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580|回复: 2

辅佐两代君主的江东重臣:张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5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提起三国,人们都对“舌战群儒”这一幕耳熟能详。有此一番唇来舌往的精彩论辩,才有了孙刘联盟的建立和赤壁之战的发生,从而奠定三国鼎立之势。那些主张与曹操抗衡的人物,凭着罗贯中的一部小说,早已活出历史,成就勋名,家喻户晓。




上一篇:四易其主的谋士贾诩
下一篇:高平陵政变是篡权还是拯救魏国?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当时主张议和的,乃是以张昭为首的一班东吴老臣。从来青史留名的,似乎只有大成功者和大失败者。两不沾边如张昭之流,只能在四面高唱大风歌的历史交响中,渐渐被挤出舞台,渐渐被淡忘。 </p>  千载之后,谁还记得那个“功勋克举,忠謇方直”的江东老仲父?
  避祸江东 得孙策知遇之恩
  张昭,徐州彭城人。自少便博通经史,同州的才士陈琳等人“皆称善之”。
  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过程中,徐州因处于联络东西与南北的特殊地理位置,成为诸多军阀争夺的对象。当时较早控制徐州的是丹阳人陶谦,他为了稳定局势,想起用一些有影响的名士,于是推举张昭为“茂才”,但张昭坚辞,陶谦“以为轻己”,就把他关了起来。
  张昭为什么不响应陶谦的推举呢?作为儒学名士,张昭肯定看不起陶谦,这是毫无疑问的。不过,他拒绝当官,恐另有原因。主要在于张昭深知北方军阀混战局面已经形成,且愈演愈烈,徐州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必将成为军阀屠戮的战场。“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昭皆南渡”,张昭和很多避难避祸的人一起流亡到江东。
  而此时割据江东的,是势力尚弱又一心想成就大事的孙策。孙策急需流寓江东的北方士大夫的支持,一是改善其政权内部的人员结构,淡化暴虐形象;二是争取文臣谋士的合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对于张昭等侨寓人士而言,要获得稳定的生活环境,也需要寻找政治方面的依靠,而孙策不失为较好的合作者。这样,以张昭为代表的一批江北文士进入了孙策政权,成为其主要的谋士。
  孙策以张昭为贤能之人,明确表示重用,并尊以师友之礼。“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而张昭也不辱使命,将孙策的大后方治理得井井有条,使当时吴中的人民都称呼他为“仲父”。北方的士大夫写信给孙策常常对张昭的才能大加赞赏,搞得张昭自己都不好意思,“昭欲默而不宣则惧有私,宣之则恐非宜,进退不安”。可以说,张昭在孙策时代还是谨小慎微的。而孙策对此也豁达大度。孙策笑着安慰张昭,过去齐桓公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管仲去办,所以他能称霸天下,今天我用了你这样有才能的人,我不也和齐桓公一样么?!
  作为君臣,孙策和张昭的关系可以说达到了最佳境界。但另一方面,张昭辅助孙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其形象,毕竟张昭以其名士的身份,与北方士大夫互通信息,从而使孙策政权逐步获得北方士大夫和朝廷的认可。有一个很典型的故事说,当时刘表与孙策通信,信写好后,先请狂士祢衡阅读;祢衡说,这样的信只能给孙策军队中没文化的“帐下儿”看,怎么能见张昭呢?否则不太丢人了吗!弥衡是当时出了名的狂人,对张昭尚且不敢怠慢,可见张昭的才学的确备受推崇。
