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没有直接说出自己任命的原因,但是特意召开了一次高级将领会议,让魏延登台亮相,展现自己的风采。在会议上,刘备询问魏延,新官上任有何打算?魏延挺起胸脯大声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魏延很有胆量,要知道在曹操攻打汉中之初,蜀中官员一天十惊,军心大乱,说话之时虽然经历了定军山大捷,杀掉了夏侯渊,大破曹军,但是就天下大势来讲,依然是曹强刘弱。很多将领,尤其是益州本土将领,对曹军依然充满畏惧。可是年轻的魏延却慷慨激昂的表示完全不把曹操放在眼里,如果只是曹操部下的将军率领十万大军前来,魏延会一口吞掉他;如果是曹操率领全天下的兵马前来,魏延也可以为大王抵挡他。刘备听了很满意,大家也都觉得魏延说得漂亮。
不过,魏延不仅仅是话话说得漂亮,做起事来也踏踏实实,让反对者无话可说。魏延镇守汉中十余年,稳稳当当。一直到诸葛亮亲自驻兵汉中,才转任它职。
当诸葛亮出兵祁山,魏延曾经献计由子午谷出兵奇袭曹魏,可惜诸葛亮一生谨慎,没有采纳。
从刘备欣赏魏延来看,刘备喜欢那些有头脑,有胆略,敢说也会做的人才。
而刘备一生最信任最看重的人,当然是诸葛亮。诸葛亮有什么特点呢?诸葛亮有忠诚之心,有高尚的品德,有料定三分的才智,有孤身入吴的胆略,但是最主要的,是诸葛亮一生谨慎,做事情兢兢业业。在诸葛亮执政期间,“事无大小咸决于亮”,《出师表》中也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是一个脚踏实地,不务虚名的人。
刘备最信任最看重诸葛亮,正是因为诸葛亮几乎就是他心中完美的贤才!
那刘备为什么就不喜欢庞统和蒋琬呢?
我们可以看到两人有一个共同点,为官“不治”,就是经常耍大牌,觉得自己是名人,觉得自己了不起,不能踏踏实实做事。庞统蒋琬既不像糜竺等人长年追随刘备,时不时的表示忠心,也不像魏延一样,喜欢在领导面前慷慨激昂,大谈理想。这两个人脾气很大,本事也很大,可是不屑于做实事,做琐事。
刘备最讨厌的就是这种徒有虚名,不干实事的所谓名士。
刘备还曾经否定一个人,马谡。刘备曾经告诉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堪大用。也就是说,刘备喜欢那些少说多做,至少是也做也说,说做平衡的人。就像是魏延,也会说豪言壮语,可是也踏踏实实做事。可是庞统和蒋琬呢?是天下名士不假,可是刘备也给了他们一个平台,虽然只是一个县令(长),但是也是一方父母官,怎么可以懈怠!
那刘备为何会有这样一个选拔人才的标准呢?
结合刘备的生平进行了解。
刘备什么出身呢?虽然刘备号称是中山靖王之后,但实际的出身不过是编织席子、卖草鞋的。编席子也好,编草鞋也好,都需要仔细,慢工出细活,刘备25谁起兵,也就是编了一二十年的草鞋。席子草鞋也都是家用物品,不值多少钱,可是生活艰辛,堂堂汉室宗亲刘备也少不了站在集市上叫卖,和来往客人争那么一两个铜板。日久天长,刘备养成了做事踏踏实实、小心谨慎的务实之风。
于是,像有点名气不够忠心的许靖、刘巴之流,刘备把他们供起来,做做抄抄写写的工作;像有德行没谋略的糜竺之流,刘备让他们享有高位;像能说也能做的魏延之流给与重任;像德才兼备、遇事严谨的诸葛亮就倾国相托;对于那种纸上谈兵的马谡之流,刘备要一辈子压制。
而在最开始,刘备初遇庞统和蒋琬的时候,对他们的第一印象不就是纸上谈兵,空有大名吗?于是厌恶,打击也就可以理解了。
于是,刘备的蜀汉王朝,虽然曾经一度辉煌,但作为君王的刘备,精打细算,小心谨慎的性格也使得蜀汉王朝注定了偏居一隅,缺少大气魄。像庞统这样的经天纬地之才,像蒋琬一样可以出将入相的大贤,不拘生活小节,不喜欢基层琐碎工作,懒懒散散,甚至喝酒打发时间,在刘备看来都是昏官庸官。若非鲁肃的举荐,若非诸葛亮的说情,庞统和蒋琬或许从此抑郁不得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