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披千里冷月寒星,望一路鼓角连营。此身已寄关山外,梦里犹伴兵车行。乱世何为时代潮头?建伟业,立奇功。请缨提旅,鞠躬尽瘁,曹魏军中一面不倒的旗帜——夏侯元让!
夏侯惇这个历史人物受到的重视相对于其他的来说,显得微乎其微,因为很多书籍的描写将夏侯将军的事迹抹掉了,而三国演义,更是将他写成了一个莽夫,所以,很多人对这个人物不了解,所以不去赞颂,不去喜爱,而百度以前的时候将他的名字输入,弄成了一个错的,"夏侯敦"(现在也已改成,建立新吧夏侯惇吧,也就是本吧)。但是,三国志里的那几句话,却绝对能证明夏侯将军是一位值得称颂的人物,做为曹魏集团的核心人物,夏侯惇不骄不躁,从容淡定,守护本色人生。
他虽是军人,却时时用诗书来浸染刀光剑影。这个十四岁时替老师出头杀人的将军,虽然早已封为高安乡侯,但是依然恭恭敬敬地执弟子礼,亲自把老师接到军中。
夏侯惇将军读书,不是为了学历,不是为了晋级,不是为了附庸风雅,而是一种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对知识的真正的向往。
他在二世纪,就践行着终身学习的现代理念。
戎马倥偬,鞍马劳顿,刀光剑影,尔虞我诈,生死倏忽间,有人马上醉饮琵琶,有人帐下舞美人。
只有,夏侯惇的军帐里,书香充盈。无数个夜晚,寂静的军营里,夏侯将军手捧书卷,他以剑挑起灯花,睁大右眼,神情专注,或吟或诵,构成那个血腥岁月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而夏侯惇对待他人和部署也非常体恤,他是曹操时的前将军,是曹丕时的大将军,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荣华富贵,呼之即来。
可是,这一天,他却来向公家借银子。他尴尬地说:“我又是月光族了!”
人家很痛快地满足了他的要求,因为他向来是发了俸禄先还债的。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在三国时也是真理。问:盲夏侯的钱哪里去了?答:捐赠。
夏侯惇“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三国志》记载的很清楚,夏侯惇的“余财”去向有两个:分和施,“分”就是分发,把财产分给有需要的同僚、部下、乡人等,“施”就是施舍,就是捐赠。
三国时代,战火连绵,无数的的人妻离子散,民不聊生,按照曹操的话说就是“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夏侯惇将军,南征北战,每到一处,看到需要救助的人,就把自己的财产捐出去。
而且,他的捐助还是裸捐,捐到自己只能和公家借银子才能维持生活的地步。
他的捐助,绝不是为了上电视上报纸,绝不是为了炒作,绝不是为了广告,更不是汶川地震后某些文化名人的“假捐”,而是一种纯粹的慈善,一种真正的高尚。
他,是三国时的慈善家。
他“不治产业”,身无长物。一个三国时候的大将,却践行着20世纪美国钢铁大王、世界首富卡内基的观点:“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三国战场,更是一个名利场。在驰骋疆场的夏侯惇,却做到了视钱如粪土。
这是一种何等的淡定呢!
在看曹操和夏侯将军吧,曹操对夏侯惇,不仅仅器重,还有亲近。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对知己的渴望,是人类的一大精神需求,三国时亦如此,曹操亦如此。
可是,对于三国时的曹操来说,敌人到处是,朋友何处觅?
幸亏有夏侯惇。
219年,曹操在摩陂(今河南省襄城县境内)建行宫,指挥了反击关羽的襄樊战役,大获全胜。其间,夏侯惇经常和曹操同乘一辆车巡察,而且还能随便出入曹操的卧房。
整个魏国,没有第二个大将和曹操如此亲近。
有一次,曹操就直接说自己和夏侯惇是朋友而不是君臣。
当时,曹军诸将都接受的是魏国的官职封号,只有夏侯惇是汉官。
这样说来,曹操是魏王,汉丞相,和诸将是君臣关系,但和夏侯惇是同僚关系。
君臣关系是不平等的,因此臣和君是不能成为朋友的。
曹操不让夏侯惇受魏官,很可能是不想失去他这个几乎是唯一的朋友。
可是,低调而理智的夏侯惇很明白,曹操已经不是陈留起兵时和自己并肩战斗的战士了,已是实际上的君了,自己必须正视和尊重这一现实。再说,做为曹操的同族部曲,他认为自己更应该拥护曹操的地位。
所以,他就给曹操上疏,“自陈不当不臣之礼”。
曹操批示说:“吾闻太上师臣,其次友臣。夫臣者,贵德之人也,区区之魏,而臣足以屈君乎?”
|
上一篇:曹魏钟繇时期西路战略研究下一篇:魏延是一个“躺着也中枪”的冤大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