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2059|回复: 5

唐朝为什么没有文字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6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今春以来,闲暇时我又捧读起《唐诗三百首》来。虽然曾经读过多次,但多是断断续续,所以留下的印象很零散。这次比较完整地通读,感觉自然不一样。常言道诗为心声,诗圣杜甫的诗被历代誉为诗史。其实在我看来诗就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可以与同时代的史书互为补充。夜读诗歌从而知道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远比史书中记载的要真实得多,也丰富得多。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孔之见,绝没有任何贬低历史学家的意思。如此说来,便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那就是唐朝为什么没有文字狱?
  当然我所要说的文字狱,是指没有像明清那样因诗文导致抄家、杀头,甚至诛灭九族之类惨不忍睹的事件发生,而并不是说唐朝就没有因文字而遭贬谪的事情。因为自古以来文责自负,平常间因文字引起误会、责罚也是难免的事情,更何况家天下的时候。正如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中所说的“中国每一个王朝几乎都有文字狱,这是极权政治的特色之一……”那样。
  粗略读过唐诗,虽然仍有不少因诗文遭贬谪,罢官、降级的事件发生,但是却没有明清时动辄就是抄家、杀头、剖棺剉尸的血腥场面。你说奇怪不奇怪?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在此以后诗歌便走入了没落,明清更是如此,所以唐诗也就成了不可逾越的高地。不少专家把这种情况归结为盛唐现象,究其原因有三:一是自汉以后,中华大地分裂割据,几百年来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统一政权,虽然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战火四起,军阀混战,生活艰难。但同时也反映统治者对人们思想的控制相对要弱,这客观上有利于思想的萌芽与自由传播。其二李唐王朝的政权主体——陇西贵族地处汉民族的边远地带,受自汉武帝确立的儒家正统思想为核心的中原文化影响要小得多。思想的相对自由,从而造就了一个盛唐的开放胸襟与气度,八方来朝,祆教、景教、摩尼教相继传入,各种宗教、音乐、舞蹈等文娱活动盛行就是一个明证;三是李唐王朝对诗歌的推崇与重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提升了人们对诗歌的喜爱和对诗人的尊崇。
  但我以为最重要的还是开放开明的胸襟与胆识,或者说唐时还没有形成后来一直现在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比如“存天理、灭人欲”、“饿死是小,失节是大”等三纲五常。甚至可以说唐人的容忍度是大一统政权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用《红楼梦》中焦大骂贾、荣二府中的纨绔子弟的话来说,那就是“扒灰的扒灰,烧火的烧火”。唐高宗李治纳父亲太宗李世民的妃子武媚娘,进而立为皇后;唐玄宗李隆基迎娶自己的儿媳寿王妃杨玉环,两个老夫少妻爱得死去活来,惊天动地,演绎了一出人间浪漫的爱情悲喜剧,“从此君王不早朝”,大权旁落,险些让山河变色;还有武则天当皇帝时最为宠信的“二张”,就与其女太平公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是张昌宗,原本是太平公主的情人,天平公主先是对其武则天夸赞张昌宗年近弱冠,玉貌雪肤,眉目如画,身体是通体雪艳,瘦不露骨,丰不垂腴。接着悄悄描述床笫之间的旖旎风光:那味道就像南海的鲜荔枝,入口光嫩异常,婉转如人意,使人神飞魄荡。说得武则天心花怒放,于是纳“面如莲花”的张昌宗为男侍。继而引荐其兄张柬之……
  没有明清时是才有的条条框框的束缚,诗为心声,于是就有了令后世感叹不已的唐诗。整个唐朝我们也经常看到某某因什么诗歌文章罢官贬职,但却没有听说过哪位由此而抄家杀头、剖棺剉尸。读这些朗朗上口的唐诗,我们仿佛回到了盛唐,感受到了盛唐气象。“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如此傲才视物似乎只有唐朝才有。“……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杜甫《兵车行》)诗圣杜甫“三吏三别”声声泪字字血力透纸背的诗句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易《长恨歌》)白乐天开宗明义就直呼其名,更是世间少有。也许有人会说,那说的都是汉皇之事。但仔细琢磨,借汉说唐,指桑骂槐同样让我们替古人担忧,如此大胆不借后果即使放在今天也毫不逊色。
如果说这些还是隔山打牛隔靴搔痒不过瘾曲笔的话,那么“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阴山骄子汗血马,长驱东胡胡走藏。邺城反覆不足怪,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为忙。至今今上犹拨乱,劳心焦思补四方。”(杜甫《忆昔二首·其一》、“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杜甫《丽人行》)、“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张祜《集灵台·其二》)这可说的是当朝,而且直呼其名。虽然大多说的是后宫佳丽,但那可是至高无上皇帝最宠信的人啊!谁敢冒这么大的胆子,居然说皇帝最宠幸人的不是?可是我们并没有听说诗圣杜甫等人后来怎么样了?

