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804|回复: 2

魏延脑后无反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5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1282415211063597.jpg

  现代人肯定不会相信魏延脑后真的有“反骨”。那么,魏延之反既然不是骨头在作祟,又有什么原因呢?很显然与他的上司诸葛亮有关。诸葛亮一生误了3个人:马谡是小马拉大车,最终战败逃亡,下狱而死;姜维呢,姜维是正人君子,可惜不是中兴之才;而魏延呢,是大马拉小车,最终被逼“反叛”。本文作者这样的观察视角可谓独特,与传统史家、小说家的论断并不雷同,其迥异于常人的历史人物的评判观点,仅供读者参考评鉴。

  “反”的真相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信阳市三里店),三国时期的蜀国大将。

  每当提到魏延,人们首先想到的大概是两件事:一是他刚从长沙归降时,诸葛亮号令将他推出斩首,理由是他脑后有反骨;另外一个则是诸葛亮刚刚去世尸骨未寒,他便发动叛乱,结果被马岱诛杀,印证了“反骨”的说法。

  而真正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魏延“叛乱”基本是一桩冤假错案。

  所谓“反骨”的说法,当然是小说家言。解剖学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只有206块骨头,谁也不可能单独在脑后多长出一块“反骨”。魏延所谓的“反叛”,其实是诸多原因造成的过激反应。

  还是先来看看史实。根据《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记载,诸葛亮在军中自感将不久于世,便背着魏延召集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安排后事,决定 “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文件精神按规定要传达到“军级干部”,却偏偏将“军级干部”魏延无端排除在外;如此违反组织原则安排后事已经相当不合适,而来执行这个错误决定的偏偏又是个错误的人。

  杨仪与魏延,形同天敌,“有如水火”。二人“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这样一个政敌突然之间出来主持大计,魏延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不服调度,可谓本能反应。听到费祎转达的文件精神,他差不多要跳起来:“承相虽亡,吾自见在。亲府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这段话的前半部分可谓大义凛然,尤其是在大厦将倾的关键时刻,十分难得。诸葛亮为了蜀汉事业可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大约也不愿因为自己身死而放弃北伐大业,魏延最起码精神可嘉;后半部分的确经不起推敲,但假如大家都知道杨仪是个什么人,大约也就能够理解。

  当马岱送回魏延的首级,向杨仪交令时,后者起身用脚踏之怒骂:“庸奴,复能作恶不”,直到回去“夷延三族”,方才消了心头恶气。等一切安定,他“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谁知只当了一个劳什子“中军师”的官,“无所统领,从容而已”,于是心里十分恼火,竟这样对费祎说:“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深悔当初没有带枪投靠魏国。如果说魏延不听指挥也有伸手要权要官之嫌,那么杨仪则完全是一副赤裸裸的野心家嘴脸。碰到这样一个人指手画脚,别说魏延,就是脾气再好一些的恐怕也未必能听得进去。

  还说费祎到魏延那里传达文件。如果按照籍贯划分,费祎与魏延还是老乡。费祎是鄳县(今河南信阳市罗山县)人。当然,那时费祎不会跟魏延论老乡关系。因为魏延不但不听,反倒进一步要求费祎也留下来,两人联名下文号令诸将,继续与魏军周旋。这事费祎肯定不能干。他忽悠魏延说:“我回去劝劝杨仪。他是文官,不懂军事,肯定会同意你的意见。”





上一篇:易中天的鲁肃版“隆中对”解读有误
下一篇:《三国演义》战法赏析之“火攻”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魏延一旦松口,费祎出了营门便奔驰而去。魏延后悔了,但想追已来不及,只好心存侥幸,派人悄悄到杨仪那里查看情况。他得到的情报是杨仪已经在部署撤退。得到消息后,魏延大怒,于是不等杨仪出发,就率领所部先行撤退,并且烧绝栈道。魏延烧绝栈道,无非是阻止主力退兵。他不是还想“率诸军击贼”嘛。可是修栈道最麻烦的工序是在石壁上凿孔打眼,现在那个工序成果尚存,杨仪只消伐木铺板,因此也很快就撤过了秦岭。开弓没有回头箭。魏延心一横,索性派兵占据南谷口,准备攻击杨仪。杨仪派王平(即街亭之战时马谡的副将。《魏延传》中称为何平,因为王平小时候曾过继何家)前来抵挡。部众知道魏延理屈,随即散去,魏延无奈,只好带着儿子和亲信逃到汉中,最终被马岱追来斩杀。

