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img title="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大爱:嵇康父子两条路" alt="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大爱:嵇康父子两条路" onload=imgresize(this)>
嵇康
生个儿子当像谁?从外貌上来看,可能都想儿子是自己的翻版,不像自己,那问题就大了;但从对生活的设计上,大半人都希望儿子走的路不是自己的那条。鲁迅是中国第一文豪,却“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去做空头文学家,如果实在无能,就做点小事,学一点小艺也能养家糊口”。
魏晋七贤中的嵇康,出身高贵,是曹操的侄孙女婿。嵇康时代,曹操虽死,但余威还在,皈依体制,去过锦衣玉食的官宦生活,对于嵇康,真是太容易了,但嵇康采取了一种“反叛”的姿态,与其他名士一起发动了一场“不合作运动”。
鲁迅先生说:“嵇阮二人的脾气都很大;阮籍老年时改得很好,嵇康就始终都是极坏的。”嵇康所谓“始终都是极坏的”,就是到死都不肯向权贵低头。山涛好心好意,所有的关系都给打通,只待征求本人意见,他却把好心当成了驴肝肺,把人家臭骂一顿,而且还宣布“绝交”;如果说与山涛绝交只是个人之间的过节,那么与整个时代唱反调,胳膊岂能扭得过大腿?当朝主张以尧舜孔孟的“忠孝治天下”,嵇康却一味揭露其“指导思想”的虚伪,常发表不合时宜的时评,这不找死吗?公元262年,当朝觉得消灭思想的最好方法,就是消灭肉体。嵇康于是被押上刑场。这时候了,嵇康依然不认罪,死不悔改,他叫人拿来一把琴,从容地弹起一曲《广陵散》。曲终。人散。
老子英雄儿好汉。像嵇康这样铁骨铮铮的硬汉子,按常理,他应该教育后代继承自己的“遗志”,可是,嵇康在临刑的前刻,做了一章《家诫》给十岁小儿嵇绍,教育他千万不要学他的样,其诲语谆谆,洋洋千言,把其“精神实质”概括起来就是:不要当硬汉,只能当软蛋。他教嵇绍:公款酒宴,碰到有人争论,不要在旁边看,要走开;他教嵇绍:别人劝你喝酒,你即使不愿意喝,也不能拒绝,而是要谦卑客气地端起杯子,一口干……
苏东坡也曾对他与爱妾朝云生的儿子写过一首诗,教儿子别走他的旧路:“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里,东坡先生既有对自己儿子的祝福,更多的是自嘲,牢骚多于祝福。而嵇康似乎是出自内心的、对孩子语重心长的教导,他教育孩子不要再当嵇康第二,要当就当李莲英之类。
我相信这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大爱,几乎每个父亲,在孩子的幸福面前,都有可能向现实低头。他本人却坚决说不,但让儿子千万说是,这就是父亲对子女的爱!这里呈现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苍凉气象与割喉滴血的悲壮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