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641|回复: 6

关羽的荣辱之战:三国志之荆襄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5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三国演义》虽然被认为“七实三虚”,但其中发生在荆州及襄阳的回目最多,却是不无道理。荆襄成为决定三国天下大势的战略要地,也决定最后一统江山的归属。而关羽一生的颠峰之战和最后败亡,也发生在这里。
第一节 《隆中对》千古奇策

刘备三顾茅庐,隐居南阳的诸葛亮对天下大势洞若观火,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短短300余字,分析了天下大势,提出跨有荆、益建基立国,北拒曹操东和孙权三分天下,天下有变则两路北伐的战略,可谓千古奇策。
其中两条进军路线,历来争论颇多,见仁见智,笔者却以为,这正是体现诸葛亮正确远大的战略眼光之处。
一、占据地利,据天下之上游,东西呼应,亦攻亦守。
一路人马从四川盆地北出八百里秦川,直指关中;一路人马从荆州北上,直指宛、洛。两路人马可以奇正相生,虚实互补,东西呼应。
晚明顾炎武在《形势论》中分析了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南宋凡八代的攻防形势后得出的结论可谓是对此很好的注解:“尝历考八代兴亡之故,中天下而论之,窃以为荆襄者,天下之吭;蜀者,天下之领。而两淮山东,其背也。蜀据天下之上流。昔之立国于南者,必先失蜀而后危仆从之。蜀为一国而不合于中原,则犹可以安。孙吴之于汉,东晋之于李雄是也。蜀合于中原,而并天下之力,资上流之势,以为我敌则危。……夫取天下者,必居天下之上游而后可以制人。英雄无用武之地,则事不集。且人知高皇帝(注:指朱元璋)之都金陵,而不知高皇帝之所以取天下,当江东未定,先以大兵克襄汉,平淮安,降徐宿,而后北略中原,此用兵先得地势也。……如愚之策,联天下之半以为一,用之若常山之蛇,则虽有苻秦百万之师,完颜三十二军之众,不能窥我地;而蓄威固锐,以伺敌人之暇,则功可成也。此战守兼得之谋,而用兵之上术也。”
南宋时,金宋对峙,基本和曹操未下荆州前的局势仿佛,当时南宋诸公为保江南进而恢复中原提出了种种策略,也都基本上不脱此巢臼。如汪若海上书:“天下者,常山蛇势也,秦蜀为首,东南为尾,中原为脊。” ①南宋国防的体系正是以江淮、荆襄、川陕三地形成“常山蛇势”,东西呼应,首尾相联。吕祉提出:“至于备御之事,先收襄、汉,则兴元之阻譬之近藩;戍荆南,则巴蜀之富还为外府。又屯武昌,而湖之南北可以安堵;屯寻阳,而江之东西可以襟带。上游之势成,而后根本建康,左右淮、浙,取资于蜀,调兵于陕,以天下之半而与敌争,庶乎可以得志矣。”②赵鼎曰 “经营中原当自关中始,经营关中当自蜀始,欲幸蜀当自荆、襄始。吴、越介在一隅,非进取中原之地。荆、襄左顾川、陕,右控湖湘,而下瞰京、洛,三国所必争,宜以公安为行阙,而屯重兵于襄阳,运江、浙之粟以资川、陕之兵,经营大业,计无出此。”③
二,目标直指敌国战略要地和政治中心地区,兼具军事和政治意义。




上一篇:历史上的山东老乡:诸葛亮
下一篇:书摘:三国时候比奸雄曹操更牛的牛人——董卓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我们要明确,“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中的荆州指什么?刘表封为荆州刺史南下,蒯越献策:“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④八郡指长沙、零陵、桂阳、武陵、江夏、南阳、南郡、章陵。刘表后来将州治移到南郡的襄阳。⑤董卓死后,余党张济自关中流窜南下荆州,在穰县一战身中流矢而亡。其侄张绣与刘表结成松散的同盟,驻扎在南阳郡治宛城。建安四年冬十一月,张绣归顺曹操,南阳郡的部分纳入曹操势力范围。因此,诸葛亮提出《隆中对》时,荆州已不包括南阳郡的一部分,但包括襄阳。“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中的“宛”即是南阳,也证明了荆州已不包括南阳郡的一部分。
    南阳盆地如一个碗状,南有汉水,西南有武当山、丹江,西有秦岭、淅川,西北有伏牛山,北有外方山,东有方城山,东南有桐柏山、大别山,山川之间的孔道呈放射状,在地理位置上是南北纷争、东西对峙的枢纽。南阳和襄阳分别处于盆地的北口和南口。
    这种特殊的地形决定了南阳和襄阳在攻防上的唇齿相依之势。
    由南北伐,至此盆地可以纵横四出:向西可溯汉水干流而上进达汉中,或由淅川河谷上溯可入伊洛河谷,虎视洛阳;向西北则入武关而入关中(刘邦灭秦即走此线);向北则直逼许昌;向东则下汝南而透入中原腹地。曹操势力的政治中心区域就在许昌——洛阳一线,南阳若失,则置于敌人兵锋的威胁之下。
    若攻方进入盆地,可谓是虚实相生,不容易被判断战略意图;而防守方所备者多,其势较分,容易处于敌专而我分的不利局势。因此对北方而言,守南阳不如守住襄阳这个盆地的口子。而对南方而言,若要进入盆地,进而占据南阳,则无法避开襄阳,否则不但容易被从盆地四周渗透的力量包围,而且有被襄阳包抄后路、截断补给的危险。
    因此,地处曹操和刘表势力交界地区的南阳,南蔽荆、襄,北控汝、洛,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要地。南宋李纲意图恢复中原,对南阳的战略地位有很好的论述:“夫南阳光武所兴,有高山峻岭可以控扼;宽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邻关陕可以召将士;东达江淮可以运谷粟;南通荆湘、巴蜀可以取货财;北距三都可以遣救援。”⑥
    同时,襄阳是南船北马交换之地,西接益、梁,与关陇咫尺,北去河洛,不盈千里,土沃田良,方城险峻,水陆流通,转运无滞,进可以扫荡秦、赵,退可以保据上流。对于南方政权而言,“夫襄阳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南得之,亦可以图西北者也。”⑦
