------------------------------------------------------

    增补类卷一7条、卷二8条、卷三1条、卷四6条(共22条)。
    辨疑类卷一1条、卷二2条、卷四1条(共4条)。
    讹误类卷一6条、卷二1条、卷三3条、卷四4条(共14条)。
    待质类卷一1条、卷二1条、卷三1条、卷四3条(共6条)。
    共计卷一15条、卷二12条、卷三5条、卷四14条。全篇共46条。

----------------------------------------------------------------------------------
    地理篇:
----------------------------------------------------------------------------------

    增补类卷一2条、卷二9条、卷三1条、卷四4条(共16条)。
    辨疑类卷四1条(共1条)。
    讹误类卷一3条、卷三1条、卷四1条(共5条)。
    待质类卷二1条(共1条)。
    共计卷一5条、卷二10条、卷三2条、卷四6条。全篇共23条。

----------------------------------------------------------------------------------
    其他篇:
----------------------------------------------------------------------------------

    增补类卷一3条、卷二9条、卷三6条、卷四4条(共22条)
    辨疑类卷一1条、卷二1条、卷四2条(共4条)。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讹误类卷一2条(共2条)。
    待质类卷二2条、卷四4条(共6条)。
    共计卷一6条、卷二12条、卷三6条、卷四10条。全篇共34条。

----------------------------------------------------------------------------------
    校勘篇:
----------------------------------------------------------------------------------

    共计卷一13条、卷二14条、卷三5条、卷四7条。全篇共39条。

----------------------------------------------------------------------------------

    总计卷一79条、卷二102条、卷三45条、卷四90条、卷七1条。全文共317条。除列传篇、校勘篇外,共有增补类90条、辨疑类18条、讹误类77条、待质类41条。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4-12-22 23:27 , Processed in 0.59050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