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796|回复: 2

东汉王朝与外族的是是非非——幽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5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幽州是汉朝最北边的地方,由于这里毗邻北方各少数民族,因此幽州的故事,既离不开帝国朝廷,也离不开与外族的分分合合,对帝国的历任执政者而言,幽州无疑是让他们最头疼的一块国土,因为这里有着最为纷乱复杂的势力。
  东汉末期,跟幽州有关的最主要两个少数民族,是乌桓和鲜卑。
  这两个民族,都是殷商时期一个叫“东胡”的少数民族后裔。西汉初年,匈奴单于冒顿带兵消灭了东胡,据说东胡剩余的族人分别逃往“乌桓山”和“鲜卑山”,并从此繁衍生息,他们也以各自的山为族名,乌桓族和鲜卑族就这样诞生了。但是有学者指出,在蒙古语中“乌桓”是聪明的意思,“鲜卑”则是一种祥瑞野兽皮带。
  起先,乌桓和鲜卑都居住在原匈奴地区,东汉中期,乌桓族其中一个头领率领族人内迁,被获准定居在幽州几个郡附近,并且负责招揽其他乌桓人前来投靠,就此开始,其他乌桓人逐渐加入内迁行列,汉朝国土之外的乌桓人很多都内迁进来了。这些内迁的乌桓后来在幽州逐渐发展出三个大据点,即辽西国附近的辽西乌桓,上谷郡附近的上谷乌桓,以及辽东国附近的辽东乌桓,一般统称为三郡乌桓。内迁的乌桓人尽管曾经长期受到汉朝的庇护,但是并没有真正感谢过汉朝给予他们的帮助,三郡乌桓实力最强大,经常带领其他各个小的内迁部落参与抢劫郡县,甚至勾结叛党发动叛乱。但是由于东汉末期帝国统治力衰退,根本无力顾及这些乌桓人的胡作非为,所以他们相当肆无忌惮。
  当然,乌桓也不都是这样,内迁的乌桓人之中,也有很大一部分被汉朝征为士兵,他们一般都驻扎在幽州的各处边防,零散的被编制在很多部队中,时常会被派遣抵抗乌桓或鲜卑人的入侵。因此可以这样说,到东汉末期,乌桓族还仍然处于极度零散的分裂状态,一部分留守塞外故土,后来融入到鲜卑族之中,另一部分内迁,零散分布于幽州的各郡县,有的跟别人抢汉朝,有的跟别人保护汉朝。总之,这个时期的乌桓相当弱。
  鲜卑的情况比乌桓好很多,北匈奴没落后,鲜卑占据了原来匈奴的故地,乌桓内迁后,鲜卑又占有了他们的土地,鲜卑族因此而逐渐强盛,不久之后,鲜卑就出现了一位雄才伟略的君主——檀石槐。他统一了鲜卑原来零散的各部落,把鲜卑的实力推向顶峰。檀石槐死后,他儿子和连率领的鲜卑又一度陷入了半分裂状态,檀石槐的孙子步度根虽然继位,但他的另一个孙子扶罗韩拥兵自重,称霸一方,而原本弱小的轲比能部落又逐渐强大起来。这个时期的鲜卑族,可以说局势微妙,危机重重。
  汉朝这边首先出场的人,是公孙瓒。他本是一个举孝廉的小小郎官,逐渐混到了涿县县令的位子。当时凉州发生韩遂、边章叛乱,朝廷准备征发幽州的乌桓突骑兵三千人,由公孙瓒率领前往凉州平叛。公孙瓒跟这只三千人的突骑兵部队刚刚行进到蓟县,就爆发了渔阳太守张纯的反叛,而给予张纯有力支持的,就是辽西乌桓首领——丘力居。
  公孙瓒就地进行讨伐,但是显然,幽州的威胁并非来自某个太守或者什么地方长官,在幽州这个地方,没有乌桓或鲜卑的支持你什么都做不了。因此,公孙瓒与实际的敌人乌桓进行了长期的战争,他跟丘力居等乌桓人、鲜卑人一打就是五六年。公孙瓒实力是有限的,他不可能仅凭三千突骑兵与十几万乌桓抗衡,因此他根本无力抵抗丘力居等人劫掠幽州、冀州,甚至青州和徐州。