    三国之后历代南方政权北伐,多选择此路线,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甚至有可能是受到诸葛武侯的影响。东晋恒温第一次北伐,由襄阳北上,入武关,直抵灞上,与王猛扪蚤而谈;第二次北伐,由襄阳而北上伊洛河谷,收复洛阳。刘裕北伐,自襄阳进入南阳盆地后分兵两路,几乎就是恒温两次北伐线路的总和。岳飞北伐,也是自襄阳北上,从南阳盆地四处出击,收复洛阳、蔡州、陈州、许州、郑州、虢州。
    但是,《隆中对》却有一个致命缺陷,占据荆州就不可能与孙权结成真正的联盟,东吴对荆州势在必得,吴蜀在荆州必有一战。
①《宋史卷440,列传第一百六十三》
②吕祉《东南防守利便》之《江流上下论》
③《宋史卷360,列传第一百一十九 宗泽赵鼎》
④《三国志•董二袁刘传》注引司马彪《战略》
⑤《读史方舆纪要 卷七十九 湖广五》:“襄阳:汉县,属南郡。后汉因之。初平二年,刘表为荆州刺史,徙州治襄阳。”
⑥《宋史卷358,列传第一百一十七 李纲传上》
⑦《读史方舆纪要 卷七十九 湖广五》

第二节 东吴对荆州势在必得

    一,荆州对于吴蜀双方的战略意义不可同日而语。于蜀而言,没有荆州尚能在地形相对封闭的四川盆地中割据;于吴而言,没有荆州将无以立国。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id="fosi">    东南立国,所凭仗的是长江天险。荆州正在长江的上游,长江自四川东出,直至湖北一线,江流出于崇山峻岭之间,或狭窄,或弯曲,有险可守。而自湖北以下,江流宽阔,难以遏制。若占据上游,则长江天险与下游共有,顺流而下,势如破竹,很快就可以威胁到下游的核心地带。正所谓“欲固东南者,必争江汉;欲规中原者,必得淮泗。有江汉而无淮泗,国必弱;有淮泗而无江汉之上游,国必危。”①
    荆州正如东南的咽喉,岂可受制与人?以后南朝兴亡的教训,也说明了荆州上游对于东南半壁江山的重要性。东晋王敦从荆州顺流而下建康,司马氏成为傀儡;恒玄专擅荆襄上游,后来取司马氏而代之。刘裕驱逐恒玄后,出镇荆州的刘毅、司马攸之先后凭借上游与其对抗。在平灭他们之后,刘裕派其弟刘道怜镇守,并分荆州十郡另立湘州,还限制荆州将、吏的数目,死前还遗诏强调荆州只能让皇子出镇。从此都可以管窥荆州对下游的重要和威胁。
    二,东吴始终没有放弃全据荆州的战略。孙权集团中的有识之士,很早就不约而同地提出占据荆州的主张。甘宁弃刘表而投孙权,即提出:“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②劝孙权先取黄祖,图荆州而思巴蜀。刘表死后,鲁肃对孙权进言:“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③
    赤壁之战后,孙权集团立即向荆州进军。先是甘宁占领夷陵,曹仁在江陵城发兵围困甘宁,周瑜领吕蒙解甘宁之围,又跨江北上,攻打江陵。关于这段历史,东吴和曹魏的记载有些出入,颇值玩味。按《吴录》的说法是:刘备遣张飞将1000人随周瑜围城,带本部及周瑜增拨的2000人从夏水截断曹仁后路。④。而按《三国志 魏书》的记载,刘备与周瑜“围曹仁于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以阻击襄阳南下援军。曹操汝南太守李通为救曹仁,在江陵北面与关羽军大战。李通“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 ⑤东吴的记载有意无意间淡化关羽的痕迹,实际上反而说明东吴对于关羽威名的忌惮。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紧接着刘备带兵南循,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的太守投降,庐江雷绪率领数万部曲归附。刘备即以关羽为荡寇将军、领襄阳太守,屯驻江北。东汉时襄阳属南郡,时为曹军占有,刘备新置襄阳郡使关羽遥领,这本身就意味着关羽将担当向北发展的重任。这时是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建安十四年十二月,曹仁败退回樊城。以下历史的记载,蜀汉和东吴又有点不同。《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说:“(刘)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而《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则说:“权以瑜为南郡太守。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备领荆州牧,屯公安。”这又是一个值得玩味的地方。
    刘备不是代替刘琦为荆州刺史,而是做了荆州牧。
    东汉州刺史的职掌是监查郡守们的,起初并没有军政的实权。薪水开始是600石,级别低于郡守,到汉成帝以后才提高到和郡守同等待遇的2000石。⑥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采纳刘焉的建议将刺史改为牧伯,不过这一改制并非推广至所有州,而是只限于益州、豫州和幽州这三个州,最初出任三州牧的刘焉、黄琬、刘虞均是九卿级别,秩中二千石,因此州牧的级别还是高于刺史的。刘焉的牧伯制建议被采纳后,管辖数郡的一州就可以有了掌握了军政实权的州牧。⑦(对此新浪网友古庙杉松巢水鹤在其博文《从刺史的职权推演管窥后汉-三国的历史演变》 中有详细的叙述。本段观点即参考其文,不敢掠人之美,在此说明并表示感谢。)