   临危受命 扶幼主即位立国
   正因为张昭有此才学、有此忠心,才有日后英年早逝的孙策临终托孤的举动,而张昭确实没有让孙策失望,纷乱之际一言定鼎,把孙权扶上吴主的宝座。张昭一生的官场际遇,作为江东老仲父的悲喜,以及日后在史册中占有的位置,就此暗定伏笔了。
  建安五年,正当孙策初定江东,意欲大展宏图时,他因私自出猎,遇刺受伤而亡,这一突发事件给江东政权造成了极大的危机。孙策对此是很清楚的,于是任命张昭为首席辅佐,并托孤说:“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对张昭明言,如果孙权无法驾驭局势,张昭可以取而代之;如果江东无法立足,可以慢慢归顺朝廷。当然,孙策的本意绝不是希望出现这种情况,目的是在于激励张昭尽心辅助孙权,同时也是向其他僚属表明张昭的特殊地位,以便于其料理政事。从当时的情况看,以孙权的资历与威望,根本无法应对这一危局,一切都有赖于张昭。
  当时的孙权年仅19岁,一边伤心哥哥的早逝,一边又担心自己不能担负重任,只是一味的扶棺而泣。张昭严肃地对他说,这哪是哭泣的时候,如今天下大乱,群盗纷起,正是你建立勋业的时机,哭有什么用!说完亲自扶孙权上马,列队出巡。以张昭当时的声望,他的表态,使当时自文武群臣至江东庶民都“众心知有所归”。
  张昭一边安抚人心惶惶的流寓文士,一边争取江东本土大族名士的合作,进一步改善孙权集团的人员结构,扩大和巩固统治基础。孙策死前对孙权说,我的使命主要是以武力征服江东,而你必须改变政策。张昭辅政后,大力延揽南北文士,北人如诸葛瑾、步骘、滕胤,吴地名士如陆逊、顾雍等皆相继进入孙吴政权,成就了后来陆机称颂的“江东盖多士矣”的局面,为孙权进一步的政策调整奠定了基础。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昭还参与实际军事活动,或出谋划策,或领兵出征,更多的是在孙权出征时,留守岗位“扮演萧何的角色”,以确保孙权无后顾之忧。张昭还主持起草了孙吴政权的典章制度,从而为孙权正式立国提供了条件。作为孙权初期的首席顾命大臣,张昭成为江东政权的主心骨。当时,孙权对张昭“待以师傅之礼”,尊敬有加。
  勇于直谏 老仲父苍凉谢幕
  好景不长。孙权统治期间,张昭的政治核心地位仅维持了两三年。建安七年之后,随着孙权地位的巩固,特别是其军政规划与张昭发生分歧,双方关系日益紧张,孙权虽然表面上仍以“师傅之礼”对待张昭,但对他的意见并不看重。而对张昭来说,孙策的知遇之恩是莫齿不忘的,孙策的临终托咐更让他时时在心。在张昭看来,自己始终是孙策忠心耿耿的追随者、孙权绝无二心的看护者,是为了孙吴政权的利益拼了老命直言敢谏、心里眼里容不下一点沙子的顾命老臣。《吴书》上记载他“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
  有一次,孙权在王宫大宴群臣,喝得酩酊大醉,不觉狂态发作,命人用水浇洒那些东倒西歪的大臣们。孙权一面哈哈大笑,一面对群臣说 :“喝!喝!今天要喝个痛快!定要大家醉得掉进鱼池中,才算了事!”张昭见孙权如此胡闹,开始板起面孔,一言不发;后来干脆起身离席,走出王宫。孙权见了,头脑似乎稍微清醒一点,连忙派人请张昭回宫,并笑着说:“我不过是让大家乐一乐罢了,先生何必发怒呢?”张昭毫不客气地说:“想当年,商纣王造糟丘酒池,为长夜之饮,他也认为是乐事,而没想到是罪过呀!”听了这话,孙权无言以对,面有愧色,立即结束了酒宴。
  孙权爱好打猎,张昭就指出:将军坐领江东应该驱领群臣,争雄阵前,怎么能够沉迷于与野兽争勇,万一出了事,会让天下耻笑。孙权当时听了收敛一些,过后又犯,而张昭就不计后果屡次进谏。
  孙权表面上敬贤爱士,但张昭的刚直严厉确实令他无法忍受,“外接待而内不能善”,可以说是当时孙权的最佳写照。孙权与张昭之间终于越走越远,两人分歧也越来越大。
