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王守仁,生于明成化八年(1472),浙江余姚人。其因心学而闻名于世。
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自称“一生伏首拜阳明”,我国洋务运动的创始人物曾国潘所领导的湘军,更是人人都阅读王守仁的著作,可见他影响力之大。据史书记载,王守仁年轻之时即向往做一名圣人而挨父亲的耳光,后来因研究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而多日“格竹”,被人视为痴人。但就这样一个人,在无一兵一卒的情况下,竟然平定了宁王之乱。在其年老之时,两广地区少数民族叛乱,长时间得不到解决,朝廷遂委任其为左都御史前往平叛。令人想不到的是,守仁先生还未到两广,叛乱头领即率众投降,因为他太历害了!这样一个人,怎么能不让人佩服呢?就是现今的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也在作品中称王守仁军中练习武功(运气),而长啸,军中皆惊。可谓文武全才了。他怎么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呢?归根结底,是他的哲学根基,哲学研究好了,就对事物有了正确的认识,也就能采取正确的手段和方法达到成功的目标。 王守仁的哲学,后来被哲学界称为“心学”。嘉靖六年五月,王守仁抱病奉命去两广平叛,在天泉桥上,对其弟子钱德洪和王畿两人传下了“心学四诀”。是时,天地寂静,微风轻拂,守仁长袖飘飘,弟子躬身肃立。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是为心学四诀。 因其用语过于原则笼统,以致后来心学流派众多,认识不一,学者们对此认识颇不一致。很多人将王守仁的哲学思想归纳为主观唯心主义。 其实,什么东西的研究都不要太过,不要想的太过复杂。中国早就有“炳烛”之说,因此,我们更不要牵强附会。综合王阳明先生的哲学一贯思维,无外乎一个字(见周星池先生的《长江七号》):知行合一,原则性灵活性相结合。 在我国近代,毛泽东与蒋介石对王守仁的哲学研究的都比较深入,他们所得到的,无外乎这几个字。 具体说来,就是先确定目标,这个目标一定是要符合正道的,其次要研究具体的战略战术,不忌诡道,出奇致胜。 诸君细思,当知吾之正确。 教育思想 《传习录》分上、中、下三卷,载于《王文成公全书》,为一至三卷,亦有单行本。卷上是王守仁讲学的语录,内容包括他早期讲学时主要讨论的“格物论”、“心即理”,以及有关经学本质与心性问题;卷中主要是王守仁写给时人及门生的七封信,实际上是七封论学书,此外还有《社会教条》等。在卷中最有影响的是《答顾东桥书》(又名《答人论学书》)和《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着重阐述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理论;卷下一部分是讲学语录,另一部分是《朱子晚年定论》。《朱子晚年定论》包括王守仁写的序和由他辑录的朱熹遗文中三十四条“大悟旧说之非”的自责文字,旨在让朱熹作自我批评与自我否定,证明朱熹晚年确有“返本求真”的“心学”倾向。卷下收录的王守仁讲学语录主要是讨论“良知”与“致良知”的。《传习录》是由王门弟子徐爱和钱德洪等编辑的,它包括了王守仁学说的主要观点,历来被视作阳明学派的“教典”,是研究王守仁教育思想的重要资料。其中的语录是王门弟子分别记录的,编辑者只作了汇编工作,注明哪些条是由谁记录的,未作进一步地整理,因此各条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7封书信出自王守仁的手笔,是王守仁论学书的代表作,但阅读这些书信时,如果与其他有关论学书信联系起来看,它们更多的反映了王守仁晚年比较成熟的教育思想,但由于编者的取舍,如《稽山书院尊经阁记》、《大学问》等重要著作未予收录其中,它对于了解和研究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明显有不足之感。所以在评介《传习录》一书时,有必要联系《全书》中的其他篇章。 思想成就 王守仁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并以此作为讲学的宗旨。他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处于吾心”,“天理即是人欲”;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认为为学“惟学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学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删锄之者也,无非有事于根焉而已。”要求用这种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以达到所谓“万物一体\"的境界。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宋儒如程颐等“知先后行”以及各种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他论儿童教育,反对“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他的学说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在明代中期以后,形成了阳明学派,影响很大。他广收门徒,遍及各地。