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876|回复: 2

从曹植争储败于曹丕看官场潜规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5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1111171156112978.jpg

曹丕剧照

  易中天“品三国”品出了历史故事的更多趣味,品出了发人深省的历史智慧。其实,易中天“品三国”之所以能引起巨大的反响,除了易中天的知识、口才、风趣和睿智外,还在于三国时期那段争斗激烈、人才辈出,智慧智谋都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示的特别历史,三国历史和三国的故事,至今仍给人予深刻的启示。
  在三国的人物中,曹氏父子是特别引人注目的,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曹操的诗,颇受关注,曹丕的《典论论文》名闻遐迩,曹植的文采,他的《洛神赋》和“七步诗”,鲜有可比者,而且,还在于曹氏父子在魏晋时期的历史地位和历史经历,包括曹家内部的复杂关系,特别是曹氏兄弟在争夺太子问题上的明争暗斗,多方位的较量。
  在东汉末年,宦官干政,外戚专权,天下大乱。曹操乘时机而发迹,他利用打败起义军的机会,积累家底,逐步做大,先是依托袁绍打董卓,接着,挟天子以令诸侯,与强敌袁绍对抗,官渡之战,打败袁军,之后,扫平乌桓,镇压燕地,平定中原,成为统一北方的军事霸主,虽后来暂时败于赤壁,但在三国鼎立中,他依然是很有实力的一方。到了晚年,染病的魏王曹操,不得不考虑曹氏政权的接班人问题。作为权倾朝野的魏王,他虽不是皇帝,却是掌握着比皇帝还大的实权,他怕被骂篡权,他怕称帝后群王并起,没有称帝,但他或许预想到,他的下一代是会称帝的。曹操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周文王坐拥天下三分有二,但仍臣服于商朝,到其子周武王方灭商立周朝,曹操自比周文王,那么,他一定得选一位继承者来当“周武王”,对曹氏家族,对曹魏政权,这可是极为关键的大事。所以,在继承人选择的问题上,曹操这位果断的政治家,也犹豫了很长时间。他得在他的儿子中,精心选择一位最称职的来继承他的宏大事业。曹操早年娶一妻两妾,妻丁夫人无子,妾刘氏生曹昂,卞氏生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昂早逝,卞氏继夫人位,据记载,曹操“使丁夫人母养昂,昂死于穰,丁夫人哭泣无节,操怒而出之,以卞氏为继室”。卞氏成正室,如此一来,卞氏所生的四个儿子,自然成了继曹操之位的候选人。在此四子中,曹熊年幼,尚无能力继位;曹彰“好为将”,不兴趣太子之位,剩下的只有曹丕和曹植两人进入继位的角逐之中。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115年),曹操晋爵为魏王,曹丕和曹植争夺太子之位的竞争,进入了决定性阶段。对这两个儿子,曹操也拿不定主意让谁来接班,他在犹豫,在比较,在考察中,这就使得继位之争更为激烈。
  曹氏一门,不乏大才,曹操的这两个儿子,可都是非同寻常的人物,两个人都很聪明,很有文采,也很有想法,而且两个人都有朝中很有地位的大臣的拥戴和支持,可谓是势均力敌。当然,两人也各有不同的优势。
  曹植机警聪敏,才华横溢,据说,他年少时很像小时候的曹操,长大后,文艺才能十分突出,多才多艺,才藻敏瞻,他反应特别机敏,文章写得极快,又写得极好,他非凡的文才,在当时,几乎是无能可比,所以,曹植颇得曹操的喜爱,很早,曹操就有立他为储的想法。
  曹植的杰出的才华,以及他的十分出色的文章,使他还得到了朝中的大才子们的青睐,丞相主薄杨修,是当时很有名的聪明才子,他和曹植经常在一起吟诗作赋,切磋文章,他一心想辅助曹植等太子之位,为曹植出谋划策,尽心尽力。
  还有另一位大才子丁仪,也是颇有名气的,原来,曹操曾经想把一个女儿嫁给他,但曹丕嫌丁仪一只眼睛不好,极力反对,曹操只好作罢。丁仪因此怨恨曹丕,他与其弟丁廙,利用各种机会,多次在曹操面前称赞曹植的才华,努力劝曹操立曹植为嗣。
  曹植在多次的文章“比赛”中,写得比曹丕快,比曹丕好,很受大臣们的称赞和曹操的喜爱,在这些方面,曹植占有巨大的优势。
  可是,曹丕也拥有曹植所没有的一些优势。




上一篇:曹植因醉驾从“潜力股沦”为“垃圾股”