  最大的分歧出现在赤壁大战前夕。张昭希望孙权接受曹操的收编,归顺汉统,早日结束乱世;但孙权早就不满足于做汉室的顺民了。面对张昭等人的压力,孙权拍案而起,以刀砍桌角说,再言降者如此桌。于是,孙权组织军队,与刘备联合,最终取得了著名的赤壁之战的胜利,从而确立了三国鼎立局面。经过这次斗争,张昭基本上失去了对孙权军政事务的参与权力,更不要说是决策权了。
  赤壁之战成了张昭人生的转折点。孙权称吴王后,取笑张昭说:我当日要是听了你的话,就不会有今天的荣耀,恐怕早已在讨饭了。而张昭无地自容,羞愧难当,伏地流汗。
  在赤壁之战这个大背景中,张昭的建议似乎没有鲁肃等人高明,甚至有人轻视张昭为投降派,斥责他被敌对势力的表面强大威慑而丧失了头脑。其实,历史上的人和事并非如此简单。张昭作出这种选择,与其个人胆识并无关系,而是由其道德情感所决定。张昭出自汉代的儒学世族,重视名节,曹操打着为汉廷征讨僭逆的旗号,这对儒学士大夫具有很大的道德感召力。儒生无不以天下统一为“天之经,地之义”,因此,张昭希望孙权能响应降曹,归附汉帝。但无论如何,张昭与孙权已经“道不同不相与谋”,双方在感情上已无法沟通。
  此后的张昭基本上处于退休状态,除了象征性地上朝行礼之外,没有实际的军政权力,于是只好在家潜心于儒家经典的研究和书法的练习。这对于一个政治人物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伤害。由于心情积郁,他原本刚烈的脾气更是常常莫名发作。
  嘉禾二年(233年),张昭终于爆发了。孙权在称帝后心气浮躁,当时割据辽东的公孙渊迫于曹魏威胁,派使向孙权称臣,孙权以为自己有机会统一全国,成为天下共主,于是派兵万余人并携带大量物资渡海赴辽。此举之荒唐,人所共知,于是群臣激烈反对,其中张昭的态度最为强烈。
  孙权被激怒,拔出佩刀砍在案几上,严厉地说:我让吴国的士人入宫拜我,出宫拜你,你却总是和我唱反调,违背我的意愿,我真怕有一天会控制不住自己(杀了你)!张昭熟视孙权良久,从容地说:我知道我的话不中听,但我之所以竭尽愚忠,是因为太后临崩时叫我到床前,让我好好地辅佐你啊!孙权听了张昭的话也很难过,于是掷刀于地,与张昭相顾而泣。
  孙权最终并没有听从张昭的劝告,仍然派遣使者前往公孙渊处。张昭愤而称病不去上朝,孙权也恨张昭不给面子,派人用土封了张昭家的大门。谁知张昭根本不吃孙权这套,反而也用土从里面将自家大门堵上。后来公孙渊果然反复无常,杀了吴国使者。孙权向张昭解释,以求谅解,张昭决然不理。孙权就放火烧张家的大门,张昭仍旧不出。孙权急忙救火,久候门外。张昭最终被儿子扶出,恢复上朝。
  孙权之所以如此,是因辽东大祸后,群臣分离,必须借用张昭的声望恢复朝廷秩序。从张昭来说,他在这一事件中,先受拔刀威逼之辱,再受土掩其门、火烧其门之逼,刚毅外表下的儒者尊严几乎丧失殆尽,这对他来说,可谓致命的摧残。三年之后,天下正当拭剑笑问谁是英雄,而张昭终于在长期的抑郁中告别人世。
  回首张昭一生的际遇,不由让人心生感慨:英雄造就时势也好,时势炼就英雄也罢,此一话题与张昭无缘了。
  当年张昭两度有机会担当丞相一职,结果两次都被孙权找理由否决了,弄得后世史者都替张昭抱不平,甚至借司马徽评诸葛亮的“得其主,未得其时”一语,论道张昭是“得其时,未得其主”。也有论史者假设:要是当年张昭之见被采纳,也许天下一统河山、四海升平会更早实现。可惜,历史之流不可逆,事机莫举不可再。不过,还是应该在史册中为张昭留下方寸之地,毕竟他还能让后人读史之余有所思、有所叹、有所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1-10 19:22 , Processed in 2.23604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