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蜀汉建兴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34年,诸葛亮第六次率军出祁山,虽然这位诸葛丞相收复中原的壮志还远远没有达到,他屡败屡战的精神是值得赞赏的。不过上天并不眷顾这位悲情的丞相,这年秋天,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的军帐中。
诸葛亮的死虽然对蜀汉朝廷来说,确实是损失惨重,但真正让蜀汉悲剧的是诸葛亮死后的“汉中之乱”。话说诸葛亮临死之前,和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会议主题商议的就是等诸葛亮病逝之后撤军的事宜,最后确定让长史杨仪率大军后撤,征西大将军魏延断后,护军姜维次之,如果魏延不肯断后,杨仪自率大军后撤就是了。
诸葛亮还是挺了解魏延的,还真的猜出了魏延不肯断后,不过后来的事情发展远远超出了诸葛亮的预想,魏延在汉中和杨仪争夺兵权,两人都向后主刘禅上书指责对方谋反,最后魏延失败被杀,引起了后世史学界的争议。
陈寿在《 三国志》中为魏延平反,认为魏延只是想杀掉杨仪,替代诸葛亮统率蜀汉的军队而已。为什么魏延要杀杨仪?因为杨仪接手了诸葛亮的大军,魏延不服杨仪的管辖,认为只有他才可以替代诸葛亮,当然魏延的想法是正常的,杨仪只是一个丞相长史加绥军将军而已,魏延是假节的征西大将军,所以魏延是完全有资格接替诸葛亮成为蜀汉军队的最高指挥官。
有人说魏延是诸葛亮害死的,因为魏延在诸葛亮手下就已经不服管理了,诸葛亮出祁山,魏延曾献计从子午谷搞偷袭,直捣长安,恢复中原,但诸葛亮认为这个计划风险太大,被否决了。诸葛亮否决不要紧,重要的是魏延觉得自己不被诸葛亮待见,经常在背后说诸葛亮胆子小,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发挥。
如果诸葛亮就因为这件事就把魏延给除掉的话,那和诸葛亮共同辅政的李严不是被诸葛亮杀了多少次了,李严岂能只是被罢官这么简单?并且最后李严比诸葛亮死得还要晚一点。肯定很多人就会不服气,魏延和杨仪向来不和,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诸葛亮还要安排杨仪统领大军,而把身为征西大将军的魏延安排为殿后部队,这不是明摆着制造事端,找借口把魏延给杀了吗?
其实个人认为诸葛亮安排魏延断后,纯属正常,魏延是蜀汉最勇猛的大将,这是连曹魏和东吴都知道的事情,诸葛亮病逝,临阵换统帅继续作战,这是兵家大忌,继续作战已经是不可能的了,那善于用兵的司马懿也不可能不会带兵来追赶,留魏延做断后大将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我们读《三国志·贾诩传》就可以得知,曹操征宛城张绣失败后,就是亲自率大军断后的,虽然笔者不懂兵法精要,但是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主将断后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军事行动,诸葛亮过世了,军中有威望的大将就是魏延了,魏延不断后谁来断后呢?
不过还是有人认为,那诸葛亮和杨仪、费祎、姜维秘密召开军事会议,为什么没有叫魏延呢?认为诸葛亮召开这次军事会议就是谋划除掉魏延。其实不难看出,诸葛亮出祁山,魏延都是先锋大将,而诸葛亮是中军主帅,魏延回来开会,不是擅离自守吗?而且杨仪、费祎和姜维都是诸葛亮军中机要,诸葛亮和这些人商议大事,纯属正常,何来谋划诛杀魏延呢?如果诸葛亮真的想要杀魏延,那怎么还会说魏延不听军令断后,大军自行撤退呢?恰恰应该是把魏延请到中军大帐,帐后布置好刀斧手,以掷杯为号令诛杀魏延,反而不是这样废脑力搞出这个“汉中之乱”,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即使兵权不交给魏延,那也不能交给和魏延有过节的杨仪呀!诸葛亮只有把兵权交给杨仪,诸葛亮的丞相府一共两个长史,蒋琬留在成都,杨仪随军,长史类似于皇帝身边的侍中,虽然官位职称不大,但权力非常的大,和诸葛亮召开秘密会议的是杨仪、费祎、姜维三人,只有杨仪的官职是最大的,兵权只有交给杨仪,但是交给他并不代表杨仪就能执掌国政,这一点是魏延没有想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