    而周瑜领南郡太守,照理应在荆州牧刘备管辖之下。对比《三国志 蜀书》和《三国志   吴书》,我们可以推测出,刘备和孙权之间进行了政治交易。刘备以朝廷封的左将军身份上表,“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而孙权则承认了刘备表面上的荆州牧地位。周瑜则成为钉在荆州的一颗钉子,令刘备骨鲠在喉。鉴于双方的政治联盟很不稳固,孙权把妹妹嫁给刘备表示拉拢。而刘备为了改善同孙权的关系,不得不于建安十五年(210)亲自去京口见孙权,“绸缪恩纪”。周瑜、吕范主张趁此机会将他扣留。周瑜向孙权上书说: “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居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徒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使如瑜者挟其攻战,大事可定也。”孙权考虑曹操在北方的威胁尚未解除,应当借助联合刘备的声势招揽英雄,而且刘备势力难以一举成擒,没有采纳周瑜的建议。不料周瑜蹊跷地在从京口返回江陵的途中病死。于是建安十五年冬,孙权以南郡资刘备,与其共拒曹操。刘备驻江陵,为关羽向北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孙权又抛出邀请刘备集团共同取蜀的方案。刘备手下荆州主簿殷观看穿这一计策,指出“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克蜀,退为吴所乘,即事去矣。”⑧刘备便对联合取蜀之约用好话搪塞,借故不行动。孙权迫不及待,立即调兵遣将,克期进发。刘备亦部署兵将,阻挡孙军西进之路。这时周瑜已经病死,又遇到刘备的坚决抵制,孙权才把取益州计划搁置起来。建安十六年(211),刘备率军西取益州,孙权大为不满,气愤地说:“猾虏乃敢挟诈!”“大遣舟船迎妹,孙夫人犹想将刘备唯一的儿子刘禅挟回东吴,作为人质,继续牵制刘备,赵云、张飞“截江夺斗”,孙夫人的图谋才未能得逞。
     就在此期间,关羽并没有放弃发展。建安十五年(210年)至十六(211年)冬,关羽向北徇地,曾先后与曹操所派守将乐进、文聘等战于寻口、荆城,又与徐晃、满宠等战于汉津。⑨建安十六年(211年)十二月,刘备留诸葛亮、关羽、赵云守荆州,自率步卒数万人入益州。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关羽向北扩地,与曹操襄阳守将乐进大战于青泥河。⑩
    而东吴以鲁肃为汉昌太守,屯陆口,仍然一刻也没有放弃夺取荆州的想法。在鲁肃往陆口赴任的途中,吕蒙特别提醒鲁肃要认真对付关羽。《吕蒙传》裴注引《江表传》说:
    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蒙曰:……兄今代公瑾,既难为继,且与关羽为邻。……当有单复以卿待之。”密为肃陈三策(《吕蒙传》作五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
    鲁肃“敬受”吕蒙的三策,即表明其接受了吕蒙敌视关羽、志在荆州的思想。
     三,东吴无论是为了发展进取,还是为了保境守土,都要把荆州放在第一个目标。若其越过淮河与曹操争锋,缺少战马不擅野战的东吴士兵容易处于劣势。而向上游进军,水师正是其强项。吕蒙在孙权问策是否取徐州时就说:“今操远在河北,新破诸袁,抚集幽、冀,未暇东顾。徐土守兵,闻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势陆通,骁骑所骋,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9322;
    因此,对于双方来说,荆州的和平不能寄希望于吴蜀联盟。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吕蒙就曾经秘密上奏孙权:“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今羽所以未便东向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今不於强壮时图之,一旦僵仆,欲复陈力,其可得邪?”&#9323;三国后期,陆抗与羊祜之所以能保持边境平和,并不是因为大将间的性格相好,而是因为双方旗鼓相当,严阵以待,无隙可乘,正是兵法上所谓的“不恃敌之不我攻,恃吾不可攻。”
    那种认为孙权发兵袭取荆州是因为关羽骄矜傲慢,破坏吴蜀联盟的说法在政治上是幼稚的。关羽骄矜傲慢的确是事实,但在对待东吴的外交上,并无不当之处。
    建安十九年,孙权派遣南三郡长吏,关羽“尽逐之”。 需要知道,在此之前孙权派诸葛瑾要求刘备“归还” 荆州,已经被刘备拒绝。&#9324;老大既然已经表态,关羽驱逐对方派来接收的官吏,是理所当然。孙权“乃适吕蒙袭夺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双方兵戎相见。斗争之后,双方划分荆州,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刘备。
     孙权曾经为其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被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关羽此举是极具政治敏锐和政治智慧的行为。孙权之妹曾经下嫁刘备,让刘备有变生肘腋之惧,后来孙权在刘备西征之时,派遣舟船将其妹接回江东,双方的政治联姻名存实亡。关羽作为统兵在外独镇一方的大员,避嫌还来不及,又怎么肯或者怎么敢与孙权联姻?我们试想一下,北宋时范仲淹镇守西北对抗西夏,当时宋辽也是表面上的盟邦,若是范仲淹与辽国的国君结成儿女亲家,北宋朝野和皇帝会有何反应?范仲淹又会落得什么下场?孙权此举若是得逞,一则离间刘备关羽之间的关系,二则拥有人质。因此关羽不但要拒绝,而且要拒绝得彻底、拒绝得让刘备放心,“骂辱其使”也就不足为怪了。
    可以说,东吴对荆州势在必得是孙权发兵袭取荆州的内在主要原因,而关羽发动“樊城之战”则给东吴看到了发兵的可能性。

①《读史方舆纪要 南直方舆纪要序》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 顷10
?? 顷9 ?
?? 顷9 ??
??&#8226;κ顷18?
?&#8226;??????????м???????????Т??????????????????????Уξ???????
?&#8226;??????????÷????????Ρ???????????????
??&#8226;顷2
??&#8226;κ顷17?18?
??&#8226;顷2?
&#9322;&#9323;? 顷9
&#9324;? 顷2 ?</p>
    ??δΥ?ж???

    ???????ж????????????
    ?????????塱????ж?????????????????????????????????????????????ν?????
    ???ж??????????
    ??ж?
