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大闹长板桥在演义中的记载(出自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打仗从来讲究的是一个士气。见此情景,曹军惊恐,大军全线后撤,从而保证了刘备及其中央机关的安全撤退。
细细琢磨,张飞此计与诸葛亮的“空城计”还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看起来有些戏剧性,其实也属人的正常反应。一是张飞名声在外,当年三英战吕布,让很多人见识了老张的手段,加之关羽曾对曹操说过“吾弟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人头,如探囊取物耳”。有此铺垫,曹操当然不敢轻易造次;二是曹操生性多疑,见张飞身后不远处尘土飞扬,以为那里定有伏兵,犹豫不前也在所难免;三是夏侯霸的惊惧坠马摧毁了曹军的心理防线。前两嗓子,曹军本已惊骇。最后一声,更如摧枯拉朽。就如胆小之人走夜路,战战兢兢的时候,突然有人喊出一嗓子,又怎能不让人为之恐惧呢。
从来兵败如山倒,局面一旦失去控制,大势也就很难扭转了。但张飞有幸成功,也属急来抱佛脚,没有办法的事。
论谋略,张飞当然不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但其心智绝对与诸葛亮有的一拼。张飞是一员战将不假,却绝非毫无谋略,反倒是独当一面的时候,张飞总能出奇制胜。不说别的,单是后来巴郡义释严颜、瓦口智取张郃,就绝不是平常武夫能做得出来的。
长坂坡一战,张飞的军事智慧已崭露头角,即便与诸葛亮的“空城计”相比也毫不逊色。想诸葛亮前有城池依托,后有二千五百兵士。而张飞却是独自一人,前无依靠,后无救援。只要曹操一声令下,张飞瞬间就会变成废人一个。如此看来,张飞的勇气和智慧的确值得称道,令人赞赏。
话又说回来了,此计虽好,却不可常用。如果故伎重演,不分对象,不顾实际,一味生搬硬套,定然必败无疑。就如诸葛亮的“空城计”,因为面对的主角同样是心思缜密的司马懿,用计才得以成功。这要是换做别人,诸葛亮装得再像,也断难有成功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