下一篇:汉末三国时期的管宁对华歆割席该不该被表扬?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曹昂死后,曹丕成了长子,这是他最大的优势,在传统封建社会,自古以来,长子继承权是被宗法制度所认可和倡导的,长子继位,理所当然。在立储的问题上,曹操也曾秘密征求大臣的意见。尚书崔琰认为:“《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五官将”即曹丕,当时曹丕任五官中郎将)尚书仆射毛玠认为:“近者袁绍以嫡庶不分,覆宗灭国,废立大事,非所宜闻。”东曹掾邢颙说:“以庶代宗,先世之戒也,愿殿下深察之。”朝中大臣们的意见对曹丕十分有利,也对曹操的决策倾向很有影响。
  后来,曹操特别召来太中大夫贾诩,他屏退左右,很严肃地问贾诩,该立谁为太子?颇有谋略的贾大夫对曹操的问话默然不答,曹操很急,又问:“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贾诩这会回答了,他说:“属有所思,故不对耳。”曹操急忙又问:“何思?”贾诩狡诘地说:“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曹操一听,哈哈大笑,作为深谙时势的杰出政治家,曹操对贾诩在他立储问题上的主张了然于胸。
  贾诩实际上是在用历史的经验教训,来说服曹操立长继位。
  当年,袁本初,即袁绍,承继着“四世三公”的家业,辉煌一时,袁绍有三子;袁谭、袁熙、袁尚。袁绍偏爱小儿子袁尚。袁绍死时,未立嗣,逢纪、审配与袁谭不和,伪造遗命立袁尚为主,结果造成袁氏兄弟分裂,袁谭、袁尚互相攻杀,其内耗最终彻底削弱了袁氏的实力,宏大家族最终败亡,为曹操所灭。刘景升,即刘表。刘表有两个儿子:刘琦、刘琮。刘表先是偏爱刘琦,后来又不喜欢他,死前立刘琮为嗣,刘琦十分失落,曹操南征,刘琮投降,而刘琦投靠刘备,兄弟俩分道扬镳,刘表的荆州事业,也彻底毁了。贾诩深思着“袁本初、刘景升父子”,这非常明显地在提醒曹操,袁绍、刘表在立储问题上的前车之鉴,是深刻的教训,及时立嗣,极为重要;嫡长继位,极为关键,只有这样,方能避免往后的祸害和衰败,对此,谋略家曹孟德,当然是心中有数的。
  曹植虽然在机敏和才华方面,频频胜出曹丕,但关键事件的较量上,曹植却常常落败,曹丕除了有以上所说的居长之位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优势,一个是他的心机比曹植多,热衷于写优秀文章的曹子键,才华横溢,但太多的艺术性的天真,在韬略和计谋上,不是曹丕的对手;与此相关,曹植身边的人,虽然是当时的一流的才子,极为聪明,但都有太多的文人气质,太自负,太自信,太轻敌,切磋文章是行家里手,而参谋用略却是隔靴搔痒,抓不到关键之处。
  比如,有一次,曹操领兵要出征,出发前文臣武将和曹丕、曹植兄弟们都到路旁去恭送。曹植送别的场面上,出口成章,文辞华丽,为其父歌功颂德,其表现十分精彩,在场的大臣们听了无不佩服曹植的出色才华,曹操听了,十分很高兴,为曹植大有出息感到很自豪。曹丕同处与一个场所,看此情景,感到很失落,很无奈,一时想不到更好的办法来赢得其父的欢心。这时,曹丕的谋士吴质在他耳边悄悄说:“王当行,流涕可也。”聪明的曹丕随即醒悟,面对着即将出征的曹操,跪拜告别时泪流满面,依依难舍,犹如生离死别一般,他表达着一个孝子对父亲出征的难别之情,曹丕的诚孝的样子,使“操及左右咸欷歔”,众人觉得虽然曹植极有才华,但曹丕更为孝顺,在十分讲究忠孝的古代社会,曹丕在曹操和大臣们的严重,得了更高的赞许分数。
  再如,曹丕的一系列的精彩表现,有人去报告说是谋士吴质的参谋所起的效用,吴质经常到曹丕府中去商量对策,对此,曹操发生疑问。为了保密,曹丕叫人把吴质藏在车上的大簏里,载进曹丕府中,结果,这藏簏的举动被曹植的谋士杨修知道了,杨修马上跑到曹操面前打小报告,说吴质的不是。但是,对这一次举动曹操来不及派人追查,不知真假与否。曹丕很害怕,怕引起父亲的反感,但吴质对曹丕说:“别担心,我自有办法。”第二天,吴质让人用大簏装着绢,大摇大摆地往曹丕府中运,杨修见了,又去打小报告,曹操马上派人去搜查,当场抓住运簏的车,但在车里发现的,只有绢布,根本就没有吴质,于是,曹操开始怀疑杨修是有意陷害曹丕,不再听信杨修的话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如,曹植虽然才华横溢,文章出众,但这位十分有才的公子,常常是“任性而行,不自雕饰”,有时更是不守规矩,我行我素。