死后,“王学”虽分成几个流派,但同出一宗,各见其长。他的哲学思想,远播海外,特别对日本学术界以很大的影响。日本大将东乡平八郎就有一块“一生伏首拜阳明”的腰牌。他的弟子与心学影响了很多人:徐阶,张居正,海瑞,陶行知等,名扬海外! 王守仁不只是哲学家、教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非常热爱故乡的山山水水,回故乡时,常游览名胜古迹,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他写的《忆龙泉山》: 我爱龙泉山,山僧颇疏野。 尽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 一夕别云山,三年走车马。 愧杀岩下泉,朝夕自清泻。 王守仁的游足还到奉化雪窦山,他写的《雪窦山》诗明丽、秀拔。数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不息。 穷山路断独来难,过尽千溪见石坛。 高阁鸣钟僧睡起,深林元暑葛衣寒。 壑雷隐隐连岩瀑,山雨森森映竹竿。 莫讶诸峰俱眼熟,当年曾向画图看。 王守仁的一生,著作甚丰。他死后,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 他将心学凝成四句话: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余姚“四碑亭”,留有纪念他的碑亭。碑文是:明先贤王阳明故里。楹联:曾将大学垂名教,尚有高楼揭瑞云。横额:真三不朽。 心外无理 王守仁秉承陆九渊的学说,使陆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因此他们被称为“陆王学派”。陆九渊从“心即理”说出发,认为格物的下手处,就是体认本心。王守仁并不满意陆九渊的解释,他说:陆象山之学,“其学问思辨,致知格物之语,虽亦未免沿袭之累”。 王守仁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认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正如陆九渊所言“心接具是理,心即理也”,何消外求?故明“本心”则明“天理”。故王守仁强调:“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知行合一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出发,他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说。王守仁认为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行这个道理。如果只是自称为知道,而不去实行,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比如,当知道孝顺这个道理的时候,就已经对父母非常的孝顺和关心;知道仁爱的时候,就已经采用仁爱的方式对待周围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于确实的按照所知在行动,知和行是同时发生的。他的目的在于“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对于朱熹的“先知后行”等分裂知与行的理论,王守仁在他学生编著的《传习录》中是这样理解的,古代的圣贤在看到很多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知上,而忽略了行,认为这样下去会造成浮夸的风气,于是开始强调要知,更要行,而后世的人就理解为要先知而后行,这就错误的理解了圣贤的意思。北京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把它作为校训的一部分。 致良知 王守仁经历过百死千难的人生体验,在五十岁时提出犹如画龙点睛般的学说宗旨“致良知”:“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唯求其是 王阳明倡“君子之学,唯求其是”的“求是”学风,并多有阐发。时至今日,“求是”精神仍然十分重要。浙江大学把它作为校训的一部分。 士农工商 顾炎武《日知录》卷七中提出,“士农工商谓之四民,其说始于管子(管仲)。”王阳明认为士、农、工、商“其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且进一步说明“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的观点,他把传统观念中一直被视作“贱业”的工商摆到与士同等的水平。(《节庵公墓表》)王阳明《传习录拾遗》说:“虽经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此说被称为“新四民论”。 四句教 “四句教”是王阳明晚年对自己哲学思想的全面概括,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详见《明朝那些事儿》 记功碑 在古代,大的征战之后,胜利的一方,大都会在战地附近刻石记功。庐山也有一处这样的地方。 在秀峰境内的李璟读书台下,有一块数丈见方的石壁。石壁上有三处石刻:中间是宋朝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书的《七佛偈》,右边是明代徐岱的诗,左边是王阳明平定朱宸濠叛乱后在此勒石记功写的碑文,人称记功碑。碑文共136个字,字体庄重遒劲,入石三分。后人评述此碑刻云:此山此刻同不朽,风雷呵护森光芒。
|