    ??????????????????е??????5????У?????梹鱱???︱????????????2000???4000??4000??4.5????г??????2????????????????????????2???д?2.5???
    ???
    ?????
    ???У?λ?????С?????
    ?????217??????????????t????Τ?????Ю?κ?????218???κ????????????κ?
     ????219????У??б?????????????У??棬????塢????塢?????????????γ??
    ????????
    ?????????????????????
    ?????????ν?????????Т??绫б????????????
    ???ν??????н?????????佫д???????д???????????????????ν?????ж???????
    ??????????????????????????????????????????????ò?Ρе????????Σ??????????????
    ????黹???????????????仰??????????档????в???

??&#8226;顷10 ?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②《三国志 吴书》卷9 《吕蒙传》
③《三国志&#8226;魏书》卷1《武帝纪》裴注引《三辅决录注》
④《三国志&#8226;魏书》卷1《武帝纪》注引《曹瞒传》。
⑤《三国志&#8226;魏书》卷11《管宁传》附《胡招传》:“建安二十三年,陆浑长张固被书调丁夫,当发汉中。百姓恶惮远役,并怀扰扰。民孙狼等因兴兵杀县王簿,作为叛乱。”</p>
   第四节 关羽在荆襄独抗曹、吴倾国之精锐,先胜而后败

    一、曹军先后投入的兵力
    我们先来看《三国志》中,曹操统一北方后、曹丕称帝前提到将领带领具体兵数的几处记载。因为这时曹操兵力充足,部队成建制;而且曹操正式成为大将军,将领的品秩任命不再受限制。
    1、张辽为荡寇将军,假节时,“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馀人屯合肥。”——《张辽传》
    2、之后张辽拜征东将军。“建安二十一年,太祖复征孙权,到合肥,循行辽战处,叹息者良久。乃增辽兵,多留诸军,徙屯居巢。”——《张辽传》
    3、张郃为平狄将军时,“太祖从散关入汉中,又先遣郃督步卒五千於前通路。”张郃后迁荡寇将军。——《张郃传》
    4、徐晃为横野将军时,随曹操攻击马超,“使晃以步骑四千人渡津。”徐晃后迁平寇将军。——《徐晃传》
    5、臧霸拜扬威将军,假节。“文帝即王位,迁镇东将军,进爵武安乡侯,文帝即位,以曹休都督青、徐,霸谓休曰:“国家未肯听霸耳!若假霸步骑万人,必能横行江表。”可见镇东将军所带之兵不够万人。——《臧霸传》
    6、“太祖徙出故韩遂、马超等兵五千馀人,使平难将军殷署等督领,”——《赵俨传》
    7、“太祖遣将军刘柱将二千人”。——《赵俨传》
    在将军中,曹操当时是大将军,其下是前、后、左、右将军;再往下是四征、四镇;再往下是杂号将军。而从张郃、徐晃等人的升迁品秩中可以看出,荡寇、平寇的品秩相同,但要高于平狄、横野、平难等。
    从以上记载分析推测,能称上“将军”的带兵至少2000人;平狄、横野、平难这类杂号将军带兵在4000至于5000多,但要少于7000;而荡寇、平寇带兵在7000多;四征、四镇带兵又比荡寇、平寇多,但不多于万人。但张辽与乐进、李典共守合肥时,张辽是荡寇将军,乐进是同品秩的折冲将军,李典是破虏将军,三人合计才带兵7000余人,与以上推测矛盾。只能推测为当时张辽是主将,乐、李二人是副将,主将所带兵最大人数包含副将兵数。
    依此推测曹军先后的兵力:
    1、征南将军曹仁,接近1万人,其中将军吕常带部分兵力在襄阳,曹仁率主力在樊城。
    2、立义将军庞德,在樊城以北十里,兵力在2000左右。他在汉中投降曹操后,“太祖素闻其骁勇,拜立义将军,封关门亭侯,邑三百户。”之后“侯音、卫开等以宛叛,德将所领与曹仁共攻拔宛,斩音、开,遂南屯樊,讨关羽。”①从这段记载可知,庞德是“将所领”与曹仁平定宛城之乱,当自领一军,受曹仁节度的可能性较大。
    3、左将军于禁(是当时曹军中除夏侯敦外品秩最高的武将),率领七军,从后来水淹被关羽俘虏的有三万人,加上淹死、逃散的推测,兵力在3.5万到4万左右。
    4、平寇将军徐晃,本部兵马在7000左右,将军徐商、吕建等助晃,平难将军殷署、朱盖等十二营诣晃助阵。《赵俨传》中对当时情形有详细记载:
    关羽围征南将军曹仁於樊。俨以议郎参仁军事南行,迁平寇将军徐晃俱前。既到,羽围仁遂坚,馀救兵未到。晃所督不足解围,而诸将呵责晃促救。俨谓诸将曰:“今贼围素固,水潦犹盛。我徒卒单少,而仁隔绝不得同力,此举适所以弊内外耳。当今不若前军逼围,遣谍通仁,使知外救,以励将士。计北军不过十日,尚足坚守。然后表里俱发,破贼必矣。如有缓救之戮,余为诸军当之。”诸将皆喜,便作地道,箭飞书与仁,消息数通,北军亦至,并势大战。
   “诸将呵责晃促救“,呵责徐晃的只能是将军徐商、吕建,当可推测二人品秩与徐晃相差不远,否则也不可能 “呵责”。则二将每人带兵在4000至5000这一级。三人兵力合计1.5万至1.7万,而且徐晃所带多为新兵,当然不足解围。前提到殷署带5000多人,在没有其他史料的情况下,可认为他当时带兵5000多人;朱盖与其并提,品秩当与他相差不远,也可推测其带5000人,其余十营的人马,每营应在2000至5000之间。又综合考虑曹操要求众军到齐方可进攻,以及后来又恐徐晃等军为关羽所破,又密令驻守在居巢防吴的张辽军,以及衮州剌史裴潜、豫州剌史吕贡等率军赶救曹仁,可以大致推测这十二营人马在2万至2.5万之间。则集结在徐晃左右的曹军当在3.5万至4.2万左右。
    5、汝南太守满宠助曹仁守樊城,从《满宠传》前后叙述来看,满宠当时行奋威将军,赐爵关内侯。行奋威将军是个监军性质的将军,而且汝南本身兵就不多,从满宠在曹仁身边充当谋士角色来看,他也不可能带太多人来,兵马可忽略不计。
    曹操自洛阳南下,欲亲征关羽,驻军摩陂(在郏县东南)。此处距许昌45公里。
    二、关羽威震华夏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关羽在备足兵力加强公安、江陵的防备之外,又在公安、江陵附近沿江置“屯候”,以便随时侦察吴军功向。做足防范之后,选择在雨季北上,夺取襄阳、樊城。两城皆依傍汉水,在雨水季节北进,可以充分利用汉水发挥水师的优势。

    有襄阳的朋友称,汉水在历史上多次改道,汉末时襄阳在汉水北岸。是否如此?我们先看《三国志吴书一 孙破虏讨逆传第一》的一段: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id="fosi">    初平三年,术使坚征荆州,击刘表。表遣黄祖逆於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p>    孙坚当时从鲁阳发兵,刘表派出黄祖在樊城、邓县一线阻击。孙坚击破其防线,追渡汉水后才围困襄阳。由此可知,襄阳应在汉水之南,否则孙坚何必要追渡汉水呢?