  还有“……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官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白居易《红线毯》)这同样说的万乘之君皇帝的人啊!再看看以后,还会有这么大胆的诗,而且还没有出现由此性命难保的诗人?可是流传下来的文史典籍至今我们还是没有听说恶毒攻击×××或者给××××××抹黑的说法。
  正因为有了相对开放和宽容的空间,所以才有了唐诗至今无法逾越的辉煌。是盛唐的大度开放造就了唐诗,而唐诗也在一定程度把盛唐气象流传了下来。读这些传之后世的唐诗,讽喻之作可以说是唐诗精华中的精华,有叹宫怨的,有叹劳作之苦的,有反战渴求和平的,也有直写老百姓生活艰难的,给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可是这以后呢?虽然也有不少揭露世事之作,但那都是用命换来的。
  所以我要说,盛唐之所以为盛唐,唐诗之所以成为难以逾越的高地,二者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而联系的纽带与桥梁那就是开放、开明、大度与宽容(主观还是客观可以忽略不计,只看结果)。
  宋也有令后世感叹的宋词,但那同样也是与赵宋王朝重文和开放有关,苏东坡因乌台诗案不断遭贬谪,但并没有性命之忧,而且也只是他本人受到了影响,他的弟弟同样也是一代才子的苏辙仍旧做他的官,但这种情况以后就再也不会有了!
  元虽然也是一个大一统的政权,但是存续时间不长,而且被称为元文学代表的“曲”虽然在民间广为流传,但长期以来仍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直至几百年后的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总结出来才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接下来看明清,文人的命运可以说是走了悖时运。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朱元璋当政时,杭州府学教授林元亮奏章上有“作则垂宪”,北平府学教授奏章上有“仪则天下”,桂林府学教授蒋质奏章上有“建中作则”,三人皆因奏章中的“则”字江南方言发音与“贼”相同,被朱元璋认为这是在讥讽他当过小偷而被处斩;尉氏县学许元奏章上引用千年前的古文“体乾法坤,藻饰太平”,因法坤与“发髡”、“藻饰”与“早失”音近,被朱元璋认为前者是在讽刺他当过和尚,后者要早失太平而被处斩;印度高僧释来复辞行时谢恩诗中有“殊域及自惭,无德颂陶唐”,同样被朱元璋认为殊就是歹朱,无德是指责明朝没有品德处斩……
  记得看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某明史专家转引清康熙皇帝对明成祖朱棣的评价“远迈汉唐”,我就觉得可笑。因为正是这位崇尚武力的皇帝创造了诛灭十族前无古人的血腥场面。同样都是从他人手里抢来的皇帝宝座,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对待前朝旧臣可以说是泾渭分明。居然说什么“远迈汉唐”你不觉得可笑吗?战功卓越又如何,文治武功又如何,铁蹄铁拳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我看除了杀人如麻以外,并不能代表他有多高明。正如影响西方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的并不是亚历山大、查理曼、君士坦丁、拿破仑等穷兵黩武之人,而是古希腊、罗马的灿烂文明与思想以及文艺复兴时期先贤所倡导的“民主、自由、博爱”。
清代文字狱更是登峰造极,不少人广泛赞誉的康乾盛世又是怎么一个惊心动魄的血腥场面呢?据柏杨先生统计,仅发生在所谓的康乾盛世影响较大的文字狱就有22起,其中又以自诩为十全老人,被现在层出不穷的清宫戏演绎成一位慈祥皇阿玛,俨如邻居长者的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时最多,比较著名的有乾隆17年(1753),江西抚州(时称临川)千总卢鲁生假借大学士孙嘉淦上奏劝弘历停止南游,辞意悲痛,全国流传。卢鲁生磔死,两个儿子处斩,受牵连定罪下狱一千余人;乾隆19年(1755年)江西上饶(时称广信)内阁学士胡中藻著《坚磨室诗抄》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被认为居心不良立即处斩;同年满洲正黄旗人广西巡抚与胡中藻唱和,《塞上吟》称蒙古人为胡儿,被认为诋毁同类,下令自杀;乾隆42年(1778年)江苏东台人徐述夔遗著《一柱楼诗》中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挂半边”,被认为是诽谤,徐述夔剖棺剉尸,儿
孙和地方官员全部处斩;同年,江苏吴县(时称长州)人曾任礼部尚书沈德潜所著诗集被人发现中有代弘历捉刀之诗,以及有一首吟黑牡丹的诗“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还有康熙49年(1711年),安徽桐城人戴名世著《南山集》中引用明末任皇帝朱由榔的年号以及方孝标所著《滇黔记闻》记吴三桂事迹,戴名世寸磔而死,全族屠戮,方孝标虽死但剖棺剉尸,儿孙一律处斩;雍正3年(1726年)浙江海宁人礼部侍郎査嗣庭在江西主持考试时,试题中有“维民所止”被认为故意要去雍正的头,査嗣庭被逼自杀,然后剉尸,所有儿孙一律处斩,家属贬窜极边;雍正7年(1730年)北京白云观老道咒语中有“天地听我主持,鬼神归我驱使”,雍正大怒,被立即斩首;……悲乎,这又是怎样一个康乾盛世啊!
  过去常言秦始皇焚书坑儒,其实在我看来,较之于明清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值得一提。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范围小,多集中在京畿之地,烧毁的又多是六国文史方面的典籍,之所以成为后来历史学家以及文人学者职责的诟病,主要还是因他开了大一统政权一个不好的头。虽然后世这些文字狱都与他没有任何直接关系,但却是在他的影响下发展而来的。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他,所以要把历史的板子打在他的身上。

                                                                                                                                                                          —— 山野 三国在线






上一篇:你所不知道的隋炀帝
下一篇:中国古代军阵弓弩的性能及运用
发表于 2013-8-16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的文字狱基本和朱元璋玩的东厂西厂锦衣卫制度有点关系,清的话则是满人怕汉人造反;说唐没文字狱也可以理解,毕竟唐朝相对开明,言论相对自由,但是在武则天时期告密的风气盛行,酷吏也不少呢(当然武则天毕竟也是改国号了)
发表于 2013-8-22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朝文字狱最是严重啊。
发表于 2014-6-6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这个朝代有多大胸襟
发表于 2014-6-6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宋朝对文人言论的态度也很开放
发表于 2014-6-7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清是开国皇帝出生不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4-12-24 00:42 , Processed in 0.10214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