  其实,魏延所谓的“反叛”跟梁山好汉“只反贪官、不反朝廷”一样,目标仅仅只是政敌杨仪。但是杨仪持有诸葛亮的“上方宝剑”,在那个瞬间是正义的化身,所以魏延的举动才被官方定性为反叛。在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中有更进一步的说法:“《魏略》曰: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求来也。令延摄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与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

  《史通•古今正史》记载:“魏时京兆鱼豢(三国时期魏国郎中,史学家)私撰《魏略》,事止明帝。”也就是说,这本书是鱼豢自己所修的私史,非官家史书。鱼豢入晋16年,一直未曾出任官职,忠于魏而耻为晋臣。他与蜀国没有利害冲突,记载总体客观,因此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用最多的就是《魏略》。尽管裴松之认为上述关于魏延的说法,“此尽敌国传闻之言,不得与本传争审”,但它至少可以证明一点,那就是即便在当时,也有人不相信魏延有狼子野心,反倒怀疑乱出杨仪。

  “雄才明主弃”

  如果说“不才明主弃”只是孟浩然的牢骚,那么“雄才明主弃”则是魏延与诸葛亮共同的人生悲剧。因为真实的魏延,才干相当突出。

  先来看看魏延的出身。据《魏延传》记载,他“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部曲”在汉代本是军队的编制名称,一般而言,将军或者校尉下辖五部十曲,部曲起初的意思,也就是部下。后来含义逐渐变化。《唐律疏议》上的说法是:“部曲,谓私家所有。”梁启超在《中国文化史稿•奴隶篇》中认为: “部曲初由投靠而来,且多从事战争。至唐始变为贱民,形同奴隶。”也就是说,魏延并非长沙降将。他出身低微,以“部曲”身份追随刘备入川,因为屡立战功,而被封为中级军官“牙门将军”。然而等到刘备在汉中称王时,魏延遭遇突击提拔: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刘备此言既出,“一军尽惊”。因为汉中的战略地位,实在太过重要。

  作为蜀国的前进基地、魏蜀两军的缓冲地带,占据汉中进可北争关陇,退能南蔽巴蜀。这一点,明眼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杨洪这样对诸葛亮说:“汉中则益中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如此重镇,自当以名将镇守。大家都认为会派张飞,张飞也以为非己莫属,可是谁也没想到,最终刘备居然选择魏延这么个不起眼的小角色。

  刘备当然也知道众人的想法,为了树立魏延的威信,他特意安排魏延当着大家的面发表施政纲领,情形不亚于现代的任职答辩。刘备问道:“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回答道:“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率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这个豪言壮语让刘备非常满意,后来又晋封魏延为镇北将军。

  不光只有豪言壮语,诸葛亮一共组织6次北伐,魏延全部参与其中,并且2次建功,还有一次完全是他唱主角。这就是建兴八年(公元230年)的第四次北伐。严格说起来,这次算不上北伐,至少不是诸葛亮的北伐,顶多是魏延的北伐。起初是魏军处于攻势:当年秋天,魏军兵分三路进攻汉中,司马懿出西城(今陕西省安康西北),张颌出子午谷,曹真出斜谷。诸葛亮屯兵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东)、赤坂(陕西省洋县东20里),与之抗衡。适逢天降大雨,连续月余不止,无法交战,魏军只好撤退。诸葛亮趁机派魏延和吴懿深入羌中,联络羌人,袭扰魏军后方。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魏延和吴懿随即带领本部人马,向西进入羌人居住区。当年11月,他们招兵买马,队伍扩充到1万多人,不断袭扰魏军。魏后将军费曜、雍州刺史郭淮等率军灭火,两军在阳溪展开激战。郭淮等敌不过魏延,只好退到狄道(今甘肃临洮),当时的陇西郡治所在。郭淮也是魏国名将,魏延能击败他,肯定不是“一不小心”。第五次北伐期间,魏延等人又“斩敌甲首三千级,缴获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正因为如此,他很快就升任征西大将军,封南郑侯。