说实话的,这倒是得到了曹操的“真传”,可是,当他这方面表现得过分了,连曹操也会反感。有一次,曹植喝多了酒,乘车马行至邺宫司马门,喝令守门者开门让路,这司马门可不一般,它是只有曹操出入才能打开的一个特别的门。曹操知道曹丕的不轨举动后,勃然大怒,把曹植狠狠地训斥了一番。另外,曹操一贯提倡节俭,不准妇女穿绸衣,有一次,曹操在铜雀台上看见曹植的妻子穿着绣花的绸衣在园林中游逛,下严令责罚。曹植的妻子违背禁令,在曹操看来,是曹植治家不严。曹丕正是利用曹植喜欢喝酒,任性而为的弱点,算计曹植的,有一次,曹操想让曹植到边疆去历练历练,于是,就令他和一位将军领兵出征,出发前的那天晚上,曹丕假惺惺地带着酒去为弟弟送行,并大大地夸他,祝贺他出征能凯旋归来,表示弟弟如果成功他是真心高兴的,他频繁敬曹植喝酒,让曹植那天晚上喝得呼呼大睡,到第二天,当出征队伍已在外面整装待发,领兵的武将已在点名,曹植还在熟睡着,他误过了出征的时间,这可是大罪过,曹操知道后,取消了曹植的统兵资格,对他非常失望,感觉这位才华横溢的儿子难堪大任。最终,曹丕登上了太子之位。
  曹植之负于曹丕,在争夺太子之位的角逐中彻底失败,让我们悟出了古代官场的一些潜规则。
  首先,曹植及他的智囊团,可称得上是当时由顶级才子组成的团队,但是,才华横溢的人,往往热衷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习惯于在众人的夸耀声中鸣鸣得意,容易飘飘然,容易理想化,而对自己的弱点没有清醒的认识,对自己的被动局面未能及时感觉到,结果在政坛的角逐中,往往败给对手。
  其次,曹植属于极有才华的人,一流文采,洒脱举止,任性而为,我行我素,他不喜欢循规蹈矩,他视规矩为束缚,这在诗坛、文坛上,表现着创新的意识,是优点,是长处,而在政坛上,特别是在尔虞我诈的朝廷争斗中,却是致命的弱点。才华出众而不懂得低调,很容易罪人,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而忽视规矩却容易被视为是大逆不道,甚至被认为是犯上作乱,其政治后果,不堪设想。
  再次,曹丕虽然在敏锐、才华方面不如曹植,但作为文章的高手,他深知古今文人有“不护细行”的通病,所以,他在平素场合,谨小慎为,矫情自饰,让对方难以抓到把柄,对曹操周围的人,他谦和与之相处,对其智囊人物,他敬重有加,而对曹植,他充分了解其弱点,巧妙进行攻击,将自己的弱点转化为优点,很有针对性地攻击对方的要害。所以,著有《典论论文》的这位文学评论家,一点都不像是知识分子,而更像是谙熟权谋的政坛老手。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曹植更多地继承了曹操的潇洒、敏锐和才学,而曹丕则更多地继承了曹操的狡诈、心机和韬略,最终,在曹氏继承人的争斗中,曹丕打败曹植,获得辉煌的胜利。
  最后,曹植、杨修等,作为极具才情的大文人,他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吟诗作赋上,他们常常聚集一起,品酒论文,谈天论世,洒脱而务虚。这看似聪明绝顶,诸事能任性而为,而实际上,很多事情都没有办彻底,没有落到实处,最终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而曹丕、吴质等,将更多的心思用在政坛的角逐中,深谋远虑,计周策全,而且,他们不像文人那么天真,也不像文人那么道德,他们敢于使诈弄假,惯于不择手段,如此看来,在政坛上,真正有文人气质的,在争斗中败北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曹植这位大才子,在三国文坛上,在曹魏的文臣中,看似傲视同侪,才学超人,也曾深得其父曹操的赏识和宠爱,但在实质性的政坛争斗中,他还是被更具有政治素质的曹丕比下去了。
  善于“御之以术,矫情自饰”的曹丕,最终赢得了大多数大臣的支持,获得了曹操的赏识,最终荣登太子之位。
  其实,老谋深算的曹孟德,当然也知道,在政坛的无情争斗中,真正能将曹魏政权发扬光大的,不是才华横溢的文人曹植,而是不失文才,而又颇有心计、政治手腕娴熟的曹丕。自古文人多天真,那堪敌对权谋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1-4 00:21 , Processed in 0.50304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