    关羽亲率大军战曹仁于樊城。他为何越过汉水先攻樊城?估计原因是因为襄阳东、西、北三面环水,南面傍山,形势险要,自古易守难攻;樊城城小,而且是曹军主力所在。后来元朝攻破南宋的襄阳,也是先取的樊城。曹仁派出庞德在樊城以北十里驻扎互为犄角。两军接战,庞德“射羽中额”。曹操先派汝南太守满宠援助曹仁,又遣于禁等七军救援。八月,暴雨连下十数日,汉水平地涨数丈,于禁七军和庞德军显然对于天时的判断有误,促不及防,但七军毕竟训练有素,仓促下迅速登高避水,无奈被分割成许多部分,建制被打散,我分而敌专。

    关羽显然早有准备,他曾跟从刘备在樊城驻扎,对当地地理和自然气象应有所了解,正深合孙子兵法“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之道。《三国志》中虽多次提到刘备是驻扎在新野,但也同时提到驻扎在樊城。是否是前后矛盾记载有误呢?《三国志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就提到“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刘备此时在新野。之后同是在《诸葛亮传》中又提到“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显然此时刘备从新野到了樊城。《关羽传》中也提到:“从先主就刘表。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可见,关羽的确曾跟从刘备到了樊城,熟悉地形气象也不足为奇了。
    关羽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亲率强大“舟兵”,集中优势兵力,乘大船攻击,四面放箭,曹军在劣势下从早晨战至日中,于禁势穷投降,庞德被俘杀,共俘曹军3万余人。关羽乘水围樊城数重,内外断绝。关羽又遣别将围曹仁部将吕常于襄阳,并迫使曹魏治下的荆州剌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投降。关羽还派出小股游军北上颍川郡郏县,此地离曹魏都城许昌仅约75公里,北方震动。自许昌以南,各地不满曹魏的民众往往遥应关羽,关羽威震华夏。关羽达到了一生荣誉的颠峰。 曹操“以汉帝在许,近贼”,一度考虑要迁都以避其锋芒。经司马懿、蒋济等劝止。
    樊城城墙因水淹多处崩塌,粮食将尽,危在旦夕。曹仁曾考虑听从部将建议,放弃樊城,被辅助曹仁的满宠所劝止。满宠认为:洪水来势迅急,但不会持久。关羽先遣部队已至郏县,而关羽却不敢乘势北进,就是因有樊城未下,恐我军攻其侧背、断其归路。假如弃城撤走,则黄河以南的地区将尽为敌占有。从战略局势着眼,应坚守待援。曹仁乃以必死决心,杀白马盟誓,发民夫担土填城,激励将士齐心协力奋勇抵御。关羽军虽乘船猛攻,一时仍不能下。
    关羽将于禁等三万俘虏送回江陵,不排除是为以后北伐有所考虑。荆州兵是典型的南方兵,所长在于水战和守城,不善于攻坚和野战。这一点从后来关羽在九、十月与徐晃相持甚久未取得优势战果也可以看出。而于禁七军是北军精锐,若是为我所用,以后北伐当能发挥作用。此时东吴的吕蒙假装称病,向孙权“乞还士众”,他对关羽玩的是孙子兵法里的“能而示之不能”;而替换吕蒙镇守陆口的陆逊玩了一手孙子兵法里的“卑而骄之”,言辞谦卑地写信给关羽,称赞其水淹七军一战堪与晋文公城濮之战、韩信背水一战相媲。②按城濮之战被公认是以少胜多的一战;韩信背水一战时,韩信一方“数万人”,赵军“号二十万”,也是以少胜多的一战。这也证明了关羽当时的兵力仍然不占优势,还有大部分驻扎在荆州防备东吴。关羽果然中计,麻痹大意,连续调动荆州兵力北上。江陵、公安守军估计有1万人左右,关羽北进的大军总数先后达到3万5左右。
    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水淹七军后,关羽已取得最大战果,应该于此时撤退。但察当时情势,曹军后方风雨飘摇,民心不稳,樊城、襄阳被围,徐晃犹豫不进;我方后续兵力陆续赶到,水军在汉水上占有绝对优势;而孙权方陆逊表现出友好态势;即使后方有变,沿江“屯候”传警,自襄阳至江陵180多公里,当年曹操轻骑一日一夜能行300余里,如果关羽倍道驰援也是两天内之事。因此从关羽的角度看来,还可以再寻找战机。
    而且,此时刘备在益州筹备称帝,关羽也希望能够用更大的战果为新皇朝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点推测,可以从下面的一件事情旁证。
