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669|回复: 1

曹操曹丕的“不封不树”有什么不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5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曹操曹丕都是对丧葬史影响较大的人物,如曹操《终令》: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曹丕《终制》:“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二者生前虽然都有“不封不树”的要求,但实际上二者的本质大为不同,而一般的研究者都想当然将二者混为一谈,对各自的不封不树产生误解,实际上,真是需要区别对待的。
  封和树都是标志等级的内容。《吕氏春秋·孟冬记》、《礼记·月令》讲“营丘陇之大小、高卑、厚薄之度,贵贱之等级。”《周礼·冢人》疏引《春秋纬》:“天子坟高三仞,诸侯半仞,大夫八尺,士四尺,庶人无坟。”封是指用人力在坟丘上堆砌土山,西汉帝陵为方形,东汉为圆形,对封的理解没有异义。树主要是指栽植松柏等。在树字的理解上,存在一定误解。《说文·木部》曰“树,生殖之总名。”《玉篇·木部》曰:“树,木总名。”其它有做动词用作种树、栽植等。当然也有立的解释,《玄应音义》卷二十二“树修”注曰“凡置立皆曰树也。”不封不树之树,《易·系辞下》李鼎祚集解引虞曰“聚土为树。”有不少人将不树片面理解为不立碑是不对的。
  如何理解曹操的不封不树,以曹丕隐秘陵墓的初衷理解“因高为基,不封不树”是不少人的想法,但这是欠妥的、片面的理解。
  理解曹操“不封不树”的真义不能脱离其前面“因高为基”四个字,曹操的因高为基是一巧思,就同他建造铜雀三台因城墙为基而使自己居住的房屋显得高大一样,他利用现成的高度和土方使其陵墓呈巍峨、高大之势,必然是因当时人的视觉、感觉,现在正方比较搞笑的是用海拔1百多米来诱导不明真相的受众,西高穴墓地的高只高出附近地面很少(当然,正方可以强调自然变化及人工取土等理由,但需自己拿出证明材料)。山上有大量自然生长的树,所以不用封土植树,主要目的在节约人力物力,而不是在礼制上取消封树。
    曹操恢复陪陵制的本身就与秘葬制的说法相矛盾,更不要说马上修盖的寝殿了,这种寝殿在东汉明帝、章帝那也都是不要的。《晋书》卷二十《志第十礼中》:魏武葬高陵,有司依汉立陵上祭殿。现在问题来了,这个决定是谁做的!这涉及怎么理解曹操的遗令,什么时候的有司?代汉前还是代汉后?有司的上奏违反曹操的遗令吗?是曹丕吗?曹操死后,其陵上依汉制建有寝殿,史有明证,无可置疑,若曹操《遗令》的本意是秘葬意图的话,则当时的有司绝对不敢擅建,既然建了,就说明没违反曹操的意思。有司的理解显然是曹操说不办的就不办,没说不办的就按制度来。
  更大的问题在于两年之后,曹丕又把他爹高陵地面的寝殿全拆了。曹丕这种行为在中国古代是罕见的、异常的。我们先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晋书·礼志中》:“至文帝黄初三年,乃诏曰:‘先帝躬履节俭,遗诏省约。子以述父为孝,臣以系事为忠。古不墓祭,皆设于庙。高陵上殿皆毁坏,车马还厩,衣服藏府,以从先帝俭德之志。’文帝自作终制,又曰‘寿陵无立寝殿,造园邑’,自后园邑寝殿遂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丕下诏,以“古不墓祭,皆设于朝”为由拆掉“高陵上殿屋”,令“车马还厩,衣服藏府”(《晋书·礼志》)。从此来看,该种祭殿属于寝殿,除朝拜、祭祀用的大殿外,尚有供奉死者灵魂起居的“寝”。曹丕提出两点理由:一、他爹节俭,临终嘱咐要丧事简办。他要孝顺,自然要听话。二、古代不到墓上去祭祀,都在庙里。那么现在问题来了,这些理由当初就存在,并不是新冒出来的。这些玩意建造是谁批准的?你曹丕知道不知道?这两年你出国旅游了还是犯罪逃到什么地方藏起来了?都没有,你当初建造不知道孝顺问题吗?不知道“古不墓祭”吗?都知道。那么为何前后不一、颠三倒四?这种情况我们就必须判定曹丕所说的只是借口,自然要追寻曹丕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他做这件事的真实原因。




上一篇:刘备追的最辛苦的人不是诸葛亮
