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761|回复: 3

曹操故里说曹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5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 千面曹操
  1历史文献中记载的曹操
  2文艺作品中的曹操
  3考古视野下的曹操
  4思考: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二 回家
  1 家的概念
  2 七回亳州
  3 思考:在家乡人眼中,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 对话曹操
  1 人生要有意义
  2 理想要有层次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曹操是沛国谯人,是亳州人。
  在亳州,在曹操故里,说曹操。深感荣幸。
  承蒙市委宣传部安排,置身曹操故里,那一草一木,足以唤起历史的记忆。
  来到亳州,在曹操故里说曹操
  那么,历史上的曹操,他长得怎么样,在当时和后世人眼中,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
  接下来我们就讲千面曹操。
  
  先讲历史文献中的曹操形象。
  古时没有现在的影像设备,世界范围内,有影像记录的历史,不过二三百年的历史。对于中国来说,就更短了,只有百年的历史。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版刻中的曹操相貌,还有矗立在我们亳州的曹操雕像,都是古人和我们对曹操的一种模拟想象,是一种艺术创造。
  在文艺作品中,尤其是在戏剧、电视剧、电影中的塑造的曹操,当然也不能真实还原曹操的相貌。
  虽然,在去年年底,有消息说,考古工作者找到了曹操墓,墓中有遗骨。复旦大学还专门立项,要检测曹氏的DNA,要检验真伪。而通过遗骨,结合高技术手段,复员古人的面貌,已经由中国刑警学院的赵成文教授证明是可行的。能否在1800年后,还原曹操的相貌,至少是件可期盼的事情。
  在考古领域中,对曹操墓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认定,恐怕还需要一个过程,一段时间。在能够盖棺论定之前,传世文献中对曹操形象在文字上描摹,可以让我们提前见到曹操。
  记载曹操相貌的文献有四种,它们是孙盛的《魏氏春秋》,裴启的《语林》,刘义庆《世说新语》,殷芸《殷芸小说》。
  孙盛和裴启都是东晋人,刘义庆和殷芸都在抄录裴启的说法。也就是说,关于曹操相貌,东晋人应该具有发明权。
  孙盛说:魏武姿貌短小,神明英发。
  裴启则是通过一则故事也展现曹操的相貌。裴启故事中的曹操扮成捉刀人侍立在崔琰身旁,匈奴使者的话,所反映出的曹操相貌,与孙盛的描述基本一致。
  二人关于曹操的相貌有共同的认识,也就是长得不怎么样。可是,却是一个极有气质的人。用俗话讲,人不可以貌相,海水不可以斗量。放在曹操身上正合适。
  对于裴启所记,研究证实基本不可信从。是一种传闻。
  历史上恶搞曹操,呈现一种规律。
  在出现南北敌对态势下,曹操就成为负面的典型。这里可以举三个例子:
  例一,《曹瞒传》。记载曹操的小名,佻易,割发代斩首,杀宠姬,杀粮官……
  例二,《世说新语》。有假谲篇,望梅止渴,心动杀人,睡眠杀人……
  例三,《鹤林玉露》。
  史书的记叙,崇简要。小说、野史的记载,讲细节,重情节。
  对待历史文献,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
  1、 史书取材有原点。越靠近时代的史书,真实性越大。
  2、 对作者要有甄选。要考虑到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写作动机。
  第二,我们来看一下文艺作品中的曹操。
  也许在大家的记忆中,曹操是因为《三国演义》的传布,而深入人心。曹操大奸大恶的形象,成为我们判别邪恶的尺度。在传统京剧中,曹操是被脸谱化了,大白脸,是他标志性的特征。一出场,善恶立判。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譬如在元曲中,有《三战吕布》,曹操足智多谋。清人曹寅,曹雪芹的祖父,写过《续琵琶》,是曹操与蔡文姬的故事,曹操形象很正面。郭沫若先生所写的话剧《蔡文姬》大概也就取材于此。
  现代京剧《曹操与杨修》,似乎也在舍弃脸谱化的曹操,树立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人性的曹操。有剧评家人说,这是一个黄脸的曹操。