  面对这样的局面,朝廷不得不任命宗室刘虞为幽州牧,负责以和平方式解决幽州问题。刘虞早年就担任过幽州刺史,在这里他很有声望,乌桓人、鲜卑人、扶余人、秽貊人都很给他面子。刘虞一到任,立刻展开与乌桓的谈判,表示只要立刻停止与张纯等人的合作,朝廷对乌桓参与叛乱一事不予追究。辽西乌桓的头领丘力居以及辽东乌桓的头领苏仆延大喜过望,立刻带人回家。与此同时,刘虞设重金悬赏张纯和张举,失去了乌桓支持的两个人很简单就被人杀死,叛乱被平定。
  但是由于公孙瓒主战,刘虞主和,二人意见分歧很大,再加上一刚一柔,完全不搭,所以互相仇视。这为后来的乱世埋下了很大一个伏笔,外族的力量第一次干扰了帝国的政局。
  刘虞跟公孙瓒的矛盾最终的结果,是刘虞大败。拥有乌桓、鲜卑等外族支持的刘虞聚集了十万大军,却败给临时凑了几百人的公孙瓒。原因之一,是公孙瓒得到了公孙纪的通风报信,而更主要的是刘虞生性温和,他要求部队不许太残忍,要打公孙瓒,但必须“温柔”的打。或许士兵们对此一头雾水,不知到底怎么才算是“温柔的打”,所以最终被“凶残”的击败,刘虞被冠以反贼的头衔后斩首,公孙瓒则被任命为前将军,负责青幽并冀四个州的军事。




上一篇:孩子气的将军魏延——《雾里三国》
下一篇:被遗忘的小人物——张杨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主和派的刘虞被灭,曾经帮助刘虞的乌桓、鲜卑开始恐慌了,公孙瓒下一个要对付的必定是他们,于是他们开始想办法自保。此时,辽西乌桓的首领丘力居已经去世,他的干儿子蹋顿继位。蹋顿能力出众,他懂得如何利用汉朝地方割据势力达到自己的目的。他跟袁绍和亲,傍上了一棵大树,有袁绍帮忙,蹋顿开始在名义上管辖其他两个郡的乌桓,使乌桓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统一。
  另一方面,鲜卑族也出了一位非常之人,他叫阎柔。阎柔是汉人,小时候被抓去,由鲜卑人抚养长大,并且获得了鲜卑的信任。公孙瓒威胁太大,乌桓在蹋顿的带领下傍了大款,鲜卑却仍然群龙无首,没人带头想办法。这时阎柔站出来,他的办法是扶植刘虞的余党。阎柔从中斡旋,主动联络轲比能等人,积极与刘虞的旧部取得联系,并且给予鲜于辅等人大力支持去讨伐公孙瓒。
  鲜于辅、齐周、鲜于银都是刘虞原来的部下,在阎柔的工作下,他们**了数万人,其中主要是鲜卑人,还有部分刘虞的旧部,声势浩荡的杀向公孙瓒。
  此时此刻的公孙瓒与袁绍处于敌对状态,对于消灭公孙瓒,袁绍起初并不想针尖对麦芒,他首先采取的策略是拉拢。公孙瓒跟袁绍并没有深仇大恨,他们的主要矛盾都集中在冀州问题上。当初袁绍说服公孙瓒攻打韩馥夺取冀州,双方谈好拿下韩馥以后冀州一人一半,但是袁绍回头又利用公孙瓒出兵冀州的事去威胁恐吓韩馥,迫使韩馥把冀州主动让给了袁绍。被袁绍涮了一回的公孙瓒怒不可遏,与此同时,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又在跟随袁术作战的时候被袁绍派人偷袭致死,于是公孙瓒立刻宣布开战,界桥大战就是在这样的前因后果下爆发的。界桥大战爆发前,袁绍其实还是想以和为主,他在几分无奈之下兑现诺言去跟公孙瓒平分冀州,渤海郡富可敌国,是冀州油水最大的一个郡,袁绍把这座金山让给了公孙瓒的另一个弟弟公孙范,以此来拉拢这个强敌。公孙瓒本来也动心了,毕竟一个渤海郡已经几乎相当于半个冀州了,既然袁绍兑现了当初的诺言,就没必要再打下去。然而政治理念一直与袁绍不合的袁术此时来了一封长长的信,挑唆公孙瓒不要放弃对袁绍的进攻。
