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平定荆州
太祖将伐刘表,问彧策安出,彧曰:“今华夏已平,南土知困矣。可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太祖遂行。会表病死,太祖直趋宛、叶如彧计,表子琮以州逆降。(《三国志•魏书十•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曹操依据荀彧计策,平定荆州。可见,荀彧的远见卓识。
十、举荐贤才
前后所举者,命世大才,邦邑则荀攸、锺繇、陈群,海内则司马宣王,及引致当世知名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辛毗、赵俨之俦,终为卿相,以十数人。取士不以一揆,戏志才、郭嘉等有负俗之讥,杜畿简傲少文,皆以智策举之,终各显名。(裴松之注)
以上的人才,均是荀彧举荐,而且均成为魏国的名臣并有巨大的功勋。可见,荀彧对曹操及其魏国的贡献是何等地巨大!仅举荐人才一项,可能三国时期的任何一位谋士也难以与之相比的,更不用说荀彧还有其他方面的业绩!
对荀彧的评价:
(一)曹操的评价:
彧别传载太祖表曰:“臣闻虑为功首,谋为赏本,野绩不越庙堂,战多不逾国勋。是故典阜之锡,不后营丘,萧何之土,先於平阳。珍策重计,古今所尚。侍中守尚书令彧,积德累行,少长无悔,遭世纷扰,怀忠念治。臣自始举义兵,周游征伐,与彧戮力同心,左右王略,发言授策,无施不效。彧之功业,臣由以济,用披浮云,显光日月。陛下幸许,彧左右机近,忠恪祗顺,如履薄冰,研精极锐,以抚庶事。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宜享高爵,以彰元勋。”彧固辞无野战之劳,不通太祖表。太祖与彧书曰:“与君共事已来,立朝廷,君之相为匡弼,君之相为举人,君之相为建计,君之相为密谋,亦以多矣。夫功未必皆野战也,原君勿让。”彧乃受。(裴松之注)
(二)司马懿的评价:
司马宣王常称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裴松之注)
(三)钟繇的评价:
锺繇以为颜子既没,能备九德,不贰其过,唯荀彧然。或问繇曰:“君雅重荀君,比之颜子,自以不及,可得闻乎?”曰:“夫明君师臣,其次友之。以太祖之聪明,每有大事,常先谘之荀君,是则古师友之义也。吾等受命而行,犹或不尽,相去顾不远邪!”(裴松之注)
(四)其他评价:
彧德行周备,非正道不用心,名重天下,莫不以为仪表,海内英隽咸宗焉。(裴松之注)
荀彧之死:
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谘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三国志•魏书十•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魏氏春秋曰: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药而卒。(裴松之注)
荀彧之死,缘于荀彧识远不识近,虑国不虑身。君主可以共患难,不可共富贵,古今一也。任何一个君主,都可能是:开基创业之时,与忠诚者同甘共苦;安享荣华之时,与谄佞者同喜同乐。曹操也并不例外。荀彧非不明此理,顾其心乃至忠至诚而已。
当一个人的地位稳固之后,尤其是君王,蚁附者蜂拥而起,谄媚者倍受宠幸,至忠至诚者像敝屣一样被无情抛弃,自古皆然。自古至忠至诚者,有好下场的,极少极少。自古有盖世功勋者,杀即是赏。以荀彧之智谋,应深明此理的。
促成曹操有夺汉之心的,荀彧的责任是很大的。势已成而欲阻,难矣!曹操纵然没有“进爵魏公”的事情,荀彧也到了该死的时候了,更何况有“进爵魏公”的事情呢?
无论是蜀国,还是吴国,甚至是魏国,哪一个谋臣,能够像荀彧一样至忠至诚、远见卓识、机敏果断的?哪一个谋臣,能够像荀彧一样建立了他人难以企及的盖世功勋的?哪一个谋臣,能够像荀彧一样举荐了众多杰出人才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荀彧乃三国第一谋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