    在建安二十五年许靖、糜竺、诸葛亮、赖恭、黄权等蜀汉群臣劝刘备称帝所上的表文记载:“间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乃去。………又前关羽围樊、襄阳,襄阳男子张嘉、王休献玉玺,玺潜汉水,伏于渊泉,晖景烛燿,灵光彻天”。 ③
    捏造“黄龙见武阳赤水”事件是为了证明刘备应该做皇帝。查《华阳国志》记载:“建安二十四年,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蜀以刘氏瑞应”,又有《水经注》记载:“武阳有赤水其下注江。建安二十四年,有黄龙见此水,九日方去。”。”《宋书&#8226;符瑞志中》也记载:“刘备未即位前,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乃去。”考虑到之前刘备还在汉中与曹军打得你死我活,诸大臣也没闲心捏造这等事情,当可知“黄龙见武阳赤水”事件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汉中王,回到成都之后的事情。而“汉水得玉玺”事件在表中的顺序是在“黄龙见武阳赤水”事件之后,当可推测是关羽听说蜀中官员为巴结刘备搞了一个“黄龙见武阳赤水”,也忽悠了个“汉水得玉玺”。
    三、孙权背盟,联合曹操绞杀关羽
    曹操急派徐晃督大军救援曹仁,以解樊城之围。又派赵俨以议郎参曹仁军事。徐晃因“所将多新卒,以羽难与争锋”,④遂前至离偃城西北十里的阳陵陂屯营,犹豫不进。曹操又派将军徐商、吕建领军等助晃。关羽派别军屯樊城之北五里的偃城,阻击徐晃援军。徐晃佯筑长堑,摆出姿态要切断蜀军后路。蜀军烧营撤走,徐晃军进据偃城,渐向围城蜀军逼近,成相持态势。其实关羽此时应该明白,围樊城数月而不下,荆州兵擅长水战、不善野战和攻坚的弱点已暴露无遗;而且雨季已过,师老兵疲,应该是全身而退的时候了。但是关羽恐怕还自恃拥有控制汉水隔绝交通的优势,错过了这最后的机会。
    关羽北上后,吕蒙回建业密劝孙权袭击荆州,孙权从其计派陆逊替换他。水淹七军后,陆逊寄书关羽,关羽“意大安,无复所嫌”,陆续调兵北上。此时应在八九月间。而孙权直到闰十月才偷袭公安,期间至少有一个多月到两个月的时间,为何没有早发兵?因为孙权联合曹操,以免两面受敌。在《三国志吴书卷二   吴主传第二》叙述关羽围困樊城、孙权偷袭公安之前有这么几句:
    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曹公且欲使羽与权相持以斗之,驿传权书,使曹仁以弩射示羽。羽犹豫不能去。
    《三国志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中也有记载:
    冬十月,军还洛阳。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
    可见,孙权是在关羽锋芒毕露、刘备有称帝之心后,担心刘备势大难制,而且又居于长江上游,时刻威胁自己,终于下定决心,联合曹操。而当时曹操手下也劝他联合孙权,双方在关羽的强势威逼下,终于因为共同的利益而联合在了一起。
    此时,曹魏群情汹汹,皆以为曹操如不亲征,曹仁、徐晃等必败。曹操又接连派殷署、朱盖等十二军诣晃助阵,又密令张辽军,以及衮州剌史裴潜、豫州剌史吕贡等率军赶救曹仁。当殷署、朱盖等十二营援军陆续前至,徐晃转入进攻。关羽军主力屯围头,一部屯四冢。徐晃声东击西,扬言欲攻围头,却出其不意突袭四冢。关羽恐四冢有失,自率步骑5000出战,奈何这次无水上之利,荆州兵不敌善于野战的北军,被徐晃击败,只能退走营寨。徐晃率军穷追不舍,紧随其后冲入营内。一举突破外围深壕及鹿角十重,大破之,杀降蜀之胡修、傅方。关羽遂撤围退走,撤退不及的士兵有的投汉水而死,樊城围解。但关羽“舟船仍据沔水,襄阳隔绝不通”⑤,可见关羽水军实力仍占据上风。纵观樊城之战的前后,关羽的优势,在于利用天时地利,充分发挥荆州兵的水战优势;但其也受累于荆州兵只擅长水战、不善野战和攻坚的弱点。
    曹仁部将多欲乘胜追击,参军赵俨认为,应保留关羽一定实力与孙权作战;若深入追击,恐怕孙权就要担心我们乘火打劫,不宜追击。曹仁同意赵俨看法,未部署追击。曹操得知关羽撤退消息后,果然派人传达命令,不许追击关羽。
    关羽退至襄阳。正当此时,传来江陵、公安失守的消息,于是关羽率军南下。当时的关羽在根据地失守,身受曹、孙北南夹击的情况下,可选择的战略有三:一是利用对曹方的水军优势掩护,撤退往房陵、上庸、西城方向。二是南下夺回荆州。三是夺路逃回益州。但关羽素来骄矜,不肯未战先走,而且对江陵、公安失守的详情不明,对自己多年经营荆州延揽的人脉和民心还报有希望,于是选择了夺回荆州。
    孙权方的兵力及部署如何呢?