下一篇:大丧之礼 天子规格——曹操丧葬研究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曹丕在其自作《终制》里交代的比较坦白:“作终制曰:礼,国君即位为稗,存不忘亡也。昔尧葬谷林,通树之;禹葬会稽,农不易亩,故葬于山林,则合乎山林。封树之制,非上古也。吾无取焉。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夫葬也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骨无痛痒之知,家非栖神之宅,礼不墓祭,欲存亡之不黩也,为棺停足以朽骨,衣衾足以朽肉而已。故吾营此丘墟不食之地,欲使易代之后不知其处。无施苇炭,无藏金银铜铁,一以瓦器,合古涂车、刍灵之义。棺但漆际会三过,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懦玉匣。诸愚俗所为也,季孙以玙璠敛,孔子历级而救之,譬之暴骸中原。宋公厚葬,君子谓华元、乐莒不臣,以为弃君于恶。汉文帝之不发,霸陵无求也;光武之掘,原陵封树也。霸陵之完,功在释之;原陵之掘,罪在明帝。是释之忠以利君,明帝爱以害亲也。忠臣孝子,宜思仲尼、丘明、释之之言,鉴华元、乐莒,明帝之戒,存于所以安君定亲,使魂灵万载无危,斯则贤圣之忠孝矣。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也。岂不重痛哉!祸踪乎厚葬封树。桑、霍为我戒,不亦明乎?其皇后及贵人以下,不随王之国者,有终没皆葬涧西,前又以表其处矣。盖舜葬苍梧,二妃不从。延陵葬子,远在赢博。魂而有灵,无不之也,一涧之间,不足为远。若违今诏,妄有所变改造施,吾为戮尸地下,戮而重戮,死而重死。臣子为蔑死君父,不忠不孝,使死者有知,将不福汝。其以此诏藏之宗庙,副在尚书、秘书、三府。
  曹丕所言,“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目的在亡国后人们找不到。细节“无施苇炭,无藏金银铜铁,一以瓦器,合古涂车、刍灵之义。棺但漆际会三过,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懦玉匣。”规定“皇后及贵人以下,不随王之国者,有终没皆葬涧西”,最后强调违背此诏的后果,灵魂在地下要严厉追究,让违背的人不得好死,不保佑,并让分存四处衙门互相监督。说出了他要废除陵寝制度的真正原因:鉴于“汉氏诸陵无不发掘”,因而决定“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故吾营此丘墟不食之地,使易代之后不知其处”(《三国志·魏文帝纪》)。《宋书》中还特别指出,曹丕《终制》“诏藏之宗庙,副在尚书、秘书三府,明帝亦遵奉之”,《通典》卷七十九杜佑评价说“魏文此制,可谓达于事矣”。《宋书》“明帝性虽崇奢,然未遽营陵墓也”。即魏明帝“性虽崇奢”,但其丧礼依然采取“薄葬”“不封不树”,同样表明“不封不树”乃是“薄葬”的重要特征。
  真正的原因:这是一种借口,否则应该连老家谯陵的地面建筑也一并拆除,拆高陵而不拆谯陵可知其真实动机乃怕易代之后人们对曹操报复。主要的原因还是怕将来政权交替之后陵墓被发掘。而那个时代,还没有动不动就挖人祖坟的习惯和传统。这一习惯是在隋末唐初形成的。
  现当代的研究者常常犯一个错误,就是脱离历史环境和人物想法乱下结论,对曹丕《终制》的评价就是如此。他的要求固然节约了社会成本,但我们毕竟要看他的初衷是怎么样的。他连自己亲爸爸的丧礼都不出席,连亲弟弟都可以肆意折磨的折磨、杀害的杀害,对于社会成本又会考虑多少?
  曹操和曹丕虽说是父子,但心态大不相同,同样是睚眦必报,曹操往往是择机而动,甚有等待十几年,看你没有用了才收拾,且基本上是对外,尤其是对待名门大族,对内尚存一片温情;而曹丕则是掌权后立刻报,主要是对待亲族,对曹操的救命恩人、大将曹洪,对老婆甄妃,曹植及其下属,等等,而且手段都极其毒辣,是要“拿命来”的。这些巨大差异是以往的研究者所忽视的。
  父子都说薄葬,但实质的内涵不同,内在的心理驱动力更是大异。同样的不封不树却有着本质的不同。一个是睥睨人间,视天下若无物,除了不愿废杀皇帝和及身代汉外,无恶不敢作,无事不敢为。曹丕则是得志猖狂、鼠窃狗盗的心态,悍然登上皇位后,很快产生了亡国抛尸的梦魇。曹操的薄葬对社会目的在节省社会成本,对己是巧思,“因高为基,不封不树”达到的目的是既节省人力物力又令人产生高大巍峨之感觉;曹丕(包括魏晋两代)薄葬的内在动力是合法性严重不足,担心亡国抛尸,主要动机是秘藏,“因山为陵,不封不树”达到的目的是既防盗又保密。曹丕的不封不树表达的是秘葬制,意图使人在魏国灭亡后人们找不到他的陵寝。所以真正的薄葬应是从曹丕开始,其薄葬的心理动力在于其自认法统地位严重不足,什么叫法统,用普通百姓的话说就是正当不正当的问题,正根不正根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1-11 14:51 , Processed in 1.03501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