上一篇:曹操屯田最大的功臣是袁涣
下一篇:失控:董卓的自我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影视作品的曹操,代表性的有新旧版《三国演义》电视剧,《赤壁》等,很难想象没有了曹操的三国,究竟如何演义。
  不管怎么讲,文艺作品中的曹操,是艺术化的曹操,它有娱乐成分在里边,如果大家要树立自己心目中狡诈、暴虐的形象,那就不妨在文艺作品中,去认识曹操,在现实中,防范曹操。
  第三,考古视野下的曹操。
  去年年底,河南安阳安丰西高穴大墓的考古发掘,至今还是媒体关注的热点。这就在历史文献中的曹操,文艺作品中的曹操之外,又开辟出一个考古视野下的曹操,这个曹操,是真,是假?应该会有一个了断。
  来到亳州,在上面讲到的诸多曹操,便又增加了一个曹操,传说中的曹操。这是曹操老乡的财富,我无意去惊动它。
  二、回家
  
  七回亳州,实际上可以帮助我们从家乡的角度去了解曹操的人生。请允许我班门弄斧一次,在曹操的老乡面前,一一道来。
  1、一回亳州。公元179年,光和二年,曹操25岁,纳卞氏为妾。
  前一年,东汉灵帝刘宏把皇后废了,这灵帝的皇后是宋皇后,宋皇后的父亲兄弟因为皇后的失宠被废,也从天堂坠入了地狱,被杀了。曹操的堂妹夫宋奇,是皇后的兄弟,被杀了,因为这层关系,曹操受到牵连,被免了官。从宋奇这一点来看,曹家在当时的权贵阶层中,是有相当势力的。曹操在免官前,官居议郎。议郎是个多大的官啊?
  我们知道,曹操是在他二十岁的时候,踏入政界,开始做官了,二十岁对于人这一辈子来说,很重要的年龄阶段,二十而冠,成年了,可以服务社会了。进入政界,曹操做的第一个官,是郎官。史书中的记载很简单,举孝廉为郎,孝廉,是那时做官的资格,就如同现在要成为政府工作人员,要先经过公务员考试,通过了,有了资格,才能任职一样。东汉的郎官有很多,不同级别的郎官也有不同的官号,郎中、侍郎、中郎、议郎等,新进人员只能担任郎中,一般干部,虽然官不大,但与任职其他部门的新干部不一样,他们是皇帝身边的干部,随王伴驾,表面看很闲散,不需要处理专门的政务,但位置决定了他们不一般,他们有着其他新干部没有的条件,得天独厚的条件,能够很快熟悉朝仪,了解国家大事的处置程序,明晰国家的发展方向,在日复一日的学习过程中,为他们日后能够成为独当一面的职业官员夯实基础。一般而言,作为干部使用的规定,新人做郎中一年,见习期满,就有了差别任用,能力强的,会被外放,开始具体接触和处理专门政务了。表现不突出的郎中,只能走郎官序列,继续接受考察了。
  曹操应该属于表现好的一类,他被任命为雒阳北部尉,负责京师北部地区的社会治安。从他造五色棒,棒杀违反法规的灵帝亲信宦官蹇硕叔叔来看,曹操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很上心,是一个敢于执法的治安官,曹操的所作所为,应该受到表彰。没过多久,23岁的曹操被任命为顿丘县令,年纪青青,成了县处级干部,在外人眼中,曹操的前途不可限量。
  可惜,那时已是秽恶当道的时代,黑白混淆,善恶不分,曹操受到的这份表彰,实际上是对他严明执法的一种惩罚。将曹操支出京师,明升暗降,是恶势力集团的要求。
  曹操在县令任上也没有待太长时间,又被调回京师,还是做郎官,这次不再是小郎中了,是议郎,是大郎官了,还是县处级,平级调动。从实职到闲职,有回炉再造的意思,也许是要曹操再深刻温习一下那时的官场规则吧!
  堂妹夫的被杀,曹操在一连串的官场波折中,第一次被罢官。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家乡,是遮风避雨的港湾。
  在家乡,曹操娶了卞氏为妾。
  曹操的原配夫人是丁氏夫人,丁氏之外,还有一位刘氏夫人,刘氏夫人生下一儿一女,这儿子就是曹操的长子曹昂。曹操这一辈子,生育了儿子的妻妾有十四人,有二十五个儿子。
  卞氏,是曹丕、曹彰、曹植的母亲。是琅琊人,今山东临沂人,史书上说她是倡家,从事歌舞表演的艺人,这种行当,决定了她的流动性,从琅琊来到亳州,从而得以结识免官回到家乡的曹操。而卞氏,可能有鲜卑人的血统,这是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的一个推断,一来,史书记载琅琊有鲜卑人存在,二来,曹彰长着黄胡子。曹丕于187年生在亳州。
  