    吕蒙,2万余人,兵出寻阳,俘虏关羽沿江设置的“屯侯”,之后连下公安、江陵。根据《三国志 吴书 卷九 吕蒙传》,“后曹公又大出濡须,权以蒙为督,据前所立坞,置强弩万张於其上,以拒曹公。”吕蒙当时统率之人已达万人。后封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死后,“鲁肃卒,蒙西屯陆口,肃军人马万馀尽以属蒙。”则吕蒙所统人马当有2万余人。后虽“乞分士众还建业”,但连夜沿江而上,人马不会减少。其谋士有号称一日步行二百里的虞翻,部将有偏将军潘璋、偏将军朱然、中郎将韩当;丁奉当时作为小将在潘璋部下听令。
    陆逊,偏将军右部督,从其后来派遣部将四处出击估计,当在1万人左右。
    蒋钦,荡寇将军,右护军,1万人左右。吕蒙曾经向孙权献策:“(今)征虏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⑥此时正依计派蒋钦“督水军入沔”, 蒋钦兵力当在1万人。
    孙皎,都护、征虏将军,并领黄盖及兄长孙瑜部众,再加上自己的部曲,至少应在1万人以上,作为后继预备队。
    合计不少于5万人。不包括后来孙权亲自到江陵后的护卫部队。
    而孙权出兵的直接理由,《吕蒙传》说是“羽尽禽禁等,人马数万,托以粮乏,擅取湘关米”。当时关羽在粮草准备、运送人力、运送线路上均没有问题,怎会夺取东吴的米呢?
    第一,关羽在荆州多年,辎重准备充足,这一点可以从多方叙述中得到证明:
    “南郡(江陵)城失火,颇焚烧军器”。 ——《三国志&#8226;吴书》卷9《吕蒙传》注引《吴录》
    吕蒙偷袭江陵后“孙权取羽辎重”。 ——《三国志&#8226;魏书》卷23《赵俨传》。
    “羽(江陵)府库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 ——《三国志&#8226;吴书》卷9《吕蒙传》
    之前,文聘曾“攻羽辎重于汉津,烧其船于荆城”—— 《三国志&#8226;魏书》卷18《文聘传》。
    第二,关羽既然有能力把三万俘虏运回江陵,又怎会没有能力保证粮草运输?荆州辎重充足,三万人回到荆州粮草也不成为问题。而在当时的兵力下,不可能有太多的人将三万俘虏押送回荆州,如果粮草有问题,又怎么能保证路上不激起哗变和叛逃?
    第三,当时孙权还未翻脸,粮道是通畅的。
    第四,如果关羽是在俘虏于禁等三万人后擅取了东吴的米,在明知得罪对方的情况下,即使陆逊卑词示好,又怎么放心抽调士兵北上?如果是在已经抽调士兵北上的情况下,明知自己后方空虚,此举又会得罪对方,又怎么敢轻举妄动,擅取对方的米?
    因此,这种说法更象是找出的借口。
    四、一代名将陨落
    吕蒙化装白衣渡江,俘虏“屯候”士兵;糜芳、士仁素来被关羽轻视,心中早有不满,而且供应军资不及时,惧怕关羽回来治罪,先后投降,公安、江陵不战而降。吕蒙袭取荆州后,十分注意收买人心,对俘虏的关羽家属及其将士们的家属一律给以抚慰,照顾得比关羽在江陵的时候还好。发布军令不准骚扰百姓,不准在民间索求财物,违令者斩。他还在早晚派出身边的人慰问和抚恤老人,给他们送医送衣送粮。当关羽南下救援时,派到江陵打听消息的人回来相互传告,都知家中平安,所给待遇比以前还好,军中斗志丧失殆尽,士兵们纷纷离散。吕蒙这一手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陆逊一军直取宜都。十一月,蜀汉宜都太守樊友弃郡走,陆逊击降诸城长吏及蛮夷君长。孙权以陆逊为平西将军,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军。隔绝了刘备顺江而下出蜀救援的道路。
    关羽外无救援之兵,内无敢战之士,陷入孤立穷困的境地,西走麦城。孙权先使朱然、潘璋断羽归路。十二月,关羽于襄阳临沮县章乡被孙权部将潘璋部下马忠擒获,与其子关平等一起被杀。

①《三国志&#8226;魏书》卷18 《庞德传》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②《三国志&#8226;吴书》卷13 《陆逊传》
③《三国志 蜀书》卷2《先主传》
④《三国志&#8226;魏书》卷17《徐晃传》
⑤《三国志&#8226;魏书》卷23 《赵俨传》</p>
第五节 刘备为何没有派出援军救援关羽?

    从闰十月孙权偷袭公安,到十二月关羽被杀,刘备至少有两个月的时间,但为何没有派出援军救援关羽?
    有人提出是关羽傲上震主,尾大难掉,被刘备借机除掉。还有人说是诸葛亮担心他破坏自己联吴抗曹大计,借刀杀人。
    一、刘备不大可能因小失大
    关羽与刘备的确有矛盾,尤其在刘备已经向皇帝的位子迈进时,这种矛盾更加不能掉以轻心。但从政治上考虑,失去一个关羽,与保存一个败军之将的关羽,对于即将立国的蜀汉来说,孰利孰弊?
    第一,如果说担心关羽尾大难掉,那么在兵败之后,关羽部曲尽失,羽翼全无,威名受损,还能象以前那样盛气凌人、难以遏制吗?
    第二,失关羽即是失荆州。有人认为当时刘方所占之荆州部分地少人稀,又非襄阳那样的战略重地,形同鸡肋,可以放弃。这其实是一种军事上的短视。四川盆地的封闭地形,决定了其容易防守,但要出兵却也同样受限。四川只有两个主要方向通往中原,一是东出长江之孔道夔门(瞿塘峡之西门),经过荆襄而北上;一是北出汉中。放弃荆州等于自断一臂。刘备后来伐吴,其实就是争夺荆州。所以他不会为了除掉关羽而舍弃荆州。
    刘备之所以是枭雄,就在于他能够把政治选择置于个人情感之上,而且还掩饰得像模像样。这一点,只有曹操能够与之相提并论。所以,刘备借机除掉关羽一说疑点很大。
    二、诸葛亮借刀杀关羽之说不能成立
    世人多以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九中一段论叙,说关羽妒忌诸葛亮赤壁联吴败曹之功,阻挠诸葛亮的联吴大计,诸葛亮不得不除之:
    昭烈之败于长坂,羽军独全,曹操临江,不能以一矢相加遗。而诸葛公东使,鲁肃西结,遂定两国之交,资孙氏以破曹,羽不能有功,而功出于亮。刘锜曰:“朝廷养兵三十年,而大功出一儒生。”羽于是以忌诸葛者忌肃,因之忌吴;而葛、鲁之成谋,遂为之灭裂而不可复收。
     第一,关羽在联吴败曹之中无尺寸之功吗?
