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对于我们民族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确实曹操是一个有作为的人物,然而,他毕竟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存在着地主阶级的残酷,狡诈,极端利己主义等恶德。《三国演义》对曹操这两个方面都作了真实的再现,并没有简单的丑化,也没有把他写得愚蠢无能。一方面,曹操具有雄才伟略,识见不凡,他的器重人才,深得人心;他的老谋深算,精明强悍;他的败而不馁,顽强乐观。曹操以挟天子而令诸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到后来的统一北方,都对他的这一性格作了充分的描写。另一方面,《三国演义》又着力鞭挞了曹操的残酷,狡诈,伪善和极端利己主义。例如“诈作中风”(第一回),“借王垕头”(第十六回), “攻打徐州时令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杀”(第十回);征袁谭时,一方面令军士捕捉逃避苦役的百姓,另一方面又叫那些“投首”的百姓“快往山中藏避,休被我军士擒获”(第三十三回),杀吕伯奎全家后公然宣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第四回)等。
曹操成为反面人物形象是阶级斗争的产物。由于历史书上记载着曹操的那些残酷,狡诈,极端利己主义等性格特点,对封建统治阶级来说正具有代表性,于是人民群众和民间艺人就抓住这些特点,编成故事讲唱,逐渐形成了曹操这一反面人物形象。其目的,是为了揭露并使人民认识现实生活压在他们头上的那些封建统治者的丑恶面目,唤起人民同他们斗争。同时,这一形象在北宋以后至元末明初《三国演义》定型的三百多年间不断丰富和成熟的演变过程中,还受到过民族斗争的影响。那时,汉族人民习惯于把北方的异族入侵者和统治者比作曹操。所以,《三国演义》中曹操这一反面艺术形象的产生,具有无可辩驳的历史合理性。
曹操的形象基本上达到了艺术真实性。文学需要再现真实的生活和真实的性格生命,而且允许艺术上的夸张;它不能像历史家所要求的那样,只能按历史事实来描写人物。而且文学艺术中的历史真实,又并非这是指的个别的历史事实,而是特定历史时代的历史生活,历史精神的本质真实;特别是对传统文艺作品来说,它甚至更为广泛地包含着作者本人生活时代的历史内容。《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多侧面地再现了历史人物曹操的复杂性格,而又寓以作者的想象,夸张和褒贬。尽管其中某些内容同历史人物曹操有出入,但其性格却和千百个同类型的封建统治者的品质一样,因而具有更大的历史真实性。在中国文学史上,很难找到第二个被表现得像《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这样深刻,这样充分,这样成功的反面典型。
作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不会丧失它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因为它并不附庸于历史人物的曹操而存在,无论怎样根据史实来给历史上的曹操“翻案”。另一方面,把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性格和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简单地混淆起来进行“翻案”,就会导致对古典文学遗产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
四,作为一名政治家,曹操具有大气,实在,慷慨多情的性格特点。
曹操的不臣之心,残酷好杀,狡诈多变这些劣迹演义已有大的渲染。但文中亦表现曹操正面之处,如曹操的政治,军事方面上的才能和成就。小说中也肯定了曹操在历史中的作用,他最大的成绩就是统一了北方,消灭了那里诸侯割据的局面,发展了经济,人民得以修养生息。在小说中曹操的形象给人以大气,实在,慷慨多情的一面。作者为了表现其大气的一面,在对他的一些小事上的描写也是花了不少笔墨的。另外,曹操的慷慨多情是他的人格魅力的又一条,曹操虽然残酷但并不暴虐,冷酷但并非无情。他虽然杀了不少人但也未必想多杀,他原本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也非常重感情的人,但残酷的政治军事斗争又是你死我活的,面对一个个凶险的敌人,他不得不抢先一步要了别人的性命,甚至不惜错杀无辜。但热爱生命重感情还是他的本性。他杀人不眨眼但并不以杀人为乐。执法不讲情面但又通情达理,慷慨多情真豪杰。文中描写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他对为袁谭,孔融哭尸的王修,习脂就很放了一马,甚至还送去了礼物。对部嘉的英年早逝悲痛的死去活来的描写就更别提了。所有的这些描写都是作者为了表现曹操作为伟人而不同于别的伟人的一面,塑造出曹操这一有血有肉,奸诈阴险而又富有人情味的人物形象的需要。
一部三国小说,浓缩了许多的社会思想进去,也包含了作者的个人感情色彩,但这些都是跟当时的社会背景所分不开的。文化是经济的产物,文化必须为社会服务。不可否认,作者在塑造曹操这一人物形象时是受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影响。罗贯中运用艺术的手法,描绘了复杂的诸侯割据,军阀争雄,天下大乱的时代。艺术成就及社会影响力极大的《三国演义》给了我们许多的益处。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他是一位有作为的封建统治者。他既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又是一个阴谋家和野心家。作者把曹操奸诈阴险而富有人情味的性格特征描述得丰满而又深刻,令人信服。至于历史上的曹操,历来众说纷纭,由于篇幅和本人的水平有限,故不再作赘述。
附:参考文献
《三国演义》 罗贯中著
《三国启示录》刘天锡著 天地出版社
《三国演义与人才学》葛楚英著 远流文化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