  为什么公孙瓒会跟袁术走到一起?根本原因是袁术起先极力反对袁绍另立刘虞为皇帝的建议,袁术的主张是把汉献帝从董卓手下救出来。公孙瓒跟刘虞的矛盾是无以复加的,他自然也坚决反对拥立刘虞为皇帝。两个人最开始有交情,还是汉献帝派刘虞的儿子刘和会幽州去跟老爹搬救兵把自己救出长安。当刘和路过袁术那里的时候被袁术扣下了,袁术派人去刘虞那里要兵,冠冕堂皇的说自己会带着兵去救皇帝。刘虞一方面担心儿子的安危,另一方面也确实要去救汉献帝,于是答应派几万骑兵给袁术。当时公孙瓒跟刘虞还没有完全决裂,他就跑去对刘虞说,袁术这小子不靠谱,派部队给他就是肉包子打狗,袁术铁定不会去救皇帝的,所以不能派兵。生性温和的刘虞拒绝了公孙瓒的建议,毕竟儿子是自己的,死了只有自己心疼。事情已经拍了板,公孙瓒回了家就怕起来,他担心别人告诉袁术说自己建议刘虞不要派兵给袁术,得罪了巨无霸的袁家,下场可不太好。于是公孙瓒抢在刘虞之前就派了二千骑兵去袁术那里,主动投怀送抱,先傍上了当时根红苗正的袁家嫡长子。
  到灭掉刘虞的时候,公孙瓒跟袁术的交情都已经快十年了。袁绍已经完全不能容忍这颗袁术安插在自己身后的钉子,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拔掉他。刘虞一死,时机立刻出现,就像前面提到的,在幽州这个地方,你是什么头衔都无所谓,只要没有乌桓和鲜卑的帮忙你什么都做不成。刘虞对外族的温和政策让乌桓和鲜卑倾心,而公孙瓒的一味镇压则激起两族的怨恨。刘虞一死,乌桓和鲜卑都各自找到自己的新靠山,目标直指公孙瓒。一切条件都成熟了,一场爆发前就已经注定了结局的战争马上打响,任谁都不可能不去趁火打劫,分一杯羹,何况是一直在找这样一个机会的袁绍。在阎柔的斡旋下,袁绍同意配合刘虞旧部一同出兵讨伐公孙瓒,就这样,在乌桓和鲜卑等外族势力的利益干扰下,在袁绍、袁术两大阵营的利益冲突背景下,公孙瓒在砍死老上级刘虞的同时,也为自己挖好了坟墓。
  联军强大的实力让公孙瓒节节败退,袁绍派出的是曾经在界桥大战中以一己之力击退公孙瓒全军的猛将麴义,再加上骁勇的乌桓和鲜卑骑兵,公孙瓒最终不得不放弃蓟县,转而选择固守坚城易京。易京距离蓟县并不远,当初刘虞对公孙瓒很敌视,为了自保,公孙瓒率领部队撤出蓟县,在旁边的易京铸起牢固的防御工事。这一决定后来奏效,帮助公孙瓒扛住了刘虞十万人的突然袭击,由此可见,易京的防御有多么坚固。
  围攻持续了四年,期间凭借易京,公孙瓒总算击败了宿敌麴义,出了一口恶气。但是他的命运早已注定,易京最终被攻破,公孙瓒杀死妻儿,然后点火自焚。
  帝国在幽州的两大军事集团,刘虞和公孙瓒相继覆灭了,幽州接下来又会如何呢?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199年袁绍成功拔掉了背后的钉子,或许很多人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幽州要划入袁绍地盘。但事实上,与乌桓和鲜卑混到了一起的刘虞旧部并没有选择立刻并入袁绍势力,而在一个实力说话的年代,显然在这一撮幽州最后的军事力量中,外族人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乌桓是早就投靠了袁绍的,但他们的投靠实际上看起来更像是结盟,三郡乌桓仍然拥有自治权,军队也不是袁绍能够调动的了的。