  既然如此,诸葛亮又为何不肯信任重用?主要原因在于两人的性格,确切地说是军事见解互相矛盾。“诸葛一生唯谨慎”,他早年还有一些冒险精神,比如在《隆中对》中提出要跟刘备分进合击、两路夹攻夺取中原,但真正执掌兵权后,慢慢变得谨小慎微。而魏延则不,他经常“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魏延请求诸葛亮拨给他1万兵马,像韩信的部署那样,从褒中出击,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10天之内奇袭长安,然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因为这条路,离关中重镇长安最近。这个计划的核心,就是出奇制胜。然而,因为与诸葛亮的大政方针不合,一直被“制而不许”,魏延的积极性因此受到极大打击,“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就这样,从见解不同慢慢发展成感情上的疏远,最终影响了诸葛亮对他的信任。

  所以,最后关头,究竟撤还是不撤,魏延压力巨大。不撤呢,只能以偏师对付魏军主力;撤呢,不仅面子上过不去,回去恐怕还要秋后算账。然而,扯碎龙袍也是死,打死太子也是死。魏延在这样一个刀光剑影的大背景下,作出极端选择完全符合他的性格。而这一点,恰恰是诸葛亮失误所在。作为统帅,他对手下文官武将的性格,应该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

  悲剧的根源

  蜀国的力量本来就薄弱,从开创基业之初直到最后消亡,一直没能出现曹操那样战将如林、谋士如云的辉煌局面,否则也不至于“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唯其如此,魏延铤而走险的极端选择,无论对他自己还是对蜀汉基业,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而造成这个悲剧的根源何在?

  魏延和杨仪结怨,肯定有自己“性矜高”的原因;不能赢得诸葛亮的信任与好感,大概也与他牢骚满腹不无联系,套用一句时髦的现代话,叫做“沟通能力”有问题。但最关键的一点,还在于在人才选拔上,仅仅一个人说了算。刘备在世时,还能拿点主意,因此魏延才有直接向诸葛亮陈述己见的机会。刘备一死,后主是稀泥糊不上墙,大事完全决于诸葛亮;偏偏诸葛亮又看不上魏延的策略,认为都不可行。在这种情况下,魏延如果不受排斥,反成怪事了。

  此外,诸葛亮背着魏延作出的安排也极其错误。即便一定要这么做,至少也应该由费祎出面,将大事托付给杨仪很不合适,因为他知道杨仪跟魏延的关系,同时也知道杨仪的缺点。据《杨仪传》记载,杨仪筹划粮草参赞军机是把好手,但却是个小心眼,因此诸葛亮生前对二人“不忍偏废”,持中立态度。既然如此,何故又在自己即将大去的关键时刻,忘记了平日的立场?魏延固然可能不服从组织决定,但杨仪的小心眼难道就不会引发大错?如果没背着魏延作那样的决定,如果执行决定的不是杨仪呢?

  刘备是明君,诸葛亮是贤相。这种结论经过小说的演义早已深入人心、难以动摇。遍观史册,诸葛亮的谋略功勋确实突出,贤相的结论大抵也不算过誉。而且,古往今来,明君与贤相一直是国人最难以排解的情结,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官员是清官而非昏官,而魏延最大的悲剧就隐藏于此:他之所以委屈千年不得翻身,原因就在于始作俑者不是碌碌无为、尸位素餐之人,而是声名显赫的千古明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4-12-24 01:10 , Processed in 0.09938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