  2、二回亳州。公元185年,中平二年,31岁,称疾归乡里。
  这二回亳州的动因,还是和官场有关。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回到家乡前一年,30岁的曹操被任命为济南相,地市级的干部了,地方大员,曹操又有了施展自己政治才华的空间了。当年在北部尉任上,那股敢于执法的猛劲,早为天下所知,虽然多年遭遇排挤和打压,不被重用,但在乱世中,那些可以掌握国家命运的权贵们,也未必都想让国家垮掉,还是以灵帝为例,这位在权力金字塔最顶端的主宰者,享乐、荒淫,凡是昏君的特征都可以在他身上找到,也就是这么个昏君,在有为的臣僚眼中,也不是一无是处的。有位叫盖勋的大臣,一次,灵帝召见,要和盖勋谈谈话,灵帝问:天下为什么会乱呢?昏君也在思考。盖勋说:这都是您的亲信和他们的子弟闹的。灵帝就问身边的宦官蹇硕,那位被曹操棒杀叔父的蹇硕,真的是这样吗。蹇硕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灵帝又就组建西园军向盖勋征求意见,盖勋则认为,没必要,起不到什么作用,耀德不观兵,政治清明了,不需要动用武力。灵帝说:善。好,恨见君晚,大臣们怎么就没有一个说过这样话的,提醒我一下啊!从这则故事上看,上之昏昏,除自身的原因外,身边的人,难辞其咎。是要为皇帝的错误负责的。身边的人,小人太多,怀有利己之心,把国家权力当作了自家发财的工具,势必导致下对上的蒙蔽和误导,长久以往,上不昏昏,那才怪呢!东汉末年国家之所以走向衰乱,一个原因就是:小人太多。孔明先生就那千古传诵的名篇《出师表》中就曾作过总结: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盖勋就曾对自己的朋友们讲,当今皇帝还是个聪明人,就是被身边的小人蒙蔽了,我们要清君侧,选拔贤俊,国家的栋梁,以兴汉室。挽救国家,需要人才,曹操是人才,但真正用了,还是让当权的小人们感觉很不舒服,也许他们在重用曹操上,有着这样的思路:曹操受到了打压,受到了排挤,这么多年了,应该长记性了,该成熟了。孰未料到,曹操还未到任,济南地界的贪官污吏,就先行一步,跑了,曹操到任后,仍旧保持着他雷厉风行的执政风格,除残去恶,不过,说曹操没有顾忌到上层对自己的看法,也不现实。秽恶必除,是曹操的真性格,自己改变不了自己的性格,也知道这样做,虽然地方可以清明,但肯定会得罪小人,损害了小人的利益,小人一定要搬弄起是非,这次就不是个人宦海沉浮的问题了,而是自家的老小,也会因为自己的有所作为,受到连累。这是时代的悲哀。摆在曹操面前有两条路可选:一条路,继续做下去,粉身碎骨,家破人亡;一条路,退下去,一己之力,太弱,一个人的声音过于纤细,难于匡正时弊,保证家庭的安全,是可以做到的。曹操选择了后路。这就有了曹操二回亳州。从曹操在家乡所表露的情怀看,是要做一个假隐士。为什么这么说呢?
  形式上的隐士,在谯东五十里修建精舍,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泥水自蔽,与外界隔绝。内心中,曹操做不到,他有他的想象资本,才31岁嘛,还算年青,人生还长着哩,就不信这世道会一直黑暗下去,总有一天会迎来光明,有希望,就有人生。曹操的隐居,不是为了享受寂寞,是为了迎接光明。
  故乡,是曹操躲避黑暗,保存希望的家园。
  3、三回亳州,公元202年,建安七年,48岁,军谯。
  再说第三次回亳州,在此之前,还有一次未能成行的回乡。在回乡的路途上,曹操首倡义兵。这里就不谈了。在百家讲坛上做过详细的描述。