鲜卑更不用说了,他们本就没有投靠袁绍,在阎柔的带领下,鲜卑联合刘虞旧部别树一帜,自己扛起了一面大旗,幽州土地上的汉族味道已经越来越淡了。当然,无论是乌桓还是鲜卑,表面上依旧对袁绍表现出了暧昧,这样一个有实力的大军阀更适合去利用,而不是惹恼他。但是作为外族,乌桓和鲜卑骨子里又不愿去完全被他所控制,如此一来,易京大战后的幽州成了帝国身体上一个若即若离的零件,要不是有袁绍在,幽州恐怕早就在乌桓和鲜卑的带领下脱离帝国自成一派了。
  不知是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脑子,还是那个逐渐脱离控制的曹操军团让袁绍觉得太过迫切,刚刚摆平公孙瓒的袁绍没有选择田丰等人建议的笑话胜利果实,而是歇斯底里的与曹操开战。
  曹操军团是袁绍阵营中一股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在最困难的发展中期,位于帝国版图中部的曹操军团替袁绍挡住了来自东、南两个方向的压力,先后干掉了不怀好意的陶谦和刘备,甚至连最大的敌人袁术都是曹操出手灭掉的。然而当曹操把触角伸到汉献帝那里时,这个野心家已经完全不满足于听命于袁绍,握紧了汉献帝这张王牌,曹操开始时不时跟袁绍唱起对台戏,不再听从袁绍指挥。
  “攘外必先安内”,袁绍没有理解到这句话的含义,也可能是曹操带来的压力确实让袁绍感觉刻不容缓。但悬着的幽州其后让袁绍苦不堪言,尽管袁绍派了二儿子袁熙去幽州,但是并无才能的袁熙根本不能胜任,袁绍逐渐失去了斗争的后劲,最终一败涂地。
  官渡之战爆发不久,幽州就出现了分裂,以三郡为主的乌桓站在袁绍一边,以阎柔为主的鲜卑则隔岸观火,采取观望态度,而以鲜于辅为主的帝国残存势力在田豫的劝说下,选择投靠曹操。在亲自拜见曹操后,鲜于辅被任命为左度辽将军,负责幽州六郡的军事。但是几乎呈现一边倒局面的官渡之战使鲜于辅等人没有立刻配合曹操在袁绍后方搞破坏,而是也观望起来,并没有采取任何针对袁绍的军事行动。
  此后,袁绍战败病死,袁家分裂,期间幽州各势力迟迟没有动作,直到近十年后,曹军攻陷邺城,又攻陷了南皮,曹操已经板上钉钉的成了胜利者,幽州的鲜于辅、鲜卑、以及小部分乌桓才选择投靠,鲜于辅和阎柔先后率领部下到曹操那里归降,幽州终于有了自己的新主人。
  鉴于三郡乌桓成了铁杆亲袁派,鲜卑代表阎柔在曹操远征三郡乌丸的时候发挥了极大作用,不难理解为什么鲜卑对于杀戮好朋友乌桓那么热衷,此时站错了队的三郡乌桓成了鲜卑向上攀登的垫脚石,结果曾经一同抢劫汉帝国的两个好伙伴分道扬镳,鲜卑有了曹魏的庇护一直蒸蒸日上,在两晋时期掀起了滔天巨浪,先后建立了多个国家,成为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角色。
  而得罪了曹魏的乌桓则每况愈下,在三郡乌桓被扫平以后,分布在其他几个郡的乌桓势力弱小,经过一个世纪左右的打击、融合后,关于乌桓人的记载最终在两晋时期彻底消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4-12-23 17:13 , Processed in 3.89817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