    我们先看《三国志》中的几处记载:
    1、“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先主传》
    刘备参与了赤壁之战,而且水陆齐进追击曹军。刘军水路的主将,我们知道是领“水军精甲”的关羽。
    2、“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诸葛亮传》注,陈寿作《诸葛亮集》的说明。
    在曹魏官史的眼里,是刘备打败了曹操。果如其言的话,难道是刘备撇下手下得力大将,自领一军,督统友军打败了曹操?即使是明显倾向东吴的《江表传》,在贬低刘备不敢相信周瑜三万人能破曹的同时,也说刘备当时统2000人和张飞、关羽在一起,不和周瑜合兵一处。①但关羽在破曹之战中和刘备是在一起却是无疑的。
    3、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周瑜传》
    按吴书的记载,刘备和周瑜在赤壁刚一交战,曹操即退回江北,是东吴的黄盖火烧曹船,连带着烧了岸上的曹营,曹军退往南郡,刘备和周瑜共同追击。我们在前面第二节说过,关羽参与了南郡之战,被东吴有意抹杀其参战的痕迹。
    所以说“资孙氏以破曹,羽不能有功”,是不能成立的;因此妒忌诸葛亮要破坏其联吴大计则何从谈起。
     第二,诸葛亮当时在刘备手下并未掌握足够的权力,无法借刀杀关羽。
    察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汉中王前,诸葛亮是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直到建安二十五年,群臣上表劝刘备称帝,诸葛亮也还是军师将军。排在其前面的有法正,虚职比其高的还有许靖、糜竺等人。诸葛亮即使要操持大权,不救关羽,也还没有条件。
   三、刘备不救关羽,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当时曹操讨张鲁定汉中,杜袭“绥怀开导,百姓自乐出徙洛、邺者八万馀口。”②汉中民力受损。之后刘备为争汉中,益州“男子当战,女子当运”, ③国力消耗。平定汉中后, “备于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余区”。 ④益州之物力、财力、民力,已经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很难迅速进行全国的战争动员。
    当时关羽北有蒋钦断汉水之道,南有吕蒙重兵以待,退走东北方向的麦城。假设刘备要救关羽,只有东出夔门,顺江而下。而闰十月陆逊取宜都;十一月,陆逊屯夷陵,守峡口,堵死了刘备顺江而下出蜀救援的道路。因此,刘备要么在得知消息后的闰十月内立即发兵,打一场有限的战争;要么在十一月完成全国动员,打一场全面战争。当时益州疲弊,刘备又正在准备称帝,显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兵。
    而另一支可能救援关羽的是在上庸等东三郡的刘封、孟达。关羽在战樊城时曾经几次请其发兵策应,刘封、孟达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⑤为由,没有发兵。这是否是实情?
    的确是。
    刘封、孟达虽占领东三郡,但孟达所领不过4000余人,刘封当时是副军中郎将,所领也不会比孟达太多。当时东三郡实际掌握在申氏家族手中。上庸太守申耽投降,东三郡才落入刘方。但是申氏家族却是见风使舵的墙头草人物。申耽虽然被刘备封为征北将军,领上庸太守;而且做出姿态,“遣妻子及宗族诣成都”⑥作为人质。他的弟弟申仪也被封为建信将军、西城太守。但是后来孟达投曹,带着夏侯尚、徐晃来攻东三郡时,申仪首先背叛,申耽也降魏。魏封申耽为怀集将军,徙居南阳;封申仪为魏兴太守、郧乡侯,屯洵口。申仪与孟达不和,后来孟达被诸葛亮招降,又是这个申仪断绝蜀道,使蜀汉无法救援孟达。可见,东三郡从来就没有真正落入刘方。
    假如关羽在樊城之战失利于徐晃后,直走东三郡,刘封、孟达分一支人马东出策应,还是可行的。
    关羽败走麦城后,刘封、孟达如果分一支人马往东南临沮方向,只怕樊城一线的大队曹军人马会闻风而动,觊觎东三郡;而包围关羽的朱然、潘璋也会围城打援,以逸待劳,孤军深入的刘封、孟达人马只怕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因此,从关羽没有选择向东三郡撤退、而是南救江陵的那一天起,已经陷入无人能救的绝境。
    纵观关羽之败,主观原因在于骄矜自持,麻痹大意,没有防范东吴的狼子野心。但客观原因却是孙权悍然背盟,从背后插了一刀。樊城一战前后,曹营几乎出动所有名将,曹仁,于禁,徐晃,满宠,赵俨,以及后来救援的张辽,与曹操一同驻扎在摩陂的夏侯敦;而东吴更是几乎倾全国之精锐,吕蒙、潘璋、朱然、韩当、丁奉、陆逊、孙皎、蒋钦,关羽一人独抗大敌,在樊城虽败退而尤能隔绝汉水,不愧一代名将。
①《三国志 蜀书》卷2《先主传》注引《江表传》:“备虽深愧异瑜,而心未许之能必破北军也,故差池在后,将二千人与羽、飞俱,未肯系瑜,盖为进退之计也。”孙盛认为这是吴人专美之词,欲独占破曹之功。
②《三国志 魏书》卷23《杜袭传》
③《三国志 蜀书》卷11《杨洪传》
④《三国志 蜀书》卷2《先主传》注引《典略》
⑤⑥《三国志 蜀书》卷10《刘封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1-4 19:04 , Processed in 1.03978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