  这第三次回亳州,与前两次不一样,第一次是免官,第二次是规避风险。这三次,这时的曹操,是在官渡之战之后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的曹操,从弱小成长成为时代最强者的曹操,率领大军回到故乡,是有些衣锦还乡的意思。然而,这时的曹操,却没有让我们接近他的喜悦,而察觉到的却是他的温情,曹操颁布了《军谯令》,令文八十多字,展现了政治家的情怀,声明了多年争战的目的,是为天下除暴乱,试问,在那时,无论是袁绍,袁术,还是刘表,乃至于刘备、孙权,他们有这样的天下关怀嘛?他们的作为,无非是在为自己盘算着,为了眼前利益而争斗着,为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忧虑着,天下,已不是他们关心的对象了。天下安危,和我何干?曹操却在故乡的土地上,明确了自己的方向,你说他矫情,你说他在掩饰,但在昔日熟悉的故土上,居然看不到一个熟人,凄怆伤怀,这只能是一个有着真性情的人,才能有的感情,矫情、善于掩饰的人,完全可以视而不见,完全可以不用去理会死者的魂灵。曹操做不到,一个对身后,对死去还要和自己乡亲见面的人,我们无权剥夺他的温情,曹操也不应该被色彩化,还原他是一个人,一个曾经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的人,是我们对曹操这样的历史人物应持有的态度。
  4、5、四回亳州,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三月,55岁,南征荆州,还过乡里。
  这四回和五回亳州,要一起讲,它们都发生在建安十四年,一次在年初,一次在年底。距离温情的曹操,过去了七年。这时的曹操,应该还沉浸在赤壁的浓烟烈火中,虽然他不想承认这次失败,但过去的一年,已经无法更改,成为历史,成为埋藏在曹操心里永远的痛楚了。两次回到家乡的曹操,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只言片语,能让我们去还原那时的曹操,他的所思所想。好在,随父征战的曹丕,感物伤怀,做了一篇《感物赋》,面对自己亲手种植的甘蔗,在经历了夏季的繁茂,秋季的凋零,先盛而后衰,感受到了兴废之无常。对于曹操来说,原本在建安十三年就可以毕其功于一役,完成安定天下的夙愿,现在看来,就有可能要无限延期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到家乡,找寻慰籍,是人之常情。而感伤不是曹操人生的主旋律,他需要的是在慰籍之后的振作。这之后,曹操将南下的重心,改为西征,是他安定天下的战略转移。而西晋能使国家一统,这西进的战略是正确的。这西晋的一统,在这里就不涉及了。
  6六回亳州,建安十八年春,213,59岁,军谯,曹丕、曹植从拜坟墓。
  7七回亳州,建安二十一年十一月,216,62岁,征孙权,至谯。
  这六回亳州,曹操59岁,七回亳州,62岁。建安十八年,建安二十一年,对于曹操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建安十八年,在回乡之前,曹操宣布恢复古制规划的九州,这种形式上的恢复,意图很明显,就是在制度上宣布国家的统一,打消刘备、孙权分裂的意图。这一年,曹操晋爵魏公。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晋爵魏王。我们会感到,曹操有些急躁了,也许在与生命的赛跑中,曹操有些力不从心了,在53岁那年,在北征乌桓奏凯时,曹操会吟唱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自勉诗句。在遭遇赤壁兵败后,苍凉的心境,已化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问讯。苦,似乎成了老年曹操的在仔细品味的滋味。虽然他还要去效仿周公,还要看到天下归心的胜景,可惜,生命有终点,越接近终点,曹操有可能要用形式上的完美,也掩盖现实的残缺。回到家乡,带着儿子们去祭扫祖坟,是要通过对祖先的追念,来获得一丝解脱,是生者幻想从自己的祖先那里获得某种庇佑,这两次回乡,曹操有着怎样的思绪,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遐想。
  
