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今天一些史学家说,诸葛亮自知西蜀已到了危急存亡之秋,想以主动出击阻止魏国入侵的解释,是毫无依据的猜测,无意中已给诸葛亮做了情人。在当时,魏国视东吴为主要敌人,争夺的重点在江淮一带,并没有入侵西蜀的任何计划与迹象。诸葛亮三次“北伐”后,召来了曹真、司马懿的一次南伐,也因华歆等人的劝阻和大霖雨阻隔半途而废,此后又没有任何动作。再者,强弱悬殊中,弱者取攻势是加速灭亡。军事家懂得倍则围之,数倍者歼之的军事常识,懂得进攻一方客位的险恶环境,必然须有雄厚的物力,得付出数倍于敌人的牺牲。
其二,策略是蚕食魏国以强大自己。从刘备时代到诸葛亮当国,西蜀地域狭窄、人口稀少、物资匮乏的弊病日见突出。特别是荆州西三郡丧失之后,东出三峡掠取中原已不可能;东吴是盟友,荆州西三郡不能再收复也无力收复,否则同盟会再次破裂,会为强大的魏国各个击破。诸葛企图通过夺取魏国边远的地盘以壮大自己,要以小击大、以弱击强,当然不能进行战略决战,更不能鲸吞而只能蚕食。所以不可能从汉中出师向东夺取西城,以打开夺取南阳进袭中原的通道,只能在魏国西部边陲的凉州下手,这里的防守比较薄弱,容易夺取。夺取之后,陇上复杂的地形有利于蜀军的固守。
其三,战略目标不同于宣传口号。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谈到了“北伐”的目标,即“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仔细观察,诸葛亮的五次“北伐”行动,同《出师表》的既定目标大相径庭。在这里,他第一句所说的中原,不是实指,而是魏国的代名词。第二句只是表态,没有实质的内容。后边三句,对诸葛亮自己来说,并不是具体的行动方案;对西蜀上下,更像是宣传口号,借以鼓励民心士气,以不怕牺牲的精神全力支持他“北伐”。
其四,出师五丈原目的。关中平原是一个梭形平原,以长安作为中心,东西长约八百里,南北最宽处仅百八十里,东西两端很狭窄。五丈原所在的眉县,处长安与陈仓的中间偏西一些,南依秦岭,北临渭水。渭水虽称黄河的最大支流,但在这里尚未成为兵家可以利用的障碍,春冬两季呈半干涸状态,即令是夏秋雨涝时刻,也随处都可以架设浮桥或摆船横渡。眉县东西两面都是开阔的平原,无险可守。诸葛亮走褒斜道出师眉县,就把蜀军摆在了十分尴尬的地位,不论向东、西、北任一方出击,都会遭到魏国主力的三面夹击。而一旦斜谷丢失,退回汉中的后路就被截断,蜀军以小击大、以弱击强的军事劣势,在这里更暴露无遗!
如果说这次出兵的时候,诸葛亮走褒斜栈道的战略意图还含混不清,那么,在与司马懿对峙的百余日之中,诸葛亮个人的心思就逐渐明晰起来。在求战不得、掠地不能的状况下,再坚持下去,客位蜀军会被拖垮,这是稍具军事常识的人都能看清的,但是诸葛亮就是不撤!那么他在等待什么?
战争中,损折大将都十分忌讳,主帅死亡则更甚,常会因此导致全军覆没。诸葛亮是积劳成病,病势渐次加重为不治,而他又粗通中医,虽说医不自治,但把一下脉搏就可知病情程度,并可以预知来日的多寡。在病势日渐沉重后依然不撤军,他是在等待什么?
诸葛亮深知征西大将军魏延与自己的战略目标迥然不同,乘自己一命尚悬时回军汉中,魏延还能够听命服从;自己一作古,他人都无法制约,而由魏延来统率蜀军,会造成难以估计的失败。但即令如此,诸葛亮还是不撤,他又在等待什么?
答案已经出来了:他是在等待死亡!
诸葛亮原想通过“北伐”取得侥幸胜利,然后踌躇满志地接受九锡,进而登上皇帝宝座。殊料五次出兵五次失败,一点面子都不留。此时的他,已经不是取得胜利的功臣,而是名副其实的败将,是带罪之身。按照《蜀科》的律条,或者按照《出师表》那句“不效,当治臣之罪”的军令状,诸葛亮都应该受到追究。此其一。
西蜀派系林立,虽然诸葛亮经营了十二年,荆州籍已经羽翼丰满,但是荆州籍头面人物一旦成为应受追究的败军之将,羽翼已没有为之开脱的置喙余地,受到压制挤兑的涿郡籍、益州籍会乘机翻盘,翻盘的前提是置诸葛亮于死地。此其二。
五次“北伐”,西蜀国力已消耗殆尽,自己生命也悬于一线,再要进行第六、第七次“北伐”,在公在私都没有任何可能,已经没有了翻本的机会。此其三。
身败名裂已确定无疑,祁山败将、常败将军等恶谥,将与自己姓名伴随始终并著之青史。此其四。
诸葛亮纵令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摆脱这四条绳索。惟一的出路,是以鞠躬尽瘁四字来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在中国人眼中,道德的典范永远高于才具的不足,以身殉国是最为理想的结局。诸葛亮死后蜀军撤退时,五丈原还储存了大批粮食,说明诸葛亮准备得十分充足;如不死,他还会无休止地坚持下去。这就是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特别是第五次“北伐”后期的价值取舍。
当他为“出山”而制定《隆中对》时,无视全国民众渴望和平的愿望,无视全国即将统一的趋势,以十分自我的价值取舍,勾画了分裂华夏的蓝图,促成了孙、刘两个军事集团的勾结;并通过赤壁大战,使整个民族陷入了七十二年内战的灾难之中。而在生命终结时,竟不顾十万大军的前途命运,他们父母妻小的感受,再次犯下了十分自我的错误。
从自我开始又以自我结束的历史,有哪点值得后世如此这般地歌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