  七次回乡,在亳州这块土地上,曹操寄托了他的希望,留下他的温情,慰籍他安定天下的情怀,说了曹操和家乡的事,大致让我们还原出了一个曾经在亳州留下印记的曹操。
  
  下面,我们对曹操做一个简短的总结,为大家展现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曹操。
  
  三、对话曹操
  我们不否认曹操是一个生前身后都颇富争议的人。争议来自于真伪混杂的文献,来自于传闻,来自于我们对真实的接近程度,虽然那位天才的物理学家霍金前不久认为,时光机器在理论上可行的,那种不止一次出现在科幻作品中的时光机,在返回历史,飞入未来中的魅力,足以让我们神往,但霍金同时警告,不得回去看历史。
  希望与失望并存。
  那就将希望留给对历史充满尊重和敬意的人,把失望留给随意曲解历史和妄想更改历史的人吧!
  从曹操的一生来看,他懂得希望,他知道人生要有意义。
  他的希望在于历史,历史让他有敬畏之心。
  意义在于理想,理想让他百折不挠。
  你说,把希望托付给了历史,那不是倒退吗?
  我们现在都向前看,过去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只会拖住我们前进的步伐。
  如果有此见解,我不能不说,我看到了失望。
  历史在它的进程中,有苦难,有动荡,有战争,有阴谋,有欺骗,但这不是历史的主流,是历史的警示。
  曹操做魏公、魏王,不假,舆论说他有不臣之心,但他希望成为齐桓公、晋文公、周文王那样的人物,你相信他吗?终其一生,汉天子依旧是汉天子。无限推测的尽头,无法推翻事实。事实胜于推测。
  曹操做为汉臣,刘备、孙权视他为汉贼,但他希望成为乐毅、蒙恬式的人物,他的偶像是周公,你相信他吗?你说他心中有贼,终其一生,臣依旧是臣。事实胜于推测。
  这希望来自历史,来自于历史中的一个又一个可以参照,可以效仿的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定位中产生敬畏。敬的是历史上已经证明了是真的、善的、美的人物,畏是怕,惧怕,怕的是生前不被理解,怕的是死后被人误解。那怎么办?行得正,走得直。有了敬畏,才能击败诱惑。
  人生要有意义。意义就在于理想。
  从曹操的出身看,官宦家庭,坐享荣华,应该不是梦想;
  天下大乱,割据一方,成为另一个袁绍,袁术,刘表,应该也不是难事;
  曹操没有这样做。
  做好官,是为了自己有个好名誉,这点他不否认,有个人的目的,有目的是好事,很透明,关键还要看结果,做北部尉,能保一方平安;做济南相,要惩治腐败。要是东汉多一些曹操,汉室四百年的基业也不会土崩瓦解。
  理想是用来实现的,不是用来说的。
  理想也是用来寄托的。
  有一种理想,是一生或者几代人都可能难于完成的,它需要仔细的呵护,需要几代人的真心维护,真心奉献,这就需要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一理想是什么?太平。
  什么是太平?
  官员要尽职尽责,克己奉公,百姓能安居乐业。
  
  懂得希望,希望在于历史,历史让曹操有敬畏之心;
  人生要有意义,意义在于理想。实现理想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这两点,足以使曹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为一个标志性的符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4-12-23 03:44 , Processed in 0.09742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